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10的網紅胖胖JerryS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詞/曲:JerrySung beat:LitKidBeats record/mix:Zac Rao lyric: 走在公園 看孩子追逐嬉鬧 沒有太多煩惱 事情全都沒有蹊蹺 不怕曝光 不必低調 追逐快樂 那是必要 全都在這 刻下記號 時光的膠囊 他步入教堂 現在和孩子 一起嘻笑 還記得當年 在演講台...
「國中作業太多」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胖胖JerryS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新聞] 國一兒功課寫到凌晨寫不完媽翻聯絡簿「 -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新聞] 小一作業太多家長怨:孩子每晚11點才能 的評價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國中學習討論群| 昨天小孩寫作業到11點還沒寫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小一功課太多可以檢舉老師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中作業太多 在 【尊】他們就是「抖音點閱最高」的前10名! ? 為什麼對鏡子 ... 的評價
國中作業太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來自贈物社團的媽媽,誤丟訊息給我;她想向某人借閱繪本,圖書館預約還要等,有些絕版買不到等,而我手邊剛好有幾本她需要的書單...
照片裡面是人權相關的繪本書籍,或者說和戰爭也有關聯的。
也想到幾年前在梓書房的大人繪本之夜,曾經帶過《不是我的錯》這本,下面是當時寫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不是我的錯》
文 雷·克里斯強森
圖 迪克·史丹柏格
譯 周逸芬
和英出版社
大人繪本之夜 第七場《不是我的錯》2017/11月
朗讀完內容後,大家有些安靜,需要沉澱彼此的心情,
有位朋友說: 以為到黑白線搞圖片後,全文就結束,沒想到還有後頭的「和我沒有關係嗎?」黑白照片,更令人震撼…
「這是幾年出版的作品呢?」有朋友這樣問,原作是1973年,台灣是2000年出版;這可以是在描述國家、戰爭等議題,還有被邊緣化的角色
(例如台灣在國際社會角色)
可以討論的問題有較大範圍的社會,戰爭,國家等公共議題,我們先把範圍縮小到個人部分,也就是黑白線搞圖片裡的哭泣小孩,請問大家如果自己是那位哭泣小孩,會希望周圍如何對待你? 對你說什麼話嗎?
「沒有任何人拉我一把時,我就做,自己拉自己的人」
「我就曾是那位哭泣的小孩,不只同學,連老師都曾經是參與一起的人」
「教育現場的老師,如果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可以有諮商輔導的管道嗎? 學生有,老師自己有嗎?」
如果這時有一個重要他人的角色,可能會改變一些什麼…
「那時有位同學,不在意他人眼光,就是願意和我講話,一起寫作業等,後來和同學的相處情形就改善很多…」
「我無法想像那個哭泣小孩的處境,因為我們的成長背景,從來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即使你和同學很不一樣,同學也不會來欺負你;
現在的社會看似多元化,願意接受各式各樣的意見,但有真的接受嗎?
現在和過去的父母,都一樣沒時間陪小孩,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和以前不一樣了呢?」
「國小時,整天都在玩耍;國中時,遇到了很棒的老師,可說是影響了我的一生。」
「小時候,爸媽沒有太多時間陪伴我們,放學後幾乎都得到安親班去;必須要不斷地和人相處」
「這本書有三個角色的出現: 哭泣小孩,圍觀小孩和訪問他們的人;為什麼大家都把自己定位在哭泣小孩呢? 沒有去看看和討論其他角色呢? 後面的社會,國家等公共議題也很值得探討」
「這是第一次來聽大人繪本,覺得很新鮮很特別,一本故事大家有不同的切入點,有人看到自己過去的點滴,有人看到更大的格局,很多的收穫」
在進行活動之前,我也翻了《孩子與惡》這本書,摘錄幾句有感的文字,也呼應朋友們的對話:
