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是手印?還是什麼特別意思?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yanchannel煙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突然後悔當初沒早點買這款, 裡面對話真的超好笑的wwww 查案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不愧是打越的作品 煙爺的LBRY頻道開張囉!請大力追起來!! https://open.lbry.com/@yanchannel:6?r=4QCVWijaLqpnHtqfwMc...
嗇色意思 在 亞美將 AmiJan - 鄧莉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Klong Bang Luang箜邦龍木偶劇場(上)
有沒有去過大林江水上市場?🤔
那麼逛了一排水上木屋有沒有看到這個經典的『Klong Bang Luang箜邦龍木偶劇場』呢?🤗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Klong Bang Luang箜邦龍木偶劇場,它位在大林江水上市場,我跟他們認識是因為某年擔任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的旅展主持人,他們剛好來展覽舞台上表演,台北外加高雄各四天,八天相處下來我跟他們也不知不覺變成朋友了。☺️☺️
旅展結束後我便在飛曼谷的時候順道安排時間去找他們,見面一如往昔,他們看到我很開心,非常熱情大方,一直請我喝咖啡,我不好意思就在藝廊裡面也買了很多明信片回饋一下,雖然消費不高但也是我的一份小心意。🙂
木偶秀雖然已經在旅展看過了,可是當我到真正的木偶秀現場時感受又不一樣了。這裡的氛圍的確就像他們門口上寫著:『藝術家之屋Artist House』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灑脫感。🎨
說真的每次談到『藝術家』的藝術感我都覺得泰國人當之無愧,因為遇到再荒謬的事情都可以處之泰然。
來到這裡你更可清楚感受到,無論從河邊景色、屋內陳設、生活態度、販售物品、表演空間、講話模式…等等,真的一切都好-----------------鬆,你沒辦法拘限硬放上框架的柔軟生活態度。(有點羨慕)
這裡木偶秀的成員們大家相處起來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相互照顧,一起同心協力將木偶秀文化呈現給外國觀光客,即使每次表演都是得依賴極微薄小費,但他們每次表演真的都很認真呈現,沒有一絲馬虎。
你可能會在心底說因為他們要賺小費才會如此認真,但等你到現場看的時候就知道有多尊重他們木偶這塊的表演文化,每次表演前還要跟祭拜木偶,嚴肅的老師幫學生整理等等上場的衣服,連小朋友的動作老師都在旁一一嚴格注視。
就我個人而言,我每次說如果出國的話無論喜歡不喜歡這類的藝術、表演、服務…等等,真的不要吝嗇給予小費,就拿木偶秀來說,每天可能只有兩場表演,每一次表演我記得好像不收費用,所以完全都是靠小費才能養活這項傳統文化。(如資訊有誤請不吝指正)
回來說這個地方吧,光是這個小空間裡除了有木偶秀外,二樓有時候偶爾會有一些畫展,一樓有賣吃的、喝的,還有一些藝術品販售(明信片、卡片、徽章、面具等等),還有可以親子一同參與的DIY活動,甚至也能拿魚飼料坐在河邊餵魚喔!
我個人覺得這裡當作一個和朋友約喝咖啡、看木偶秀的地方,也能殺掉滿多時間,旅遊與生活態度結合,其實你可以選擇過得愜意舒服。
建議這裡結束後可到飛機市集繼續逛,這兩地的距離算近的,算是能讓你一天排兩個行程,可是,前提是你去的時候飛機市集如果還在的話。
#亞美將輕旅行
#IG帳號amijan
#想念他們媽媽做的菜
嗇色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主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3】
上週五,川川從挫敗中得到學習的動力一文,許多人受到鼓舞,從文字中感受到川川的努力,又從川川的影片表現裡得到巨大的感動,得到許多學習者的反餽與提問。
其中一位朋友提及:若孩子學習上遇到失敗,可是之後就完全沒有學習的動力而直接放棄,再也不肯從挫敗中繼續努力,這時父母應該放手讓他放棄?還是該堅定而溫柔的堅持讓他繼續學習?
