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都不高齡了]
幾歲算是高齡?沒有一個絕對值。就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生育年齡是越低越好。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幾乎都在青春期有了生殖能力後,就開始孕育下一代,我們當然比其他動物晚很多。
我們該以大自然動物為師嗎?畢竟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都是有生育能力後就開始一直生一直生了。我們該因此大大鼓勵早婚、早生嗎?那我們得把嬰兒出生後襁褓的那段過程也拿來比較。
舉長頸鹿為例。剛生下來的小長頸鹿捲曲在地上,很努力的伸伸腳,前腳動完換後腳。接著,後腳伸直,撐起身體,彎著的前腳,經過一兩次的努力,就站起來了耶!幾分鐘後,小長頸鹿已經在旁邊吃草了!
小嬰兒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脫離母親的照顧,一年、兩年,還是更長的時間?至少也得五年吧!所以,人類與其他動物是不一樣的。人類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才足以應付嬰兒出生後的照顧。也因此,越早生小孩,就必須面對照顧資源不足的現實問題。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總要再三斟酌、準備穩妥才會踏出生小孩這一步;何時該結婚生子,已經不只是醫學問題了。因此,高齡產婦絕對是時代不可擋的趨勢,婦產科醫生也要準備好,要有能力讓高齡的媽媽平安懷孕、順利生產。
高齡產婦的風險到底高在哪裡?可從胎兒與母體兩方面來談。
首先,關於胎兒的健康方面,高齡產婦生出唐氏症的機會大大的增加。30歲左右懷孕,唐氏症機率約1/1000;等到40歲,唐氏症機率就會高達1%了!卵子與精子不同,精子是要用的時候才製造的,而卵子卻是把90%完成的半成品保存在身體裡面。母親20歲,卵子就放了20年;母親40歲,卵子就放了40年,當然「新鮮度」會有不同!因此才有高齡產婦,而沒有「高齡產夫」的說法。
除了唐氏症外,其他的三套體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都會增加。另外,據統計,發生某些胎兒先天性異常,比方說先天性心臟病、尿道下裂、頭顱異常的比例,在高齡產婦身上也會有些微的提高。
就母體來說,懷孕當中的合併症,也會比較高。懷孕早期,會增加三至五倍的流產與四至八倍子宮外孕的機會。中後期的合併症來自母體本身罹患內科疾患的比例上升,比方說子癲前症會增加五至十倍的發生率,40歲女性發生糖尿病的機率也會增加三至六倍。
至於高齡產婦需不需要剖腹產,我是覺得不需要的,在醫學上也還沒有定論。雖然高齡產婦剖腹產的比例,確實比一般產婦要高出一大截;可是比較高的原因,多半來自高齡產婦對自己較沒有信心,與醫生對高齡產婦也較沒有信心。該選擇什麼樣的生產方式,不需要因為您身為高齡產婦而改變的。
唐氏症心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幸可以上佳宜的直播,分享孕婦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知識,還有最近最火紅的話題~~~打疫苗!
懶得看完全程半小時,可以直接看以下重點整理
⭐️⭐️⭐️>>>重點整理在這裡<<<⭐️⭐️⭐️
1️⃣ 到底該不該出外產檢? 哪些項目可以延後? 那些不行?
✏️產檢間隔調整:
一般孕婦: #產檢的間隔時間會拉長。
高危險妊娠 (高血壓,免疫疾病,胎兒生長遲滯,多胞胎等): 建議原定時間產檢。
✏️一般檢查建議週數如下:
🔸剛驗到懷孕/確認懷孕: 往後延到8~10週左右 (前提是沒有嚴重腹痛或是大出血的情形)
🔸初期唐氏症篩檢/子癲前症篩檢: 11~13+6週 (可和第一次產檢其他自費抽血項目一起)
🔸NIPT: 10週以後 (無週數上限)
🔸羊膜穿刺: 16~17週之後 (仍建議24週前做到檢查)
🔸高層次超音波: 20~24週
🔸妊娠糖尿病 (喝糖水): 24~28週
🔸乙型鏈球菌: 35~37週
有些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這些檢查可以考慮安排和產檢同天去檢驗,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2️⃣ 孕婦屬於COVID-10高風險族群嗎? 重症比例將高出一般人幾倍?
是,和同年齡女性相比會較嚴重,重症、插管、死亡率都會增加,#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比例增加約三倍,死亡率高出約1.7倍。
#本身有內外科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氣喘,BMI較高,年紀較高,等是高危險群的孕婦,#感染COVID變成重症的機會比較高。
3️⃣ 臨盆的產婦怎麼辦? 不同生產方式的染疫風險有不同嗎?
