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7] 細說分鏡 Vol.14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89
🖍我所執著的,是隱藏在藝 術下,那些種種技術是如何決擇的故事
🖍故事,比起華麗的表象,更能吸引我的投入與專注
謝哲青在他最近的新書中,談到美國哲學家「華特、費學」,將人類的學名 Human Sapiens (智人),改為 Home Narrans (說故事的人),他的意思是處於資訊爆發、混亂的世界中,我們身處焦慮的時代下,總是想找著安生立命的社會位𠤤,依靠著我們心中相信的管道,無論是電視上的名嘴、還是網路上的網紅、意見領袖,或是功成名就的學者、政治家、企業家的一翻話,讓我們找到心靈上可以依靠的方向,因為上述這些人,在現今我們的社會中,是懂得如何化繁為簡、去無存菁並且用有力的表達方式,說出一套我們心中困境的出口 – 也就是透過「敘事」「說故事」的方式,將許多讓我們無解、擔憂的事情,化作「一切都有因果,同時也是趨吉避兇」。
🟥故事與說故事
會說故事的人,我真心覺得這些人的人生閱歷、經歷一定非常豐富,讓我們能超越時空,體驗到我們人生過去與現今無法置身的環境,越是很達得好,越能讓我們如臨現場。
🔹「故事」的呈現形式很多,口說故事、文字紙筆、圖像漫畫、動態影音等等,都是為了表達「故事」,而不同的媒體優缺長短也各有利弊,同樣的一套故事,會因表達形式的差異,產生與所謂的「原作」有著極大的落差,又特別是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更常見這種狀況,族繁不及備載,大家心中一定有數,這裡也就不特別提,哪些小說改變成電影成為災難,或是變的更加出色。🔹
雖然我不大愛看小說,越厚、越多集的小說我更是離的越遠,而我偏愛影集、電影、短片來了解故事,少數我是因為電影拍的不錯,回頭去看小說的情況也是有的,雖然我知道有些電影與小說原著有所落差,但我會當作「這是另一份作品」方式來解讀它,再有興趣再多參考他人的心得比照一下。
最近,我更開始喜歡「10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讓我對一些從沒看過的電影,在短短時間下了解故事大綱與內容,這也不是最近才有,早在多年前的「古阿莫」就已經流行好一陣子,當然這種過於斷章取義的表現方式,自然無法讓人感受任何一部電影裡頭的醍醐味,但對於一些「有點興趣的電影,但沒有時間找來看」的我來說,偶爾看一看,當作消遺也是不錯,偶爾還會發現有趣的故事在裡頭。
「袁騰飛」Youtube 之前我很有興趣的一位「說書人」,可以把古今中外歷史講的活靈活現,怎麼同一件學生時期歷史考題,在他的嘴裡可以說出另一套觀點,足足吸引我的眼眼好幾分鐘不撇一眼,真的是蠻利害的說書人,只可惜一點,若要看他更精采、更完整的故事,那就要到另外的平台、加入會員、付費才能享受得到,我就少去他的頻道去追一追。
「老高」我想就不多說了,上百萬的訂閱人數,每集影片一推出,短短時間也有數萬人點擊觀賞,雖然有人批評他不過就是「會說話的內容農場」,也就是把別人的故事抄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確實我也這麼覺得,老高許多集談到的內容,我自己在很多地方也都看過、見過,無論是鄉野傳奇還是書本內容都有,但這點並不會折損我對老高的評價,因為能把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透過精彩的說書過程,搭配聲音、影片輔以說明,以及旁邊適時回應的小茉,更是讓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硬是說成 1 小時的節目,還不會讓你想要轉台,這點才是讓我覺得,老高真是個利害的說書人,不用透過多難的攝影、剪輯、打光等前製與後製技術,就能做到這樣子的成就,不簡單、不簡單。
到底是故事吸引著我們? 還是呈現方式讓我們願意停留下來? 還是必需二者兼具? 有沒有可能「呈現方式」讓故事更加生動重現,讓故事更加豐富? 也有沒有可能某些故事必需透過特定的呈現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溶入故事裡頭? 這些問題成為我最好奇的點
🟥照片與故事
前幾篇文章我提到,比起「照片的故事」,我更在意「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故事,前者迷人,後者讓人沉浸其中,若用小說、電影來比喻的話,精采的小說讓人打開視野,而作者的世界更是另一部作品,更加引起我的興趣。
參觀一些攝影展,或是經過一些攝影展出的場合,除了看看照片本身,底下的創作目的也是必需要要搭配一起看的,但如果作者在現場的話,與作者本身討論這些作品創作的過程,那更是精采。
