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確定.......都2021年的第三季末了,還有人跟我一樣現在才看完《愛的迫降》;但既然看完了,也成為我少數認為的佳作,則我便想寫上一寫了。
#以下談設定與心得_不爆劇情雷 (這部過了快兩年,又這麼紅的,真的有人沒看過嗎?)
我其實以往追劇不多,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的韓劇;之所以會想看,是因為這兩年該劇的名氣實在太大,在抱著姑且一看的情況下點開後,只看了兩集就把我抓住了。
為何說"姑且一看"呢?
幾年前紅爆台灣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也是如雷貫耳,但我半個月前點開來,一樣是看了兩集,就決定將它......再往後推延到我有空時再看了。
我也不是不喜歡那一部,只是它的節奏沒能抓住當下的我。
"抓住"是個很抽象的詞,其實談的就是"眼緣",但除了這個也跟劇情編排本身有關。我不想越描越黑到後來被死忠支持者覺得我在說外國月亮比較圓,所以我直接談談"我為何被抓住"好了。
先說個題外話。
一般(好萊塢)商業電影都是以一百分鐘為標準,而電影劇本通常就是一分鐘一頁,所以一百分鐘會有一百頁(這不廢話嗎?)
而節奏就很重要了,在這固定的時間裡面來做出起承轉合,來讓觀眾融入劇情之際,還能被裡面的節奏帶動,達到哭笑喜惡、峰迴路轉的效果。
節奏抓得好,很多缺點就可以被忽略;反之,節奏抓得不好,很多不是缺點的地方就會被放大成為缺點(所以,節奏太慢本身就是一個缺點,會讓人看得很煎熬或是睡著)
電視劇跟電影不同,撇去技術層面跟經費限制,其實還是有些地方是很重要的--- 例如節奏。
我看過日劇不多,就是十部左右而已,也曾經跟著日本台的戲劇往下看,看到好的也看到壞的。
日劇裡面有一個特色很重要。那就是"節奏的掌握",一般的日劇大多10~11集(這是指一般水十、土十、日十之類的戲劇,大河劇、晨間劇集數就會很多),編劇要在這十(出頭)集中把故事講完,這就考功夫了。
首先是說故事的功夫,要怎麼設定出一個大小合宜的故事,足夠豐富的故事圈與人物關係圈,然後能在這個集數中交代清楚。這還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能引人入勝,這就很吃節奏了。
而好的日劇,常常會讓每集劇情段在要緊處或關鍵處或是留下一點懸念,好讓你很期待下一集的到來(因為水十、土十、日十,這種都是一週播一次,所以節奏尤其重要,因為它就是要讓你掛著這件事-----達一個禮拜之久..........)
簡單說,大家都會有"追劇"到廢寢忘食的體會,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表示眼前這部劇的節奏有"抓住"你----這就是我一開始想表達的。
-------------
《愛的迫降》這套劇是好看的,但我認為其精彩不是來自於絕倫的想像或是出人意表的發展,#而是它工整且節奏掌握得宜 (嗯.....至少前三分之二是啦)
這部劇總共有16集,每一集平均起來居然都有一小時20分鐘之長,總長度大約1300分鐘(超過22小時)的片長足夠讓編劇講完一個長度很長或寬度很寬(包含幾條人物線、過去未來、伏筆破梗)的故事。而編劇也掌握得很好。
這裡的"掌握很好"指的是節奏讓你不認為一集真的有80分鐘之久(一部電影也才100分鐘上下),這表示故事說得很流暢,讓你忘記時間了。
而這部片另一個特色是"很工整"。我所謂的工整指得是故事展開的幅度洽當、收官也收得不錯,每個主要與次要人物都有交代到結局。
值得嘉許的是劇中每一個小零件、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句台詞幾乎都有用處跟意義,這表示伏筆很多,也都很用心把這些伏筆在適當的時間破梗,並交代得清楚。
