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命結束後的選擇權】
島內王精選場次本週場次將到尾聲,剩下最後三場。今天,我們採訪了曾參加 #送行的第三隻眼_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的洋蔥 Carina,她是一位在台灣讀研究所的中國人,對台灣的信仰文化一直很有興趣。
Carina談到,自己錯過了爺爺的喪禮,回到家只看見骨灰罈,這樣的結果讓他很不能接受及好奇,為什麼是骨灰罈?為什麼是這樣的過程?
這或許也是許多人的疑問。
不過,台灣近年來討論喪禮的開放度高,越來越不忌諱討論死亡,那我們對於死亡有更了解嗎?我們對於生命結束後又更多選擇權嗎?
Carina曾參觀生命園區、參加台灣親友的告別式,這是他最靠近喪禮的經驗,也讓對喪禮好奇的她更靠近了一步。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從不同角度去了解死亡。
再接觸一連串的事情之後,學會面對死亡。覺得接觸許多課程,其實是一種是 #為自己做準備 。
「讓自己知道更多,才能知道在我和親友過世會有什麼選擇」可以不用在事發當下、情緒很滿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哪些選擇,當下也不知道能不能理性的選擇。或許也能和親友討論最適合的方式,給所有人選擇。
「記得她在你心裡就可以了,不是一定要去哪邊做什麼事情才代表對這個人的想念。」
台灣有因為不同宗教而有不同的喪禮,經過老師講解,Carina對喪禮現實、細節更了解,認識不同形式的告別式,搭配老師的照片,對這件事情有更深的看法。
許多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喪禮攝影是一個最新的方式,也漸漸打破對於告別式不能被談論或是只能悲傷的元素。
#人生最難課題
送行的第三隻眼_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講座時間|1/19(日) 14:00-16:00
詳細資訊|https://bit.ly/2TpvrHc
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島內散步 #2019老客人精選TOP10 】
年末,我們將再舉辦一次洋蔥(老客人)票選最愛的TOP10場次,同時也感謝洋蔥這麼努力地參加導覽活動,你們都是我們的島(抖)內王。
為了表達我們的感謝以及對每位客人的重視,在經由我們與導覽員的聯繫後,除了因天氣或時間因素無法舉行的場次外,確定有9場再次復刻舉行!將於 12/28~1/18,幾乎每個週末,都有島內之「最」的場次可以參加!
請告訴我們,你喜歡哪個「最」?
另外我們也由員工私心偷偷推薦了1場小旅行的活動,共計10個場次,在這2019的年末,給大家不再錯過的機會!
【第二屆島內王 精選行程TOP10】
👑 詳細行程|https://bit.ly/2P6ti0y
👑 島內之「最」 都在照片裡啦~
★2019洋蔥最愛場次★
12/28(六) 1500-1700 條通疑案調查事件簿
12/29(日) 1500-1700 建築與歷史聚落:入寶藏巖不空手而回
01/04(六) 1000-1200 大稻埕先民的故事:頂下郊拚之路 (上)
01/04(六) 1400-1700 大稻埕先民的故事:頂下郊拚之路(下)
01/04(六) 1400-1600 講座│你有想過鬼片剪接師的心情嗎
01/17(五) 1900-2100 講座│今天晚回家:台式酒店小姐尬聊女性主義者
01/18(六) 1000-1200 看!六張犁最美老墓
01/18(六) 1900-2100 夜的林森北・從小姐到媽媽桑的條通之路
01/19(日) 1400-1600 講座│送行的第三隻眼 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2019島內散步員工最想參加★
01/05(日) 1400-1630 慢食基隆・食裡行間聽故事(冬季路線)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 #島內散步
#永續旅行 #WalkinTaiwan島內散步
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告 鬼月追追追 得獎資訊】
在電影院看著《返校》,讓小編背脊發涼~
突然想起上個月的 #鬼月追追追 系列。每一場都值回票價啊!無論是笑到流淚的 #鬼片剪接師的感受,以為很可怕結果很溫馨的 #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好評到這個月還加開的 #自己的朋友自己紮,或是經典的神鬼系列~#西門町之神妖故事集、 #大稻埕之鄉野奇譚,還是精彩到在關門前也要一睹風貌的 #宜蘭頭城搶孤。
每場都是數也數不完的精彩啊!
別忘了島內散步與時報 優 ‧ 悅讀 合辦的【鬼月追追追】系列抽獎活動啊!
島內小編已經抽出幸運的16位來賓囉!
有報名鬼月場次的你,快到信箱看看是否已經中獎啦!
並私訊時報 優 ‧ 悅讀粉絲專頁。提供寄送資料,就能獲得《見鬼之後:通靈港女陰陽眼實錄與靈譯告白》一本喔!
信件有可能掉進垃圾信件夾中,記得要檢查一下喔~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島內散步 。
#島內散步 #永續旅行
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在 島內王top10精選行程|送行的第三隻眼喪禮紀實下的生離死別 ... 的推薦與評價
對於從事生命禮儀已經13年,多在拍攝喪禮或告別式的Mandy而言,從她所經歷數不清幾次的生離死別,鏡頭下的不只是悲愴,也是愛的羈絆與溫暖,同時更是台灣人對治喪文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