這個問題的解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完整核對孩子的想法」,只有孩子「想」要,才能有主動學習的動力,若孩子內在真的不想,再怎麼堅持也枉然。
但,問題來了,眾多父母接下來的困難會出現在:「要怎樣核對才能真正的得到孩子是真的想放棄還是真的想學習?」
這就牽涉到父母的對話能力了。
如果看過《薩提爾的親子對話》以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這兩本書的朋友,就能從大量的親子對話範例中得到一次「好對話」的脈絡,需要非常貼近孩子所想所願,並在孩子的想法以核對的方式反覆敲擊,並且適時挑戰孩子的想法。
例如在書中,我也曾提及過「三三」小一時,曾經拒學。
當時她拒學的場所是「安親班」,拒學的科目是「英文」。
由於她的安親班是一年級她自己挑選的「全美語」安親班,對於一個過去從來沒學過英文的三三,進入這樣的環境,辛苦是必然的,壓力也可想而知的巨大。到了下學期我帶著她出國工作(玩)九天,回國後,她的小考立刻顯現遊玩過後的分數0分。
分數對於我,只是提醒我孩子的狀況,然而這個分數卻完全擊潰三三的自尊心,也把她對學習英文的渴望完全擊倒在地。
就在考0分回來的那天晚上,三三吐露不想學習英文的訊息。接著,隔天起床,三三已經做好拒絕上安親班的準備,拒學的力道之大、決心之猛烈,讓我驚訝。
孩子為了追求完美,繼而害怕失敗,往後該如何面對每一次的挑戰與挫敗?
孩子如何看待「失敗」?
我如何讓孩子發展追求完整,而非完美的心態?
這是我當時在事件中思量的細節。
為此,在三三拒學的第二天晚上,我與三三展開一場漫長的對話,藉此核對三三對於「失敗」的看法,對於「面對失敗」的選擇是什麼,對於未來的學習一旦發生「失敗」了,也會繼續放棄嗎?那麼面對無法逃避的科目,放棄後該怎麼辦?
我把我的擔憂以及我的困惑,以對話的方式,提問孩子。
我們針對「失敗」反覆釐清彼此的看法,也核對三三「離開」或「逃避」的決定,來回思索這樣的方式是唯一的辦法嗎?
我們來回核對聚焦,讓三三從原來的觀點產生覺察,並再次審視自己的決定是否是她想要的。
我將我與三三的對話羅列於下──
我:「媽媽知道,你不想去安親班了,對嗎?」(複誦)
三三:「對。」
我:「是因為考試考不好,所以不想去了?」(核對事件)
三三:「對,而且老師說考不好作業會變多,不然就扣分,我不喜歡老師這樣。」(聽事、聽情)
我:「媽媽想知道,你怎麼看待自己考試失敗這件事。」(核對觀點)
三三:「我不喜歡,覺得很丟臉。」(感受)
我:「你不允許自己失敗?」(核對觀點)
三三:「對。」
我:「媽媽想邀請你失敗。」
三三:「什麼意思?」
我:「媽媽不怕你失敗,因為媽媽願意陪著你,但是媽媽比較害怕當你面對失敗後,你因為討厭失敗而永遠逃避了。」(觀點)
三三:「可是我就是害怕。」(感受)
我:「想聽故事嗎?媽媽講個故事給你聽。」
三三:「故事我想聽。」
我講了三三小時候就聽過的「孫中山起義」的故事。
我:「孫中山非常想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國家,一個充滿民主且法治的家園,所以他開始策劃舉兵,想推翻滿清腐敗的政府。他第一次在廣州起義,以陸皓東設計出來的青天白日旗子做標誌,號召有志青年一起起義,可惜消息走漏,被滿清政府率先搜捕,許多人因此喪命。」
我:第一次起義失敗了,你希望孫中山要繼續加油,還是放棄比較好?」
三三:「當然要繼續下去阿,他才失敗一次耶。」
我:「真的耶,他才失敗一次,他跟你想的一樣,所以他開始籌劃第二次起義。」
隨著屢屢失敗的情節發生,三三臉上的表情也跟著變化,每一次起義失敗,我會停下來問她:「已經第三次了,已經第四次了,已經第五次了,孫中山還要繼續努力嗎?你希望他再試試看嗎?」
三三的心情跟著孫中山起義的故事起伏,慷慨激昂。
我一次次詢問,孫中山該不該鼓起勇氣再試一次?
