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集
內湖環山路一段的金面山上有一個清代採石場遺跡,已是市定古蹟受到保護,清朝年間這裡的採石場敲打的石塊都是用來做城牆的石料,台北還有另外一個採石場就在北投唭哩岸,也是被大量開採的地方,軍艦岩就在上面,這集就來回顧一下歷史
台北市愛國西路南門路口的麗正城門,還有城牆的石塊,都是來至內湖金面山的採石場,後來日本人看到石塊堅固又防火就將城牆石塊拆下來,在公賣局的南門園區位置蓋了一間專門儲存價格昂貴的鴉片,就叫小白宮,旁邊的紅樓則是生產樟腦的工廠,平日都有開放參觀,看完意猶未盡,就來爬一下金面山上到採石場緬懷古意,也因曾經繁榮過,步道有多條沿伸相當複雜,上去先要做足功課再來走走,才不會敗性,今天就只到採石場遺址後返回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唭 哩 岸 採石場」的推薦目錄:
唭 哩 岸 採石場 在 北投說書人- 【FlyingV x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守護.台北記憶之 ... 的推薦與評價
年代因產業轉移,主要採石場被徵收為陽明大學校地, 唭哩岸石停止開採。 - 今日,穿梭在北投的巷弄中,仍可在各角落間尋得唭哩 岸石的蹤影,它們靜靜的堆砌在一旁,隨 ... ... <看更多>
唭 哩 岸 採石場 在 尋找台灣感動力- 末代打石師傳承唭哩岸文化技藝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打石師傅謝炎山,則是用打石技藝,保存珍貴文化。 唭哩岸 石可耐高溫二千度,因為耐熱不怕地震,以前的臺北城牆、臺北監獄、台大校園大門,都是用 唭哩岸 ... ... <看更多>
唭 哩 岸 採石場 在 [閒聊] 唭哩岸站名的來由- 看板M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先撇開從戰後住在"南機場"一帶
爸爸說是馬場町
爺爺說是青年公園
推文說是夜市公宅的南機場問題
我更好奇現在生活的唭哩岸站的由來
就《台北縣誌》對唭哩岸站旁的慈生宮的敘述
「慈生宮為淡北寺廟之始,明末,福建同安、漳州兩縣先民移民至淡北地區,後來漸漸擴
展到唭哩岸。」
可知現在立農里應該為唭哩岸
但記錄上對這個名稱從磺溪以南
包含石牌甚至天母都有出現過
而在1915年通車的淡水線卻是將位於現在明德石牌之間的車站命為唭哩岸乘降場
雖然在戰後改名石牌站
而離現在唭哩岸最近的卻是王家廟站
那當初為何要命名為唭哩岸呢?
莫非是離唭哩岸石舊採石場最近的緣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0.242.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14560794.A.F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