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水岸景緻風貌 串連河濱自行車道計畫🚲‼️
🚴♀️今年是自行車旅遊年🔅打造基隆河岸自行車道,串聯雙北市(瑞芳四腳亭、汐止、台北連淡水)並引進公共自行車系統🚲
⭕️這是旻勳參選議員時提出的政見之一☝️
(旻勳參選議員政見及資訊ℹ️)
https://election.storm.mg/candidate/11067
✔️旻勳從擔任右昌市長秘書時就一直非常關心「基隆河岸自行車串連計畫」,並且在擔任市議員兩年多以來也不斷請林右昌UChange市長與蔡適應立委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來改善《基隆河興隆街懸臂式串連步道》
https://www.facebook.com/380791725680926/posts/858091027950991/?d=n
很高興今天陪同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視察並宣布有關《基隆河岸親水空間及自行車道串連計畫》經費共1.8億 由 #中央全額負擔❗️ 讓基隆河自行車道最後一哩路完成串連🎉👏💪🥳
🤩完成後市民將可從 #基隆暖暖 一路騎往大台北地區,八里左岸喝咖啡☕️淡水吃完阿給🥠下午河濱公園,晚上再來基隆廟口品嚐小吃😋全新體驗🥰
未來旻勳也會繼續努力朝發展暖暖觀光及輕旅行來打拼!我們一起加油💪讓基隆、讓暖暖更好👍
林旻勳
#暖進你心❤️
#打從心裡暖暖的❤️
市長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85848024784096/posts/3677250062310524/?d=n
「四腳亭 咖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暖暖最用心 · 林旻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麵包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早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早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早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我愛四腳亭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新北五四縱走四腳亭十分五分山主峰西峰龍門山粗坑口古道 ... 的評價
- 關於四腳亭 咖啡 在 [紀錄] 雲嘉十八連峰 - PTT評價 的評價
四腳亭 咖啡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祝大家平安返鄉,與家人歡度春節,新年快樂!
這是金車公司在1992年為旗下飲料「伯朗咖啡」攝製的「故鄉篇」電視廣告,以尚未雙軌化與電氣化的「北迴線」鐵路為主角,火車經過隧道的那一段應該是在大南澳平原,而非畫面上標示的蘭陽平原,因為當時的宜蘭線已經雙軌化了,行經南澳隧道的北迴線則尚未雙軌化(北迴線的雙軌化工程於2005年1月全部完工)。
片中可以見到宜蘭線上的宜蘭車站、龜山島、大南澳平原、冬山河親水公園,以及冬山河上的龍舟競賽與在岸邊寫生的孩童們。
廣告歌曲是王傑演唱的《回家》(陳大力、陳秀男作曲,劉虞瑞填詞,Ricky Ho 編曲),值得一提的是,飛碟唱片於1992年10月發行的《回家》專輯,不只是王傑的首張個人單曲唱片,也是台灣唱片史上首張以單曲型態出版的專輯,其中收錄了《回家》及其伴唱版,和英文老歌《Desperado》。
《回家》專輯由王傑與陳大力共同製作、彭國華監製,是飛碟唱片開發單曲CD市場的試金石;當年在預購期間便已突破10萬張的銷量,接著在這支咖啡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回家》的銷量在正式發行後隨即達到了25萬張,在華視《金曲龍虎榜》獲得進榜8週的佳績,還在1993年入圍了第五屆金曲獎的最佳年度歌曲獎。
認識北迴線:
北迴線為台灣「十大建設」之一。
在北迴線興建之前,自花蓮至台東的臺東線一直都是獨立營運,未能與西部幹線相互連結;旅客往來台北與花蓮之間需於蘇澳車站轉乘公路局班車經由蘇花公路,或是搭乘往來基隆花蓮兩港的客船。
蘇澳端原本計畫從蘇澳車站沿今台灣水泥蘇澳廠側線延長至今永樂車站,但因地區居民反對而改從南聖湖車站(今蘇澳新站)起始,並新增永春車站(已廢止)。
1973年,娜拉颱風侵襲東部,造成交通嚴重受創。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政府研議了三個方案:拓寬蘇花公路、另建雙線公路以及興建北迴鐵路。其中第三個方案所需費用比第二個方案低,效益也比較大。
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於行政院院會中報告後,由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裁示興建,並列入十大建設當中。
1973年12月25日,北迴線正式動工,並於1980年2月1日全線通車;沿線築有大、小橋樑共91座、隧道16座,全長31,029公尺,其中觀音隧道長7,757公尺,為當時全台灣最長的隧道。
北迴線自1980年2月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堪稱是當時台鐵最賺錢的黃金路線,也因此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上東部觀光事業與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節慶及假日,總是一票難求。