『多樣化說起來彷彿是文明與進步的象徵,但是在不好的情況下,卻因為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實在太多了,使人無所適從。』P.240
『…在青春期到來之前,人已經是一個以兒童的型態高度完成的個體。以兒童的方式,從兒童的角度,他擁有多樣的能力與豐富的知識,對許多事物都有他自己的判斷力。但是在青春期的時候,這個以兒童的型態成長、成熟的人,卻從最根本之處顛倒,解體,必須再一次重新面對生長的過程。』P.240-241
『老師如果過於單純地認定霸凌是「惡」,當他發覺霸凌的跡象時,就會開始「調查」誰、在什麼時候施加霸凌、誰遭到霸凌等等,熱心於找出「犯人」。但是對諮商師來說,找出誰是犯人並不是重點,他在意的是,首先要傾聽一個孩子所說的話。這樣做的話,孩子會以他自己的方式進行各種思考,自己想出決策、自己實行。如此一來,就沒有必要再去判斷誰是「惡」徒。』P.189-190
每次活動前,我都會焦慮緊張,這次也不例外;事前我先找朋友練習這個故事內容,她有提到現場可能會有人掉眼淚或哭泣,你要如何回應等…週五晚上有朋友流眼淚了,我想那是一種感同身受,甚至回想起小時候過往點滴的眼淚,因為那時還不懂為什麼自己會被欺負,或者跟著去欺負人…現在再回頭看,已經有不同的心境,因為我們長大。
也很開心聽到朋友分享,一本書能有不一樣欣賞的角度心得被提出來討論,這是她以前沒注意過的;大人繪本之夜的用意,就是希望能讓更多大人看到創作者的用心。
國中作業太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得國一的時候
半大不小的青春,前面同學傳遞的紙條,經過我的位子往後傳,卻被班導師叫了起來,打了手心。
現在回想起來也不過30出頭的男老師,打了手心之外,週末回家還要處罰寫讀書心得報告。
國中時候面對處罰,總是轉身不經意就忘記,青春中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委屈。
回家隨手拿起書櫃前面的一本書,把記憶中看過的心得寫在讀書報告上,不帶心眼的把處罰當成一種交代,有交卷就好。必須開心玩耍週末。
星期一的上學日,午休時候,國中女生和同學嘻嘻哈哈的午餐,忽然間看到男班導氣沖沖地走進來,從座位上拉著我的領子站起來,一路拉到教室門口!
然後大聲地說一句「跟我到教師辦公室!」
站在導師辦公室的桌前,老師重重摔下我的讀書報告,我看到自己作業簿上的筆跡。
讀書報告、書名「愛的教育」
老師大聲喝斥、覺得我在諷刺他,因為之前他打了我的手心,所以我讀書報告特別揀選「愛的教育」😥說實話、那個年代我真的沒有這種心眼!只是順手,完全沒有故意諷刺的意味。
打我手心沒有哭,誤會我卻讓我哭哭啼啼地解釋,老師當然完全不相信,要我回去再寫兩篇。
回到教室、看到閨蜜更覺委屈,繼續趴在桌上大哭!
女孩們過來拍拍肩膀,遞遞衛生紙,聽我訴說我的委屈,然後我總感覺,她們不了解我現在內心委屈的程度。能夠從她們身上給我的關懷跟紓解怎麼好像都不夠。
⋯⋯⋯⋯⋯⋯⋯⋯⋯⋯⋯⋯⋯
我不知道為什麼想起這個故事,可能跟今天幾件好像可以連結,又不能連結的事情串在一起。
1.命運的安排什麼地方轉彎,你永遠不知道。
「一個莫名經過的紙條,引發了蝴蝶效應」
2.人生要注意的小枝小節好多,帶著一點心眼過人生,白目會讓玻璃心破碎,誤會一旦產生,解釋總是無效。
「那一本書不好拿,一定要在別人處罰你完了以後,回饋給他一本愛的教育!粗枝大葉加上白目,得到的結果就是活該!」
3.你的傷心委屈、只有你自己百分之百感受得到。別人對你的安慰和理解,就好像你吃到美食的時候,食物在你嘴巴裡,再怎麼分享,別人也是只能感受到百分之二十。
「再體貼的朋友,別人不能百分之百感受你的感受。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快速復原強健的內心,也是一種體魄,平日要鍛鍊💗心眼不能小💗」
人會長大💗你有讓你長大的故事嗎?
#人生還在學
#做個氣派的大人
國中作業太多 在 胖胖JerryS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詞/曲:JerrySung
beat:LitKidBeats
record/mix:Zac Rao
lyric:
走在公園
看孩子追逐嬉鬧
沒有太多煩惱
事情全都沒有蹊蹺
不怕曝光 不必低調
追逐快樂 那是必要
全都在這 刻下記號
時光的膠囊 他步入教堂
現在和孩子 一起嘻笑
還記得當年 在演講台上
台下的好友 逗得你笑場
校歌亂唱 惹怒了校長
被記警告 教官週末罰你愛校
廁所發現學弟 套套
用完亂丟在 洗手槽
或在角落 偷偷 親親 抱抱
朝會又被警告
"你不要被我抓到"
他抓便便塗鴉 ew真的糟糕
剛寫完作業 ㄟ同學借我抄抄
今天放學要玩freestyle還是跑跑?