🔹但絕大多數是沒有這個機會,我們最多參觀看看攝影展,甚至是「線上攝影展」更方便簡單,就算不是很有制度、規模、設計的線上攝影展,每天在看臉書各攝影社團裡,每個人分享作品,我們也可以視為一簡單的「線上攝影展」,但我覺得這樣子比較片段零碎,比較無法透過偶然看到的作品,就能了解一創作者真實創作的立場與心境,透過「實體的課程」,透過一創作者一連串作品創作心得分享,比較能讓在場各位,了解攝影、拍攝過程中,隱𫟖在照片、照片故事後的「故事」。🔹
正如我前篇提到,大多分享照片故事的「說書者」,我所見到的,絕大多僅是「描述照片現場發生的事情」,或是「心情分享 – 就是要這麼做就是好」等類似的說法,能聽到我希望得到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這樣機會並不多,如果一場 1 小時 20 張照片的分享會,能讓我聽到一張、二張,遠藏在照片裡頭更多的創作心路歷程,我就覺得「值得了」。
為何「照片故事後的故事」我更有興趣呢?
🔹因為「照片是記錄故事」,故事已經存在在那兒,已經是發生的事情,不會、也不容易改變,或是不再發生,就那麼一次,每一張照片故事就像是電影、小說讓我增廣見聞,絕對有的,但試著想一想,為何「故事就在那兒」,為何不會吸引我,或是更多人去拍? 不覺得這點比起「照片的故事」還要有趣嗎? 🔹
除了「已經發生存在的故事」,有的則是「創作一個故事」,但同樣的我會問作者「為何你會想拍這些故事」,而不會去太對「照片與其故事」琢磨太久,相同的邏輯我也會問自己「有些人會想創照這些故事,又為何我不想? 為何我覺得一些我自己創作的故事,別人覺得不有趣?」。
🔹我想得到暫時性的答案那就是「照片與其故事」一定與「攝影者、創作者」有一種神秘的連結與關係,才會讓我們與作品之間產生交集,這個交集才讓我更吸引我想去了解,希望進而發現隱藏在我心中沒發現的秘密,也就是更認識自己,了解為何我現在做的是什麼? 了解為何我喜歡、厭惡某些事物又是什麼原因。🔹
🟥攝影創作的取捨
用照片創作,背後的故事,無論是已經存在的故事,或是撰寫一個故事,而成就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依舊脫離不了那些攝影的基礎 – 曝光、構圖,每一個決定都影響這張照片的最後結果,那麼說說這張照片如何的創作 (How) 並不困難,而「創作目的」本身就是「Why」,這兩者的交集,我想就是「故事 Story」。
🔹比如說光圈大小直接影響景深表現,為何讓淺景深隱藏了部分事物,消失在主體前方、後方,不會無理由的隨意使用,當說明為何擇「大光圈」 (How),相信是背後有個原因 (Why),是為了眼不見為淨,淡化那些藏汙納垢的角落,或使得長年以來堆砌老舊的痕失消失在畫面中,使得觀看者判斷不出時間地點線索,讓這張照片遊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簡單的觀念表達,這就是故事。🔹
光是一個變數,就有多種選擇,無論選擇為何,都是一個觀念的表達、都是一個故事,無分好壞,只有作者主觀的詮釋,以及觀者主觀多元的解讀,但若抱著更多一點問題,問著「為何選用的大光圈,讓部分線索消失是你這張照片故事的原因」,把問題再追問下去,就能更進一步深入創作者與故事之間的「連接」,而不會讓觀者停留在「看見作品、聽見故事」這層面,卻忘了「作者」在裡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更了解這位「說故事的人」,而不僅於「照片的故事」就此滿足,通常那些「說故事的人的故事」,比起那華麗表像的作品,來得更有趣、更讓人有著深刻的記憶,再反過頭來看該作者的「創作作品與作品故事」,就能了解更多一些。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6開課!】《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8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課程] 哲學與人生教師:何珮瑩- 看板NTUST_STUDY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哲學與人生14. 教育與自我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被稱為「愛智」,即愛好智慧。 接著要問的是:人生有何意義? ...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成大選課心得分享- #1122 🔖課程名稱:#人生哲學👥開課老師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課程] 哲學與人生何珮瑩- 看板NTUST_STUD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台科大- 課程#105上何佩瑩老師哲學與人生 ...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心得] 《原則:生活和工作》終身受用的智慧錦囊 的評價
