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何韻詩 黃之鋒「被越南人」背後的天下帝國思想 -- 上報 / 評論】
香港人6月發難,中共在現實以「福建人」南下作戰,在網上以歪曲香港事態的「訊息戰」反制,但手段拙劣。中國人言之鑿鑿的香港情報,大多數都令香港人啼笑皆非。例如在衝爭爆發初期,就有人認為示威現場有洋人在場,即代表美國CIA在指揮抗爭。有關消息在中國傳來傳去之後,絕對有人會相信。香港《信報》在街上訪問一個很真心的安徽女人,後者如數家珍地拿出手機展示「洋人在場」的證據。
類似輿論有一種更為特別:親北京聲音在流傳,「反送中」運動中的知名人士和前鋒,俱為越南人後裔。何韻詩、黃之鋒之類自然是看圖作文的材料,連其他社運人士,據說都收到中國網民的訊息:怎麼鬧獨立的都長得像越南人?後面加上一個大笑的emoji。
至於中國方面的講法是這樣的:「暴亂港獨大多不是中國人而是前南越船民難民的後代。別忘了,港獨打頭陣的青壯年都是前南越逃港難民船民……目前,這批人在港大約有三十萬人之多!」
這些知名港人是不是越南人,或者家族鏈裡有沒有越南祖先,我不清楚,但越來越多香港人「被越南人」,則是中國人充滿歷史感的Freudian slips。中國人想像自己曾經擁有一個更大的國家。例如蒙古帝國曾經的領土,「是我們的」;只要用過漢字的國家,也「是我們的」。
跟老一輩的人談到這些問題,他們總是不自覺流露「霸權不再」的哀意:以前韓國是中國的,是「我們的」。於是日本、越南、甚至寮國、柬埔寨……曾經跟「中原」有過往來的地方,都是「我們的」。
越南這個符號
中國人說反抗的香港人有越南血統,對越南的恨,比他們對香港人的恨,要深長得多。中國人談到香港的時候,總是天真而自信的,因為「香港已經回歸」、「香港是中國的」,因而也是「我們的」;但越南已經獨立,而且在現實和國際政治中,是親美反中的,中國人知道自己說不了甚麼。甚至因為文字已經殊異,越南人在想甚麼,中國人連了解都未必做得到。
在中國人的世界,越南這個符號,就像鴉片戰爭那樣,令天朝不再天朝,是他們內心之痛。香港人爭取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在中國官媒眼中一時是閉關自守、拒絕與中國融合,一時是「去中國化」的暗獨工程,而越南就是去中國化的經典例子。他們連漢字都廢了,改行拼音文字;當然,韓國也是。曾經有關係的,最終都漸漸互不相認。
越南在距今約一千年已經靠自己擊敗中國軍隊,取得實際獨立。越南崇拜的民族英雄,不是抵抗過中國軍隊,就是入侵過中國。越南人自古以來就擅長令大國焦頭爛額,以現代的標準來說,是在帝國面前敢鬥爭、敢爭獨立的民族。但在大中國的宇宙中,他們是抵抗天下帝國的反派,是導致王者不能「王天下」、道不能「一以貫之」的阻礙。
中國人對韓國、越南等符號的悔恨情結,現時投射到香港,用越南人來鬧香港,顯示出這個歷史潛意識。中國向世界和香港承諾的香港權利,從未實現;軍警暴力打人甚至殺人、黑幫堂而皇之參與鎮壓,很多中國人卻視為微枝末節,最重要還是「一個中國」、「香港是中國的」。他們看不到香港人流血,他們只看到「越南」又來了:又有人想從帝國中獨立,這是他們的惡夢。不公義、有人死、仇恨、撕裂……不是他們最在乎的。
中國人對自身,乃至「中國」的政教秩序,都是自滿自適的。在這方面看來,中國人、香港人和台灣人,雖然實際上是三個環境,但三種人對「中國文化」的先驗式認同,在缺乏真正反思和批判這方面,可說是一致。
對「中國政教」的自豪感
魯迅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人,而且也就這麼一個。新中國對魯迅精神的處理是「捧殺」:魯迅的批判是對的,但新中國已經建立,舊社會已經不存在了,因此消解了魯迅。大家又開始對現狀很滿意——正如過去2000年那種自認為「中心」的自滿意識。(但實際上是越不強大就越要強調自己是中心和正統,例如宋)
