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很愛感官盆欸!回家後一路玩到要洗澡都不肯放下,吃完晚餐後還說要繼續玩😆
我趁洗澡時趕緊收好客廳,覺得沒有想像中難收拾,準備材料是其中最麻煩的部分~我在想..
💡既然都要準備自己的份了,有沒有其他愛感官盆的夥伴有興趣,我就一起購買材料分裝啦?還可以附上我的教案給大家參考!
收到感官盆懶人包只要優雅的擺好,讓孩子回家迎接驚喜吧❤️
今天的感官盆體驗!
主題:海洋世界
繪本:Hooray for fish(kidsread點讀版)
知識:海龜的一生
觸覺:義大利麵(粗粗的)動力沙(細細的)石頭(光滑的)
嗅覺:飄浮木(肉桂偽裝)
動作訓練:
搓揉動力沙塑型
手眼協調義大利麵串珠
其他:
數數,找出指定數量物品放入盆內。
🔸收納控必備冰箱保鮮盒:https://pse.is/3lpmnw
🔸可水洗放蟎床墊&睡眠理念:https://pse.is/3eyk5z
🔸不要替孩子貼標籤,但是家裡的物品可是很需要標籤機呢!藍芽款跟美妝機同步團購:https://reurl.cc/eEY9jK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康軒好朋友Kidsread點讀筆跟基本配件,需要的夥伴私訊蒙芽助理協助!
#好亮育兒日誌
#大V感官盆玩法
嗅覺 教案 在 思瑩老師的幸福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左營國小的邀請,
就在11/18(三)下午13:30
我和好夥伴雅盈,
將分享資源班和普通班導師及各科夥伴,
如何一起合作島記課程,
帶孩子找到自己和回家的路。
歡迎現場報名喔!
—-
#島嶼的集體記憶近期活動
❤️「服務學習」教師增能研習-「島嶼的集體記憶」跨域課程
時間:2020/11/18(三) 13:30-17:30
地點:左營國小實踐樓3F視聽教室(高雄市左營區實踐路42號)
講師:高雄勝利國小資源班李思瑩、導師黃雅盈
研習代碼:2952950
❤️「 109-3-主題式 PBL素養導向跨校社群」教師研習-蘇澳學×設計教案工作坊
時間:11/28(六) 09:00-16:00 、11/29(日) 09:00-15:40
地點:慈心華德福高中蘇澳校區
僅列出島記部分,詳情請見研習計畫
11/29(日)
1.坪林故事採集經驗談
陳科廷先生/坪林故事採集
2.結合島嶼集體記憶的公民課程規劃與策展
吳怡慧老師/三重高中
3.教案如何連結在地-導師及地理老師的身分,設計與在地和社區結合的教案
陳鈺郿老師/台北龍山國中
4.教案如何連結在地-設計教案的思維方式
謝忠瑋先生/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招生對象及人數
1. 對於蘇澳地區歷史發展及演變有興趣之教師、學生 、一般民眾。
2. 有志於將地方故事納入教學現場的教師。
3. 本梯次名額為 30 名 ,免費參加,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
1. 教學人員:https://forms.gle/C1RTXkHXf8mr6J129 或由 教師進修網 進行報名,課程代碼2973514
2. 一般名眾:https://forms.gle/C1RTXkHXf8mr6J129
3. 將於收到報名表 一週內以電子郵件回覆錄取結果,如未接獲通知請主動來信 (suaokpi@gmail.com) 或來電詢問或來電詢問(0975-812381)。
❤️「島嶼的集體記憶」跨域課程
時間:2020/12/9(三) 13:30-15:30
地點:援中國小(高雄市楠梓區大學26街1150號)
講師:高雄勝利國小資源班李思瑩
報名請私訊思瑩,姓名、服務學校及身分證字號,或現場報名
❤️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島記社群
(1)11/27(五)13:30-16:30 用文字表現故事劇本寫作 中國科大廖振凱老師
研習代碼:2924018
(2)12/16(三)13:30-16:30 用影像記錄故事 臺灣藝術大學單文婷老師
研習代碼:2924020
(3)01/06(三)13:30-16:30 用藝術和世界交朋友 藝術家林舜龍老師
