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前夕,全體市民在索非亞大教堂裡面向上帝禱告。
老死不相往來的天主教與東正教徒肩併著肩,完全沒有對於城坡身亡的恐懼,大家心平氣和。
在知道這樣的背景故事之後,再看看今天的照片,相信大家更有感覺。
我們也提到東羅馬「遠交近攻」的長期策略。
當保加利亞構成邊境威脅,就與基輔結盟;當基輔強大,就與突厥聯盟。
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消滅波斯帝國,對東羅馬帝國造成威脅,於是東羅馬就派遣使節到中國求援。
那時正是中國的貞觀年間。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十七年(643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獻赤玻璃、綠金精等物,太宗降璽書答慰,賜以綾綺焉。」
這裏的拂菻就是東羅馬,而「赤玻璃、綠金精」就是紅色與綠色的玻璃。
玻璃以透明為上等,但為了投中國人所好,反而贈送次一級的有色玻璃。
這也可以證明東羅馬帝國的情報工作多麼精準。
不過當時唐朝面對的主要敵人是西突厥,拒絕了東羅馬的請求。
當時還拒絕了波斯一樣的請求。
到了八世紀唐玄宗時代,東羅馬帝國又派遣使節前來,目的一樣也是為了聯合抵禦阿拉伯的擴張。
不過這次也是無疾而終。
到了玄宗末年,唐帝國與阿拉伯正面交鋒,這就是著名的怛羅斯戰役(Battle of Talas)。
這場戰役徹底改變了人類歷史。我們之後再細說。
到了蒙古帝國,中國與東羅馬又發生了重要的接觸。
忽必烈派遣突厥基督徒 Rabban Bar Ṣawma 到東羅馬結盟。
你可能覺得奇怪,怎麼又是蒙古、又是突厥、又是基督徒?
當然,蒙古帝國是非常重視國際貿易,有各色人種穿梭並不為奇。
而這裡所說的基督教不是一般的基督教,而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景教」。
除了與中原的接觸之外,東羅馬帝國與蒙古的欽察汗國(Golden Hord)、伊兒汗國(Ilkhanate)的關係就更為緊密了。
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汗國的疆域離東羅馬帝國已經非常接近。
我們從最後一張圖就可以知道欽察汗國的疆域。小黑框是君士坦丁堡地帶。
東羅馬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將他的兩個女兒分別下嫁給欽察汗國與控制伊朗的伊兒汗國可汗。
後者還真的出兵幫助岳父,參與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米海爾八世的繼任者安德洛尼卡(Andronikos II Palaiologos)遵循和親政策,而且是集團結婚。
他把幾位姐妹下嫁給伊兒汗國的可汗和贊(Ghazan)。
這位可汗在東西交流的歷史非常重要。
和贊去世的時候,東羅馬帝國甚至還舉行了追悼會。
東羅馬人是天生國際貿易商,他們將貿易這個地中海傳統發揚到地中海之外,中國也是他們交易的對象。
在中國各地甚至越南,都出土過拜占庭的錢幣。
蒙古帝國時期,東西貿易大增,一位義大利商人甚至出版了國際貿易手冊:Pratica della mercatura。
手冊列出名詞對照、貨幣兌換、度量衡轉換,還有各個貿易都市的特色以及注意事項。
拜占庭與中國的貿易最重要的就是絲。
大家都知道絲路,不過我們再往深處想,難道沒有商人想走私絲織技術,直接在東羅馬帝國生產?
當然不可能沒有,而率領走私的不是別人,就是查士丁尼大帝。
我們下次就來聊聊這位皇帝以及他的走私故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詹惟中 就是愛算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很開心可以到好朋友溫慶珠的店裡拜訪 這裡充分融合中西文化,衝突中帶著和諧的美感 什麼叫做時尚?這裡就是時尚! 想要在晚上享受台北的美食、美酒、美麗街景 這裡絕對是首選~ 主持人:詹惟中 助理主持:勤勤 #溫慶珠 #時尚 #FiFi茶酒沙龍 #常玉廳 #川滬料理 #家常菜 #創意菜色 #餐酒館...
