| 森悅高峰咖啡莊園 - 台灣南投 |
過去我是一名空服員,透過飛行穿越100多個城市,拍攝超過千間的咖啡館,全職投入咖啡產業後,我開始深入產區,找尋精品咖啡迷人風味的奧秘。這幾年去過世界幾個咖啡重要產區,像是巴西、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我發現台灣不僅有種植著風味不輸國外的本土咖啡豆,還有一群充滿熱情和浪漫的咖啡農們。
就在今年二月底我造訪了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森悅高峰咖啡莊園,但在印象中前年我就在 台中 Mojo Coffee 主理人 Scott 所舉辦的杯測會中喝過森悅高峰的咖啡,風味有著明亮的黑醋栗,厚實的體脂感,多層次的變化,讓我非常的驚艷,實地走訪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風味是莊園主吳振宏吳大哥多年來在栽種、管理、採收、後製、加工所用心而來的。
【放下高薪轉換人生跑道】
說話不疾不徐,有著特殊氣質的吳大哥與妻子在種植咖啡之前都是在建築行業,而吳大哥擔任銷售經理的身份,年薪相當高,但同時也有無法避免的工作與業績壓力。小時候住在雲林縣水林鄉的他,每次大雨過後就可以看到嘉義山區層疊的山林,非常的嚮往,所以長大後他紓壓的方式就是與太太往山上的森林小徑去放鬆心情。
大約在8年前,他的最後一個建案在斗六,由於斗六離古坑很近,因緣際會認識了谷泉咖啡莊園的劉易騰先生,到訪了他的咖啡莊園,品嚐所種植的台灣咖啡,園區的咖啡品種大多是以前日本人來台種植所留下來的,因為他的影響,讓吳大哥真正開始接觸和喜歡上咖啡。
【品種、海拔、滴灌系統】
在決定開始種植自己的咖啡莊園後,吳大哥開始做大量的功課,他先到了當時華山有開咖啡種植和烘焙的課程,講師就是業界相當知名的專業咖啡人,吳原炳和胡元正老師,讓他獲益良多。而所決定種植的品種SL34來自於得獎無數的嘉義梅山陳皇仁大哥的咖啡,SL34的這咖啡品種帶有烏梅、柑橘和肯亞獨特黑醋栗的風味。
種植環境的選擇也是非常大的考量,在過程中他遇到了一位在清境山上種花的朋友,知道他想種咖啡,於是帶他到了海拔高達1500米的清境山上去,看幾棵年齡相當大,品種為鐵比卡的咖啡樹。發現咖啡結果相當漂亮,於是他最後選擇在仁愛鄉的親愛村 1100-1200米和霧社1400米以上的高海拔的地區所種植咖啡。品種與海拔是影響咖啡風味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認為吳大哥所做的功課讓他奠定了非常棒的基礎。
由於兩個莊園都位於高海拔地區,灌溉水源取得不易,所以他建構了咖啡莊園不常見的滴灌系統,相較於噴灌系統,滴灌能只針對咖啡樹,不會灌溉到其他雜草,同時達到節水的功能。
【原始森林環抱的咖啡莊園】
在咖啡種植的第三年後,由於他覺得可以挑戰更高的海拔,於是他尋尋覓覓,透過當地的原住民朋友,找到了這塊位於霧社高峰約1400米以上海拔的地區,也就是今年二月我所造訪的咖啡莊園。整個莊園與森林結合,有超過600公頃的原始森林環抱,日照充足和溫差大的環境讓咖啡可以慢慢養成,造就高密度高品質的咖啡果實,第一次採收就獲得2018年國產咖啡評鑑示範賽頭等獎,之後還至少刷新了兩項紀錄:創下「台灣生豆賽非藝伎品種的最高分」和「冠亞軍豆的最高海拔紀錄」,相當不容易。
【過去的挫折與未來的願景】
我問到吳大哥在咖啡種植中,有沒有特別難忘的事情,他說到在2016年1月22日的霸王寒流,當天他特別跟朋友上咖啡園看溫度下降到幾度,才下午3點就已經降到了零下1.5度,同時下著冰霰跟雪花,當下友人還拿出手機開始拍照和堆雪人,可是他心情完全沒有因為看到雪而興奮,反而是在淌血,因為咖啡容易受到寒流霜害的影響,那年受損非常的嚴重。
這些挫折和成就也讓吳大哥有許多人生的啟示,他分享在山中工作與生活讓他體認到「 平常心 」看待生活中的大小事,收成的多寡和好壞都需要用平常心面對,學會順天、感恩、知足。
最後我問吳大哥對於這樣咖啡人生的願景和規劃,他希望咖啡莊園能結合森林原始的樣貌,規劃咖啡休閒農場,在林道中聽森林中的鳥叫聲,呼吸芬多精和負離子,分享森林植物和生物的多樣性,當然,還有一杯美味的咖啡。
南投森悅高峰莊園獎項
2018年國產咖啡評鑑示範賽頭等獎
2019年國產咖啡評鑑金質獎 ( 蜜處理 )
2019年國產咖啡評鑑金質獎 ( 水洗 )
2019年南投咖啡評鑑特等獎 (蜜處理 )
2019年南投咖啡評鑑頭等獎 (水洗 )
面積:兩個莊園加起來大約5甲地
產量:每年大約1噸
處理法 : 水洗、日曬、蜜處理
咖啡樹 只 長 高 不 結果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同
雖說現在有不少雞湯文都在闡述"不需要他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但事實上生活中上演的日常卻都是在尋求認同。
報告交給老闆,要的難道不是老闆的認可,而是打槍?