甚至每一集的尾巴都會有一個類似彩蛋的模式,替劇中沒有交代的梗做了解說,甚至是用來倒敘兩個主角過去在瑞士意外相遇的各種事情,來營造出這個相遇不是"偶遇",而是"註定"的氛圍。
先不說這種節奏的掌握在台劇、中國劇中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這種工整其實更是少見的;不然港台三地也不會有這麼多長壽爛尾劇了.............(日韓看的是一個作品,港台三地看的是一個日常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編劇只列出朴智恩一人,但我不認為這麼工整且長的劇本,可以由一個人搞定;我比較相信是集體構思,然後掛名在最有名或最有權的那一人身上)
------------------
而在演員方面,劇組沒有特別找年輕又貌美的女星,而是找貌美又有演技的女星,這就能看到用心了。畢竟,可以在年輕的女星中找到美艷絕倫的,但要能夠如孫藝真這樣演技扎實,要能在幹練、冷酷、天真、爛漫、撒嬌、搞笑、深情、任性與傲嬌中拿捏的這麼好的女主角,可不是往年輕女人堆裡扎就能找到合適的。
而且在戲中,女主角的情緒與身分變化之複雜離奇,其實遠遠大過男主角............看過的也都知道,男主角就是霸氣、冷漠、面無表情、眼中含淚、深情款款這幾個而已,相較於女主角-尹世理的複雜多變來說,難度小了很多。
而大家能恰如其分的把演技發揮出來,是這部片能被撐起來的最大原因。(所以 這是一個很值得大家留意演技的連續劇,尤其是孫藝真以此證明了她能成為唯一一個1980後出生,而拿下韓國三大電影節影后,靠著真的不只是長得可愛而已)
-------------
說完了優點,來談談缺點吧。
雖說是缺點,卻也不算是。因為這就是一部偶像劇,基本上不能太較真;很多不合理的情節,其實也不用過分放大。
所以,一開始女主角從兩三樓高的樹上掉下來,男主角可以直接抱住而腰椎沒出問題---這種事情,其實不用深究。
男主角185公分的身高,在病房外不吃不喝不尿不睡的站上一兩天而不會腰痛腳痛,這種情節也可以忽略........
反而是節奏畢竟還是會因為裡面的諜報情節與情愛戲份的影響,最終有些不一致了。
整體來看,第十集之前的節奏都很明快,劇情緊湊、伏筆與巧思迭出不斷,危難、破梗、得救等情節也是層出不窮;加上每每斷在要緊處後,再給你一個破梗彩蛋,會讓人不斷的想往下追(還好可以一次追完,要真的如當時韓國tvN每周末才播放,我大概會瘋掉........)
但從第十一集開始,故事從"情節線"轉換到"感情線"時,節奏就開始緩慢起來;這段交代他們感情深化的過程,跟之前的節奏差很多,甚至有一點"拖戲感"。
隨著反派在15集初有個著落後,剩下兩集便是編劇用來做最後收官的時間。沒錯,整整200分鐘用來交代支線與所有人的結局............這時候,真的就是一邊玩手遊一邊消化劇情的時候了。
畢竟,編劇企圖用1300分鐘來講述南北企業、軍政高層、兩對(兩段)感情,還有旁人的微背景,還要理清這個背景展開的矛盾衝突並給予一個說得通的條理,那要把每一個環節都顧到,就需要花一點篇幅。
但200分鐘已經是兩部電影的時間了..........加上,前面十集緊湊,後面四集寬鬆,最後兩集的節奏又更慢了(還不是都跟主角有關係),這就會讓人覺得相當無法入戲。
畢竟,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兩位主角身上,一部份在第二男女主角上,其他人就是插花;現在要顧到收官完整,而讓大家要看每個人的結局,就會讓人有一點..............虎頭蛇尾感?
#以下有劇情爆雷--------------------------------------
.
.
.
.
.
