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完成當天的夕陽,六年前的今天,隔天一早就要比賽。 當時被板金多拖了一個月,只剩不到十天就要比賽,導致沒有烤漆願意收,所以只好自己prep work 自己烤漆,因為自己設備不夠,prep work為了要看清楚,七天把自己曬得黑了一圈。這台背後的故事真的很多,當時為了趕在七月台灣泛德的邀請,因為當時他們承諾會跟另外四位BMW Japan 的Builders一起展出,所以才覺得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手上能使用的現金不多,無法加速完成,所以只好忍痛賣掉自己5.7的皮卡Tundra來換取時間,但不料台灣有人從中作梗,去德國打小報告,說你泛德只是個代理商為啥還要特別花心力請一個住在美國的人,導致活動取消,經理很生氣,我也很無奈,想說同行為什麼要傷害同行,後來才知道有一筆兩萬多塊美金的費用有人想獨吞,而這邊所有多開銷的費用都是我自己出的,反正,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都很多啦,不外乎很多欺負自己人或是去外面亂講話的台灣人,所以我才一直不想跟這個圈圈很近,這口小井這麼深,你們自己在裡面玩就好了,恕不奉陪。
👉 #ProjectChocolateSlider 👈
#JSKmoto #RnineT #scrambler #motorcycle #cafebike #custombike #custommade #california #losangeles #style #racing #custombuilt #design #motobiIke #art #bmw #lifestyle #track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四個圈圈的車子」的推薦目錄: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一陣子沒有貼文了
一來真的是忙
二來有時覺得心境沒有跨過
緩解下來不過是又一個無常的顯現
似乎也沒有好說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境
境就是呈現自己心的樣貌
每天讓我們忙東忙西的就是心境的現前
最近讓我焦灼的是:要不要打疫苗?
當全世界面對疫情只有一種聲音-打疫苗時
我很懷疑只能這樣嗎?其他沒有被聽見的聲音在說什麼?
有人說這是利益操控
有人說疫苗有很多未知的風險
有人說在疫情嚴重時大規模施打反而會加速病毒變異
而且打疫苗死亡的人,雖然不多,卻持續累計中
也無法在打針前提出明確的施打評估
顯示,世間有太多是超越我們無法算計的
那是否歸於天命?
我也用我小小的腦袋在推演
假設病毒最後是要跟全人類共存
那麼走打疫苗的路線會是什麼?
走不打疫苗的路線會是什麼?
以及打針進去的危害真的會是一輩子的嗎?
再用有限的中醫理論來思考
難道增強體內環境不能抵抗病毒嗎?
因為病毒不也是一個因緣和合?
避免濕熱的環境是否就能阻止被傳染
還有...疫苗的研發製作來自於動物
有些甚至不得不取走牠們的性命
用這些動物的死亡來換我們的生
甚至用有沒有疫苗來象徵可不可活下去的權力(強國欺壓弱國)
好像我們只能被疫苗來控制我們的未來
這樣對嗎?難道我們原原本本的免疫系統沒辦法運作嗎?
那怎麼解釋無症狀感染又自己復原產生抗體的人呢?
