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請注意!特富野古道0到3.75K整修施工, 8/18起封閉1年!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交界的特富野古道,7月13日起「微解封」,開放自忠端0到3.75公里路段的舊水山線鐵路步道,不過因該段木材構造有明顯劣化現象,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將自8月18日起進行橋梁整修工程,預計封閉1年,到明年8月工程完成再重新開放。
嘉義林管處表示,特富野古道全長6.32公里,步道0到3.75公里此一部分前段,共有13座橋梁較為平坦,但因為已經興建有20年、木構造劣化嚴重,因此需施工整修。步道的後段為陡下的枕木階梯,狀況良好,不過因接近鄒族部落,因在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期間,並未開放。(以上為摘錄自由時報新聞)
其實這幾年的特富野古道,人氣堪稱是大阿里山區最熱門的大眾化親子路線,平日就已經人聲鼎沸,假日往往車輛多到沿線車位一位難求。古道前段3.75公里就是阿里山林鐵的林場路線中的水山線舊鐵路,昔日的伐木作業中止後,林場線鐵路均已拆除,後來就成為現在的新中橫公路,古道入口的自忠檢查哨,以前還是東埔線的兒玉車站。
兒玉是紀念當年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而命名,後來因蔣公到訪視察才改名為自忠,自忠是阿里山林場線中的重要伐木聚落,當年熱鬧的景象還包含有香林國小的自忠分班呢!
特富野古道連接自忠與鄒族特富野部落,昔日就是鄒族人往來玉山的重要路線,因為步道平緩,沿線早已不見原始檜木林,取而代之的是筆直茂密的柳杉。大部分的遊客都選擇走到3.75公里的舊鐵路末端便折返,除非另有接駁車輛到特富野接送,否則不建議走完全程(回程共6.32公里含上坡)。另外,對登山客來說,自忠山也是挑戰的路線之一,只是山頂的展望視野不佳,但可眺望玉山群峰。
特富野古道最經典的畫面就是日治時期的舊鐵路與木橋和現今的步道共構,這些幾乎在現有的阿里山林鐵中均已不復見了。
如果您還未體驗過這段擁有日治時期的舊鐵路古道,請把握封閉前的最後時段,錯過了就要再等一年之後了。
特富野古道施工封閉新聞: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09276
#特富野古道請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及實聯制
#烟花颱風來襲請暫勿上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的網紅蔡文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府近來積極推動「木都2.0」,即為找回嘉義市昔日「木材之都」的盛名,檢視現存產業生態及相關產業的文化資源,加以盤點、規劃、保存,並重新建立新的連結關係,進行創新發展。有鑑於老房子其歷史人文風采的豐富性、獨特性、歷史性及不可替代性,有其保存和活化的必要。因此市府用「舊屋力」計劃來補助民間對老舊房舍修...
嘉義 木材 之 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鹿林道、四季林道、820林道、丹大林道、郡大林道……
登山的你,是否熟悉這些名字?在台灣爬山,沒有不認識「林道」的權利,因為無論再怎麼逃避,只要越走越深,終究得踢上幾回。
台灣的山裡,有加總超過3000公里長的林道系統,有的漫長惱人、有的短卻艱難,它們是一個大時代的遺緒,更是人們探索高山的捷徑。
林道,述說著台灣林業最興盛的年代,如何在民國40年代將臺大森林系推上第一志願的巔峰,又如何在民國80年代徹底潰散,徒留散落竹東、嘉義、水里、羅東、花蓮等地的木材廠,艱困的在時代縫隙中掙扎求生,從加工自己的木材,轉型成削切外國進口的大樹。
那個年代伐去了可能超過7成的台灣原始檜木林,是一整個時代的劇痛,卻也成為了今日台灣林業最難以啟齒的尷尬話題——如果這個社會,因為那個年代的陰影,一直抱持著「包含人造林一棵都不能砍」的想法……那麼我們的木頭,哪裡來?
曾經木材自給率超過100%,外銷賣到所得佔公有事業盈餘四成的林業,如今在全面禁伐超過30年的今天,幾乎是槁木死灰,也連帶讓我們的木材自給率,僅剩1%。
意思就是說,從衛生紙、課桌椅一直到木頭傢俱、裝潢… 在台灣,只要眼睛看得到的木頭,幾乎都是進口的。而其中,更有許多是砍別國的原始森林而來,就如同過去我們砍自己的原始檜木林一樣。
我們有沒有選擇,為這個地球、不分國界為僅存的原始森林,盡一點微薄之力?有的,除了選用有「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章」的木製品外,還有一個能從世界尺度,為僅存的原始森林盡一點力的方法——重啟台灣人造林的經營,提升木材的自給率,開始收穫那些50年前種下,如今已屆輪伐期的外來種柳杉們,重新種下屬於台灣的小樹苗,期待50年後,我們再回來拿取這些以砍伐為前提種下的木頭,一如所有的農漁牧業一般。
只要人活著,就一定會消耗資源,而木材以至少30年為單位永續循環,相較金屬與礦物有限的存量,是一種可以固碳而永續的材料。既然人一定會用木頭,而木頭又是最環境友善的原物料,那麼與其砍別人家的原始森林毀滅生態,不如開始好好思考我們要怎麼利用阿公們50年前砍光原始檜木林之後,親手種下的樹,開啟永久的綠色循環。讓那些長在逝去神木故土上的杉木們,以我們的土地,拯救國外即將面臨同樣遭遇的美麗原始森林。
畢竟,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呀!