三三一次又一次大聲疾呼:「他可以的,他應該再試一次。」
我:「你會因為他失敗,而瞧不起他嗎?」(核對觀點)
三三:「當然不會。」
我突然有所感慨的說:「三三,你對孫中山真好。」
三三:「為什麼?」
我:「你一直願意給孫中山機會,你知道嗎,每一次你說『孫中山應該要繼續努力』,媽媽就覺得很感動,你總不吝嗇對別人好,給別人好多好多次機會。只是三三,為什麼對人這麼寬容的你,卻只給自己一次機會?」
三三愣住了。
我:「三三,你寬待他人,卻對自己很嚴格,能告訴我為什麼嗎?」(核對行為與觀點)
三三臉色顯得凝重。
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三三才緩慢開口:「可是我會害怕,我不喜歡考試,我……」(表述感受)
我:「以後你還想要學英文嗎?」(核對期待)
三三:「我願意,當然願意。」
我:「所以你討厭的是考試,並不是討厭英文,是這意思嗎?」(核對觀點,聚焦困境)
三三:「對,我不討厭英文,英文老師很好笑,對我也很好,我喜歡上課,我不想考試。」(傾聽)
我:「既然這樣,如果媽媽能幫你把你困擾的考試排除,你願意回去再試試看嗎?只進教室上課,做你喜歡的學習,不做其他,你想嗎?」(核對期待)
三三:「可是如果還是不喜歡怎麼辦?我就是很害怕。」(陳述感受)
我:「如果有害怕,媽媽會陪著你,你願意相信媽媽會陪你嗎?」(核對渴望)
三三:「我相信媽媽,可是不相信我自己。」
我看著三三,停頓於此,讓問題自己跑一會兒。
三三:「我也不是不相信自己,我只是……就是會擔憂,我很想試試看,但萬一我又害怕怎麼辦?」
我:「只要你願意就好,其他的問題是媽媽的責任,你願意再試試看嗎?」(核對渴望)
三三:「我願意,但萬一……」(擔憂一直在干擾孩子的決定)
我:「這樣吧,我們努力到月底,月底後如果真的不喜歡,我們再討論未來該怎麼辦,好嗎?」(核對行為)
三三低著頭思量,幾分鐘後,終於抬頭,眼神閃爍著心動,不再憂慮害怕。
透過對話,讓三三重新審視問題,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困境,並且得以修正自己的決定,以期更符合她想要的方向。
這便是三三從「放棄」到「主動學習」的過程。
過程中,我與三三的對話,除了貼近三三的內在,核對她真正的困難,過程中也啟動她的覺察,藉由細緻的覺察,引發她的學習動力。
這樣的歷程,考驗的是父母是否能更準確的對話,藉此引導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然,在此之前,於我而言並沒有設定「對話目標」,對我來說,就算最後不再上安親班都是可以的,我要的不是孩子回到安親班,我要的是孩子得學會「接納失敗」,並且從「失敗」中清楚自己該怎麼決定未來的路。
#今天是三三滿十一歲的生日(孫中山革命11次,好巧),藉由這篇過往的文章,祝福孩子面臨挫敗時,不急著逃避,而是能更明白自己想要的,並做出自己的選擇。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有3個名額釋出)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6/4-5 、9/17-18 、12/10-12/11 (地點未定)
嗇色意思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突然後悔當初沒早點買這款,
裡面對話真的超好笑的wwww
查案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不愧是打越的作品
煙爺的LBRY頻道開張囉!請大力追起來!!