也有不少影片在講疫情的發生是因果業報
是全人類的共業,是每60年就會重新上演
牽涉到行星運轉、陰陽五行以及成、住、壞、空的運行
彷彿,在人類自身命運、國家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輪
訴說每個人會生在哪個地方、與哪些人相識、有怎樣的境遇
都跟周圍息息相關
就像一個鐘擺放進一群鐘擺裡
最後頻率會變成一致
很多人難解的至少有兩點
1.我又不是自願生在這裡的,為何受傷害的是我?(如:被性侵的印女)
2.別人的事情與我何關?(我想到一個真實故事,大陸一名女性公車司機,在途中遭遇兩個打劫犯,兩個人用小刀向乘客勒索錢財,最後看司機有點姿色,拉到車外性侵,全公車的人目睹著,沒有人出手相救,只有一個男生看不過去,可過去後卻被歹徒拿刀子刺傷。司機回來後,怒視著全車的人,大家默默地低下頭沒有人說話。司機把救他的人趕下車繼續上路。最後她把車子開入懸崖,讓全車的人陪自己死)
從微觀來講,我們只會看見自己內心呈現的樣貌
生出對與錯的分別
但從更大的視角來看
每個生命體都是息息相關
既是彼此的因緣
又是彼此的因果
如果一個人只看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層面
或是只看與自己有親緣的時間與空間層面
就不會想到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跟自己有何關連
這讓我又想到「橘子的故事」
出自一行法師的書
書中說「一個修習專念的人可以從橘子裡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個留心察覺的人可以看到那棵橘樹、春天時橘樹的花朵和滋養橘子的陽光及雨水。細看之下,我們可以看到一萬樣導致橘子產生的東西。看著橘子,一個修習專注的人能看到宇宙間的奧妙和萬事萬物的相互關係。孩子們,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樣。就如每個橘子是由片片的橘子肉組成,每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時組成。一小時就如一片橘子肉。
生活了二十四小時就如吃完了全部的橘子肉。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個小時都活在專注察覺之中,心念永遠只投入目前這一刻。與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大意糊塗。如果是這樣的活著,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是活著的。我們沒有全面去體驗生活,因為我的身和心都沒有投入此時此處。」
所以回到面對要不要打疫苗這件事
如何選擇都有其風險
可是選擇的心念卻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因
選擇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是一個因
選擇不要造成別人麻煩也是一個因
選擇為了出國而打也是一個因
選擇能趕快上工、恢復生計也是一個因
選擇不受疫苗傷害、不到處亂跑也是一個因
選擇相信因果,努力拜懺而不打也是一個因
選擇全民施打的政策也是一個因
選擇搭配中醫診脈評估再打也是一個因
選擇相信國外疫苗,不相信國產也是一個因
然而,我覺得最困難的是找到真正的安心
無論我怎麼煩惱,所做的決定都會影響身邊的人
所以打或不打已經不是能安心的關鍵了
我靜下來想想
是人都會死
連活得很不快樂的人也努力求活
那是一個朋友跟我說的
她的惡婆婆常常跟人起衝突
孩子因她而走上絕路
她還是看不見自己的過錯
都90幾歲高齡了還身體硬朗地去打疫苗
反倒我的朋友,老公往生了頓時失去生命意義
回想過往只會怨嘆自己當時不會看人
一直糾結在婚姻家庭裡得不到自己要的
現在孑然一身
應該是解脫了
她卻覺得茫然、無望
這給我很大的感觸
人生做錯一個決定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但會延續一輩子也來自於
在當下沒有辦法從自己的習氣中跳出來
因此,回到原來的問題
表面上我是怕失去工作
以及承受周圍人的壓力
但心底更在意的是我看的夠不夠廣
心夠不夠穩定
修煉有沒有進步
還是一直在某個圈圈裡繞不出去?
的確一個人的選擇跟其他人都有關連
而我們也被種種的輿論、傷害、善意、惡意包圍著
它們用各種方式隱藏著,以致於我們很難清楚地去分辨
有時起一個的小小的貪念,就讓我們不小心買到假貨
可是這小小的貪念誰不曾有呢?
因為如此,我們太習慣順從自己、認定自己
很少去想
此刻的我在為什麼而苦?
我是誰?哪些因素、條件成就我?
過去的煩惱是我?
當停下來什麼都不想時
有我嗎?
我,很重要嗎?
為什麼我很重要?