1992年起,北迴線開始進行雙軌化、重軌化、電氣化與號誌控制改良工程,以利疏運更多的旅客及貨運;由於沿線多高山峻嶺,雙軌化工程在許多路段均重新開闢新線,並開挖許多長隧道,其中位於武塔與漢本間的新觀音隧道成為全台灣最長的鐵路隧道,總長10,307公尺,取代原本舊線的觀音、鼓音及谷風隧道。
上述工程的大部分於2003年6月底完工,並於同年7月4日在花蓮舉行電氣化通車典禮,由時任總統陳水扁進行開幕剪綵儀式。
2005年1月,先前受到新永春隧道湧水問題,以及南澳隧道軌道改善工程延遲影響的雙軌化工程全部完成。
完工後的北迴線列車班次密度大幅增加,並且有效縮短台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
2016年3月1日,北迴線全線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認識宜蘭線:
宜蘭線是指八堵至蘇澳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長93.6公里,共27個車站:八堵、暖暖、四腳亭、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雙溪、貢寮、福隆、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外澳、頭城、頂埔、礁溪、四城、宜蘭、二結、中里、羅東、冬山、新馬、蘇澳新、蘇澳。
宜蘭線於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北兩端進行。
1919年,南端的蘇澳-礁溪段以及北端的基隆-瑞芳段通車。
1920年,南端路段延伸至大里、北端路段延伸到猴硐;原本順利進行的工程,後來卻因經費不足而暫緩施工,直到1924年11月30日,宜蘭線才全線通車。
北迴線(蘇澳新-花蓮)自1980年2月1日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宜蘭線從原本的支線升級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也因此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以東部觀光事業、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節慶及假日,總是一票難求。
於是宜蘭線決定進行雙軌化工程,自1980年11月中旬開始施工、於1986年1月9日完工通車。
2000年5月,完成電氣化的「八堵-羅東」路段正式通車。
2003年7月,完成電氣化工程的「羅東-蘇澳」路段正式通車。
「基隆-八堵」路段原本設有宜蘭線專用路軌,列車可於八堵折返向東部,不過八堵的軌道在修改後已將折返點改至七堵,且原本的專用路軌也改成和縱貫線共用。
四腳亭 咖啡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永萍瑞芳服務處開幕預告 #地方創生中心
在昨天的貼文裡,我藏了一個彩蛋(「彩蛋」一詞代表的意思,主要是源自西方復活節找彩蛋(Easter eggs)的遊戲,寓意「驚喜」。),就是揭露我瑞芳服務處及「地方創生中心」開幕!
我們瑞芳經過網路票選成為「2019經典小鎮」,更是國際旅客最喜歡景點的前10名,常躍上國外雜誌。同時具有享譽世界的國際級景點,如九份老街、金瓜石黃金博物館、猴硐貓村、煤礦博物園區、14公里海岸線深澳象鼻岩、酋長岩、南雅奇岩、鼻頭角步道、四腳亭砲台、基隆山、茶壺山、三貂嶺、報時山步道等美不勝收的景點。
雖然是觀光客喜愛的旅遊景點,但瑞芳也面臨到隨著產業發展及轉型,城鄉人口結構失衡、老年照護及安養等問題。正因為看到這樣的問題,如何透過文創帶動地方創生、社區營造、創造青年返鄉機會,是我最想做的事。
我的瑞芳服務處,有著文創姐一貫的風格,除了展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外,未來會跟汐止文創空間一樣,安排不同的藝文活動進駐。開幕茶會當天,永萍上周日在臉書介紹的石讓咖啡老闆/石讓樂團琴手兼薩克斯風手/文創器物手作者:具有多重身份的林育生老師,為了我的開幕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除了可以聽到薩克斯風的表演,知名藝術家陳佩歆也會在現場進行彩繪。
永萍誠摯的邀請各位好朋友利用周六來瑞芳,到我的服務處度過美好的周六午後!
➡️時間: 9/21(六) 下午3:30
➡️地址: 瑞芳區明燈路三段64號(瑞芳車站前站出站步行1分鐘)
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麵包 :: 台灣觀光指南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觀光指南,四腳亭美食,四腳亭吐司,四腳亭蛋糕,四腳亭咖啡,四腳亭南瓜蛋糕,四腳亭三大麵,南瓜蛋糕價格,四腳亭阿美滷味. ... <看更多>
四腳亭 咖啡 在 我愛四腳亭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從小住四腳亭至今已26個年頭了,目前陸續增加中~ ... 戒了咖啡的山羊 ... 哈哈我也是想回說沒有幾十年啦我大約在高中畢業那年搬到四腳亭(民國84年), 那時確定沒有 ... ... <看更多>
四腳亭 咖啡 在 #四腳亭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四腳亭at Facebook. ... 【新開店】質感鬆餅店「松鼠鬆餅s.s.waffle」插旗四腳亭,打造清新餐飲新體驗@蜜絲米的散步生活 ... 福隆 星巴克品咖啡看看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