https://open.lbry.com/@yanchannel:6?r=4QCVWijaLqpnHtqfwMcu2HRhkx8MRFJ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https://www.twitch.tv/vivayan9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其他SNS】
噗浪:http://www.plurk.com/Terah
推特:https://twitter.com/VivaYanChannel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嗇色意思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內容純屬個人想法,為蘭嶼行的一切留下「記憶」
💕 除了影片10件不思議,大家還有發現蘭嶼特別之處嗎?歡迎不吝嗇跟我分享
-
【蘭嶼|必做10件事】聽說離開蘭嶼的旅人都會確診蘭嶼病
https://youtu.be/JAto75pZOCk
【蘭嶼|10件注意事項】不要當無知的觀光客
https://youtu.be/dXMvTPODIS0
-
00:45 1、島上沒有紅綠燈
02:16 2、19人座小飛機
04:00 3、蘭嶼傳統地下屋
08:17 4、沿路達悟族語標語
09:29 5、石梯型芋頭田
10:34 6、飛魚傳說的源頭
10:59 7、椰油國小
12:28 8、蘭嶼怪石
14:07 9、祈禱山
15:42 10、林投果
16:56 結語
-
蘭嶼,臺灣第二大島,達悟族語「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舊稱紅頭嶼,後因白色蝴蝶蘭響譽國際,而改名為「蘭嶼」。島上居住唯一的海洋民族-達悟族人,其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皆繞著飛魚文化,重視自然共生的理念;每年春夏的「飛魚季」也成了旅人們探訪蘭嶼的最佳時機。
從空中俯瞰,蘭嶼像顆被藍色海洋熱情擁抱的海上珍珠,閃著獨有的光芒,吸引著旅人目光。踏上蘭嶼土地,跟著島上居民的腳步,會發現總有聽不完的傳說、看不盡的美景及吃不完的美食,熱情的招呼與親切的問候,讓來自遠方的旅人,忘卻了旅行的疲累,有種回家的溫暖。夏天,不妨空個三四天休假,來趟蘭嶼慢遊之旅。

嗇色意思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內容純屬個人想法,為蘭嶼行的一切留下「記憶」
💕 除了影片必做10件事,大家還有發現蘭嶼特別之處嗎?歡迎不吝嗇跟我分享唷
-
【蘭嶼|10件不思議】揭開蘭嶼獨有的光芒
https://youtu.be/d-3aT1-2Ys4
【蘭嶼|10件注意事項】不要當無知的觀光客
https://youtu.be/dXMvTPODIS0
-
00:54 1、青青草原
02:09 2、野銀冷泉
02:35 3、東清灣看日出
04:39 4、情人洞
06:08 5、大天池
07:29 6、東清秘境
08:33 7、蘭嶼氣象站
09:54 8、潛水
10:50 9、東清夜市
12:20 10、慢活
-
蘭嶼,臺灣第二大島,達悟族語「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舊稱紅頭嶼,後因白色蝴蝶蘭響譽國際,而改名為「蘭嶼」。島上居住唯一的海洋民族-達悟族人,其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皆繞著飛魚文化,重視自然共生的理念;每年春夏的「飛魚季」也成了旅人們探訪蘭嶼的最佳時機。
從空中俯瞰,蘭嶼像顆被藍色海洋熱情擁抱的海上珍珠,閃著獨有的光芒,吸引著旅人目光。踏上蘭嶼土地,跟著島上居民的腳步,會發現總有聽不完的傳說、看不盡的美景及吃不完的美食,熱情的招呼與親切的問候,讓來自遠方的旅人,忘卻了旅行的疲累,有種回家的溫暖。夏天,不妨空個三四天休假,來趟蘭嶼慢遊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