國民黨則是自覺有道統的,而死對頭共產黨則是搞批判的。戰後在台灣重建的黨國,將對「中國政教」的自豪感、「秋海棠領土」的執著,傳承到今日。例如親國的人會說,民國是「播遷」台灣,好像它是來傳播文明的火種,是美好的意象。
至於香港,過去英國不打算將香港人變成歐洲人,於是民眾自己選擇政治認同。當中南逃到港的新儒家學者,就通過中文、歷史課本和教育薪火相傳,補完「民國宇宙」,使香港人在某程度上也成為了精神上的民國人。
而三個地方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應,恰好也是中國式的:文革破壞了美好的中國文化,故此文革前的中國是美好的;正如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中國文化,都會認為遠古有一個黃金世界,或最原始的三代,是文明和人類的黃金時期。台灣和香港都有不少人認為,中國文化在共產黨或者文革之前,是美好的。而文革的破壞,又引致更多人認為中國文化是弱勢,要加以保護或者復興。這些轉折的結果,造成「中國文化」下的人,對「自身」永恆地欠缺重估和批判精神,特別是香港和台灣人。他們在現實上與中國利益不一致,但自身又傾慕認同那種剝削自己邊陲位置的意識形態。
例如我們在讀歷史學時被視為模範之一的傅斯年,在現實中傅斯年是政治的。1935年,為了反對華北軍閥,為「統一中國」的大業護航,他寫過一篇《中華民族是整個的》,裡面說「未統一時,夢想一統,既一統時,慶幸一統,一統受迫害時,便表示無限的憤慨。文人如此,老百姓亦復如此。居心不如此者,便是社會上之搗亂分子,視之為敗類,名之曰寇賊,有力則正之以典刑,無力則加之以消極的抵抗。」
歷史學家葛兆光約一年前的文章《當「暹羅」改名「泰國」》也引述過傅斯年類似的思想題旨。1939年,暹羅國改名為泰國,中國的學者包括傅自己,都很生氣。「泰」與「傣」同,泰國意即「傣族」的民族國家。當時的中國學者卻認為,中國是「暹羅」的文化母國,改名似乎是斷絕中國聯繫。
更要命的是,中國的西南地區就有很多傣族。如果他們也要「民族自決」,要求脫離中國加入泰國呢?
他們並不考慮香港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1942年,民國政府以反日泰國華僑蟻光炎的名義,設立關於研究中南半島(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學術獎項。委員會打算將第三名頒給田汝康的《擺夷之擺》——擺夷即傣族的別名,該研究是關於雲南地方「芒市」裡面的傣族民間民俗。充滿政治敏感度的傅斯年知道這事,插手阻止田汝康得獎,因為如果田氏獲獎,等於國民政府承認雲南的傣族,而「中國西南地區」就會看似是「中南半島一部份」而不一定是「中國一部份」,並牽涉到敏感的民族自決,頒獎即等於發放政治不正確訊號。
傅斯年當然有他的時代局限,他們屬於第一代中華民族主義者,但這個局限明顯一直延續至今。正如他所說,不論是販夫走卒還是讀書人,俱視國家統一為最重要。所以客觀而言,「中華民族」的概念在上世紀初被創造之後,「統一」,即國家,即長久凌駕於社會和個人。
中國人最在乎統一,並不是理論,作為一個香港人,這是天天聽到看到的現實。不管是官方還是中國網民,他們談到香港,就是講不能分裂。香港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顯然從來不在他們考慮的前列。而如果中國文化像這些學者所說,自古以來都是追求統一,那麼這真是一個暴虐的文明。統一、天下的想法,最終接引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共產主義,實在不是偶然。
年初余英時就談過「共產主義在中國興起,儒家思想扮演了重要角色」,於是自然有人反對他,說儒家與共產主義無關。這當然令人很不安,特別是對「中國文化」同情理解的一整代人。他們相信新中國的魔性來自共產主義,是外來的。很多唯中華論的人,會視共產黨的中國為「黃俄」,這當然比起認同中共要好,但不夠好。
