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稿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台灣:六四32週年線上悼念晚會及系列活動 】
活動直播連結:https://fb.me/e/3JKYxOWok
新聞聯絡人:華人民主書院倡議主任 Richa 0968 802 655
------------------------------------------------------------
因香港及澳門今年遭遇禁止舉行六四運動相關集會,台灣成為華語使用地區當中,唯一能在6月4日自由且受法律保障舉辦悼念六四活動的地方。
由華人民主書院、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等27個在台灣的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六四32週年活動籌會,於六月三日在自由廣場牌樓前以LED燈具擺設「896432」字樣,與自由廣場互相呼應,在暗夜中發光,象徵人權照亮民主,在台灣延續六四燭光不止息的意義,更呼籲各界持續關注六四事件真相乃至追究中國當局人權責任。
籌會團體於六月四日下午四點,頂著豪雨並定配合嚴格防疫規定,在自由廣場牌樓前設置以「悼念六四天安門屠殺亡魂」牌位為中心的 #悼念亭,並展出六四當年的現場照片,於悼念亭提供鮮花,開放民眾哀悼及追憶六四犧牲者,場面和平素樸。至現場獻花悼念的來賓包含 #六四親歷者吳仁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 與籌會團體代表,悼念亭開設至晚間八點。
不料在晚間八點接近活動尾聲,#遭三名不明人士接近,#其中一人強行推倒現場六四照片,現行犯隨即遭警方逮捕,移送仁愛路派出所,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代表六四籌會向攻擊者提告,並表示,對六四暴力決不妥協,不論是32年前的天安門,或是在台灣自由廣場悼念亭的攻擊,堅持追究責任,要求道歉,捍衛民主重要原則。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部分,為配合防疫規範,籌會團體將過去在自由廣場實體舉行的集會,移師線上,於六月四日當天晚間七點至九點間,在華人民主書院與數個共同合辦團體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直播舉行「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各社交媒體加總觀看人次為4300人次。除了籌會民間團體代表的發言,也邀請 #六四民主運動親歷者與研究者吳仁華先生、#香港流亡民主人士羅冠聰 及 #張崑陽、#立法院長游錫堃、#立法委員林昶佐、#邱顯智、#洪申翰 等人發言,同時邀請 #海外中國異議藝術家巴丟草 發言及繪製以奶茶聯盟對決極權坦克為意象的主視覺,並邀請 #在台的東南亞組織 代表發言,發言者來自緬甸、泰國等組織。以「直播或錄影」形式悼念六四屠殺受難者並聲援其家屬,同時聲援抵抗中共極權、爭取民主與人權的行動者。
#立法院長游錫堃 於線上悼念晚會中表示:「 1989年,一群手無寸鐵的市民、教授、學生,向北京政府要求政治改革,中共派出坦克與軍隊展開屠殺,全世界目睹這場悲劇的人,均震驚不已。」游錫堃說:「在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2周年的今天,我們除了悼念六四受難者,聲援香港及緬甸的民主鬥士外,也要呼籲全球愛好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極權中共,促進中國人民,早日同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的普世價值,共同締造和平、互惠、共榮的世界。」
#六四親歷者與六四屠殺的見證人,同時也是六四事件的史料研究者 #吳仁華 基於他長年的研究事證談到:「天安門事件是194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民主運動,解放軍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開槍鎮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進軍,總計25萬左右軍隊進行鎮壓,造成大量民眾傷亡」他認為:「學生參加1989六四活動,一直都是秉持和平、理性與非暴力的原則,提出包含新聞自由、反對腐敗等七項訴求,今天看來這些訴求仍是合理正確的,卻被中共當局定性為動亂。」吳仁華說:「在六四屠殺事件當中至少有2,000左右民眾與學生死亡,有更多人受傷,隨後,中共在全境範圍內逮捕兩萬多人。