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動作的選擇建議】 #給初學者的第十四封信✉️
💎「如果你是健身新手,這個系列你一定不能錯過。」💎
——————————————————————————————
健身訓練有著數以百計的訓練動作
很多健身新手一進健身房看到什麼練什麼
完全沒有概念
體態當然也不會有明顯進展
今天來分享訓練動作的選擇
================================
📌「大肌群訓練動作優先於小肌群」
📝A:三大肌肉群相對能操作的重量較大,消耗的能量也較多。
「胸、背、腿」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三大肌肉群
能發揮出來的力量也越大,相對能操作的重量也是!
藉由做功理論我們知道施力越多消耗的能量也越多
同樣的運動時間,我們當然希望選擇更加有效率的使用能量
胸背腿大肌群的訓練優於小肌群手、肩、小腿、腹肌。
================================
📌「多關節動作優於單關節動作」
📝A:一個動作達到多個訓練效果,也助於提升核心能力。
同上類似的理由,多關節耗能較單關節高
加上多關節的動作往往能訓練到多個肌肉群
除了主訓練部位還會有協同的肌群參與
可以說是摸蜊仔兼洗褲,一個動作達到多個訓練效果
再者,多關節往往對於核心的需求較高
間接也幫助我們強化核心能力!
ex:
深蹲>腿推>腿屈伸...
臥推>器械胸推>飛鳥夾胸…
================================
📌「自由重量優於固定式器械」
📝A:健身主要目的是要完善身體的功能,以全身性發展來說,操作自由重量的效益大於固定式器械。
自由重量如啞鈴、槓鈴
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動作控制的能力較高
相對費力而耗能
而固定式器械由於軌道固定
對於目標肌群雖然感受度較高
但以全身性發展來說略輸於自由重量
健身主要目的是要完善身體的功能
若非特定需求,如健美、復健
操作自由重量的效益始終大於固定式器械。
================================
📌「優先塞進效率高的部位和動作」
📝A:大肌群相對耗能,動作順序擺在優先順位。
依據能進行訓練的頻率與時間安排
一週兩天訓練,可分為上半身&下半身,或是2天都練全身。
一週三天訓練,可分為胸/背/腿各1天。
一週四天訓練,可分為上下半身各2天。
一週五天訓練,可分為胸/背/腿/肩/手 或 胸/背/腿/肩+手/臀。
一週六天訓練,可分為胸/背/腿各2天。
大肌群相對耗能,動作順序擺在優先順位
有時間和體力可以加進小肌群的訓練。
「腿+小腿」
「胸+三頭」
「背+二頭」
================================
喜歡的話請給我一個喜歡❤️
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
✅Follow || @canyon_fitlife
——————————————————
https://www.instagram.com/canyon_fitlife
#大台北地區自由教練 #自由教練 #一對一 #體態雕塑 #健身 #健身男孩 #增肌 #減脂 #訓練 #健身房 #增肌減脂 #重訓 #重量訓練 #腹肌 #馬甲線 #fitness #training #gym #weighttraining #workout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幹嘛啦 ! 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今天需要用到的器具 1:07 肩關節水平內收 3:08 肩關節伸展 5:35 臉拉 7:30 肩關節外展 10:04 膝關節伸展 11:11 膝關節屈曲 #好家在我在家 #彈力繩訓練 - 訂閱我們的頻道👉https://reurl.cc/e0Wxb 聯絡我們📧et987987@gm...
單關節動作 在 跟著開揚動吃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增加訓練感受度】 #給初學者的第九封信✉️
💎「如果你是健身新手,這個系列你一定不能錯過。」💎
——————————————————————————————
微解封宣布後
健身房條件式的開放了
不少人已經回歸訓練
恢復訓練與新手訓練時類似的點
就在於找到肌肉感受度
只是一個是新建立一個是重新找回
以下分享幾個方式:
================================
📌「專心MMC (Mind Muscle Connection)」
📝A:用大腦去想著目標肌群或是觸碰著目標肌群。
動作的產生是透過大腦經由神經傳導
研究顯示將注意力放在目標肌群能增加運動的效能
(雖然有時會想等等練後要吃什麼,但請忍住!)