況且,當最後說通後,為了不太過份偏離男女主角的背景設定,兩人最終無法天長地久的廝守。
因為兩人之所以困難險阻,便是因為男方是北韓高層的嫡子,女方是南韓財閥家族、世界知名品牌的執行長----------一旦兩人成婚同居,不論是在韓國境內或是境外(變成男方脫北叛逃、女方結交敵匪)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最後兩人成為一年(只能在第三國境)見面兩週的超遠距離戀愛,只比牛郎織女還好一點......(這也是裡面的其中一梗)
雖然最後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但以一般常人理解來說.......一年只見面兩週,此外不准通信、通電、通話的戀情,應該很快就會夭折了。
只能說,偶像劇賣的其實就是一個"美麗的理想",是一個"王子跟公主最後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氛圍...........只是這個氛圍被最後長達200分鐘的收官打壞了。
畢竟我們習慣在一百分鐘的電影裡面,"轉"之後的20分鐘內迎接"合"的結局(這意味著在電影最高潮後,餘味尚在時開始收尾);面對這個長達200分鐘的收尾,自不免意興闌珊了。
更何況"王子跟公主最後幸福美滿了",卻依然無法"一起生活"。在正常人的感情經驗裡,這都是一個會分手的節奏...........
---------------
最後的最後,談一下整個戲劇的背景。
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後,為改善南、北韓緊張的關係不斷努力,主動爭取雙方對話,不久後更成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了幾次會晤,被視為兩國關係破冰的突破。
所以2017年一樣是由玄彬主演的南北韓警匪喜劇《機智同盟》應運而生,《愛的迫降》也是同時期的作品,不能不說這其中本來就有現實政治因素存在。
但最後還是不免有一個韓國各自表述的結果發生-----南韓覺得太美化北韓,但北韓人卻認為太醜化北韓了...........
而《愛的迫降》裡面帥氣正派、武功高強的北韓主角,自然相當政治正確了;但再怎麼政治正確,還是無法(或不敢)凌駕在空想之上,也就是除非南北韓統一,不然男女主角無法名正言順的長相廝守。
但,這部劇拍的這麼好、這麼工整,誰還管得那些合理、合邏輯,但不合常情的結尾,還有若干沒有被交代的小細節...........(總政治局與軍事局最後的鬥爭? 利老爸沒有追查長子死因的最終真相??)
女主角這麼美麗可人、男主角這麼帥、節奏這麼緊湊、劇情這麼工整,已經是很難得的佳作了。
而且,第一男女主角在今年年初宣布交往,第二年女主角也在四月被抓到交往了,也算是有好的結果了。(玄彬真的是艷福不淺,歷任女朋友都是拍戲完假戲真做了.....嘖嘖嘖,這些機會都不屬於我的.....)
韓國tvN台史最高收視率的戲劇,實在名不虛傳。
沒看過的,我推薦去看看。
已看過的,可以再刷一下。
我都考慮列入再刷名單了 (舊的《東京愛情故事》我就很想再刷)
.
.
.
#應該都看過了吧?
#這篇寫完才發現字也很多
#但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祖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講述一個鬼媽媽受到審判死而復生,需要在49天內恢復自己的身分,女主角瑜理和丈夫情感深厚,然而她卻在懷胎十個月,還來不及抱到自己的孩子就過世了,流連在人間時常待在自己女兒身邊,然而卻發生了她始料未及的意外。 解析 《鬼媽媽》四大生命議題┊https://youtu.be/5i...