想著,停下,再想著,再停下
其實真正重要的是
我們很少去善護自己的心
很少認真地去看自己的心發出什麼念頭
為了什麼而苦
為了什麼而樂
多數都是說完就忘了
而多年之後會想起的不過是一個模糊的影像
但卻卡自己卡很久很久
就像前幾天看到的一句話
我們追求快樂,但卻很少去製造樂的因
我們逃避痛苦,但卻很容易去製造苦的因
這場思索寫得很發散
可是最終收回一心還是什麼也沒有
等到下一刻心再作用時
注意反觀己心
一切都有改變的可能
或許分辨不出對錯
可是總能分辨自己所發出的一念心
總能看見自己心的停歇處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8 2021/3/19 星期五
今天吃迷你肉排漢堡喔!
昨天在Woolworths 發現迷你奶油麵包,
很適合來做迷你漢堡,又剛好特價,馬上拿了一包。
順便還帶了低脂的雞胸絞肉回家。
肉排材料:
雞絞肉500克+豬絞肉250克
托斯卡綜合香草(如照片)
鹽適量
2/3顆洋蔥切碎
麵包碎(市面上有賣,我是用吐司皮打碎)
雞蛋一顆
一大匙葡萄籽油(或你家用的炒菜油、橄欖油都可以)
作法:所有材料攪拌均勻,然後用湯匙挖一坨放到熱油後的平底鍋煎到等到貼鍋面的肉有點定型後,翻面讓定型的肉朝上,再用鍋鏟把肉團壓成肉餅,然後煎到肉排兩面金黃熟透就可以了。
剩下的肉可以捏成糰放入冷凍,要吃的時候,拿出來退冰就可以煎來吃了。
👦🏻👦🏻👦🏻👦🏻👦🏻👦🏻👦🏻👦🏻👦🏻👦🏻👦🏻👦🏻👦🏻👦🏻👦🏻
我今天早上開始懷疑,我兒子到底是來自哪個星球啊!我真的一早被他搞得快崩潰。
今天早上他要團練,他爸叫他起床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在床上賴著不起,他爸三催四請,終於大爺出了房門,頭髮跟刺蝟一樣的造型出現,說要吃可頌麵包當早餐,拿給他又說沒胃口,他爸叫他不吃就直接去盥洗。盥洗出來問他有沒洗臉,他又進去浴室(表示沒洗臉),盥洗好了,拿起書就坐下來看,眼看離出門時間不到15分鐘,我提醒他去收拾書包,他東張西望終於找到充電好的ipad, 打算關機的時候,經過姐姐身邊,就坐下來跟姊姊說「I show you something cute 」,媽媽緊迫盯人說:「你快遲到了啦。來水壺在這邊收起來。」
然後這小子又放下iPad,去收水壺,過一會兒又開始在找ipad在哪裡😭。(是不能兩個一起拿去書包放嗎。)正當姐姐已經背起書包在穿鞋子的時候,圈圈又不見了,找到他的時候,他在房間玩樂高耶,玩!樂!高!在僅剩的最後五分鐘倒數計時,他在玩樂高。然後襪子沒穿、小提琴沒帶,頭髮還是刺蝟造型。終於他在一分鐘內完成最後動作,進到了車庫最後穿鞋子、上車就可以了。
然後他一個急轉彎,又回到屋子內,他說他想到今天學校反霸凌活動,要穿橘色上衣,我說不穿也可以,但他堅持,我不管他,去跟爸爸說再等一下,回到屋內,圈圈不小心把整個抽屜拉出來,電風扇推倒在地,衣服也散落一些,然後終於找到他的橘色上衣,最後,可以出門了吧!
到車庫他找不到鞋!找不到鞋子!找不到鞋子!
還好他想起放在我的車上,但他要坐爸爸的車上學,
於是又爬進車子裡找到鞋子,拎著鞋子又蹦又跳的上了車,終於送他們去上學了。
心裡該慶幸他沒有再一個急轉彎說他要大便啊。
我身心俱疲啊!一個早上,一個兒子,好崩潰喔。
那些有兒子兩個和三個或以上的媽媽們,請受我一拜。太佩服了。
週末了,學校剩兩週,加油加油。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週末愉快。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上一集的分享裡,我為你拆解了詐騙的套路之後,相信現在的你,已經對詐騙的模式有所了解,也有了最基礎的辨識能力。
那麼到了這一集,我會把詐騙事件關注的焦點,擺在那些最容易受騙上當的「特殊體質」上面;透過這一段內容幫助你理解,到底是怎樣特質的人,會吸引到騙子找上門?
