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種電!東海岸最大的溼地、草鴞的家,將種161公頃光電?】
#窩動保時事追蹤 #草鴞 #保育類動物 #光電 #知本溼地 #卑南族 #卡大地布
臺灣力拼能源轉型、光電處處種!東海岸最大的草澤濕地 #知本溼地 被選中,要做全臺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園區,整片面積約200多公頃的濕地,預計種上161公頃光電......
等一等!這片濕地是一片荒地?想種光電就能種?
【不只是「鳥事」,濕地的重要你知道?】
知本溼地受到國際鳥盟評為 A1等級「重要野鳥棲地」,全臺所有鳥類1/3的種類在這出沒,包括一級保育類的 #草鴞、 #東方白鸛、 #遊隼等,以及39種二級保育類、9種三級保育類。
這裡也是眾多動植物的家,並且具備了防洪、調節微氣候、淨化水源等重要功能。
2011年它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的計畫範圍,之後卻遲遲未被劃設為國家重要溼地。這讓它從過去到現在,反覆受到開發建設的覬覦,卻無力反擊。
【沒有國家認證的濕地,坐等被開發?】
從前從前,知本溼地曾規劃要打造「台版迪士尼」,但這夢幻的遊樂區後來沒個影,2016年底卻冒出了個棒壘球場。
不久之後,這裡再次被相中,臺東縣政府委託開發商,準備將光電種好種滿161公頃,用一片黑漆漆取代綠地。
這裡不是國家濕地,生態再豐富也不用進環保署,走一遭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但!那這麼大規模、在生態熱區的開發案,難道沒有做仔細評估也沒法擋,就放它一路亮綠燈地開發去?
【在開發建設面前,生態保育低著頭!】
這是國際認證的濕地,但在國內卻是沒名沒份的。
既然不是國家重要濕地,層級不夠之下,與它最相關的 #濕地保育法 派不上用場。它身處海岸, #海岸管理法 是不是能罩它?很抱歉,因為不是重要濕地,也不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同樣是徒有法、用不到。
兩個法裡面提出「現有溼地零損失」、「自然海岸零損失」的目標~通通bye bye!
另外,這裡也沒有被劃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即使有這麼多保育類鳥類,還是不能依循 #野生動物保育法 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當能源轉型政策,力拼再生能源~從去年僅佔整體發電量5.56%,2025年要達到20%,太陽能光電四處找地種的情況,不斷在臺灣各地上演!
3個國土生態、野生動物「護法」都沒法護,這一片廣大的生物家園誰來護?這一次,靠著 #原住民族基本法 、 #諮商同意辦法 來護!
【先過了再問要不要?很抱歉,這次不行!】
知本溼地的另一個身份,是卡大地布(Katratripulr)部落的傳統領域。
這個卑南族傳統的四大部落之一,17世紀就居住於此,早、早、早於這些用地劃設、觀光發展、能源政策,知本溼地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卑南族地名「捕魚的地方」、「槍響的地方」、「積水沼澤地」、「河川地」......每個名字,都是部落生活的痕跡。
這次全臺最大,又是第一個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開發的光電案,同時也是第一起原民部落依法行使諮商同意權的大型土地開發案,到底護法成不成?備受關注。
這起開發案,民事訴訟案、行政訴願之所以會背上身,在於部落的三大家族拉罕(頭目)提出的諸多疑點,包括部落會議由臺東市公所代為召開、當中有許多非部落的成員一起投票、疑似冒領委託書......結果以贊成187票對上反對方的173票,同意開發。
對部落來說,若是諮商同意權不是說說而已,那這次總要試試~不能每次都是先通過了,才來問要不要吧?
【草鴞問:我的家呢?開發時程=失家倒數】
現在卡大地布部落力爭的訴訟、行政訴願正進行中,擋不擋得成?不知道。能擋多久?不知道。究竟哪個法,才能抵抗沒有做好生態評估、無以名狀的開發大巨獸?不知道。
若是最後仍煞不住,開發大規模地做下去了......有一天,再度失去一個家園的草鴞,牠或許會問起:我的家呢?
當「濕地」已成了「失地」,這裡對於牠們、他們來說,都不是夢幻的遊樂地,而是一片曾經擁有、後來找不到的失落之地。
————————————————
|緊急連署|拒絕知本光電:https://reurl.cc/x0QQ4Z
|網頁好讀|不怕被臉書洗掉:https://wuo.pros.is/w2wqj
|訂閱窩窩|支持動物獨立媒體:https://wuo-wuo.com/subscribe
————————————————
暸解更多請關注: 守護知本濕地
國土保育法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守護宜蘭好山好水行動聯盟孫博萮於會中表示,清水BOT園區預定地為河川地,「將河川地讓財團蓋別墅」,且該處鄰近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地下水補注敏感區,「地質調查所竟然沒有意見。」質疑此案公益性何在。
永侒礦區劃入國保1 環團質疑礁溪、頭城地區未來發展必要性
孫博萮也對預定五年內發展的擴大礁溪都市計畫(交流道及溫泉產業特定區)、頭城(大洋地區)都市計畫提出質疑。他表示,大洋都市計畫預定現地為墳墓和良田,預計將田地夷平改建為商城,完全不符合居民實際需求,亦不符農地農用、糧食安全的整體目標。且當初此計畫是配合北宜直鐵路線而規劃,現在北宜直鐵方案確定取消,質疑本案存續之必要。<<<
>>>「礁溪近10年已開發到面目全非!」孫博萮說,蛋黃區高樓林立、交通飽和、每逢假日人滿為患,已嚴重影響在地人的生活品質。並指現有都市計畫已足夠容納50萬人,有些甚至應檢討退場,此外草案內對於如何提升縣內交通、如何因應高齡化均缺乏規劃。<<<
>>>根據《五十二甲重要濕地(國家級)保育利用計畫(草案)》,目前該處全區規劃為「濕地保育法」定義之其他分區,「等於為開發做準備」。荒野保護協會楊欣惠指出,該區有許多私有地,期待主管機關提出適當方案補償地主。
包含宜蘭縣野鳥學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宜蘭惜溪聯盟、守護宜蘭好山好水行動聯盟及時代力量宜蘭黨部等七位民間團體代表口徑一致,訴求將五十二甲濕地恢復劃設核心保育區,並建議宜蘭縣政府應將該處國土功能分區劃設為國土保育區。<<<
https://e-info.org.tw/node/225997
國土保育法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斯里蘭卡第四高山「亞當峰」,是許多不同信仰者共同的聖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蜂擁而至。
通往聖山的登山步道,穿越了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頂峰野生物保護區」,許多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兩棲類與新種,都是在這塊區域發現蹤跡。
然而朝聖者製造的垃圾與照明,卻對這裡的棲地環境與生態造成影響。
IUCN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局在今年2月於斯里蘭卡舉辦「兩棲類紅皮書名錄評估工作坊」。
與上一次工作坊時隔16年後,新的評估報告顯示了斯里蘭卡的兩棲類保育狀況堪慮。
「斯里蘭卡目前記錄有116種兩棲類,其中有72種瀕臨滅絕」,斯里蘭卡國家兩棲類專家群共同主席Madhava Meegaskumbura表示,「這當中又有20種評估為極危級。」
雖然斯里蘭卡的國土面積小,卻擁有全世界2.5%的蛙類與蟾蜍,但這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卻因棲地破壞、氣候變遷與農藥使用等原因而受脅,亟待保育法規的進展來保育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