例如中國在中共之前有多「純正」?比如說,西亞和東歐國家,是承認遼朝為「中國」,東歐語系的中國是Cathay,即契丹。還有蒙古之後基本都是使用征服王朝的體制,包括所謂漢人建國的明,都是用草原「蠻族」的體制。如果要用外來和本土來分,那麼中國的「黑化」,比一般人想的要久遠得多。
傳統的土壤早已蘊藏魔性。例如告密制度、特務政治、儒家道統說為強權張目及認賊作父的傳統……是傳統人不願直面的。然則,今日是甚麼在壓迫我們呢?是傅斯年說過的所有中國人魂牽夢縈的「統一」。那是遠早於共產黨成立之前已經形成的集體思想。為了統一,可以殺人;為了維護統一,也可以殺人。
中華文化是政治的神學,是將帝國視為現世神去供奉、維護和證成的護教學。因此,人權觀念是極難從中生長的。因為學問是為了證成帝國的權利,而不是證成國民的權利。
因為大清的命運,令中國獲得弱者的身段;而中國文化的帝國主義性格,被低估,甚至被無視;文化大革命破壞的只是表層,卻令深層獲得更大的同情。中國自己今日也在復興「中國文化」的,例如所謂政治儒教、黃帝祭祀、佛道伊斯蘭「中國化」等等。
中國文化的精華從來不是文物、也不是人際秩序,而是那套不斷證成帝國存在和擴張的文化政治,所以文革根本沒有破壞到「真正的中國文化」。「統一」仍然被視為「猶水之就下」的普遍常理,因此「中華文化」出來的人,對國家主義有天然的傾心和適應,極難開出現代意義的自由民主體制。傅斯年在中國的定義下已經算是「自由主義者」,這個集體最後選擇了黨國體制 (包括國民黨),實在不是偶然。
「統一」已經等於世俗宗教
納粹德國戰敗之後,德國乃至歐洲進行「去納粹化」的工程。實際效果雖然有時被高估,但有關的反思,從來不限於批判希特拉和納粹黨,更包括反思自浪漫主義以來的歐陸文化。中國帶來的災難與納粹德國相比,從來有過之而無不及。計死亡人數,被毛澤東整死的中國人就遠超猶太人;今日新疆西藏的集中營,更是納粹的翻版,而「中國文化」卻因為有共產主義這個假身,而極少受指責和清算,一有風吹草動,護教者就會搬出「文革不能重演」來抵擋。實際上是不分開良性和惡性細胞的無差別護教。
「海外華人」一方面痛恨黨國四處作惡,卻又熱愛著孕育出帝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很多人痛恨欺壓他們的帝國,自己卻又同時信仰中華民族主義;很多人反英/日殖的時候,也忘記了「中華民族」的誕生時,清末革命家由排滿革命轉向「五族共和」時,就已出賣了五族人的自決分離權;本來是反殖的革命,盤據前清帝國的架構,搖身一變成殖民主義。
大日本帝國的大東亞共榮圈,是中華帝國主義的一次國際嘗試,中國推銷的「一帶一路」也要牽涉「人類命運共同體」,似乎是想將沿路國家變成自己的朝貢國,超克歐美發明的主權國家格局,這也是帝國主義。
不過中華文化下的人,極少辨認出自己的帝國主義者身份。以此來看,現時地球可能有14億未經反省的法西斯主義者。還未計海外華人作為隱性法西斯。納粹德國也講統一,也講血濃於水,為了維護神聖的領土,可以殺人。「中國文化不一樣」,雖然他們會這樣辯護,他們會願意相信殺人的是共產黨,而不是中國人,後者在想像的世界中仍然清白無染。
歐洲的殖民主義已經沒落了。美國則因為國力最強,所以受到全球進步份子的持續批判,總是處於道德低地。而中國殖民主義卻長期不被反思和清算。「統一」對當代中國人已經等於世俗宗教,中國也許會面臨德國式的戰敗,但中國問題的核心——中國文化——會被反思和反省嗎?一場戰敗 (可能是貿易戰,也可能是戰爭)是否就能啟動這個尤關世界和平的世紀工程,我很懷疑。