事實上喔,詐騙集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呢基於CP值的考量,他們會喜歡找那些最容易下手,又容易打發的人來開刀。
而這一類的人,又有三種最明顯可見的特質,它們分別是什麼呢?「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和「不想承認錯誤」。
先來說第一個,叫做「害怕被討厭」。
這樣的情況讓我想到八零年代,震驚台灣社會的「鴻源老鼠會吸金」事件是一樣。
在當年呢,台灣合法的投資產品還不多,因此呢只要有一個產品,它宣稱可以保證提供「4分」以上的利息,就很快的成為社會大眾眼中追捧的「金雞母」;而「鴻源」的主要投資人,又以退伍軍人跟公教人員居多。
在這些公教人員「呷好逗相報」的宣傳之底下喔,鴻源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面,非法吸金了1000億台幣。
最後呢,在1989年6月30號,立法院修正了《銀行法》,而檢調單位開始強力的查緝地下投資公司。
鴻源機構在連續三個星期裡面,發生了四次的擠兌風暴,而主要的負責人,早就在案發之前脫產,所以投資人根本拿不回本金。
這個案子一直延宕至今,始終沒有辦法能夠完善的處理,也讓很多人賠掉了他自己的畢生積蓄。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會知道,每投資十萬塊,一個月就能夠領4千塊利息,這樣的一個「保證」,很明顯的就是不合理,就是一種詐騙手法。
要是天底下有這麼好本領的經營者,郭台銘又何必辛苦的經營事業,乾脆關了鴻海去投資他,不是賺得更快嗎?
「鴻源機構」呢,之所以會被餵養成為一頭金融怪獸,就是因為「害怕被討厭」這個心理因素。你想像一下喔,當年退休的軍公教人員,他們的社會和工作環境有什麼樣的特性?
他們是不是很強調合群、以和為貴、不要太計較、不要太有自己的想法?以至於呢,他們很怕提出異議會被討厭。
還有些人呢,是因為人情壓力而不得不投資,親戚朋友呢一吆喝,他們就掏出錢來,也許他們自己也想賺錢,但更多的是他們不想要破壞關係。
看著同儕或親人的一頭熱,就說服自己不要問太多,省得被排擠在小圈圈之外,所以才會受騙上當啊!
你問我為什麼對這個歷史事件這麼的清楚?因為我自己的父親,其實就是受害者之一。其實他有很多機會可以抽身,可是當法令一修正、擠兌一發生的時候。
鴻源內部上上下下,卻發起了一個叫做「支持公司」的運動,讓更多人把自己的身家財產投入更多。
在外人看來非常的荒謬,但是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你的很多親友都在這個「局」裡面,所以只要有「暗樁」一配合「支持公司」的運動。
如果你不像是個火山孝子一樣,再投錢進來、反而是要把錢領出來,那是不是變得很不合群?
所以當年呢,目睹這一切的我,到了今天我都會警惕我自己。不要為了害怕被討厭,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己思辨的能力,才是我們戰勝各種騙局的唯一解方啊!
再來,第二種很容易吸引到騙子的特質,那就是「絕對信任權威」。
這就讓我想到,美國的前納斯達克的主席~伯納・馬多夫的「龐式騙局」。
你千萬不要以為「龐式騙局」聽起來有多高明,它其實就跟俗稱的老鼠會一樣的。用短期暴利做為誘餌,拿新入會投資者的錢,去支付舊的投資者的那些高額利息,不斷的誘騙更多人投入資金。
而這個案子最誇張的地方,就是受害者包含了好萊塢的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美國名嘴賴端金,還有世界各地像是加拿大、西班牙、法國…,這些國家銀行機構都是受害者。
那為什麼馬多夫能夠騙倒這麼多人?這就不得不說起他的「豐功偉業」啊!