另外,觸碰能使肌肉有強烈的「對抗收縮反饋」,利於增加感受度
在訓練過程專心著想著訓練部位
必要時可以使用另一隻手或是請他人觸碰訓練部位
都能幫助我們提升神經連結,進而增進目標肌群的感受度。
================================
📌「節奏變化」
📝A:速度放慢、頂峰停留、離心放慢。
在訓練的動作上
快節奏的操作猶如飆車,很難去欣賞沿路的美景
放輕油門,才能在旅途中收穫過程的經歷
👉離心、底部、向心、頂峰 在操作的四個階段放慢節奏
能讓我們的肌肉增加受力的時間與程度,提升感受度
👉頂峰階段的收縮是肌纖維縮最短的時刻
也是張力最大的瞬間
增加暫留時間很容易找到肌肉感受
👉離心階段是研究表明肌肉在此階段受力
能創造更大程度的肌纖維損傷
是肌肥大要素之一
好好利用離心階段,能有效幫助增肌的效率
離心控制較為痛苦,會讓你簡單粗暴的找到目標肌群感受度。
================================
📌「輕重量高次數高頻率」
📝A:高反覆次數以利神經連結與肌肉記憶。
上課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為的就是增加我們的印象與記憶
肌肉也是一樣,透過高反覆次數的訓練
創造或喚起神經連結與肌肉記憶
當這兩個東西產生,肌肉感受度隨之提升
除了高次數的訓練模式
高頻率的訓練也能加速找到或創造肌肉記憶
需要注意的是
要使用高次數重量就不可能做太重
另外就是依然要確保每一下的動作正確性
================================
📌「單邊訓練或單關節動作」
📝A:進行單邊訓練或單關節有利於注意力集中。
相較於左右兩邊同時進行的雙邊訓練
單邊訓練將注意力只局限於一側
或是進行單關節動作
都會讓第一點提到的MMC能達到的水平更高
提升更高的肌肉感受度。
================================
*補充
每個人對於動作熟悉度不一
相似的動作也有不同的感受差異
尋找感受度的時候,不要侷限於某一個動作
可以多元嘗試,找到對於目標肌群最有感
能清楚掌握到肌肉發力感的動作
也許就是當下最適合你的選擇。
================================
喜歡的話請給我一個喜歡❤️
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
✅Follow || @canyon_fitlife
——————————————————
文章專屬連結🔗
註冊推薦碼「BVd1CaDHz」
https://www.potatomedia.co/post/a39a34fd-e565-45ee-b2bf-0b8a0402e5d9
單關節動作 在 筋肉爸爸 J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復原紀錄】
滑輪下拉,我也不知道實際是幾公斤,
重量只是個數字,
只要能突破就好。
拉到較重時,
發現手的握力還沒跟上復原,
闊背的力量還有,但是握不住,
還好以前在用的拉力帶派上用場,
只是要費一番功夫把拉力帶握好。😅
剛解鎖不久的pullover也開始練了,
上背也稍微練一下,
不過水平面的上背力量,
比額狀面的闊背滑輪下拉弱,
不過矢狀面上划船最弱;
但調整角度到一樣是矢狀面
的高滑輪下拉,力量就大很多,
其實高滑輪下拉就類似於pullover,
只是一個是單關節動作,
一個是雙關鍵。
(寫這些順便測驗自己
有沒有因為中風,
而傷到邏輯思考的部分😅)
雖然運動持續有進展,
其實現在手還是不便,
無法幫助太多事,
現在通常只能幫忙搬東西,
前提是大概最多十公斤以內。
幫忙關冰箱、幫忙開瓶蓋等,
但是我想隨著力氣愈來愈大,
動作愈做愈多,
手就能做愈多日常生活所需的事了。
單關節動作 在 幹嘛啦 ! 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 今天需要用到的器具
1:07 肩關節水平內收
3:08 肩關節伸展
5:35 臉拉
7:30 肩關節外展
10:04 膝關節伸展
11:11 膝關節屈曲
#好家在我在家 #彈力繩訓練
-
訂閱我們的頻道👉https://reurl.cc/e0Wxb
聯絡我們📧et987987@gmail.com
Eminem的IG👀@ineminem95
https://reurl.cc/OX74jv
Theia的IG👀@thetheia96
https://reurl.cc/g8kMDL
-
Music by Gil Wanders - Still Morning - https://thmatc.co/?l=C5E1DFB5
Camera: DJI Osmo Action
Editing Software: Premiere Pro
-
🔍幹嘛啦!ET
Than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gIIRlVYXrI/hqdefault.jpg)
單關節動作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重磅人士減肥消脂至寶:Low Intensity Steady State LISS,跟住做吧! Follow Along !