將其中一萬多人判處包括死刑在內的刑罰。我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科系的學弟,在六四屠殺後被逮埔關押在北京監獄當中,在獄中堅決不按照當局要求認罪,後來罹患重病後被拒絕就醫,在年僅26歲時在獄中過世。然而他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吳仁華又說:「即便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很多八九民運的參與者仍然堅守在中國境內,推動民主化,最後在獄中不幸去世,例如:在六四後被判刑13年的知識份子陳子明、組建中國民主黨並且被判刑有期徒刑20年,甚至在刑滿之後繼續從事中國民主化運動又被判處七年六個月有期徒刑的胡石根,又如在獄中死去的劉曉波。在發表的最後,吳仁華認為,六四事件後歐美的綏靖政策,讓中國舉辦北京奧運與加入WTO等事蹟都是縱容中國快速發展經濟與世界影響力的因素。他鼓勵台灣的年輕人應該認清中共面目與核心本質。
#羅冠聰 說:「我們的出發點已經從很國族,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去為愛國同胞悼念。這種國族主義比較重的立場,轉移到要去追究中共,不太是基於我們有同一個國族,或者身分認同的立場去追究中共的責任,而是我們與八九民運那些學生所面對的政權的本質也是一樣。現在作為一個抗爭者的呼應和相連,這種情緒和精神去悼念六四。」他希望身處海外的流亡者們可以積極參與六四相關悼念活動,因為,六四天安門屠殺正是中共集權本質的烙印,應該返服提起,讓國際社會對於對六四天安門屠殺有更深刻瞭解,以期使國際社會更加理解中共集權暴虐的本質。羅冠聰在分享中表達對台灣人支持港人的感謝,並誓言會持續跟中共極權持續周旋,並與台灣繼續並肩作戰對抗威脅。
#吾爾開希:「那時如果沒有六四屠殺,32年來的中國會是怎樣,我相信也不會出現,對數千萬訪民的無情迫害、對法輪功的殘酷鎮壓,維權律師與公民團體,會成為中國出現公民社會的重要催生者,新聞自由會日益壯大。而在這自由的媒體的監督之下,中國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不會出現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如此令人咋舌的腐敗現象,也不會形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體制性的巧取豪奪,會更加貫徹港人治港的原則,今天的香港應該早已成為,比內地先進的多的成熟民主社會。」
#立法委員林昶佐 認為,中國自六四後在經濟及科技上都有十足進展,實際上卻是利用這些發展來強化對中國人民的獨裁統治,林昶佐認為,台灣人都應更勇敢的站出來,和全世界一起為這些受壓迫的人民發聲,這也是在保護自己民主、自由的生活。#立法委員洪申翰 提到:「中國共產黨擔心害怕有人在六四這一天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黃曉敏(1962年生,河南省新野縣人,曾經在新疆喀什市疏勒縣農三師黨校擔任教師,六四民運參與者,自由撰稿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也是四川泛藍聯盟召集人之一。)、王愛忠(廣州知名維權人士),今年在這樣的狀況下被拘捕,甚至可能被判罪。這讓人非常難過與傷心。」
推動台灣新憲法的 #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 說:「身為台灣人,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好,中國人民擁有更多基本人權保障,中國社會更加開放自由。就像我們推動新憲法,中國也應該有一部新憲法。唯有讓中國自由民主,才不會有大家今天看到的西藏人、新疆人、香港人所受的壓迫。」
在晚會尾聲「#奶茶聯盟大團結」的段落中,#香港流亡民主人士張崑陽說:「香港已經不被允許紀念六四了,我們應該要集結起來一起思考,如何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中共政權,杯葛北京冬季奧運。」#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發言人,在台灣留學的 #PhisutDetkhunthod(#范偉明)以泰文發言表示,泰國學生運動以爭取民主自由與反對獨裁軍政府為訴求,因此在六四這天應該不分國界同行支持,他認為,獨裁政府對待人民有相似的模式,必須記得犧牲的人:「只有當我們能自由而不受壓迫地思考和行動時,才能成為人。獨裁者即使用盡辦法遮掩與扭曲暴行,終將都會被發現與識破。」而正歷經政變的緬甸,則有 #緬甸Z世代代表張同學 發言,他認為:「無論香港、緬甸、西藏或六四,都圍繞著一件事實:如果我們放任獨裁者所作所為,人民的未來該怎麼辦?我們希望革命的生活可以終止在我們這一代。」