- 關於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心得] 《原則:生活和工作》終身受用的智慧錦囊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這就好像走到水果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水果,看起來都鮮甜可口,既想吃火龍果,又想吃釋迦,還想買芭蕉,可是肚子就這麼大個,塞不下這麼多,必須要做選擇。其實選什麼都好,卻拿不定主意。問一下老闆:「買哪個好呢?」江湖氣十足的老闆指著釋迦:「就它!」你就買了,心也定了,回家吃得開開心心。
更不用講人生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就它!」找不到人問時,上網抽籤是個好方法。
一開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迷信?後來看到美國人類心理研究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寫的書「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在結束之前提到「超自然思考力量」,他說:
「偶爾陷入超自然思考—也就是相信迷信與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這麼做能增加你的控制感,將遇到的事歸於運氣。」
我這才放心!再加上近日發生一件事,讓我得出一個「適度迷信會更好運」的心得,來跟你分享。其次,有時候看籤詩,內容未必說到我們遇到的情況,「猜不出」神明的意思,不確定這樣做是對的。我也從書裡學到三步驟,讓你的抽籤最後「果然是對的」,證明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
再過3天,是我離開組織上班族職涯滿3年,這3年來都是一個人做選擇﹑做決定,有時難免陷入選擇困難症裡。尤其最近做網站,讓大家看我的文章﹑影音,以及購買我的課程。所有事都是打從出娘胎頭一回,包括第三方金流。
承辦人問我哪一天開通,我傻住了,原本只想到11月底或12月初,卻沒有想過明確的日期。第一個閃過腦子的是5年前開fb粉專的日期,12月8日,讀起來是「要你發」,經上網查農民曆,也是黃道吉日。可惜抽籤時是陰筊,就是「毋湯啦」。於是倒回去查11月,發現11月26日適合開市與入宅,抽到第36籤且是聖筊,就是「OK啦」。
我要特別強調我過去從未抽到第36籤,神奇就在這裡!籤詩開宗明義說這是一支很幸運的籤,結尾時卻來一記回馬槍,提醒若是創新事業則不妥,勸我三思而行。你說抽籤是不是奇妙極了?你會抽到跟你要問的事相呼應的籤!我過去從沒問過創新事業,就未曾抽到過它。
這讓我想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易經,經常在課堂上占卜與解卦,幫助同學做實際的印證。在他的書裡,再三說到抽籤很奇妙,如果你問事業,大概都會得到某些卦,冥冥之中好像這宇宙有人聽到你的心聲﹑明白你的情況,針對你的問題給了相呼應的解答。這種說不出的奇妙,我在抽籤時也發現到了。
好,既然籤詩這麼說,我又查農明曆,再看到11月19日宜開市。這次更神奇,再抽到第36籤!我呆住了……連續兩次都抽到同一支籤,這個機率有多低呀!不就擺明不宜創新事業嗎?可是我已經頭都洗下去,投注不小資金,難道要用經濟學家的「沈沒成本」看待它,就此算了嗎?
我很想翻盤,便問坐在旁邊的先生說:
「我這算是創新事業嗎?」
我先生一向篤定,說話一針見血,只說:
「你沒做過,當然是創新事業。」
我一聽暈了……我先生是既幽默又有智慧的人,看到我陷入膠著,不勝苦惱,就提醒我,別忘了這世界還有一個比神明更神準的。我問是誰,心裡以為他會說玉皇大帝之類的,沒想到他居然說:
「莫忘初衷。」
一下子我通了……他繼續說,回到做這件事的起頭,去想想當時的起心動念,就會知道該做或不該做。當然該做呀,我不過是選日子嘛,怎麼擴大事端變成放棄不做?犯糊塗啦!接下來我比較這兩個日子,發現11月19日忌入宅,就選26日。為什麼?因為我運用神經語言學,更新認知架構,告訴自己:
「我這是入宅,不是開市。因為我不過把課程搬到網站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我硬拗,但是我就是這麼解讀神明的意思,而且就此不再懷疑,心裡堅定多了。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會替我憂心,萬一神明說我是開市,不是入宅,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離開神明,回到自己的本體,發揮我們做人的「自主性」,拿回命運的主導權。也就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想辦法讓它成功!