🔸自然產: 建議38-40週約定時間催生。
🔸剖腹產: 按照原定計畫時間生產。
⭐️住院前: #檢測孕婦本人和一位陪產者的PCR。
陰性:安排住院;陽性:由專責醫院照護。
🔎#萬一感染怎麼辦? (COVID-19孕婦)
🔸無症狀或輕症患者: 不需要改變原本生產的計畫
🔸肺炎或敗血症: 超過32週考慮提早生產
🔸插管: 直接生產
--> 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較高
🔎#生產方式跟被感染的風險較無相關,建議產後可提早出院。
🔎#哺乳: 美國建議可以母嬰同室,也可餵母乳,但一定要 #戴口罩和勤洗手。
4️⃣ 不幸確診,會感染給胎兒嗎? 小孩出生後會有後遺症嗎?
✏️產前感染,目前和致畸胎性、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沒有明確的關聯。
✏️垂直感染的機會非常低,很少見,但仍然有零星的個案報導,沒辦法完全否定。
✏️新生兒感染大多數也無症狀,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5️⃣ 可以打疫苗嗎? 新生兒會有抗體嗎? 備孕哺乳可打?
可以打,以 #mRNA為優先選擇。
#腺病毒載體疫苗並非不能打
🔸mRNA疫苗在第三孕期施打於新生兒有發現抗體。
🔸備孕和哺乳期間: 可以打,不須因打了疫苗而避孕。
—-
<<孕婦與COVID-19>> 疫情相關資訊傳送門🔗
🎈孕婦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_22.html
🎈關鍵時刻該如何進行產檢? 我該去做產檢嗎?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42.html
🎈疫情期間產檢變少了,如何安心在家? 教你數胎動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27.html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約催生?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html
🎈我有產兆了怎麼辦?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6.html
#佳宜好朋友
#防疫加開版
#孕婦與新冠肺炎
#covid19
#懷孕生產相關衛教
唐氏症心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久沒有超音波文,今天要來說的是有經典超音波特徵的十二指腸閉鎖,還有胎兒腸阻塞相關問題~
🔎全文參見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blog-post.html
#十二指腸閉鎖 Duodenal atresia
#超音波主要特徵
1. Double bubble sign
2. 羊水過多
✏️但是這兩個超音波特徵,通常在"高層次"的週數是不會發現的! 很多都是超過24週才出現。所以高層次沒有異常發現,不代表之後一定沒問題的喔!
✏️Duodenal atresia超音波診斷並不會太難,但是一旦發現了,後續染色體檢查是需要安排的切勿忘記!
#強烈建議染色體檢查 (karyotyping):
約25~30%的十二指腸閉鎖病患也是唐氏症患者;反之,約有5-15%唐氏症患者會有十二指腸閉鎖。
#其他合併異常:
1. 50-70%十二指腸閉鎖的案例會有其他心臟或腸胃道異常。
2. 以單一器官來說,先天性心臟病最常見(大約有20%會合併)。
3. VACTERL: 腎臟、脊椎也要特別注意。
4. 其他腸胃道異常,環形胰臟等。
---
🔎Double bubble sign就一定是十二指腸閉鎖嗎?
不一定,也會出現假的也就是Pseudo-double-bubble sign。
假的Double bubble鑑別診斷有很多,文章有詳細說明。
---
🔎產前腸子脹,還有哪些鑑別診斷呢?
空回腸閉鎖 (Jejunoileal atresia)
腸道轉位異常/腸扭轉 (Malrotation with volvulus)
胎糞性腸阻塞(Meconium ileus)
---
但是回顧了一些研究文獻,產前診斷有沒有界定 #腸子要多寬? #是不是一定會有羊水過多? 這都還沒有一定的標準。
🔎哪些超音波特徵來診斷腸阻塞最準?
超音波診斷率很差。
有研究發現,超過32週,腸子寬度>1.7公分 + 羊水過多 -> 腸阻塞的偵測率較高
🔎如果胎兒沒有出現超音波異常,是不是就不會有腸阻塞?
錯。
有部分胎兒是產前羊水量正常,而且腸子或胃也沒有特別脹。
🔎如果產前沒有診斷出來,會不會影響寶寶出生後的預後?
研究發現,產前沒有出現超音波異常的案例,出生後開刀住院天數、ICU天數、死亡率等和有出現超音波異常的案例比較,是差不多的。
閉鎖的種類,還有診斷的時間(產前、出生後),也對預後沒有太大影響。
以上供大家參考囉
#十二指腸閉鎖
#十二指腸狹窄
#DoubleBubbleSign
#腸阻塞
#產前超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