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現在記憶猶新,決定來紀錄一下Q姐第一次參加中學升學考的經驗。
在英國,基礎教育的學制和台灣是不太一樣的。這裡是滿4歲的9月進入小學學前班就讀(也就是QDD這個年紀)、5歲念小一,11歲則進入中學就讀然後一路念到18歲上大學。所以目前10歲的Q姐是國小六年級,明年就要升中學了。
關於中學的選擇,每個家庭的考量和選擇也都不相同。有些會直接選填當地學區內的公立中學、有些會為此孟母三遷搬到好學區、有些是從同一間小學直升上去(蠻多私立學校是從4歲一路念到18歲)。 BUT,如果打算讓孩子進入比較 #升學導向 或是所謂的 #頂尖中學 ,這裡通稱Selective Secondary School,那麼就得在孩子升上六年級的第一學期參加廣為英國家長熟知的11plus(11+)升學考試,考題圍繞在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和VR(文字推理邏輯)四個科目。 也因為這個考試的存在,許多小朋友都是從五年級甚至四年級開始準備,刷題、補習、或請家教算是基本配備。就我所知,Q姐班上大概有一半的同學決定走考試這條路。
至於11+這個制度可說是非常複雜,光用一個篇幅是講不完的,因為英國光是中學就分成私立公學(public school,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伊頓啦)、私立中學、公立中學、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等。 有些地區是整個郡舉辦會考然後填志願、某些熱門搶手的文法學校是 #獨立招生 考1-2輪筆試,私立中學甚至是筆試加面試。 重點是,每個區域或是學校的考法都不太一樣,有些是GL題型、有些CEM題型、私校ISEB等…. 看了是否一個頭兩個大?
———
時間回到9月1號當天,是Q姐人生中第一場中學升學考,這天要考的是位於北倫敦傳說中非常難考、獨立招生且錄取率極低的頂尖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歷年來每年幾乎都是3000多人報考,第一輪取300人、第二輪再篩選至最後100人。 其實這間並非我們的主要志願,因為距離我們家1個多小時車程真的超遠,會報名考試單純是抱持著挑戰看看的心情而來。
當天因為QDD有線上家長會,所以我和隊友分頭行動。 我在家和老師開會、DDC帶著女兒舟車勞頓前往學校陪考。 根據DDC的現場回報,在場的排隊隊伍綿延至學校外牆超遠處(而且因為報考的人數太多,考期還分成兩天有上午場和下午場)。 現場的學生人口組成,10個裡頭大概有 👉 6-7成都是印度學生、剩下1-2成看起來是華人臉孔、剩下的1-2成才是白人。 對於這考生比例之懸殊,我們也覺得好奇妙(我和北邊的學校真的不熟啊)
反正當天Q姐看起來是老神在在,排隊等候時還拿著小說蹲著看(可能因為這間不是主要目標)。考試時間是一小時,共78題,等於每題思考+填答案時間不到50秒。考完之後Q姐是說她有寫完,有部分題目蠻難的但沒有想像中難,聽她描述完,我心裡還默默想說「該不會真的有機會考進第二輪吧?!」
然而,上週四我們接到這間學校的email 通知,今年和往年一樣共3000個學生參加考試,可以進第二輪(前300名)的錄取分數是346,Q姐差了3分結果沒進….. 。收到結果的當下,我還在擔心該用什麼方式和Q姐說,很怕女兒信心被擊潰或自暴自棄之類的(畢竟她還蠻常玻璃心 XD),但他爸直接直球對決和女兒講考試結果,並且坦然地說這也沒什麼,妳已經盡力了。幸好Q姐也沒有太在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這間學校超級難考、也不在我們的主要志願裡,但Q才考第一間就敗「北」,說沒有一點點小失落是騙人的。 不過,考過之後真的是沒什麼遺憾,畢竟Q已經發揮她最大的實力,只能說這對我們來說算是開眼界了,知道原來在英國、在倫敦,還是有這麼一群更努力、更用功、更厲害的小朋友們!!