「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遜媽咪交換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心得] 學測指考國文作文攻略(中)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109學測作文範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109學測作文範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模板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PTT.CC、EDU.TW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模板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PTT.CC、EDU.TW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小學作文佳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小學作文佳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英文作文模板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英文作文模板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Re: [討論] 學測國文作文怎麼準備??? - stu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為什麼國高中生不喜歡國文作文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遜媽咪交換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18 交換日記:尊重孩子]
親愛的蔚昀:
你信裡提到「尊重孩子」,讓我反覆的回憶自己的孩提時代是否被尊重過?坦白說,我腦海裡一片空白,但你若是問我,是否曾被成人羞辱?我大概可以洋洋灑灑說出幾十個例子,一直到我結婚前一天,媽媽帶著我到附近服飾店添購嫁妝,為了和店員形容我的體型,她竟然毫無預警的掀開我僅單穿一件的上衣,我慌張的拉下衣服抗議,但「媽媽永遠是媽媽」這句話不是說假的,她才不當一回事。
前陣子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我們總是告訴孩子要尊重他人,所以在公共空間、餐廳,必須壓低聲量、不吵不鬧,但當我們在公園空地順手將孩子玩髒的衣服扒光、脫掉尿布更換,甚至貪圖方便,鼓勵他們在隱密的角落便溺時,怎麼就不談尊重他人了?
這麼想來,不就如你說的,唯有當小孩破壞了成人的規定,成人才會擺出「尊重別人」這句話,這問題我們也在前幾封信討論多次了,多數人不管大眾運輸工具忽略兒童也是「大眾」之一,未設置任何友善兒童乘車設備,卻大肆批評兒童在車廂裡遊戲、吵鬧或哭泣。
有段時間FB上不斷有人轉貼小學生的演講比賽影片,留言一面倒批評裝腔作勢、教育失敗,我非常介意這件事,比賽影片上有校名、人名、比賽場次,學生的臉拍得清清楚楚,這麼公開的網路霸凌(對,我就是要說霸凌,還有比這更權力關係不對等、從上而下的欺侮嗎?)讓一個孩子學會那樣說話,還不是成人教出來的?你以為嘲笑的是制度,但傷害的是孩子。
不過成人當然不會錯過任何羞辱孩子的機會,每年基測、大學指考公布作文滿級分文章,絕對是一年一度的羞辱大會,畢竟作文沒有標準答案,誰想怎麼說都可以。果不其然,上個月,國文會考六級分(滿分)作文公布後,幾位名人公開批評了,網友也跟著罵了,這一刻,誰會想到那個在緊張的考試氣氛下,努力擠出靈感化作文字的人,可能看到這些批評指教,他認不出自己死命寫出來的文章嗎?