原來啊,馬多夫是從六零年代開始投入金融的經紀;於是呢,他那個時候就開始靠著挖東牆補西牆,或者是找家人借錢。
甚至於拿公司的錢,補客戶的損失,去造假很多投資報表…這樣的方法;不斷的去營造他「穩賺不賠」的好戰績,從而去奠立了他金融戰神的地位。
也因為馬多夫完美的形象,和他多年來漂亮的成績單,所以讓人會毫不懷疑他「個人誠信」的問題。在很多的死忠追隨者當中,甚至於不乏他的部屬跟學生。
這些人因為馬多夫的德高望重,把他視為華爾街之神,對他深信不疑;最後很多慘賠資本的基金經理人,更因為這份「絕對相信權威」,當東窗事發之後陸續自殺,付出難以挽回的代價。
像是這種「絕對信任權威」的背後,經常伴隨的個人議題喔,其實就是我們「把選擇權交給了他人」。
而這個背後更深、更深的部分,就是我們「恐懼權威」,才會始終沒有提出一些必要的質疑,而踏上不歸路啊!
最後呢,會增加你遇上騙子的特質,就是「不想承認錯誤」。
這裡讓我想起「女版的馬多夫」,也就是喔這個世紀的大騙局,矽谷的獨角獸公司~「血液公司」的創辦人,叫「伊麗莎白・霍姆斯」。
霍姆斯呢,在剛創業的時候,她原本是一個很受外界期待的青年創業家。而且她崛起的軌跡,和已故的蘋果創辨人「賈伯斯」很像,前景一片看好。
她還被知名的雜誌評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甚至於「2015 年最具影響力的100大人物」的這些封號。
那更不要說「下一個賈伯斯」這樣的一個名譽也冠在她頭上。而霍姆斯本人,也深信自己就是一個「下一個會改變世界」的人。
然而呢,她號稱只要通過指尖採血,就能夠完成 300 多項血液檢測的驗血機;他們在內部研發的階段,就不斷的失敗。
但於此同時,霍姆斯卻不斷的向外界誇大實驗的成果,不斷的宣稱自己的公司,即將為世界帶來重大的改變。
儘管喔,憑著她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很高明的行銷手法,暫時矇騙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呢,醜媳婦終歸要見公婆,傳說中的驗血機,總是會遇到接受檢驗的時刻。
那你會不會不很好奇,霍姆斯打算怎麼跟外界交待這整件事呢?
在我自己的實體課程裡喔,我常常會提醒我的學員,你永遠沒辦法叫醒裝睡的人,除非她自己願意醒。而這位霍姆斯小姐,就是最典型的「裝睡的人」。
她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造假數據,去播出事先拍攝好的造假影片,才終於讓這個造假的驗血機順利的上市。
你聽到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造假的驗血機,有可能去測出精準無誤的血液數據嗎?
而事實證明,造假的驗血機,只會讓醫生判讀失準,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得到可怕的癌症,造成呢病患精神啊、工作啊、金錢啊…等等的危害跟損失。
而更弔詭的是,即使已經紙包不住火,詐騙的事實就擺在眼前;霍姆斯呢,她要面臨的是二十年的牢獄之災。但她都始終都堅信自己的發明,雖然還「不成熟」,但終究會改變世界誒!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指的是在同一時間或處境裡面,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而產生了一種不舒服的緊張感。
而為了改善這種緊張感,於是呢人們會很自然的,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相信的理念跟行為保持一致、沒有衝突的感覺。於是這樣的一個人,才能夠繼續順利的生活下去。
而不管這位跌落神壇的霍姆斯,她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不肯認錯;我都相信喔,在她內心當中有某一個部份,就是這種「認知失調」的狀態;所以她才會一錯再錯,還不斷「自我合理化」自己的這一切行為。
事情發展到此喔,我們都知道霍姆斯,是一個「不肯承認錯誤」的騙子。
但我邀請你想一想,那些曾經對她深信不疑的投資人,在某個程度上,會不會也因為面子或自尊的問題,不肯承認自己「錯信他人」,才會放任霍姆斯去扯出這個瞞天大謊?