善花 韓劇 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年前,與30年後,他們怎麼打橋牌?】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倘若當作一部虛構的政治戲劇,挺好看,劇情緊湊有趣,可以一口氣看完10集。
只是啊,劇情畫面和排場陣仗「有點虛弱」,畢竟有關我們熟悉的台灣總統府、機要、政局和媒體等,即使在90年代,場面仍寒酸了點。
(知道啦,多少跟困窘製作經費有關)
可是呢,90年代初,不是只有政治招待所,那是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狀態,酒店林立,大家都在KTV唱《愛拚才會贏》、《吻別》、《酒後的心聲》,《七匹狼》、《夢醒時分》,《向前走》也是90前後時代的歌曲。
雖有些台商前進貧困的中國賺大錢,那也是台灣瘋狂哈日時代喔,當時最熱的日劇是《東京愛情故事》。
《國際橋牌社》這部政治1990-1994年台灣政治的戲,確實很用心隱射了史實人物,也很用心揉合虛構;經過30年後,2021年的今日來對照歷史,真不好意思,我會忍不住笑出來。
隱射郝伯伯的長青部長:「我們是中華民國最後一道屏障。」
噗,笑翻,想到他年老後回去對岸「朝拜」,一面笑,又一面不忍唏噓。
哎喲,蔣偉文演隱射趙少康的政治人物,會不會太斯文太帥了?一點殺氣都沒有,我本來以為蔣偉文是演陳履安呢。😅
而隱射人物陳水扁的陳木寬,會「常去」阿才……不,《阿偉的店》喝酒,我也大笑出聲,他那麼嚴肅、沒生活品質的人。
《阿才的店》,是1992年後才開;一開始這種氣味類型的店,首先是《攤》之類,剛解嚴,集合了很多黨外人士,以媒體記者為主,包括一些電影圈和藝術家,一面聽台語歌,一面喝酒說幹話。
另外,阿扁的超人與各種cosplay都是他當選第一任市長後才開始,並非選前造勢喔。
😁
《春天的花蕊》,是一首很棒的好歌,也是1994年選舉歌曲,充滿快樂希望的一首歌,一改民進黨過去悲情形象。
#
好啦,認真說感言───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這部戲劇除了隱射李登輝的黎總統和許多政治人物,劇中重點角色充滿太多外省籍出身的人物,卻缺少當年在野黨或支持在野黨本省籍平凡人物的真實情緒(都太表面),可惜了。
#施明德這麼戲劇性的角色竟然不見了 😆
我,是不會拿預算充沛的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來和此劇比較……即使,本劇政治權謀的場景、表現都「直白」了點——
我覺得《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劇情是好看的,對,也不用快轉;第二季第一集,也很有趣,正期待著。
政治不正確嗎?
我個人是不覺得。
可是,半虛構半史實,
這題材,註定敏感。
#真心建議不要再找政治人物與名嘴客串某人
#除非他或她演自己
因為政治人物與名嘴都善變,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他或她,將變成怎樣,有的看了就想轉台。🤬
就算想描述台灣的政治故事,也請讓戲劇歸戲劇吧,其它部分,觀眾會自行體會。
#第一季看到某些人物我個人是有火氣的🤬🤬🤬
#劇組拍攝時也不知道未來局勢吧
#何必冒這種險
#吃力又不討好
我自己亂講啦,要拍出台灣的《House of Cards》,很困難;究竟要有多少史實和虛構?比例如何拿捏?