我們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活到這把年紀,加上上班30多年,我得說這句話是100%事實。所以在職涯中,要提高成功率,有一種能力要很強,那就是「選擇力」!日本人村山昇在「工作哲學圖鑑」一書中,說「選擇力」有三種:
1. 分析﹑判斷的能力:為的是做對選擇。
2. 增加選項的能力:為的是有更多好的選項。
3. 將自己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的能力:為的是不斷調整到出現成功的結局。
一般人談選擇只落在第一個層次,但是人生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再會分析判斷,也未必做對選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事後努力,「硬是」讓結局變好。這麼一來,你會認為人生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控制感,便覺得自己運氣一直都很好,更有信心去選擇﹑去行動。我的心法是--
做選擇,靠神奇的力量;做成功,靠自己的努力。
立志做一個好運的人!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圖:台灣省城隍廟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助教協助你。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少物,過好日》
~#進階課程第四期 招生中~
看到「少物」一詞,也許讓人感覺
「這樣生活不會很匱乏嗎?」
「我不是喜歡極簡的人」
「我家東西應該不可能變成「少物」!
或許,我們換過方式來敘述,
「用比以前少的物品,
過比以前好的日子。」
是的,
物品比以前少了,
空間就比以前多了,
物品比以前少了,
需要清洗、整理的壓力就減少了,
物品比以前少了,
就能留下真心喜歡、想要長久使用的好物,
物品比以前少了,
因為瞭解自己的需要,
少 卻樣樣不缺乏,生活豐盛知足。
加入進階課程,
一起享受「用少物,過好日」的簡約實踐生活吧!
———————————————————————
#來看看上過課的學員怎麼說
❤️不只是整理,還學會整理的美噠噠~~
看了幾本整理書大多是文字,也找過整理師,整理後沒多久家裡就亂了,
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自己學會整理。
這位老師不一樣的地方是,
她的美感我很喜歡,
不只是把家中物品擺整齊,還講究到心靈的層面,
課堂結束後渲染的氛圍也影響到另一伴跟著動手整理,
真的是意想不到的發展.
整理過後的家,
整理過更美麗的自己,試試看吧!
~小蜜~
❤️一直以來我就是一個不害怕斷捨離的人,
以前自己也是會整理、會出清、會收納,
但是總是收了又容易亂,
或是收了看起來還是不夠清爽,
甚至收完孩子要使用還是需要媽媽協助。
但是上了老師的課之後,
問題被一一提點出來,
有些不夠清楚的思緒被歸納了出來,
也把一些困擾已久的盲點理清楚,
再加上自己的眼光也變得不一樣
(看了太多老師美好的角落)
所以正在往更舒適的方向邁進。
進階課程不只可以提升整理的能力、
強化敏銳的決策力,
更能讓自己的眼光著重在更適合的搭配,
很值得想要好好款待自己的你來加入!
~美美~
❤️ 在防疫期間很幸運的報名了老師兩階段的課程,
從21天到進階,
老師提供了系統化的學習,每一項目都覺好精實,
卻又有很深層的簡約內力,
即使從麻理惠怦然心動時期就接觸整理,
也在每個人生重要階段都可整理的我,
在育兒的階段卻深感無力,
很欣賞老師優雅從容的整理哲學,
以及從自身少物做起,
而非要求另一半也要配合整理的觀念,
真的有如醍醐灌頂!
『沒有什麼物品比空間重要』,
以及『嚴選、定量、藏拙、留白』等金句,
讓我放下過去的執著與未來的不安,
這段時間捨棄處理了好多之前都以笑臉姿態和平共處的雜物們,
有愈來愈清爽的加分感感謝此時遇見了老師,
帶給我不同的人生觀及選物觀,
希望未來也能愈來愈邁向自己的夢想之家!
