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製造噪音│強制罪
惡意製造噪音影響他人生活起居,或於深夜、凌晨刻意製造噪音干擾他人睡眠,為惡意妨害他人住居安寧之權利,觸犯刑法第304條強制罪,且須負民法損害賠償責任...😭
🔎宜蘭地方法院判決,依民法第800條之1準用同法第793條前段規定:「建築物利用人於他人之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蒸氣、臭氣、煙氣、熱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得禁止之。」可知個人就住處範圍內有不受他人侵犯之權利,包括不受他人所製造聲響侵犯之權利📖
因此以敲擊大門之方式發出噪音,是以間接施於物體而影響於他人之強暴行為,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強制罪(108年易字第660號)👨⚖️
🔎新北地方法院判決,以不詳工具、機器敲擊住宅樓板,妨害住戶及其家人睡眠及居住安寧之權利,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強制罪(109年簡上字第21號)📖
且於他人居住區域發出超越一般人社會生活所能容忍之噪音,不法侵害他人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如情節重大,被害人非不得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判決樓下住戶以震樓神器發出噪音及震動,應賠償樓上住戶慰撫金8萬元(109年訴字第61號)👨⚖️
📌疫情關係,在家工作(WFH)期間變長了,在家工作時,難免因生活必要而產生聲響或振動(如拖鞋聲音、哭鬧聲音、水流聲音、家具移動聲音等),影響其他住戶居住安寧,但如聲響僅輕微或生活上所必要(例如在家工作造成家具移動),當然為社會及法律所得容許,並沒有上開法律的適用🙆♂️
📌但如惡意製造聲響或振動影響他人生活起居,例如刻意於深夜、凌晨時段製造噪音,干擾他人睡眠等,就會有上開法律的適用🙅♂️
在家工作時,適時休息🧘♀️、活動一下🤸♀️,注意別吵到鄰居喔🆗
噪音 強制罪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爭點:強制罪「強暴」行為之析辨
一、實務見解
實務認為,強制罪的「強暴」概念,包含「對人強暴」(直接施諸於他人)與「對物強暴」(間接施之於物體而影響於他人)兩類。以下見解可資參考:
■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3082號判決
刑法第304條所稱之強暴、脅迫,以所用之強脅手段足以妨害他人行使權利,或足使他人行無義務之事為已足,並非以被害人之自由完全受其壓制為必要,且所稱「強暴」者,乃以實力不法加諸他人之謂,且不以直接施諸於他人為必要,即間接施之於物體而影響於他人者,亦屬之。
實務上曾出現的案例是:某一鄰居接續10幾日,於半夜刻意以物品敲擊地板,密集敲擊發出噪音多次,每次敲打持續數10秒至數分鐘,係以強暴之方式,妨害樓下鄰居睡眠及居住安寧之權利及健康,此舉構成強制罪(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上易字第1071號判決參照)。此外,行為人於凌晨持續按壓門鈴長達20分鐘許,由於已妨害被害人及其家人正常休憩睡眠及居住安寧,已非一般社會通念所認門鈴之正常使用方式,並逾一般人生活所應容忍電鈴噪音之必要限度,該行為屬以強暴妨害人行使權利,而構成強制罪(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3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9號所採之甲說見解參照)。(註1)
二、學說見解(註2)
張天一老師認為,強制罪中之「強暴」行為,係指對於相對人身體施加物理力之情形,如前述實務提到以聲音的方式干擾他人之方式(但必須使相對人的身體產生強制作用,亦即「有」產生身體強制時,方屬之)。此外,就強暴物理力施加之對象而言,無論是(對人)直接施以物理力,或是(對物)間接對相對人之身體施以物理力均可。
另外,張天一老師亦強調,強暴行為不包含「單純對物」施以物理力,但實際上未對相對人產生身體強制的情形,因為判斷的關鍵在於:相對人之身體必須因為強暴行為「物理力」之作用而影響相對人,使其無法依其意思而為行動。
註1:這兩個案例在張天一老師的文章裡也有提到,參張天一,強制罪中之「強暴」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218期,2020年12月,頁24。
註2:本段整理並改寫自張天一,強制罪中之「強暴」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218期,2020年12月,頁24-25。
噪音 強制罪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來震樓神器就真的叫震樓神器,我真是孤陋寡聞😂
⠀⠀⠀⠀⠀⠀⠀⠀⠀⠀⠀⠀
#刑法 #強制罪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FB🔎#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IG🔎@hugowulaw
⠀⠀⠀⠀⠀⠀⠀⠀⠀⠀⠀⠀
👩🏻🏫法規看一下🐢
#刑法第304條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前項之未遂犯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