那篇文章有那麼糟嗎?我無從置喙,那孩子他可能就是把學到的、背過的、曾被稱讚過的寫作法,一口氣全用上,只為了在稚嫩的生命裡奮力拼博一次。如果20年前,有幾百幾千人批評我的作文,我一定會很痛恨寫作一輩子。說到這裡,我倒想看看那些擅長批評的名人,在國中畢業時寫出了什麼樣令人讚嘆的作文。
事實上,很少有成人意識到自己在羞辱孩子,當他一、兩歲還是依戀母乳的幼兒時,會不斷聽到:「羞羞臉,這麼大了還喝奶?」當他因為無法言語溝通,哭泣胡鬧時,「這麼愛哭,丟臉!」因為怕生拒絕和親友打招呼或躲到爸媽身後時,「這麼沒禮貌!」其實我也有依戀的食物,也有愛哭的時候,常常不想別人說話,幸好沒人敢跟我說這些話。
「小孩子又聽不懂。」這是我常常聽到的藉口,既然孩子聽不懂,那麼這些話羞辱的對象是爸媽?還有,為什麼以為孩子聽不懂?
我爸是傳統派阿公,常常當眾談論兒子的事,有時是感到好笑,有時特意取笑,沒想到兒子一歲半開始有了反應,會突然緊緊盯著阿公看,然後三秒落淚,非常委屈的開始嚎啕大哭,用盡全力讓我們知道,他聽得懂,而且很在意!我們必須再三安慰,「阿公不是在罵你,他不是故意的。」我爸會亡羊補牢的說:「阿公最愛你啊。」可是啊爸爸,愛不能拿來當取笑的藉口,我更不希望兒子成為會取笑所愛之人的人。
我們何時才能將孩子當成「人」一樣的對待?用尊重的方式愛他,教育他,當然也包括指責他。
台灣街頭、公園、賣場,隨處可見羞辱責罵孩子的方式,背景常是孩子嘶吼大哭,爸媽斥責威脅、撇頭不理,不論孩子在旁急著拉手、要求擁抱,那樣的心理折磨讓旁人看了就心痛,到底有多憤怒、多氣孩子,才能將孩子的自尊如此踩在腳底下?到底是多重要的道理,必須讓孩子先喪失所有的尊嚴與被愛的感覺,才能讓他們學會?
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即時是父母,也沒有權力侮辱孩子的人格,「你為什麼不…」、「你不要這樣…」、「你不懂…」開口必是否定句,是許多爸媽的通病,反正孩子是「自己的」,有「管教的權力與義務」,很多輕蔑、嘲笑、惡毒的話,輕易脫口而出。回頭想想,我們成長過程沒因此被刺傷過嗎?
很多人都說,作為爸媽,必須要管教孩子,避免孩子誤入歧途,造成社會負擔,孩子不打是不會聽話,不會懂得尊重他人,這些人堅持自己能夠拿些打罵的程度與力道,因為打罵只是一種懲罰形式,最重要的是透過懲罰,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錯誤,或是遠離危險。
可是爸媽真的在口出惡言或是拿起藤條時,還十分有自信自己能保持理智、不動氣嗎?爸媽還記得,成人只要一甩手,就能讓幼小的孩子飛出去或跌倒嗎?你的打罵到底是在發泄情緒還是在教育,讓一個不善言詞、體型不到自己一半的孩子,屈服於自己的威勢與力量,還要理解「愛」是什麼,那麼,你先理解孩子怎麼愛你了嗎?
淑婷
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 -2021-03-25 | 輕鬆健身去2 天前· TW#p/u (註:影片無法全部放上。 ) ... 關於名利的名人名言- 範文作文名言佳句国文資料庫.初中作文名人事例35個, ... ... <看更多>
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國文作文名人例子 -2021-03-25 | 輕鬆健身去2 天前· TW#p/u (註:影片無法全部放上。 ) ... 關於名利的名人名言- 範文作文名言佳句国文資料庫.初中作文名人事例35個, ... ... <看更多>
國文作文 名人 例子 在 [心得] 學測指考國文作文攻略(中)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https://amamasca.blogspot.tw/
1. 尊重智慧財產權,若須轉載,請徵求原作者同意。(請洽blog)
2. 本文為代po,如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可以直接至blog交流。^^
三、如何避免沒有題材可以寫 ──談作文的備料
(一) 面對考試,作文可以事先準備
還是先談觀念。
考前,數學你會多算題目,英文不忘多背單字,歷史不免整理年表,弱科一定多做考題加
強演練,對吧?