~喜兒~
——————————————————————-
#來看看課程詳細內容
🔹上課日期:
11~12月份,隔週上課,共5堂課。
🔹上課時間:
10:30-14:30(上課三小時,午休一小時)
#此為線上課程,以社團直播方式上課,
#沒跟上直播也不影響課程,
#可重複看課,沒有期限、不限次數。
🔹報名費用:
總計$3500 #早鳥享9折優惠
#8月底前報名只要3150
包含5次上課、講義費、個人計畫書討論。
🔹報名方式:請私訊報名
🔹課程內容:
🍁[課程ㄧ]用少物,過好物
第一節 嚴選
第二節 定量
第三節 藏拙
第四節 留白
🍁[課程二]「居」的實踐
用「嚴選、定量、藏拙、留白」4個概念,
來整理或重建家裡的這些空間。
第一節 玄關的整理提案
第二節 客廳的整理提案
第三節 臥室的整理提案
第四節 兒童房的整理提案
第五節 書房的整理提案
🍁[課程三]「衣」的實踐
第一節 「嚴選」:衣物斷捨離
第二節 「定量」:七個6簡約穿搭術
第三節 「藏拙」:骨架與色彩分析
第四節 「留白」:衣櫥整理原則與技巧
🍁[課程四]「食」的實踐
第一節 「嚴選」
不要只吃喜歡的食物,
要吃身體需要的,
選擇適合自己的廚房用品,
讓下廚變的輕鬆有趣。
第二節 「定量」
將食材採買和廚房用具定量,
冰箱和廚房再也不爆炸。
第三節 「藏拙」
善用收納用品和動線規劃,
完成廚房收納術&冰箱管理術。
第四節 「留白」
享受採買、備料和烹調的日常,
廚房再也不麻煩。
🍁[課程五]培養對美的感知
第一節 生活的儀式感
第二節 美的事物就是小幸福
第三節 心得成果分享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進階課程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16開課!】《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8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9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行為心理學 #詐騙你了解多少 #如何防止被騙 #我很好騙是因為人會自我欺騙 #3句型幫你找出騙子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嗎?
我們體內至少存在2種聲音
來自於自己的兩面性:小我及高我
-
高我是接近神性的「自己」
小我是低階版本的「自己」
你是否常覺得有個扯後腿
讓自己混亂無比的聲音呢?
喜歡贏、成功、掌控及更多欲求
總是鼓勵我們抱怨及對外攻擊
這是小我「基於保護」的特性
我們還有的選擇嗎?有的
那就是與高我,更高版本的自己連結
它接近神性、帶著愛、不強迫
待在內在,等著隨時幫助你
做出更高的抉擇的聲音
迫不急待帶你跳出自我限制的牢籠
今天就來與你分享人生開掛的秘密!!
高我連結心得及3大步驟
►課程推薦 #高我連結
活出最高版本的幸福人生:https://reurl.cc/g8rxRQ
若對課程有興趣,歡迎留言詢問
疫情期間為線上開課
*透過艾波報課有額外優惠! :)
❗️影片目錄❗️
00:00 你要看下去的理由
00:30 什麼是高我?
01:00 為什麼要接觸高我?
02:56 高我連結步驟1
05:56 高我連結步驟2
09:12 高我連結步驟3
11:24 喚醒內在大師,迎向開掛般生活
立即分享給朋友,一起連結高我,活出高等藍圖!
喜歡影片,別忘了幫我按讚/訂閱/開小鈴鐺~
=================
❗️上一部精彩影片❗️
‣‣如何成為自然自在的人?莊子教會我的4個逍遙哲學:https://reurl.cc/pmporb
‣‣內觀10大常見問題|等同心靈開刀手術,都在做什麼?
