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媽碎碎唸 】那個那個...哪個哪個?
最近家裡有個有傳染性的字詞,對我來說困擾到想提出來變成家庭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那就是 一『那個』。
「把拔,你幫我拿一下那個好嗎?謝啦!」「蛤?哪個?」
「阿妮,上樓時幫我順便帶那個上來喔」「蛤?哪個?」
「正男,你那個收好了沒?」「蛤?哪個?」
「馬麻,你那個都不放好!」「我哪個沒放好?」
「吼~就那個啊!」「到底哪個啦!」
「喔那個那個那個...就那個啊!」
我們學英文的時候都知道,that 很好用,可以當限定詞、可以當連結詞、可以當代名詞....但,如果常用that來表達腦袋瓜裡的東西,實在讓聽的人很頭大....很容易變成溝通表達上的模糊誤解。那種「說的人很清楚是在指什麼,但聽的人肯定一頭霧水」的狀況,如果沒有很強的心有靈犀,很容易引起家庭言語混戰!多年前我們曾有過一場「正向語言的力量」家長練功坊三小時講座,提到好多好多教養上的NG造句,例如:狗話造句法、潑冷水造句、活該類造句、譏笑類造句、否定質問句、恐嚇類造句、見賢思齊造句、嘮叨不停造句、我都是為你好造句.......好多好多,零零總總說了18大類,而這「不清不楚代名詞造句」真可以榮登小小NG排行榜的吊車尾排行第19名。看起來沒什麼,但這種代名詞數量一旦太多太頻繁,尤其在青少年階段,很容易引起對方小小的口氣反彈,大人又不小心情緒滿載的話,一個「那個」就容易讓彼此的情緒水庫洩洪。
當然,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以去練習觀察,覺察自己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情境下、為什麼會說出不清不楚的代名詞,舉例來說,我發現我常說“那個”的時候,是在我的思緒一直在往前滾動忙碌的時候,或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己一直在思考著各種念頭的時候,或是通常是我們心裡想A但嘴裡說B的時候...總之,不在“當下”時我就很容易讓代名詞脫口而出。
很有趣的是,很多大人們都是透過孩子察覺到這種無意識的口頭禪或行為,記得以前一開始當老師時,如果不小心出現這樣語焉不詳的代名詞,孩子們就會唉唉叫「哪個?Vicky老師你到底在講哪個啦?」慢慢的,開始有意識的覺察自己在面對小孩的一言一行,在這個和孩子們共處的時刻,我們也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們,真是我們生命中的那個啊,喔不,孩子們真是我們生命中的“導師”,真心感恩~
與大家分享,在學校很多場合一起團念時,很愛也常咀嚼再三的八正道其中一篇:正語。
【八正道-正語 】
對努力提升靈性發展的人而言,只從口中說出有意義的話語。
反之,只為說話而說話,只為消磨時間的閒談,這些情況都有害的。
必需避免一般性的對話,言談間所有的主題混雜或陳述的內容絲毫無法銜接。
這不意味著個人必須關閉與他人的互動,而是應該在交談中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之事,
說話及回答都經過各種角度的思考,沒有原因絕不說話,寧可保持沉默。
每個人應試著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的話。
首先,安靜傾聽,然後再反省所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正語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嘮叨造句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時將近一個月來回反覆校稿
終於,校稿快結束啦👏🏻
離出版上市的日子不遠了❤️❤️❤️
——
【上榜模板刑事訴訟法作者序】
一本書最難寫的就是作者序(點頭如搗蒜),因為不知道該抱著什麼心情下筆。一方面很開心要出版,另一方面又覺得趕稿很苦,難以言喻的心情啊~~(吶喊)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寫這本書真的應證了這句話。由於刑訴不同於刑法,實務性格極強,許多見解往往是因應實務操作所生,背後欠缺理論的奧援,要如何補足論理依據,讓本書免於「剪貼簿」之譏,實屬難事。為緩和此一現象,筆者在書中放入大量的「甘心小提醒」(其實就是筆者的嘮叨啦),試著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以淺白的文字說明難懂的概念,讀者能快速融入刑事訴訟法,怡然自得。
此外,由於司律以外的刑訴考題,多半是申論和實例混合命題,面對這類「小實例題」,本書裡面的「上榜模板」就足以應付。這些模板可以當大前提,再來只要依題意進行個案涵攝,即可得出正解。對於刑訴會莫名恐懼的同學,把這些模板記起來,至少能應付超過三分之二的考題。
那剩下的三分之一是什麼呢?筆者稱為「動態程序考題」,也就是從警詢開始一路考到再審、非常上訴等程序,但題目只會問「試問法院採證的合法性」、「試問法院判決的合法性」,非常籠統。這類題目的困難之處在於:一步錯,步步錯。原本這些題目只會出在司律考題,但這幾年已悄悄登陸三等考試,那要如何應對?筆者認為方法無他,平時多做頭腦體操最重要,從訴訟程序(比如訴訟行為在不同階段的合法性)、訴訟主體(什麼主體可以做什麼事),以及權利義務內容(例如告知義務、不自證己罪特權的意涵等)三管齊下,原則上就能迎刃而解。
這本書是筆者的刑訴處女作,收錄很多題目,除了常見的高普、司特、調特和地特考題外,還收錄了警大警正、海巡、移民特考,甚至是警特犯罪偵查的題目。收這麼多除了讓讀者看看五花八門的考題外,更重要的是讓讀者「做中學」,念完課文能馬上練習題目,模板文字就直接給它記起來啦~~女神Hebe說「愛著愛著就永遠」,周易老師照樣造句「背著背著就上榜」,94這樣啦!
此外,這本處女作的誕生背後,有許多朋友情義相挺才能完成。首先要感謝主編與我討論本書的方向,讓它有個美麗的起點;再來就是責編細心、耐心、熱心、盡心和苦口婆心的「五心級」校稿,提供諸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同時斧正許多細微瑕疵,讓它有個充實的內在;再來要謝謝老媽跟我討論實務案例,分享實務經驗給我聽,沒有你,何來今日的周易?周易能有今天,感謝老媽一手指點歷練~~(太后甄嬛上身);也謝謝老爸對我不設限,讓我自由發展,希望這一點出版成績,能寬慰您老人家哈哈哈XD
最後,感謝同學們花摳摳下架本書,周易會繼續努力出版好書,你們也要努力趕快考上喔~~
周易
2019年深秋,於桃園
——
【本書特色】
本書適合準備司律以外的考試使用。
前半段是課文,詳細說明刑事訴訟法體系,並整理許多「上榜模板」,教各位如何快速取分;後半段則是題目,筆者直接操作模板給你看,讓你讀得進去,寫得出來,分數讓你笑嗨嗨!
——
【作者簡介】
周易
政大法研所刑法組碩士
補教名師
(刑法相關著作10餘本)
準備考試,最常聽到的是早餐店阿姨問:「帥哥今天要吃什麼?」這時才發現,已經兩天沒跟人講話了⋯⋯
好苦好寂寞,有那麼一個念頭想放棄,但為了愛情和麵包,就撐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