總之,由於Q姐一直以來都是讀公立小學,五年級以前完全是在「沒作業、沒考試、沒壓力、甚至不知道 #參考書為何物 」的快樂環境中成長,所以當初決定走上考11+這條路,我和DDC也是從碰撞中學習,公立學校沒教的我們只能靠自己教(但英文我倆程度都比女兒差,只好請家教),更希望這段備考期間她能在適度的壓力和放鬆玩樂中取得平衡。 然後這一切只是剛開始,因為我們大部分報考的都是私校,考試是從11月才開始啊啊啊,要一路考到明年1月才結束。 等考完之後,我一定要報復性玩樂,日子實在是太悶了嗚嗚嗚。
#才10歲就要面對大考其實挺殘酷的
#唯有歷經過這一切
#才能戳破歐美升學完全沒壓力的粉紅泡泡
#輕鬆是可以超輕鬆但一旦要競爭就是和各國的人一起競爭
#一不小心寫好長看完是真愛
補充:蠻多人好奇Grammar school是什麼?字面上直接翻譯是文法學校,但更確切的稱呼可以稱為『重點學校』。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升學導向的頂尖中學,絕大部分的Grammar School都是公立的,完全免學費,但就是要透過這樣學術競爭的方式考進去。如果換成台灣的學校來想,可以想成台灣的北一女、建中、雄中雄女等學校,只是英國這類的學校選擇又更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月初在立法會上,有位拾荒婆婆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哭訴長者難以找到工作,局長一句「可以搵勞工處協助就業」,令全城嘩然。 今集《港。故》的主角,正是當日向局長哭訴的拾荒婆婆黃月嫻(黃姐)。年屆67歲的黃姐退休前是病房服務員,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後來因為長期日夜追更,身體開始支撐不住,於是在50...
唯有機面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說真話的皮諾》
皮諾從來都不說謊,因為說謊太好笑了,連他自己都不信,每次說謊時他想到別人蠢得相信時便會忍不住咀角上揚。
慢慢人們都知道他的這種習性,每次看到他咀角上揚時也清楚他在說謊,漸漸皮諾他便不再說謊,成為一個無比正直的人。
可是正直的人不一定有好報,因為真話很多時候比髒話還難聽,在探望患者時,每個人也會說不要擔心,這一關一定會過的,皮諾不說話,只是說了句,保重;在之前他曾經說過,你的病應該很難痊癒,要珍惜還在生的日子,被眾人杯葛了好一會。
又有一次,他面對心愛的女孩時,女孩問他,你會愛我一生一世嗎?他說,他不知道;又一次,另一個女孩問了同一個問題,他說,他會盡力;現在,他學會了以擁抱代替說話。
在工作上,他的正直更讓人煩惱,老闆不切實際的幻想,人人也支吾以對,唯獨是他說出了真話,老闆說他沒有大志,不懂團隊精神。
被找了個理由辭退了,在疫情下他很難找工作,失業了好幾個月,求職時人們問他為什麼被辭退了,他也會說出實話。
有人教他說,上一家公司在疫情下沒有晉升機會,所以他便辭職了,這會比較好找工作。
積蓄用盡的他,再找不到工作便連租也付不起。
皮諾他面試一家很好待遇的國際企業,人工好福利好又穩定,你很想做到這工作。
但他需要回答他的離職原因,這次,他咬牙的說出了那套說辭,人事經理很滿意他的答案,招聘了他。
離開的時候他在電梯的鏡子中看到面上的口罩,他說了一句,你真帥,他心中笑死了,可是笑容全被口罩遮住了。
從此,他愛上了口罩,在職場上他再也不怕說大話,一直以來只會說真話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說什麼能讓別人喜歡。
短短一年半他便成為了高級經理,每天對住部下說著大話,讓他們好好工作,公司會給予他們回報,這世界種瓜得瓜,種果得果,只要努力便有回報,只要信,便會成功。
有天,他遇上了她,她問,你會一生一世愛我嗎?可是剛剛親吻後的他們沒有戴上口罩。
這刻的他,不能說謊,唯有以擁抱去化解這問題。
疫情結束了,口罩也不需要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有阻隔。
他們步入了證婚的禮堂,牧師問,你會愛他一生一世嗎?