唐 朝 拜占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利瑪竇與晚明的辛苦遭逢(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在學習儒家經典過程中,利瑪竇發現孔子思想中與天主教義存在很多道德觀念上的契合之處。爲了使天主教更易於理解和贏得好感,利瑪竇着重演繹教義中類似於並能兼容儒教的倫理體系。他假托儒教學者,傳播天主教中較少爭議的部分。這樣一種簡化的宗教版本使耶稣會士與羅馬教廷之間出現了麻煩,但對實現吸引中國人的目標卻有重大意義。
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當中有數名公卿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進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啓,徐一度位極人臣,且與利瑪竇合譯了歐几里德《幾何原本》的前6卷。南明永曆帝(清軍入關後,偏安福建的明朝末代皇帝)的皇后曾寫信準備皈依天主教並請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岡),這也說明當年「利瑪竇規矩」的成功。100多年後,意欲在中國和菲律賓排擠意大利傳教士的西班牙傳教士,醞釀了針對儒教禮儀和祭祖傳統的「禮儀之争」,激怒康熙帝發出禁教令,令耶稣會士的根基受到重創。
啓蒙理性的歐洲與封閉感性的明朝
當16世紀後半期利瑪竇來華時,歐洲與中國在對方視野中的印象是極不對稱的。歐洲早期就有對中國模糊但涉及面很廣的印象,公元7世紀拜占庭帝國與唐帝國確立了穩定的絲綢貿易,由此加深了歐洲人對中國政治的了解。1206年元朝建立,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法王路易九世先後於1245年和1253年遣使赴元,試圖說服蒙古人皈依基督,停止征伐,並與基督教世界聯手,打破奧斯曼帝國對於地中海傳統商路的壟斷。這些勸導當然無果而終,但使臣的報告進一步充實了歐洲人的早期中國觀。
此後出現的3本著名遊記《馬可 · 波羅遊記》、《鄂多立克東遊錄》與《曼德維爾遊記》對中國王朝集财富、權力、榮耀於一體的描述,已經完全超出了歐洲人的想象能力。從這些遊記陸續出版後到17世紀,歐洲一直有學者在考證這些遊記的真僞,而地理大發現爲澄清這些疑團提供了便利。葡萄牙人在印度果阿立足後,就開始密切關注中國。1508年4月,葡萄牙船隊便接到要求探明中國情況的指令。
相比之下,明代中國從士大夫到普通民衆對葡萄牙的認知都透着妄自尊大,對歐洲的認識顯得支離破碎且不着邊際。當時中國士大夫作爲整個社會中最有學問的階層,卻將葡萄牙定位於一個亞洲國家。1511年,葡萄牙阿爾布克爾克總督攻陷馬六甲,滿剌加(馬六甲)國王遣使向明求援,專心煉丹的嘉靖皇帝無心顧及。10年以後,嘉靖突然想起此事,令兵部議此事,並下了詔書:責令佛郎機(葡萄牙)退還馬六甲,並諭暹羅(泰國)等國前去救援。
在嘉靖的意念中,佛郎機不過是朝服大明、與馬六甲相近的藩屬小邦。佛郎機當然不會乖乖聽旨,於是,1514年即到達華南沿海的葡萄牙人在1522年被逐出廣州,他們的代表在那裏死於獄中。中國百姓對此幸災樂禍,他們認爲葡萄牙人與步其後塵的荷蘭人一樣,都不過是野蠻的海盜,且身體多毛、畸形,有臭味。
利瑪竇1584年到達廣東肇慶後,當地仍然流傳着葡萄牙人喜食兒童的說法。到利瑪竇抵京之初,他自稱「大西洋人」,禮部上書奏稱,《大明會典》裏記載有西洋瑣裏國,並無大西洋國,利瑪竇其人可疑,其國也「真僞不可知」。
