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你的三條命】
先看此文本,明天再點擊進入YouTube觀看視頻,此文本内容跟視頻內容是不同的。
【天道酬勤 + 一萬小時聯想】
1)《周易》有一句話說:天道酬勤。
在這裡,我想借題發揮的是,你一萬小時沒有生命力的勤勞,只是為了交功課,以為用機器人麻木的心去努力勤勞,即使你喊出我做到,我有做,但,這是沒有效果的。
說得直接一點,你很努力交功課補足一萬小時是沒用的。
2)儒家和《周易》說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的目的是讓你有客觀性,可變性,複雜性的認知,有了這個前提的條件,我們再看回儒家和周易,都很重視生機勃勃和生生不息的內涵,你有了這兩個前提條件,再看回天道酬勤,再銜接到一萬小時的訓練。
你就會明白:這一萬小時的天道酬勤執行當中,其實你不是機器人,而是生生不息,生機勃勃做這個訓練。
3)以下這段文本,本來想重拍,後來時間不足,所以只是寫文本補充:
如我在倉庫工作時,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我讀書一旦不明白,我就逼自己不斷讀下去,
是為了讀書而讀書,
當年我做倉庫的時候,
就是用這種盲目的努力,
逼自己讀書的,
可是,智慧沒有很大的長進。
後來,我改變讀書的策略,
碰到讀不懂,
我一樣會逼自己,
一樣會很勤勞,
不過,我開始會分析,
到底「我不明白」的是什麼⋯⋯
(a)是概念嗎?
(b)還是是名詞(陌生專用詞彙)?
(c)或者是這方面的資訊,我無法想像到,甚至連貫到我的「認識」?
這三種我是哪一種搞不懂,哪一種不明白?
如你第一次看到《中庸》說的【致中】,
這個是一個專有的陌生詞彙,
你等於是不明白陌生詞彙。
還有,你沒有【致中】的概念,
你對【致中】+【致和】這兩個概念不清楚,
換句話說,現在說對概念不明白,
對陌生名詞的意思不清楚,
所以,很自然連貫不到你的「認識」。
好了,生生不息,你可能明白這個名詞,
但概念模糊,如,到底怎樣纔算生生不息呢?
如果你概念模糊,定義不明,自然聯想貫通不到你的「認識」。
我是這樣一層一層將不明白的部分,
慢慢搞懂,這樣的勤勞才會由量變質。
為什麼我說由量變質呢?
因為我要繼續讀下去,纔可以看到各派不同的解釋。
看多了各派不同的解釋,慢慢形成了一個概念。
看多了各派引用的案例詮釋(例子),慢慢連貫到自己的認識。
4)以下文本這個部分本來也是想重拍,
但是那時已經是接近下午五點了,所以我不拍了,
通常,我拍影片的時間是上午,然後陪孩子吃早餐⋯⋯
中午之後開始剪影,
所以,我還是補上文本,
就拿我們一位學員來說,擺地攤賣風箏,
照理由來說是沒什麼樂趣吧?
他將擺地攤賣風箏,變成,
(a)搶什麼有利的位置,
(b)看經過的人羣,哪些人會瞄一瞄你手上的風箏,
(c)自己的風箏放到天上,該講什麼話(或做什麼)吸引路過的人,
(d)不直接跟顧客交流,突然叫顧客幫忙拿著放在天空的風箏⋯⋯
每一種方法都試一試,總比只是問先生要不要買風箏這種機器人做法好!
4)一個為了交功課,為了賺點小錢,即使講一萬小時的要不要買風箏。
一個不斷思考其中微細分別,不斷做實驗賣風箏的擺地攤的銷售,
他們最大的分別是:後者他的眼裡雖然重複做一件事情時,他內心是有辦法看到其中的微差別,他的一萬小時之後纔有不一樣的變化。
5)因為機器人的一萬小時只不過是交了一萬個功課,有量沒有質,不湯不水,不見火候。
6)有生機和生生不息的一萬小時,整個過程當中他探索了可能是更多的可能性,他看到的可能是更多的可變性,微妙無窮的執行細節。
7)最後,我在視頻是用馮學成先生三條命來貫穿延伸想法的:
人有三條命:
第一條命:肉體生理的命,生老病死一生人。
第二條命:社會階級的命,貧富貴賤的生活。
第三條命:精神內涵的命,喜怒哀樂,情緒與慾望的內在變化。
8)所以《中庸》「致中」+「致和」的訓練,
靜時致中,動時致和,這些都要落實到你最基本的生活層面,
尤其是你每天重複在做的事情,如打掃清潔煲水關門,照顧父母,
都要求你用致和的態度去應對,
然後觀照自己的情緒是不是變成一個沒有了生機的機器人。
9)人可以行屍走肉去用完你的三條命,人也可以生機勃勃,生生不息走完你三條命,這個是你自由的選擇,就看你要怎樣活用這三條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