———
我是臺大森林系系友,以我們系為榮(看到邱祈榮老師好親切啊~實習時參訪過的正昌木業好懷念啊~)這篇報導雖然有一些我覺得可以更好的部分,但我覺得仍是我看過針對台灣林業現況所做最棒的報導。(我現在在臺大新聞所唸書...這篇報導就是我兩個專業加起來啊!還好我畢業論文沒有要寫這個,不然他們做這麼好還搶先發,我一定掰掰,做一半還要換主題XD)
一起透過聯合報這篇超深刻的報導「告別不義之材」,來一窺台灣林業的現在,並思考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未來吧!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Vision Project)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告別不義之材
嘉義 木材 之 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嘉義好玩好吃必拍景點!!市區竟有巨大神木及祈願牆一整個超日式!!沙鍋魚頭除了林聰明還有哪一間在地人超愛報你知!!
嘉義 木材 之 都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府近來積極推動「木都2.0」,即為找回嘉義市昔日「木材之都」的盛名,檢視現存產業生態及相關產業的文化資源,加以盤點、規劃、保存,並重新建立新的連結關係,進行創新發展。有鑑於老房子其歷史人文風采的豐富性、獨特性、歷史性及不可替代性,有其保存和活化的必要。因此市府用「舊屋力」計劃來補助民間對老舊房舍修繕、保留並創新經營,其成績亮眼也深受好評。
唯近來嘉義市興中街196號有一座日式老房子叫「嘉木居」,占地約80坪。這座日式木造老房子的一半土地被買走,新地主要拆掉房子的一半蓋鋼筋水泥建築做為新的辦公室。即使文化局的文化資產科介入協調,老房子依舊遭到拆除一半的命運,殘破而蹩扭的矗立在興中街角落。
其實要蓋一間新鋼筋水泥辦公室,隨意買一塊地蓋就可以,沒有必要買一座老日式木造房子來拆一半再蓋。這不僅將一座有紀念性的歷史房子破壞了,整個環境的氛圍也破壞了,實在「殺風景」。傷害既然已經造成了,希望日後文化局更能介入避免憾事發生。
嘉義 木材 之 都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次質詢,質詢交通處、教育處 (991)
今年年底,中央補助,嘉義市低底盤電動公車,提升公共運輸系統的運量與效能。
交通處同時規劃了假日免費接駁巴士和假日夜遊巴士,兩條免費的觀光接駁路線,特別是嘉義火車站到獄政博物館之間,黃線來回的shuttle bus, 剛好串聯了從清朝北香湖和埤仔頭灌溉系統,到日治時代,轉型成為檜木儲存功能的杉仔池的林木產業基地。
1914年到1918年完工的阿里山鐵路、維修機場、北門驛站,都在這一條,假日免費接駁巴士行經的路線上,還有日治時代,日軍軍官俱樂部的檜意生活村,和折返站保留完整的日式監獄建築。
除了從人本的角度,在這一串人文歷史、對應移民和殖民社會發展,詮釋木材產業興衰的歷史過程。
其實,在這一片土地上,有比我們更早定居在此,台灣原生種,嘉義特有種,諸羅樹蛙的存在。
如果從保育物種的角度,用曾經瀕臨絕種的生命族群,來見證或訴說這三百多年來,嘉義產業的歷史興衰,會有更大的生命力,和更深的文化內聚力 。
所以,從文化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規劃,可以用侏羅樹蛙保育的角度,訴說這一段三百年移民歷史和檜木產業興衰,可能別有一番新滋味。
另外,教育處應針對「英雄戰場,天下嘉農」的棒球歷史文化,用預算,振興棒球運動,規劃嘉義市棒球場,作為文化導向,棒球運動觀光產業發展的核心。
嘉義 木材 之 都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的製材產業在過去很興旺,1987年時產值曾高達900億元。但隨著1990年限制伐木後,製材業因材料不足、工資提高而逐漸萎縮,至今只剩昔日的產值的三分之一。
嘉義在製材業鼎盛時曾有四、五十間的製材工廠,當時主要都是處理台灣黃檜、紅檜後,外銷到日本。現今則已有超過七成的工廠,以進口原木為主再搭配少部分國產木材,而製材工廠的鋸頭、鋸尾、搖尺仔等分工中,專司製材方向及尺度的搖尺仔,也因為現今材料較小,不如過去珍貴而逐漸「裁撤」了。有一個影像製作團隊,深入到嘉義水上,訪問從事製材43年的吳博文老闆,從吳老闆口中可以得知這個產業的興衰,以及對技藝傳承的擔憂。
影片授權:目映台北(https://bit.ly/2OHdJuK)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