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年多來,已經習慣出門只帶一個裝著必需品的小包,前天跟老公講起這個小包的便利性,他突然說「可是莉比很喜歡背這個小包!」
是的,她只要一拿到這小包馬上往頭上套,然後開始洋洋得意地現給大家看。
我說「什麼意思?」
他充滿愛意看著莉比,說「或許妳應該用別的小包,莉比很喜歡這個。」
#咦難道我不喜歡嗎
好吧,既然如此,昨天我就出門給自己買了個新小包。
#結案
#皆大歡喜
#人人都有小包背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
咦難道我不喜歡嗎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c1sxl4YtI/hqdefault.jpg)
咦難道我不喜歡嗎 在 翔嵐#鋼鐵花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T #最短ターン
防劇透,大略翻譯請往下看。
比起超級系,我還是喜歡擬真系的兇鳥系列。咦?我難道不是在玩機戰嗎?
【Bgm list】
ラ・ギアスの風 - 魔装機神ost
Everywhere you go! - Super Robot Wars F
承接上一段劇情。
上次忘記提藤丸其實有夢見破神同盟某些從者(小莫、弗蘭、金時、賴光)被滅的情境。
正是美神使用精神控制的攻擊,讓同盟裡的從者們互相廝殺而一一倒下。
回到現在時刻。
乘著戰機飛上天空的迦勒底一行人,在接近美神之際,卡利古拉為了阻絕美神再一波的精神箝制,不但使用了寶具,還將金時留在這裡的大寶具一併叫了出來(忘記錄動畫演出放進影片裡了…超帥的!),這裡叔父對美神說的話也非常圈粉,櫻井玩弄起諧音文字總算有恢復了平常的水準(?)
金時的寶具之一「攝津式大具足.熊野」,正是討伐北山蓮台野大土蜘蛛的大金剛,被命名為「Golden huge bear號」。
趁著黃金巨熊號對美神壓著打,藤丸填充了第二枚令咒,阿芙蘿黛蒂被瑪修的天壽彈頭殲滅殆盡。
美神死前對早已死去的迪蜜特感嘆自己也粉碎了,也好奇卡利古拉說的汎人類史的自己愛上的人是什麼樣子,
而異星的巫女出現在阿芙蘿黛蒂面前詢問她是否會後悔,而美神的回答並不會為自己的死亡感到遺憾。
說穿了,她是十二機神中的精神支配機組,知性領航艦,對死亡並不會像人類因為未知而感到恐懼。
被粉碎的那一刻,她還是喊了一句火神的名字…
(P.S.這兩人是宙斯硬要湊的夫妻,曾經讓阿芙蘿黛蒂非常不滿。)
---
奧林帕斯的深處,佩佩與歐羅芭的對話,讓歐羅芭感嘆自己是何時變成這麼殘忍的人呢…
(針對面對迪蜜特與阿芙蘿黛蒂之死)
(附帶一題,歐羅芭混入了赫拉的殘骸,宙斯有經過她的同意,也認為這樣能同時愛著她們。)
---
戰機著陸後,任務成功而疲憊的眾人打算先回去休息一番,沒想到在此時遇到了雙神的襲來。
(下回待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3pXXoYkikU/hqdefault.jpg)
咦難道我不喜歡嗎 在 Edzyl Playgrounds欸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次來到新加坡,很任性的把飛行紀錄給放進Vlog,雖然我知道這種影片鮮少人想看,
不過身為飛機迷,紀錄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咦)
新加坡之旅已經過了快要將近兩個月,其中我還去了重慶、花蓮、東京,
累積了不少毛片。
由於最近拍攝影片的流程與風格有點轉變,突然要編輯這樣隨手記錄的Vlog覺得有些轉換不過來,
不過Vlog就是Vlog,就是一種用影片把生活紀錄下來的方式,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部影片了!
之後的影片再告訴各位為什麼我去的時候魚尾獅沒有吐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嗨,NT$ 100.0折扣送給你,歡迎在KLOOK客路第一次購買旅遊活動時使用。點開以下連結完成註冊,就能用優惠價格預訂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特色活動:
https://www.klook.com/zh-TW/invite/X73G0?c=TW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12KBPtDT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