那作文呢?
作文可以準備。或者說,作文必須準備。
學測指考這幾年都公布佳作讓人觀摩學習,從那些文章其實多少看得出來,文章的作者有
不少應該是作文高手,所謂得過文學獎的、代表參加作文比賽的那類人;再不然,他(她)
也應該是喜歡寫作,慣於思考的人,所以能在考場上有所發揮。
是的,習慣思考,具有對一個議題發表意見的能力;有一定的閱讀量,肚子裡有墨水,所
以即使遇到意料之外的題目,也能從容的構思,找到合適的材料組織成文。因為喜歡寫作
,或至少說,他(她)練習過不少作文,所以如果遇到意料之內的題目──也就是老梗題,
或類似題──就能用熟悉的有把握的題材,把擅長的部分(敘事說理或抒情)加以發揮,寫
出一篇能被認同的好文章。
因此,考試作文的準備,在內容和題材部分:
1. 要有一定的練習量,從中找出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題材,和擅長的表達方式,遇到題
目時直接拿來應用。
2. 要會審題,很多作文題目其實是有關連性的,要能舉一反三,練一題等於練三題。
3. 要會「掰」,具有思考的能力,針對任何主題,都能發表意見。
(能「掰」出想法,也就是在某個領域中激發出創造力。)
(二) 出題方向與歷屆考題歸類
學測指考作文出題有四大方向,以下簡要的說明與歸類。
1.人與自我:
就像我說的,作文是發表意見。給你一個題目,要你說出想法。所以啊,不必視作文為畏
途,寫作文就是針對一個題目,聊聊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此而已,只不過考試作文要把嘴
巴說得出的想法轉譯成通順優雅的文字,然後有次序的鋪敘成一定字數的文章;考試作文
有固定的讀者名為閱卷老師。
通常,人們樂於分享自己的事,大考的出題教授也這樣想,所以「探索自我」的題目比重
甚大。閱卷老師想知道高中生的想法、經驗、感受,藉由考題讓學生與自己對話,也通過
測驗評判高中生在論述時應有的深廣度。
這類考題有:103學測〈通關密語〉、102指考〈遠方〉、102學測〈人間愉快〉、101指考
〈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101學測〈自勝者強〉、99指考〈應變〉、98學測〈逆境
〉、98指考〈惑〉、97學測〈如果當時……〉、96指考〈探索〉、95指考〈想飛〉、94學
測〈失去〉、94指考〈回家〉、92指考〈猜〉、91指考〈對鏡〉。
2.人與自然(空間):
考你對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的觀察與感受。
例如:99學測〈漂流木的獨白〉、96學測〈走過〉、95學測〈雨季的故事〉(情境寫作)
、91學測補考〈河流〉。
3.人與他人(群體) :
這類考題可能是關於「群己關係」,討論的對象從自己連結到他人。
如:100學測〈學校與學生的關係〉、97指考〈專家〉、93指考〈偶像〉、93指考補考〈
朋友〉。
4.其他(論述型) :
屬於比較硬的題目,必須論述,主要是雙軌型論說文。
近年代表題:100指考〈寬與深〉。以前還考過:90學測〈快與慢〉、85聯考〈自由與自
律〉、84聯考〈榮與辱〉。
(三) 作文的備料:從自身經驗出發
事先準備好材料,才不怕臨場時文思枯竭。
因為閱卷老師是藉考題問出你的想法,所以有些作文題目會要求「以自身經驗撰文」,或
者提示你從個人的經驗、角度行文,而分享經驗、講自己的事確實也是最簡單好寫的。
問題在於:自己有什麼事好寫?有哪些經驗是你想提出來與人分享的?是你自認這個小事
件是頗為有意思、特別、能吸引人的?要找出來。作文,大家都有的經驗,大家都想得到
的題材,不要再寫。
所以,請你找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至少三件事,來當寫作的素材。
寫作題材來自生活。
雖然台灣的學生生活大多單調:學校、課堂、社團、補習、家庭,但是總會有離開熟悉場
域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新鮮事發生,端看你有沒有感受,而非平庸度日。
試著從以下幾點去挖掘出自身特殊經驗:
1. 課堂中發生的趣事、社團經驗(比較特別的) 。
2. 有何才藝?有無服務助人的經驗?