《與區議員居家健身》去到第六集,今次我們的主題係較為輕鬆的居家減肥運動!
重磅人士往往因身體因素,不能像兩集前的 HIIT 那樣高強度地進行,所以可考慮採用 LISS Low Intensity Steady State 低強度穩定狀態訓練
今次我們同樣邀請到 曾健成議員(阿牛) 參與示範。阿牛是年長的重量級人馬,相信大家有能力可以跟著一起做
LISS 具有燃脂比高、方便易做、增強心肺、有助復康的眾多好處。步行、游泳、行山皆是常見的 LISS 項目,但其實無需廣闊,在家居一樣可以做到 LISS
重磅者練習 LISS 的注意事項包括:
一、避免過多跳躍的運動,以免衝擊關節;
二、單關節動作 (例如 Bicep Curl 肱二頭肌彎舉) 比例宜降低,多做多關節的全身動作 (如 Murpees、步行)。動用肌肉群組越多,越有利於卡路里消耗;
三、這是往往備受忽略的一點:重磅不一定表示運動能力低下。相反,片中的阿牛議員,具有不俗的負重能力。能力可及者,可以在動作使用啞鈴增加趣味及挑戰性 (如無啞鈴可以家中物件如水瓶、甚或米袋取代),令練習時間運用得更加有效率
以下係一輪練習的動作列表。不用急,最緊要持續穩定地做下去,慢不是問題:
1. Murpee (Modified Burpee) 摩比操 (調整版波比跳)
2. Punching 打拳
3. Sqaut + Shoulder Press 深蹲肩推
4. Lunge 箭蹲 (如擔心膝蓋,可以向後蹲取代向前箭蹲)
5. Stepping Jack 開合步
6. Rear Delt Fly + Leg Curls 三角肌後拉 + 腿彎舉
7. Forearm Plank + Shoulder Tap 前臀平板撐 + 拍肩
8. March on the Spot 原地踏步操兵
9. Twist & Reach 扭腰高舉拳
10. Murpee (Modified Burpee) 摩比操 (調整版波比跳)
訓練強度與時間應成反比,不 Train Hard ,就得 Train Long。 單做一輪十分鐘 LISS ,是不夠的。
入門者,建議每組動作做40秒,休息20秒,做完十組後重複 2-3 輪,毋需負重;習慣後,可以每組50秒,休息10秒,重複 3-4 輪,有餘力者,可以增加負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ttB8zzm6eU/hqdefault.jpg)
單關節動作 在 CYFIT兆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研究: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781936
〖兆佑使用的護具〗
【SBD頂級護具】 https://www.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 CHAO
【Versa Gripps拉力帶】 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 CHAO
----------------------------------------------------------------------
〖兆佑使用的乳清高蛋白營養品〗
【MYPROTEIN】 http://tidd.ly/119f85e
【6折扣碼】 MYPCHAOYO
----------------------------------------------------------------------
【兆佑個人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aoyofit/
【兆佑個人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aoYoFit
#兆佑 #CYFIT #單關節動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1Owfskb0R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