除了受邀嘉賓各自發表六四短講,晚會主持人於 #晚間八點九分,#邀請觀看直播的民眾一起點起燭光,在香港及澳門遭受言論自由打壓的當下,象徵風雨不滅,取用8964數字的意象,默哀64秒。
籌會將另外兩個活動:「自由廣場實體微型悼念亭」獻花影像與自由廣場「人權照亮民主:自由廣場排燈悼念」影像,#結合已故中國異議詩人同時也是中國地下文學推動者孟浪 的用來悼念二二八及六四的詩作「數字之殤 數字之痛」詩歌朗誦,輔以 #音樂家李婉菁 的樂曲,製作成兩支影片在悼念晚會中播放,孟浪念到:「人類因數字存續不滅的記憶;也因數字人類的另一類人製造著可怕的遺忘……這數字不再是日子,這數字不再是時間;誰能數得清?誰能在這裏數得清;這數字是血滴、汗滴、淚滴、雨滴,四海飛濺,八荒轟響! ──獻給2.28,也獻給6.4」。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共同合辦團隊如下:
華⼈民主書院、台灣⼈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基⾦會、西藏台灣⼈權連線、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永社、台灣基督長⽼教會、陳⽂成博⼠紀念基⾦會、⼈權公約施⾏監督聯盟、獨⽴台灣會、史明教育基⾦會、台灣制憲基⾦會、台灣北社、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民間⽀援⾹港協會、Myanmar Generation-Z (Taiwan)、台灣聲援緬甸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Myanmar、台灣勞⼯陣線、臺灣⼤學研究⽣協會、政治⼤學學⽣會、成功⼤學學⽣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好民⾏動⽂化協會、輔⼤⿊⽔溝社、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
孟浪: 《數字之傷,數字之痛》
https://streetvoice.com/sandrali/songs/130014/
「紀念六四:線上悼念」網站
https://vigil.8964.memorial/
------END-----
四川大學科系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同時收到嚴力從紐約寄來的/一行30年特刊/,美國詩人張耳在台灣秀威出的/詩集離你最近/, 這本詩集的詩與插圖好可愛呀!可惜沒有簽名。洪君植、嚴力 的獻詞名單漏掉海子。他曾與我同時出現兩期。
年初嚴力邀我寫一篇回顧文,已收入/一行30年/,文章如下>>>
當初寫下了那一行詩 顏艾琳
他媽的──觀「星星十年展」有感馬德升的「國罵」前衛表演
100
(他媽的)
譯:他媽的一百次方。哎!實在很過癮的事……
1989年3月於臺北
這是一首標題叫「他媽的」的詩,當年正閉關重考大學的我因杜十三的一通電話,跑去漢雅軒藝廊看「星星十年展」。這大概是20歲的我所經歷最有趣的一件事,因為再來就讀書讀書讀書,模擬考模擬考、再來就是64發生了,再來還幫媽媽處理爸爸的婚外情…7月上陣趕考大專三場,如此動盪的春夏兩季,我竟也考得不錯,台灣大學中文系夜間部、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等十二個科系,後來決定讀輔仁大學歷史系夜間部。
去看畫展前,有看到報刊報導黃銳策畫的「星星畫派」,其對大陸當時的重大影響力,此展前後在香港跟台北的漢雅軒展出。我完全沒想到能見到其中的幾人。尤其看到馬德升現場的行為藝術,坐在輪椅上的他充滿爆發力,配合著背景的影像,馬德升激烈的手勢跟從丹田發出的一連串國罵,在封閉的展室裡迴盪一股氣旋,我覺得有趣又震撼。
表演結束後,還是文學小太妹的我混在白靈、杜十三、好像還有張默伯伯等創世紀前輩們,跟馬德升拍了照,聽他們聊剛過去的十年,大陸文藝發生了哪些大事?小孩子哪懂這些?什麼芒克、北島、嚴力、阿城、艾未未名字聽了也沒放心上,但是回家後,還在回味著認識一個對岸前鋒畫派的興頭上,就寫下這首很直觀的一行詩:
100
(他媽的)
要知道在當年,星星畫展很可能是我首次接觸到的大陸先鋒藝術。
說是一行詩,標題、註釋卻又說明了寫詩的背景跟心情。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想也沒想,就在埋頭閉關苦讀大考前,花了很貴的郵資(可以買一本詩集的代價),給它投到嚴力創辦的《一行》詩刊了。