3. 藝術相關的體驗、營隊體驗、旅行經驗。
4. 你投入過什麼?挑戰過什麼?做過什麼比較瘋狂的事?有何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令你受
到激勵或深切反省?
總之,找「別人可能沒有的經驗」、「應該不容易和其他人『撞例』的事件」來發揮,會
比較吃香。另外,從這個經驗中所獲得的「體會」,更是重要,作文裡要陳述的不是死的
經驗,而是活的「體驗」,從事件中可以連結得出的感受省思,是寫作重點。面對一個題
目,要能靈活地詮釋。
(四) 準備「事例」,增加文章的豐富度
有一種人,姑且稱之為人生閱歷豐富的人,和他聊天會覺得收穫很多,因為他用生命經驗
來與你分享,能讓你信服或感動;另一種人,姑且稱之為學識豐富的人,和他可以天南地
北聊各種議題,他信手拈來就是趣味橫生的故事,讓你覺得很精彩、新鮮,聽得津津有味
。
作文也是一樣,用自身體驗去寫,寫出來的文字最真誠自然,而善於舉例,能讓人覺得你
「很有料」,讓文章鮮活而不枯燥。
舉例的好處是:
1. 充實文章的深、廣度──顯出你的才學(讓文章與眾不同),達到加分的條件。
2. 增加字數,爭取時間──有事先背好的例子可以套用,就不怕寫不完作文。
所以一定要事先準備一些例子,才算有準備作文。
文中援引事例,也就是引用他人故事,來增強個人對題目的闡釋。應秉持的原則為:自己
能認同或感動,同時要避免陳腔濫調。
舉例的一些注意事項:
1. 你舉的例子顯示出個人才學,如果你只想得到國父、愛迪生等國小學生熟悉愛用的例
子,就沒有加分效果。
2. 如果你硬是套用其實並不怎麼熟的古人如蘇軾、柳宗元、歐陽脩的事蹟,萬一不夠切
題甚至寫錯,只會被扣分,得不償失。
3. 如果你引用的是和大部分人一樣的名人故事──例如近年流行的王建民、曾雅妮、林
義傑、賈伯斯、吳寶春等──可能流於老生常談,也不夠高竿。
比較好的事例是:
1. 你真的很喜歡、夠熟悉的古人例子。
不只是在國文課本讀到的一點點生平事蹟,那頂多能在文章裡「略引」,最好是你有下功
夫去了解的古人,才能有把握的寫出他的軼事而不寫錯,才能精準的引用出他的名句或詩
詞,然後延伸出你的體會。如果要寫古人,最好做到這種程度。也就是,寫出來不要顯得
薄弱或假假的,不要為湊字數而寫。
2. 你喜歡的當代名人的故事,而且寫到一些細節。
最近流行的人物不是不能寫,但是要寫出特色。如果你寫的只是新聞中常被引述的內容、
常被稱頌的事蹟,那麼,你跟別人寫得都一樣,這些內容閱卷老師也常看到,然後在批閱
時又要被強迫看個數十甚至上百遍,這樣的文章一點都不好看。當代名人因為比較有親近
感,容易引起共鳴,所以好寫。建議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然後深入了解、多加閱讀,文章
裡適度的引用他說過的話(言例),寫出關於他的小故事,新聞中沒有報導的那種,以及你
從他的故事中獲得的啟發,如此一來就能真正的充實文章。
3. 電影或書,也可以當作事例加以運用。
因為我們不可能經歷過所有事情,所以透過「閱讀」來拓展人生、增長見識。電影或好書
,裡頭的精采對白或片段,也可以是寫作的材料。
(五)暗黑兵法:「移花接木,扮誰像誰」
真正的,所謂為了考試而準備的絕招,就是這個。
先引用一段文字:(某年的報導)
朱天衣針對國中基測及大學指考作文批閱重點建議,字體宜整齊,一眼
就知道寫作者用心,筆畫清晰,字體勿太小也儘量不寫簡體字。