我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未來的規劃都先不思考
把成績單給全部撕掉
當時不憂鬱不用吃藥
對 不要去管他到底是誰
偷嚐禁果 就食髓知味
同學不要 在上課自慰
不用太多防備 像個刺蝟 上課嗜睡
不用管多狼狽 怎樣浪費 如何上位
我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未來的規劃都先不思考
把成績單給全部撕掉
當時不憂鬱不用吃藥
我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未來的規劃都先不思考
把成績單給全部撕掉
當時不憂鬱不用吃藥
我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未來的規劃都先不思考
把成績單給全部撕掉
當時不憂鬱不用吃藥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未來的規劃都先不思考
慢慢 眼神逐漸失焦
慢慢 變的需要治療
慢慢 的變了
慢慢 不見了
看看 浮現了
渙散 逐漸的
突顯的問題 失去了倫理
世界都變了 還是長大了
---分隔線---
小學六年級有一位轉學來的同學
上課時掏出他的大XX(真的蠻大)擺弄給大家看
後來看了九把刀的作品直接勾起記憶
國中有次升旗典禮教官很生氣的告訴大家
有人把便便抹在廁所牆上塗鴉
高中班級掃區是廁所
在洗拖把的水槽看到了使用過的套套
恩 歌詞是真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FV5276NDs/hqdefault.jpg)
國中作業太多 在 [新聞] 小一作業太多家長怨:孩子每晚11點才能 的推薦與評價
小一作業太多家長怨:孩子每晚11點才能睡2016-03-22 15:01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年兒童福利聯盟查調查發現,九成國中生天天睡不飽,一成三兒童學習過度疲勞。 ... <看更多>
國中作業太多 在 國中學習討論群| 昨天小孩寫作業到11點還沒寫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是有補習到很晚的,那很正常,但想如果只是補1個半小時的甚至沒補的,那真的太晚了!我個人是補習到九點半,回家還要吃飯洗澡,最後還有功課,吃飯洗澡就到10點多 ... ... <看更多>
國中作業太多 在 [新聞] 國一兒功課寫到凌晨寫不完媽翻聯絡簿「 - 看板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1.媒體來源:
SETN
2.記者署名:
陳佳鈴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國一兒功課寫到凌晨寫不完 媽翻聯絡簿「共42樣」嚇傻
4.完整新聞內文:
國中拚升學,功課比國小還多是必然現象,但要是多到還得寫到凌晨才能寫完,恐怕也會令家長與學生超崩潰!一位媽媽25日在臉書上發文,貼出國一小孩的聯絡簿照片,疑惑「現在公立國中課業都這麼重嗎?」因為整篇聯絡簿不但不夠寫,還得用便利貼,一共42項作業及提醒事項,讓家長看了心疼又傻眼。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1/03/26/3082374-PH.jpg
▲國中生的功課這麼多,寫到凌晨都寫不完。(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文說,家中小孩前一晚寫作業,寫到半夜快1點還沒寫完。原PO只好要小孩先去睡覺,隔天早起再繼續完成作業。原PO好奇現在國中生的功課到底有多少?媽媽一打開聯絡簿一看,簡直沒吐血,不但密密麻麻,根本不夠寫還得用便利貼,才能將所有的功課及提醒事項寫下,數一數一共羅列42大項。而家長又翻到前幾天的聯絡簿,發現也是密密麻麻,「這是隨手拍了這幾天的聯絡簿而已,就連之前的功課數量也是很可怕。看到這麼多真的就累了!」連國中生自己都在聯絡簿寫下「今天不知道怎麼一下子就寫到半夜十二點了,現在真的很累了!從
補習回來就開始寫,居然寫不完,看來要寫到凌晨了。」而令家長更崩潰的是,寫這麼多功課,成績仍在中下階段,讓家長崩潰,是不是功課太多都沒時間複習了。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1/03/26/3082373-PH.jpg
▲國中生寫到凌晨半夜,媽媽一翻聯絡簿,差點沒傻眼,驚覺公立國中功課竟然這麼多,而且寫這麼多功課成績仍在中下階段,讓家長相當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看到國一生滿滿作業事項的聯絡簿後,網友紛紛回應,「我女兒小三功課就很多,還要買數學簿,我們勾不同意,老師還打電話問為什麼不買」、「太可怕了」、「讀書比工作還累! 這麼小就提早開始體會了!」、「現在的小孩真辛苦」、「以前也差不多啦!每個老師作業都一點點,10科的一點點,想到就煩」、「多到還要用便條紙,也太多了吧。」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16096
6.心得:如果有同事明顯出太多作業是否該提醒?還是應該和和氣氣比較好...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4.14.37.34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616862112.A.F7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