企劃案呈報給客戶,要的難道不是客戶的認同,而是駁回?
律師打官司,要的難道不是法官支持他的主張爭取勝訴,而是敗訴?
大約追求認同太累了,經年累月的壓力讓手都無力抬起,所以雞湯文才開始安慰大家"其實我們不需要他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讓情緒與壓力能有個出口,讓我們喘口氣別活得太累。
但事實上,要在社會中打滾,被認同是不得不尋求的結果,試想,如果你的報告你的企劃案每天被老闆打臉退回,任憑心理素質如何強大,能夠信守"不需要他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用來迷惑自己活在自我架構的小城堡裡,依舊活得很快樂,那我也只能說這是方外之人的境界無誤了。
這種日子能過上多久而不被老闆想辦法處理?
如果成就感是首交響曲,那麼被認同就是前奏了。
今天我又跑到太平山上去買枇杷了,一下車就聞到陣陣桂花撲鼻清香,買完枇杷後我跟老闆娘說"旁邊的桂花開的好茂盛喔,真香,聞起來真是舒服。"老闆娘聞言告訴我,我們家的桂花長得更好開的更多,然後領著我往一旁的空地走去。(大媽稱讚的那盆桂花是隔壁家的)
果然老闆娘家的桂花樹長的更好,能夠自由成長的地植永遠比盆栽來的適合植物生長,想想人不也是如此嗎?當你有資源支持你發展興趣追求想要的人生,獲得成就遠遠比那些得靠自己雙手挣三餐的人來的容易的多多。
家庭的功能其實是提供我們溫暖,但很殘酷的是往往是另一個得苦苦掙扎奮鬥都難以得到認同感的戰場。
"哇,桂花開的這麼茂盛,妳有沒有採來喝啊?" 貪吃又愛喝的大媽,看到滿樹的桂花第一個就想到泡桂花茶。
老闆娘說: 謀拉,光是忙著採枇杷就沒時間了,沒閒拉,我聞香就好啦。
很想喝新鮮桂花茶的大媽於是厚著臉皮問: 那我能採一點回家泡茶喝嗎?
老闆娘很大方的說: 沒問題,妳盡量採,旁邊還有一堆花咧。大媽的眼光隨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是一個花團錦簇的小花園,還有一顆貌似2米高的玫瑰花。
"哇,好大顆的玫瑰花啊!" 我發出驚嘆聲來,老闆娘說這些花都是我兒子種來玩的,他不愛念書就喜歡這些花花草草。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長的憨厚的年輕男孩從後門跑了出來,直直往花園裡跑去,大媽繼續採著我的桂花,過一會兒男孩跑來我身旁遞給我一朵我沒見過的花。
他說這是小葉金花茶也可以拿來泡茶喝。
小葉金花茶? 這什麼?可以喝嗎? 男孩說"可以喝的,這花就是專門拿來喝的"。 我低頭看著掌心的花心想,我果然是潔姥姥啊,這世界我沒見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男孩往花園走了進去,並招手叫大媽一起跟去,他說:"這裡還有更多,泡茶一朵花不夠,我採給你。"我連忙阻止他,這怎麼好意思呢,我看好幾株不過才開了5-6朵花的。
他說: 沒關係,這要好幾朵才能泡茶,一朵不夠泡的。
那你自己不用喝嗎? 我問著他。
他說: 我不用喝的,我是種來看的。他一邊說著一邊採起花來,有種深怕大媽不收下的感覺。他的樣子讓我想起了呼倫貝爾草原上住在蒙古包裡的那家人,也是這樣熱情想把最好的東西送給素昧平生的客人。
大媽收下了小葉金花後,他又帶著我看了他種的咖啡樹、草莓、藍莓、各式各樣的茶花,還有那顆被大媽誤認為玫瑰但其實是薔薇,而且非常非常的香,一種迷人的香甜十分醉人,說濃郁卻清雅,談清雅卻馥郁。
我在午後採的薔薇,在寫下這篇文章的夜裡,此時此刻薔薇就擺在我的書桌上,香味未曾減少一分。
回程的路上,我想著這個男孩,我想大概很少人來拜訪他的秘密小花園吧,我不知道他的爸媽對於他的興趣是否認同,但今天他臉上的熱情跟喜悅,不就是因為他的興趣他的花園得到了認同所產生的快樂,他巴不得把所有的花採下來送大媽,雖說我心裡實在很想收下,但實在不好意思,而且採回來的花很快就謝了,不如就讓它在枝頭上等待另一個愛花人來訪吧。
回到家後我查了一下什麼是小葉金花,這一查不得了,原來這花名貴的很啊!! 是中國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廣西獨有的世界級珍稀名貴物種。