評分重點在於內容能寫自己的主見、經驗,儘可能寫出真實的生活。
她說,寧可多用生動具體的描述,而不要使用太多成語;不要老是用老
掉牙的例子,例如講「誠實」就舉華盛頓砍櫻桃樹的例子,了無新意,若能
多用自己身邊真實的例子,會更生動。
你看,這就叫做「英雄所見略同」。閱卷老師們批閱作文的原則都是相同的,對於「好文
章」的認知也大致相同,別忘了,閱卷老師評分的同時也是「讀者」,什麼是好文章?基
本條件是要「好看」。你覺得好看、寫得很厲害的文章,閱卷老師也是。現在的閱卷教授
思想不至於八股,不會想看學生純為應付考試而寫出的虛情假意,而會鼓勵創意。
回到正題,這招「移花接木,扮誰像誰」,就是「把別人的經驗當作自己的經驗來寫」。
就是借用同學的經驗(佳作、範文),在考試時,借來當作自己的經驗,化用到文章中。
我的解釋是:這就像「強者我朋友……」,或「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一次……」的情況嘛
,有時候你想分享的不是自己的經驗,而會拿別人的故事來說,因為你可能剛好沒有相關
經驗。
畢竟,作文是要你「創作」,你必須「創造」一些讓文章增色的文字與內容,也必須找到
符合題意的材料來寫,所以我認為,有時候,「虛構」是必要的。
只是,加油添醋不要過頭,考試的作文除非題目允許,否則最好不要寫成小說(*註),故
事不要瞎掰到不合情理。
所以我要強調,如果真的要用到這招,就要能「扮誰像誰」,像演戲一樣地把自己去代入
角色,才能把故事寫好,因為,作文貴在「從真實出發」,翔實寫出自己真正的經驗與情
感,這是眾多閱卷老師所看重的。
ps.很多人認為作文就是要唬爛,我實在不這麼認為。真正得高分的文章絕對不是唬爛得
出來的,即使有虛構的成分,也很高明;而基於寫作心態和技巧的不同,呈現出的文字,
效果、高下也會不同。希望這篇文章有說明到。
(*註)
94指考出現一篇滿分作文〈回家〉,全文可見Blog https://amamasca.blogspot.tw/
那篇文章雖然有大考教授給滿分(27分),但是有爭議,因為全文明顯虛構,用小說筆法來
寫,當年有其他大考教授覺得給滿分是給多了,許多高中國文老師也認為最多得A級分
(22~24分)。
--
同場加映:
〈基測作文裡的故事〉(文華高中潘如玲老師) 見Blog https://amamasca.blogspot.tw/
--
轉述作者的意思:
下篇談作文「結構和文詞」的心得文,會盡快整理po出。
★接下來會在blog放數篇「範文分析」,對照著看你就能明白大考作文的寫作要點了。(
要認真看、認真消化 ^^)
大考作文基本上屬於「800字(內)短文」的範疇,內容、架構、文字都有一定的要求,也
有一定的規則可循,所以可以訓練。因為我們現在要的是:練就一定水準的表達能力,以
符合考試要求,獲得高分的肯定。
總之,blog會持續(慢慢)寫,版上就看情形發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67.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01084638.A.841.html
※ 編輯: Felia (118.170.67.84), 05/26/2014 14:13: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