這種觀念層次上的錯位,意味着利瑪竇們的事業將會異常艱辛。利瑪竇通過穿儒服、學漢語、守禮節來表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並把他在羅馬聖湯多雷亞學院和耶稣會主辦的羅馬學院學到的神學、哲學、數學以及繪圖等知識傳授給明朝士大夫們,但中國方面的吸收始終有限。
利瑪竇在其居住或遊歷之地所展示的地圖已吸收了地理大發現的最新成果,向中國人介紹了外面的世界,但中國在這些地圖上所處的邊緣位置讓知識界震驚了!這些地圖刷新了知識界對世界「天圓地方」的認識,儘管有徐光啓等開明人士表示認同,但近百年後「地圓說」仍遭到了掌握話語權的大清欽天監官員的「系統」駁斥。監正楊光先在其集子《不得已》中的《孽鏡》一文批判道:「果大地如圓球,則四旁與在下國土窪處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傾?試問若望,彼教好奇,曾見有圓水、壁立之水、浮於上而不下滴之水否?」
對汲汲於科舉八股取士的晚明士大夫階層來說,近代科學知識並非利瑪竇最有力的敲門磚,幫他進入士大夫圈子的是他按照位置記憶法展示的超強記憶能力。在一次宴會中,利瑪竇讓在座者寫下諸多毫不相干的漢字,他看過一遍後前後背誦無誤,讓士大夫們親眼見識了西學的價值。於是,很多士大夫邀請他指點子女提高應試能力。也正因這個機緣,他爲照顧一位進京官員的兒子,才獲得前往北京的機會。
進京後,面對京城保守派的阻撓,他又用帶來的自鳴鐘解了燃眉之急。萬曆皇帝對送來的鐘有了興趣,且一日該鐘突現故障,太監束手無策,不得不宣贈送者進宮。利瑪竇由此獲得留住京城的機會,且就在宮廷近旁,方便隨時進宮維修。在這個過程中,利瑪竇筆耕不輟,留下了大量的書簡,他去世後金尼閣將其整理成《中國書劄》。該書從自然地理、風土人情到政治機制都有詳盡叙述。
(三之二,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唐 朝 拜占庭 在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Luna's World Vis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阿拔斯王朝與大唐及拜占庭的交會,知識量一等一,訊息豐富。第一階段的伊斯蘭金融是我想讓大家更加認識這個宗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吸引人口不斷增加,從古至今皆是,而不是僅僅只有古代教義及傳播方式的解釋
其實我認為不管是單位付費邀請或是大家付錢來聽演講,我都有責任好好整理時序脈絡,比對與辨別真偽,把ppt做美美的,好好傳遞知識給大家,因為知識是很有價值的東西,值得讓大家花錢花時間來聽
當然為了兼具休閒娛樂效果,我會穿插很多歷史故事、相關景點介紹,今天就介紹了烏茲別克的兩座古城呢!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我每場都認真打扮👍
2018年我在雅痞說了白衣大食與西班牙收復失土運動、2019年我說了古埃及到阿拉伯的綠衣大食、2020年說了最複雜的阿拔斯王朝與大唐及拜占庭的交會。希望有聽過我演講的朋友都能收穫豐富。歷史up up
6/10的演講是去年很受歡迎的主題:
《走入舊約裡的以色列-從猶太教開始談起》,歡迎用官方line@或電話報名(這次一樣有線上收看)
來聽我說舊約聖經的故事以及認識猶太教
#本日造型來自印度時尚品牌Indya
#印度造型通用全世界
#世界宗教系列還有好幾場敬請期待
唐 朝 拜占庭 在 詹惟中 就是愛算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次很開心可以到好朋友溫慶珠的店裡拜訪
這裡充分融合中西文化,衝突中帶著和諧的美感
什麼叫做時尚?這裡就是時尚!