地點:三重高中
1.新北市老師經錄取,本局同意核予公假出席、課務排代。
2.報名:請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
❤️島嶼的集體記憶-您的記憶我的故事(高一多元選修/跨域素養課程)公開授課
時間:2021/1/05(二)13:00-16:00
地點:高雄女中藝術大樓6樓美術教室二(高雄市前金區801高雄市前金區五福三路122號)
說課:13:00-13:20
觀課:13:20-15:10
議課:15:10-16:00
講師:高雄女中美術科劉癸蓉老師、國教輔導團鍾佳玲老師
課程內容:
1.產學合作結合社區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深入臨近雄女校園的鹽埕區,訪談社區50年老店發展歷史,藉由不同質性的店家風貌,讓學生更了解老塩埕前世今生,進而關注與關懷自己所居住的土地。
2.運用藝術創作-手工書,連結「五感」元素-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聽覺,透過圖像、文字創作描述記憶中的情感與故事。
3.運用晶片錄製店家特有的聲音氣味地圖,連結時間、空間及情感記憶,創作城市地圖記憶。
4.以店家的特有氣味調製記憶中的味道製成-香味瓶。
5.融入新興科技與媒體素材-清華大學團隊與台南女中技術支援: IOT感測原件、電子鼻、數據分析、人工智慧。
6.高雄女中與台南女中跨域、跨校課程合作,二校資源共享師生相互合作、學習更多元與全面化。
7.台南女中與高雄女中學生將組成學伴,互相體驗對方課程以及進入鹽埕進行50年老店探訪學習,而雄女也會到南女進行電子鼻及香味瓶調製課程。
8.學生動手實踐精神,強調主動學習和團隊合作:體驗及自主學習和合作及良性競爭,有利於之後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發展。
❤️「聲亮島嶼」分享音樂會
時間:12/26(六)晚上7:00-9:00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大廳(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憑票入場,索票方式將公布島記社群
❤️《阿媽,阮轉來啊!》
「島嶼的集體記憶」教育推廣五年回顧展
日期:2020/12/26-2021/01/31
地點:高雄文學館文學書房(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嗅覺 教案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玩詩品酒,顏艾琳的跨界創作和混搭美學〉/馮瑀珊
顏艾琳像酒,但卻沒有一種酒能精準形容她的多面向。她有白酒般豪爽直率的個性,有香檳的優雅自在,以及紅酒般的精緻內涵。當然,她也經歷過「醞釀」的辛苦;將人生經歷和淬鍊,沉澱發酵為創作的養分;不論寫詩還是跨界創作,每每有耳目一新的驚喜。
絕對味蕾:舌尖上的童年
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擁有「絕對味蕾」,如同絕對音感。茶酒食材,只要經過她的品嘗,常常能精準辨識食材出處。有次亮軒請吃飯,她才嘗一口白飯,便知道是某年來自桃園的冠軍香米,令餐廳老闆娘驚喜不已。我問她為什麼能夠擁有「絕對味蕾」?她笑了笑,從童年說起;言談間彷彿看見她回到了嘉南大圳,小女孩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的樣子。抬頭望著廣袤天空和夕陽晚照,打開全身感官,讓風梳理頭髮,靜靜領受台灣風土的美好。
在台南下營的阿嬤家,小艾琳跟進跟出;或幫忙農作,或跟著阿嬤料理三餐,擔任阿嬤專屬的「顧灶腳管理員」。而和同伴玩扮家家酒時,也會學著阿嬤烹飪的樣子。農家子弟的生長背景,讓她熟知農作的辛苦,以及農產的特色。那些沒有加工過,天然原始的食材,不但餵飽全家人,也滋養童年。「阿嬤殺雞時,就會叫我去拿發泡好的糯米接雞血…連米血糕我們都自己做呢!除了家裡的菜是自種的,連豬、羊、兔、雞、鴨、鵝和火雞都是自家養的呢!」正因為這樣的生活背景,得以建立起屬於她的「味覺資料庫」,敏感的味蕾就是如此養成。「只要吃到某樣食物,我就會自動比對曾經吃過的滋味。」直到現在,每當品嘗佳餚時,她就會從資料庫中調出樣本比對,所以比起常人,更能明白食材的原有風味。