若不是拍紀錄片,還不如就當作一個有趣的政治戲劇題材,反正政治人物名字都改了,也有一堆虛構混合人物,那就是戲劇,只要好看就好。
搞不好可加上一點韓劇《請回答》系列的生活感情,更有大眾共鳴。
歌曲很重要,也買點版權吧,熱切渴望台灣戲劇發展的人,應該都會支持,這也是重要的共鳴。
#
最後說一下:
當我支持這部戲劇並購買這部戲劇的前半小時……突然想看某部外國片,發現我購買的friday影音竟未到期,然後,我就一口氣看完《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好看,但是,哈哈。
😆
#期待第二季
#也期待台劇多元化
#韓國光州事件都不知拍了多少戲劇版本了
嗯,再說一次。
請不要再找政治人物和政治名嘴客串有的沒的。需要收視率或新聞,要嘛,就找宋仲基或玉澤演或三上悠亞。
至少,他媽的也打一次橋牌吧。
😇
#國際橋牌社
善花 韓劇 分集劇情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溫馨提醒,機智醫生生活2下週(9/2)停播乙次,第10集最後又停在一個感覺要被導演「預告騙」的地方,尚未收看S2第10集的善男信女們,請斟酌收看。(附圖就是我想對導演說的話)
=以下有機醫2劇情雷,請小心觀看=
=以下有機醫2劇情雷,請小心觀看=
=以下有機醫2劇情雷,請小心觀看=
=以下有機醫2劇情雷,請小心觀看=
=以下有機醫2劇情雷,請小心觀看=
即使青峰唱了「最難的是相遇」,可我們都知道最難的是相處。
許多觀眾指責翊純的謊言、冬天的隱瞞,認為在愛情中的她們「不夠坦白」,導演終於在第10集裡,一口氣告訴我們: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也有難言之隱,要毫無保留地坦誠相見,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很難實踐。
「要做哪個決定才好?要選擇什麼比較好?」這樣的苦惱不止發生在診間裡每一位病患、家屬身上,也時時在你我日常中上演。
翊純選擇說謊,只求讓雋婠不再為自己操心;冬天冒著被分手的風險,也要向政源坦白一切。這對她們來說,都不是輕鬆的選擇(對觀眾來說也是)。然而,讓這兩段充滿挑戰而顯得脆弱不堪的戀情繼續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編劇終於決定讓材學做一次堅強的示範。
在這段劇情中,材學夫婦體驗從懷孕的不安、喜悅到罹病的震驚、兩難,原本打定主意不生孩子的妻子在看個超音波影像後決定留下胎兒,喜歡孩子的丈夫得知妻子罹癌後第一時間選擇犧牲孩子、保全妻子,最後在可靠大熊的引導下做出了最理想的決定。
這是我在第10集裡最難過的一段安排,懷孕、罹癌等情節一口氣發生不僅給材學夫婦帶來衝擊,也讓觀眾明白,診間裡發生的種種,可能來得比戲劇更加殘酷。透過這段情節,編劇重申了一段感情要走得長久,不就得一起攜手面對彼此生命的喜悅與艱難嗎?
編劇花了很多篇幅著墨雋婠的改變,從來不過問他人私事的雋婠不僅在材學的循循善誘下報備行程,還能在材學不安時主動撥電話為他分憂解勞,如果這樣的他還不能明白材學的心意⋯⋯不是!是還不能明白翊純的選擇的話,那麼他真的當一隻北極熊、把自己鎖進冰箱冰一千年算了!
至於冬天,我能明白她的難以啟齒,但對方是佛祖政源的情況下⋯⋯是不是就當作是去教堂告解一樣,把話說明白就好(宗教錯亂)。
#B編的韓劇時間
#機智醫生生活 #機智醫生生活2 #機醫
善花 韓劇 分集劇情 在 祖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講述一個鬼媽媽受到審判死而復生,需要在49天內恢復自己的身分,女主角瑜理和丈夫情感深厚,然而她卻在懷胎十個月,還來不及抱到自己的孩子就過世了,流連在人間時常待在自己女兒身邊,然而卻發生了她始料未及的意外。
解析 《鬼媽媽》四大生命議題┊https://youtu.be/5ix-P-nZcUk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 #鬼媽媽完結 #金泰希
🔖各節看點
00:00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
01:09 姜彬角色解析
02:15 最善良的繼母吳珉貞角色解析
04:20 棲玗為什麼成長緩慢
06:27 為什麼車瑜理一定要走?
09:38 為什麼不讓棲玗當女巫
10:34 結局爛尾?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祖寧 IG搜尋 / ning_twins0125
https://www.instagram.com/ning_twins0125
✦合作邀約請來信:zuning@capsuleinc.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