想要在晚上享受台北的美食、美酒、美麗街景
這裡絕對是首選~
主持人:詹惟中
助理主持:勤勤
#溫慶珠 #時尚 #FiFi茶酒沙龍 #常玉廳 #川滬料理 #家常菜 #創意菜色 #餐酒館 #事業運 #招財 #財庫 #大師來占台
訂閱詹惟中 按讚詹惟中 : https://pse.is/E99LJ
《隨時隨地來占卜》: http://yt1.piee.pw/EUKSU
《風水系唱跳歌手獻聲啦!》 : http://yt1.piee.pw/EWK67
請調整為1080pHD觀看品質較高。
詹惟中/就是愛算命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pse.is/FSB2W
詹惟中Facebook : https://pse.is/DTYW2
風水命理預約 請加Line ID: @abc0189
【工作邀約請洽詢】
聯絡信箱 :fate0303@yahoo.com.tw
唐 朝 拜占庭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色拉寺(藏語:སེ་ར་དགོན,威利:se ra dgon)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1982年,色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卻傑在拉薩北郊的烏孜山南麓創建寺院,命名為「秦清林」,藏語意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語意為酸棗林),故又通稱色拉寺。建寺後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為之前他還興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們將三寺並稱為「拉薩三大寺」。色拉寺的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過。寺院占地約11.5萬平方米,建築以措欽(集會)大殿、眛扎倉、傑扎倉、阿巴扎倉等主體建築為中心,穿插布置了數十座康村(僧舍村落,由一群同鄉的僧人所組成)。雖然建造時並沒有進行過規劃布局,但由於建築的外觀顏色一致,主體建築形體高大,因而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顯得主次有序。寺內所有屋舍均為石木結構,屋頂覆阿嘎土,白色外牆的上部裝飾紫黑色貝瑪草,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位於寺院東北部的措欽大殿是全寺的管理中心和主要集會場所,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它建於1710年,平面為方形,由殿前廣場、經堂和五座拉康(佛殿)組成,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經堂高2層,中部用長柱頂起為天窗,可以採光。四周為短柱,構成相對低矮的空間,用以供奉佛像。經堂的後部有三座佛殿,居中者供奉高6米的強巴佛(彌勒佛)鎏金銅像,其餘供文殊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絳欽卻傑、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等尊像。大殿的殿頂為漢式風格的歇山式頂,覆以鎏金銅瓦,裝飾寶盤、寶珠、神鳥、寶幢等。色拉寺中最大的扎倉(經學院)是傑扎倉,建於1435年,18世紀初進行過擴建,目前面積約1700平方米。它的經堂由100根柱子支撐,殿內密布著壁畫和唐卡。在經堂的西部和北部建有五座佛殿,內有許多活佛靈塔和造像。比傑扎倉略小一點的是眛扎倉,建於1419年,後被雷火燒毀,1761年重建,現面積1600多平方米。
小昭寺(Ramoqê Gönba),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以北約500米處,始建於7世紀中葉641年(藏曆鐵牛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現有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另有諸多珍貴文物。因此196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昭寺藏文叫燃木齊,小昭寺的名聲和規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沒有那麼熱鬧。但是別有特色。小昭寺歷史上幾經火焚,現存的小昭寺的建築大多是後來重修的,只有底層神殿是早期的建築,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並雕有花草、卷雲以及珠寶、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樓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廊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頂層是漢式金瓦,金光閃閃,拉薩各個方位均能看到,蔚為壯觀。小昭寺建築風格融合了漢藏式建築特點。最初的寺廟管理也是由漢僧主持,所以說,小昭寺不僅是西藏最早的寺廟之一,而且是漢藏兩個民族團結友誼的象徵,在漢藏民族關係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臥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後,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圍陸續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築,為遠道朝聖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15世紀後,大昭寺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其周圍相繼出現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建築,眾多信佛者遷居大昭寺周圍生活,街上逐漸出現了大量民居、店鋪、旅館、手工作坊等設施。隨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傳佛教認為,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為拉薩三大轉經道(大轉、中轉、小傳)之一。後又出現了來自蒙古、漢地、喀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地區和國家的眾多商販、香客、遊民,發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街和購物街於一身的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