是閉關嗎?有用嗎?(離苦得樂不二法門):https://reurl.cc/qmM373
===================
追蹤艾波外出中:
✓IG帳號:https://reurl.cc/O17pv3
✓FB粉專:https://reurl.cc/0zbgrb
✓個人出書【15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900天告白】: https://www1.gamepark.com.tw/2enJ1
-
➢ 高我牌卡諮詢
🔮線上🔮
▫️費用:$580 NTD (+光之療癒 $150) / 1個問題
▫️方式:7張高我牌陣 + 輔以靈擺or 阿卡西解讀
▫️解牌方式:48小時內以文字回覆,若有問題可問會盡量補充
▫️需提供:西元生日/ 簡述問題/ 若可以提供1張大頭貼作連結
▫️預約方式:
Email: aprilning0412@gmail.com
IG: aprils_lifestyle
Line : honeyooo412
PS:
算牌前可先聊聊,討論問題設定喔:)
無Paypal服務,海外占卜暫不開放 (若有會再更新)
(( 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為你創造更有質量的內容 ))
💲PayPal: paypal.me/aprilslifestyle
💲台灣斗內:https://p.ecpay.com.tw/7570333
#高我 #身心靈 #身心靈平衡 #小我 #內在
#神性 #自我 #高我連結 #靈性 #塔羅
#愛情 #感情 #靈魂 #宇宙 #靈魂伴侶
#雙生火焰 #覺醒 #開悟 #源頭 #神秘學
#吸引力法則 #關係 #顯化 #靈修
#神通 #第三眼 #聖靈 #意識 #潛意識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2/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4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2/19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參考資料:
一、作者 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與馬克.詹森(mark johnson)。《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公司。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哲學與人生14. 教育與自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臺大開放式 課程課程 名稱: 哲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哲學系傅佩榮 課程 連結: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4S103. ... <看更多>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被稱為「愛智」,即愛好智慧。 接著要問的是:人生有何意義? ... 的推薦與評價
而歷年來每次上課之後的「問與答」,更提升了我表達、答問與論辯的能力,使我可以更好地與人分享心得。 30年後,我受邀把「哲學與人生」錄制為音頻課程,每集10分鐘,共260 ... ... <看更多>
哲學與人生課程心得 在 [課程] 哲學與人生教師:何珮瑩- 看板NTUST_STUDY 的推薦與評價
系 所:通識課
教 師:何珮瑩
必 選 修:必修
學 分:2
心 得:剛剛看了一下 似乎沒有人寫有關於哲學與人生的心得
那我就寫一下吧@@
傳說中的"何老師系列"!!!(我都修了我同學才告訴我......)
上課老師會要求買兩本書
一本是愛發問的哲學鬼
一本是翹課遇上哲學家
老師上課有時候會用非常哲學的方式做問答...
偶爾會讓我覺得有點無言
例如有一次老師伸出手 問我們這是什麼
我們直接回答手
老師就說我們應該要摸摸看或什麼的才能確定這是一支手
還有我們為什麼用看的就可以確定他是一支手之類的
學期裡面會有一次老師帶隊去世界宗教博物館(在永和那附近)
老師還會發一份文章要大家回去讀 並且寫心得
全班分組 大概四人一組 共同報告一個題目 要以哲學的角度下去探討
還有學期末要教以上兩本書其中一本的其中一部分的心得(老師會指定範圍 選一個)
心得字數要1000字以上
重點是...老師的所有心得都要用"手寫"(分組報告用PPT)
還有 當別組在報告時 要寫優缺點(也算是一種點名的方式)
假設假設 你每次都沒去 也不想去 報告不想交 參觀不想看 心得不想寫
那也沒關係 只要你能力夠 在學期末去跟老師單挑?!
不是啦 是一對一口試...口試內容都是以上兩本參考書的東西
只要老師認為你能力夠 那他就會給你過
但是...聽說從以前到現在沒半個人通過...
如果你是很認真的同學 可以去口試加分
如果你是瀕臨危險的同學 老師會建議你去口試
如果你被當定了 老師會要求你一定要到
口試大概要搞半小時(一個人)
說實在的 我上完一學期 很認真 只翹過一次課 報告都有教 心得都有寫 參觀也有去
好像拿了92分的樣子
但是我自認收穫是0
我實在不懂哲學這種東西...對我來說太難了
(我也不會想著去挑戰定義的東西 但是哲學連定義都會懷疑...)
基本上 我應該不會再修何老師系列的課了...
但如果你是個認真的同學 且能力夠強 其實老師給分很甜!
以上 結束
推 薦 度:★★★★★(想學東西者,那就是何肥刀)
★ (想混者,保證是何大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8.233.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