皮諾肯定的說,我會。
在場的賓客很多也是舊識,也知道他的小習慣,對於皮諾的承諾,大家也是真心祝福。
但沒有人知道,現在皮諾說謊早就不會笑了。
因為他明白,原來說謊並不是以前想的好笑,現在他只有說真話時才會笑出來。
#adultbedtimestory #蔣薇 #成人的睡前故事
唯有機面試 在 Peggy英倫生活旅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開始創業代購?
#偶爾會懷念上班的團體日子
(完結篇)
題外話先說說,最初的創業構想其實是 珍奶行動餐車🧋!這想法還是一直在我腦海裡😆或許未來的某一天還是有機會實現!
上班,追求的除了薪水,還有很大部分是成就達成。降職後的角色,能發揮的空間有限,工作中失去了成就感,也相對失去動力。
過度悠哉的上班空間,讓我感到恐懼,覺得自己極為浪費時間與生命,因此我反覆審思、檢討自己、建議自己,或許我應該做點改變?!
當然,面對未知的未來著實讓我畏懼。#但是勇氣本來就不是從天而降,#唯有自己能解救自己。
回台灣的期間,我發現童裝的價格偏高,選擇上來說,卡通人物圖案偏多。
相對來說,英國純棉、有機棉的衣物價格親民很多,款式選擇素面、變化程度也豐富多元,再者,尤其換季時各品牌打折更是誠意滿滿!
英國也有很多迪士尼授權聯名款,價格只有台灣的1/3、1/4!對於是腦粉的我自己來說,當媽後才大發現!
再來就是英文繪本童書系列,在英國找對書店來源,價格就算加上國際運費與關稅,還是划算。
經過幾回合的市調後,我的創業藍圖出現:或許 #我可以成為一位專屬的私人採購!#幫無法出國的朋友們從英國選好物!
萬事起頭難!其實當想法明確浮出水面時,就只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執行它!
當然啦,我也有幾個夜裡抱怨著,為什麼我的老公不能給我靠?也曾經羨慕朋友們,看似都不用煩惱材米油鹽醬醋茶開銷的生活!
但是,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我可以繼續抱怨持續生活;但我不允許自己這麼做。
我選擇搬開路障,就算傷痕累累,但我至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靠自己努力生存。
我記得辭呈,我寫了又改,改了又刪,刪了又反悔⋯幾回反覆之後,我終於送出辭呈⋯而那一刻,我覺得我自由了!
相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曾經感謝過,那位當初願意改變的自己!
因為只要現在能知道過去,但也只有現在能改變未來!
此連載完結篇。但我之後還會陸續分享一些當初在英倫的職場生活。包含身為亞洲女性、懷孕婦女⋯應該如果捍衛爭取自己的權利?還有英國職場主管公司面試時喜歡什麼樣特質的人才?