金花茶也有高度藥用價值,可調節人體血脂、血糖、膽固醇,對增強免疫力具有明顯的效果,也可改善因高血壓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你喝過了嗎? 金花茶? 大媽先來一杯喔🍵
金花茶口感: 微苦,茶色很美,淡淡的金黃色是視覺饗宴無誤~
我想我們活著還是需要認同感的,所以我把這句話改為"不需要閒雜人等的認同來肯定自己"😉
咖啡樹 只 長 高 不 結果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local Food x Glocal Chatroom] 訪問咖啡師:理想興趣兼顧 擁抱國際咖啡夢
咖啡源自埃塞俄比亞。十三世紀時,埃塞俄比亞人入侵也門時,將咖啡帶到阿拉伯世界,咖啡在開始廣受阿拉伯人歡迎。十七世紀時,歐洲殖民者將咖啡樹帶到印尼,及後,更將咖啡種植技術帶到美洲。其後,在十八世紀末,咖啡出口便成為了巴西的主要收入來源。時至今天,咖啡已經緊隨石油成為世界第二大商品,其交易更超過米、麥和粟米等主要糧食。因此,若指咖啡具有國際戰略價值亦不為過。
香港人無論是為提神或是品味生活都喜歡喝幾口咖啡,因此,咖啡在香港人的生活中也佔了重要一席,由茶餐廳到連鎖咖啡店,再到精品咖啡店,當中各式各樣的咖啡都一應俱全;同時,也不乏有心人積極推動咖啡文化在香港的發展,其中一位就是Patrick。他具有歐洲和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證書,歷任國際咖啡評判團體成員,由咖啡豆種植、烘焙,直到沖製,他都有獨到見解。除此之外,他希望憑藉在咖啡方面的知識,推動非洲和中美洲的咖啡業發展,同時,亦積極在東亞地區推廣咖啡文化。所以,他能以咖啡專業角度剖析咖啡如何連繫香港和世界。
答:Patrick Tam (P) ,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問:沈旭暉
S: 其實,咖啡事業並非你的正業,為何你願意投放這麼多心力到當中呢?
P: 起初,我是為滿足自己對咖啡的求知欲。慢慢地,我發現咖啡已成為我和其他國家人士溝通的共同語言,亦讓我更容易和其他人打開話匣子。同時,通過這些交流,我也知道不少啡農背後的辛酸。大部分人只關心咖啡產業下游的咖啡師和沖製過程,但上游的啡農,中游炒豆的烘焙師往往被忽略。於是,我希望成為啡農和消費者間的橋樑,將咖啡業中不為人知的辛酸呈現公眾面前。而且,我在擔任國際裁判期間曾走訪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地,也遊歷過不少地方。當經驗和見識豐富之後,這讓我更有使命感去擔當這橋樑的角色。
推動產地來源證明
S: 近年公平貿易可謂是業界的熱門詞,你認為這概念能幫助種植咖啡的農民嗎?
P: 公平貿易是一個好概念,原意是為啡農提供一個安全網或是一個最低收購價。因為公平貿易成立的背景就是為應對因天氣因素或投資者數量而產生的價格波動,而一般人都認為這就像做善事一般,亦樂意購買相關產品。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因此,我們積極推動咖啡產地來源證明,而非集體收購。我們能根據產地來源,知道咖啡是源自哪個莊園和農夫,若咖啡品質上乘,我們可以添購,若品質有問題,我們可以向相關的啡農提供意見,這長遠能提升咖啡的質素,從而提高啡農在國際咖啡市場的競爭力和收入。
S: 推動新的理念是不容易的事,過程中,你有遇到同路人嗎?
P: 在過程之中,我認識不少來自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位是南斯拉夫裔的澳洲人Sasa Sestic,他本是九十年代南斯拉夫的難民,但憑藉手球國家隊成員身份移民澳洲。他在退役後成為咖啡師,並推動成立Project Origin,計劃目標是提倡實驗改造,讓啡農的產品能接通全球。他在今年4月更成為世界咖啡師冠軍。雖然他現在已成為業界的明星,但仍積極推廣其咖啡理念。除此之外,亦有不少朋友致力協助啡農提升咖啡豆質素,我們之間亦有不少合作和互動。
S: 將理念化為實際計劃時,你希望以什麼方法推動業界的進步?