而回到你身上,在你的生命裡,是否也曾經執著在某些錯的地方裡,想要找到對的答案。像是那些不斷的容忍花心、有賭癮、酒癮的情人,去期待對方回心轉意,或者是改變自己。
或者是明明你投資已經決策錯誤,每個月都在虧錢,卻還不斷的砸錢去補洞,不肯執行停損;這些都是同一種心理機制,不想要面對自己「認知失調」所惹下的禍。
也就是說喔,會讓我們上當的,不只是只有「詐騙集團」,還有我們心中的慾望跟恐懼,它會化身成為一個生命的考驗,在情感啊、工作啊、友情裡面,顯露出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在我的實體課程裡,經常會問學員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偷車賊會偷最好的車,還是偷好偷的車呢?」
假如你曾經受騙,或者你的身旁的人就是詐騙集團,像是職場裡霸凌你的同事、危險情人、對你進行情緒勒索的家人…。
你也可以好好問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或者是「不想承認錯誤」這樣的狀態?所以讓你變成那一台「最好偷的車子」。
這些功課的背後,都需要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然而面對自己,它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直不面對,你只會活得更不容易啊!
這也是「啟點文化」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們讓每個有機會接觸我們的人,開始去面對真正的核心,無論是生涯的發展、還是人際溝通。
當然,最該面對的,就是你自己。只要你願意,啟點文化都在這裡,歡迎你~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一起前進!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在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
這一門課呢,集合了我這二十年自己創業、生命的實踐,還包含了超過上千人次的直接的教練跟諮詢。因為幾乎每一個人跟我談到最後,都會談到他要怎麼樣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
其實呢,人生是一個時間軸的累積,如何讓時間變成你的朋友?讓時間幫助你累積、幫助你放大,這其實不難,但它需要一些必要的觀念,跟必要的作法。
【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跟你一起前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99%的人不知道這些汽車LOGO暗藏玄機|奧迪的車為什麼是4 ... 的推薦與評價

99%的人不知道這些汽車LOGO暗藏玄機|奧迪的車為什麼是 4個圈圈 ?難道跟奧運有關係!?瑪莎拉蒂的三叉戟怎麼來的?|汽車LOGO冷知識# 3. ... <看更多>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的帖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四個圈圈是奧迪那五個圈圈是........ ... 「四個圈圈的車不見了」 竟然價值百萬 ... 三個圈圈是米老鼠兩個區圈是8 一個圈圈是.. .. 阿就圈圈啊. ... <看更多>
四個圈圈的車子 在 [問題] 爸爸新車請益-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最近爸爸的altis大小毛病不斷
光是4組高壓線圈這一年半來就換了3組
所以想直接換台新車給他
他的要求不多
就是妥善率高且好保養即可
像是板上較注重的0~100加速反倒是其次
平時用途主要是他跟家母兩人去拜訪朋友
或是我們全家四人一起上山
目前的名單有以下幾台
1.toyota camry尊爵版
2.toyota crown貴族版
3.Lexus ux250h
預算大約在100~150萬內
還有目前家中是沒辦法新增充電設備
所有暫時不考慮純電車
再麻煩各位提供意見了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N97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75.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6058648.A.A6F.html
車子還有滿多狀況的
至於剛開始只換一支是車廠說問題不大
我們也沒有想太多
沒想到後來又會發生一樣的事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