*前傳:https://www.facebook.com/426225720827551/posts/4318407698275981/
*中集:https://www.facebook.com/426225720827551/posts/4321082201341864/
👶🏾黑糖饅頭 我們這一家Instagram【just.Peggy 】
🛒【 俏媽咪世界購】歐美童裝專櫃精品代購社團。註冊公司。
唯有機面試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四月初在立法會上,有位拾荒婆婆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哭訴長者難以找到工作,局長一句「可以搵勞工處協助就業」,令全城嘩然。
今集《港。故》的主角,正是當日向局長哭訴的拾荒婆婆黃月嫻(黃姐)。年屆67歲的黃姐退休前是病房服務員,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後來因為長期日夜追更,身體開始支撐不住,於是在50歲時提前退休。
50歲再就業處處碰壁
退休理應是享福的,怎料黃姐的退休生活卻變得非常困苦。休息了大半年後,為了生計,她便開始再找工作。但原來50歲在社會上找工作是充滿難度的,黃姐幾乎每次見工也沒有下文。例如有一次,她跟一個年輕女生共同到連鎖快餐店申請工作,經理出來的時候,只拿出一張申請表格給年輕的女生填寫,黃姐反問他:「點解你唔畀表我填?你唔請我係唔係嫌我老?」經理只是笑一笑,不作聲便走開了。
但商業社會上的年齡歧視,並沒有打擊黃姐找工作的決心。幾經努力後,她找到一份在政府沙田社區會堂裏的工作,更獲得了面試機會,見完工後對方還跟黃姐說:「你應該做得嚟。」怎料踏出面試房門後,看到兩個年輕女子也在等候面試,黃姐心想:「我無機會了。」果然不出所料,工作人員其後叫她回家等消息,當然最後也等不到結果,令她不禁慨嘆:「唔係我唔想做,而係人哋唔請。」
輾轉成為露宿者
黃姐雖然是退休公務員,享有每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根本是應付不了衣食住行加上醫療開支,最後她更因欠租七個多月,被房署收回公屋單位。
被收屋後,她有想過租劏房住,怎料劏房月租也要四千多元,更是舊樓要走四、五層樓梯,對於一個50多歲的婆婆又怎吃得消?最終黃姐選擇在附近的快餐店「落腳」,成為大家口中的「麥難民」。可惜做了一年「麥難民」後,連那間快餐店也結業了,最後黃姐便開始露宿街頭的生涯。
執紙皮以幫補生活
在無「瓦遮頭」的日子,黃姐唯有靠執紙皮幫補生計。每更的生活就是:睡醒便開始執紙皮,直到累了就在紙皮附近睡覺,黃姐苦笑地說:「唔會理幾點,每日差唔多做18個鐘。」日子雖然艱苦,但黃姐執紙皮時也有她的原則,就是絕不淋水以增加紙皮的重量來換取更多金錢,因為她認為拾荒本來是為了環保,若加了水只會令紙皮發霉,紙皮便不能再造。
社區中的「環保份子」
在其他拾荒者眼中,黃姐這個不加水的行為有點傻,但在「拾平台」眼中,卻十分欣賞黃姐這份堅持。「拾平台」一直關注拾荒者的處境,同時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姐認識了「拾平台」發言人鄧永謙,從此她的生活得以重見曙光。
阿謙認為拾荒者在社區中扮演着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市民往往忽略了他們對社區的貢獻。去年他們作了一個「全港拾荒群體調查研究」,發現拾荒者每轉紙皮的平均重量為35公斤,以此推算,全港拾荒者每天的總回收量為193公噸,佔了全港的廢紙量、回收量接近兩成,由此可見,拾荒者一直幫社區處理大量的廢紙回收。
因此「拾平台」提倡了一系列政策,希望社區不同的持份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配合拾荒者的環保回收工作程序,如商店可先整理好紙皮才扔出來,又或者市民在家先存起一定數量的紙皮,之後再交給拾荒者處理。更重要的是,他們建議社區有一個回收空間供拾荒者處理紙皮,例如在公園、廢棄的公共地方、天橋底或垃圾站旁,劃出2米乘2米的空間,令荒拾工作得以在社區上無障礙地工作。
把拾荒定義為工作
拾荒者對社會貢獻遠超我們想像,阿謙更認為拾荒應該被視為一份工作,而拾荒者亦應該受勞工法例保障。在他們的調查中,拾荒者每天工作的中位數是5.5小時,他認為若以「418」勞工工時標準,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五天工作日來衡量,只要一種勞動行為每日進行超過4小時,便可以定義為一份工作。只是大眾還不太認識環保回收跟拾荒者之間的關係,尚未能把他們扣連在一起。因此「拾平台」積極舉辦不同的活動,如真人圖書館、落區等,冀令大眾認識拾荒者的工作及處境,更希望可以消除市民對拾荒者的成見,令拾荒者得以被尊重。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看看一個退休長者、長者再就業及拾荒者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