P: 首先,我希望能就各地的咖啡產業提供意見。2011至2013年間我到過哥斯達黎加、盧旺達和哥倫比亞擔當評判團,期間只是走馬看花,但也觀察到一些問題。於是,2014年我向哥倫比亞當局提交計劃書,希望以獨立記者身份到當地了解咖啡業,並將觀察結果結集成書。哥倫比亞政府對計劃很感興趣,因此,資助了我的行程,並提供翻譯,協助我穿梭各個莊園之間。在3星期的旅程中,我訪問了大概30位啡農,就咖啡種植的問題詢問了他們的意見。這次機會讓我真正能觀察咖啡業的上游產業,以及與啡農互動,讓我了解當中的真實面貌。行程對我的衝擊很大,我希望以第三者的身份和對咖啡的知識協助當地咖啡業的發展。另外,我和Sasa等合作在中美洲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接壤地區投資咖啡莊園,希望以我們各自的專長和技術讓它能成為世界級莊園,並成為其他啡農參考的對象。我們希望能讓啡農知道,只要方法正確,就能種植出好咖啡豆。
S: 遠在他方的非洲人和中美洲人對香港有什麼印象?
P: 非洲和拉丁美洲基本上對香港幾乎沒有概念,始終兩地相距甚遠。每10個人之中大概只有6個人認識亞洲,能知道香港與中國和英國關係的大概只有一人,這正如我們對中美洲內戰沒甚認識一樣。香港特區護照在很多中南美洲國家都享有免簽證待遇。另外,我到訪過非洲,特別是埃塞俄比亞,感受到中國在當地的地位相當高,在其他地方,當地人一般先與歐美人握手,然後,才與我握手,但在埃塞俄比亞卻相反。當地的工程地盤圍板都有寫上中文,上面寫上「創建優秀」和「施工安全,人人有責」等職安標語。中國人一般以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的身份進入當地。因此,中國人的地位也較高。
S: 除了使命感外,還有什麼原因推動你去推廣咖啡理念?
P: 首先,是滿足我的旅遊願望。一般香港人去旅行大多都考慮東亞和歐美等國家,很少考慮中南美洲和非洲。而咖啡作為興趣的其中一個「Bonus」就是可以以公務之名到處遊歷。我相信,埃塞俄比亞、盧旺達、洪都拉斯和哥倫比亞都是比較冷門的旅遊點,加上我喜歡深度遊歷,這能令我同時滿足旅遊方面的興趣。另外,我喜歡咖啡方面的交流。其中,哥倫比亞咖啡豆雖然是該國重要經濟作物,但即使首都波哥大的咖啡文化也不濃厚。我的遊歷和對咖啡的知識更能回應當地的問題。可是,各地咖啡業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跌入一個固定的生產模式之中,因而難以取得進步。他們製作咖啡的方法能刺激我去思考咖啡的製作過程,而我作為觀察者又能看到他們所忽略的細節,因此,親身的經歷和交流往往能產生這些火花。
北上深圳辦咖啡學校
S: 你在香港推動咖啡文化時面臨什麼困難?
P: 香港人經常面對壓力和改變,因而形成了「香港仔」靈活多變的性格。因此,香港人對於追趕潮流的能力很強,能走到潮流的前沿,但往往局限於追趕,卻無法創造屬於自己的新標準和潮流。其中原因是香港的租金太貴,對咖啡店造成很大的壓力,必須維持一定的營業額,才能確保生存空間。在這樣的低氣壓下,咖啡店難於創造新標準,也不會冒險製作成本較高的精品咖啡。除此之外,香港人常混淆咖啡文化和咖啡店文化,很容易就被咖啡店的裝潢、音樂、氣氛和擺設所吸引,而忽視咖啡背後的一切,致未能對咖啡有更深的認識。
S: 香港能以咖啡文化去加強與鄰近地方的合作嗎?
P: 除了中美洲和非洲外,我們亦嘗試在東亞推廣精品咖啡文化,我們會參與培訓香港、中國大陸、南韓和台灣的咖啡師。同時,我們會在深圳開設咖啡學校和開辦認證課程,希望能培訓有志於在咖啡業發展的年輕人,而這亦是最基本的方法去推廣咖啡文化。相對內地,我們仍有較多經驗和空間去推動咖啡業的發展。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9月26日 李志鵬整理
延伸閱讀:http://xn--on-lz4ct7d4ycs6b9zue6ey4aj22h8nn.fb.me/22amGQE
#咖啡 #咖啡師 #CupofExcellence #公平貿易 #精品咖啡 #咖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