沒有網際網路、打國際電話貴到嚇死人的年代,就這樣在某一天,信箱出現一本頗大開本的《一行》。在1990-1992年期間,我陸續打開郵封,翻看著《一行》,讀著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詩人作品:芒克在北京、王家新曾在英國跟北京、李笠那時應該就在瑞典讀書、桑克在北京或哈爾濱、默默在上海、曾宏在福州、張耳跟嚴力跟王瑜大姐以及秦松都在紐約、非馬前輩一直在芝加哥、伊沙在西安、孫文波在四川、愛攝影的莫非也在北京、韓東在南京、還是黃凡的黃梵是江蘇、楊克在廣州、筆名程步奎的鄭培凱在紐約教書、還有海子曾經與我同時出現兩期;也有台灣詩人夏宇、陳克華、零雨、楊平、張國治、田運良、何光明、鄧秋彥等。
識,不識、熟或仍舊陌生、在或不在世,當我多年後每每翻閱手上這六期《一行》,想起因為寫詩,在1989年之後,竟然認識了其中那麼多的詩人,甚至成為好友,這一切緣起都要謝謝嚴力。更因為《一行》30周年,我才有機會回想1989年發生的一些事。
2017.5.14 定稿
四川大學科系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竹聯幫元老 柳茂川來到空中,柳茂川,竹聯幫元老之一,是臺灣幫派發展史中最傳奇的人物。多數人對這名字都感到陌生,因為現在提到竹聯,你只會想到陳啟禮。其實,柳茂川與陳啟禮,並列竹聯「陰險」人物,柳茂川是「陰」,總在暗處規畫籌謀,運籌帷幄,陳啟禮是險,站在前線負責行動。今天請柳茂川來節目中談談當時的竹聯幫,以及導讀書籍《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臺灣第一部幫派主持人親筆史記》/ 大是文化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aNrXOP8DQiI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柳茂川,竹聯幫元老之一,是臺灣幫派發展史中最傳奇的人物。多數人對這名字都感到陌生,因為現在提到竹聯,你只會想到陳啟禮。其實,柳茂川與陳啟禮,並列竹聯「陰險」人物,柳茂川是「陰」,總在暗處規畫籌謀,運籌帷幄,陳啟禮是險,站在前線負責行動。柳茂川是新文山幫的建立者,之後參與竹聯幫,懂戰術、重人和、善斡旋,之後成為三大幫派的主持人,在四海幫獨大、不斷突襲各幫派年代,成功整合「反四海聯盟」。在竹聯因快速發展,導致兄弟反目,自相殘殺之際,他重整竹聯,重建道上秩序,因此和陳啟禮並列竹聯雙龍。從讓竹聯幫真正闖出名號的「對牛埔幫之戰」,到四海與竹聯的最後一戰──東王西餐廳的對決。從老舊黑社會幫派走入歷史前的最後掙扎──三張犂幫大老李存果為弟報仇事件、四海幫大老陳永和被刺之謎、竹聯冷面殺手劉煥榮之死,一直到江南命案──一場情治機關的鬥爭,柳茂川成功保住陳啟禮、吳敦性命,免被政府高層透過一清專案滅口。每個重大事件,你都可以看到柳茂川扭轉歷史與江湖的縱橫家身影。
問這位高齡80歲的臺灣高輩分的當年幫派老大,如果人生重來,還要再走一回幫派生涯嗎?柳茂川說:「熱血少年只知義,現代幫派只看益。」替臺灣江湖發展史,下了最好的註解。作者記述都是真人真事,且重要事件均由當事人、知情人士互相印證後才定稿,為最接近真相的臺灣幫派史。
◎來賓介紹:柳茂川
浙江臺州臨海人,民國29年出生於四川涪陵。民國55年畢業於淡江文理學院。大學時期當選歷任科系代表與代聯會主席,維繫淡江校園與淡水市鎮安和樂利、和諧平穩,深得人心,並素受國民黨內元老的肯定與器重。經教育部核准,於民國59年2月,赴歐洲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留學。翌年當選國民黨駐西班牙直屬分部常委兼書記,以熱心服務、排難解困獲得僑學兩界的好評與支持。民國61年暑期主持召開全歐反共愛國聯盟會議,並當選全歐反共愛國聯盟主席,旋任全歐黨務召集人。因與當局意見不合,辭去黨務工作。民國70年代初,在軍系元老薛岳、中央系元老周至柔、副總裁陳誠系繼承人郭驥等多位元老的徵召與支持、指導下,在黨內競選副總統提名。因理念與有關相左,遂暫居海外。
四川大學科系 在 四川大學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四川大學科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ruoke也提到新聞標題:「理工男」退休仍有夢何壽川預言醣將顛覆世界經濟新聞連結: ... ... <看更多>
四川大學科系 在 四川大學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四川大學科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ruoke也提到新聞標題:「理工男」退休仍有夢何壽川預言醣將顛覆世界經濟新聞連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