2006年她離開習慣的出版編輯圈,焦桐找她成立臺灣飲食文化協會,並當選第一屆秘書長,前兩年幫協會策劃並舉辦不少活動。飲食圈的朋友接觸得更多了,品嘗美食的當下也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加上又寫過書店和餐飲的相關專欄,關於飲食文學,正是她年少時期閱讀的「閒書」。她笑著告訴我:「詩,才是我主要的精神糧食,其他都是有興趣才讀的閒書。」聽她這麼說,我想起之前在她演講中講過:「沒有白讀的書,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用到。」這句話又再度被印證了一次,連她自己都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聯結了太多始料未及的經驗跟記憶。
而累積二十多年專業且資深的編輯和傳媒學養,及多位名人不約而同的推薦下,加上飲臺灣食文化協會秘書長身份,以及擔任過官方跟民間的農特產評審,如此資歷,使得豐年社延攘她擔任總編輯,帶領規劃以台灣風土和農漁牧緒產為主題報導的老字號雜誌出版社。彼時豐年社旗下有《豐年》半月刊、《鄉間小路》、《農政與農情》兩本月刊。而在執行編採、產地社區探訪時,內心的小艾琳跟著她尋訪,童年的味蕾再度甦醒。味覺和嗅覺是魔術師,那些保存妥善的記憶又被打開,並建立更新更強大的聯結,應用在工作上。在她擔任總編輯的任期內,將原來三本雜誌進行友善土地議題的策畫,找來劉克襄、吳德亮、焦桐、徐仲等名家寫專欄、農學出版品的介紹、食安觀念的探討、無毒生活的方法……更貼近現代人食衣住行的需求。「粒粒皆辛苦」不再是口號,更落實為生活的執行面,讓越來越多讀者明白台灣風土,珍惜天、地、人的契合。
絕對美學:流動而有生命的創作
顏艾琳曾說:「文學、藝術、詩,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實際利用價值。可是,玩創意的創作者若缺乏這些素材作為基礎,又怎能情感強烈,激情四射、創意如火山爆發?所以,再怎麼忙,深夜一張音樂、一瓶紅酒之必要、壓力歸零之必要…這才能醞釀工作時的能量大迸發。」除了絕對味蕾,她還具有「絕對美學」。協辦臺灣飲食文化協會成立、將40年歷史的《鄉間小路》改造成世界罕見的繪本農學雜誌,只是她諸多成功案例之一。她最近策畫的〈黑后風華大師系列〉更令人深感興趣,覺得這真是跨界創作的成功教案。相較於舌尖上的童年,她的跨界創作要從青少年時期說起。
有幾次我得以翻閱她的筆記本,滿是創作點子和信手拈來的塗鴉,看似隨意,卻俐落清爽,那些線條充滿表情,彷彿有自己的思想和生命。原來,幼年便喜歡繪畫,「不過畫畫的成本太高啦,紙張跟畫材都好貴。」提起少年期喜愛的藝術家,還有當時「文藝青年」的共同回憶:阿波羅畫廊、春之藝廊和市立美術館。就連十七歲生日都是在市立美術館度過,和同年紀的朋友全然不同。對於藝術的喜愛,奠定她跨界創作的能力。她的多面向從少年時期就展現,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創作才女,卻也是會到夜店跳舞的小太妹。進入海山高工就讀模具科時,一邊在實習工廠扮黑手,一邊捧讀詩書。高中便在加蓋的頂樓空間創造屬於自己的「藏書閣」,大學時更成立「絕版人工作室」,創作之餘,珍藏也推廣許多好詩集,多半是珍奇異本,愛書人的夢幻逸品。
有了這些藝文涵養的長期浸潤,才使得她的跨界創作與眾不同。就以〈黑后風華大師系列〉為例,她認為找明星代言紅酒,固然很好,但無法凸顯紅酒的魅力。萬一代言人不喝也不懂紅酒,那麼紅酒只會是商品,不會成為「藝術品」。詩向來給人浪漫的印象,詩人也總和酒有意象的聯結,那麼,為何不請懂酒愛酒的詩人參與計劃呢?讓紅酒不只是紅酒,而是共同創作的藝術品。經過她的規劃後,第一波邀請大詩人鄭愁予老師參與。而鄭老師對此也極表贊同,畢竟他也為紅酒的魅力深深吸引,參訪過歐洲跟美國加州的葡萄莊園。「天時地利人和的組合。」在顏艾琳的笑容和市場反應的熱度,可以得見這次的詩與酒的媒合,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