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嚴重產學落差 教部抓錯藥方
中時電子報
9.9k 人追蹤
李侑珊
2018年10月19日 上午 05:50
留言
中國時報【李侑珊】
高等教育普及化,反映整體社會教育水平提升,但在大學學歷做為求職必要條件的當前,碩博班文憑含金量跟著下滑,產學存在嚴重落差,在校所學難與業界連結,除就業及薪資問題外,完全看不到國家對博士人才的培育藍圖,不若國外有國家實驗室及計畫延攬支持,不僅人才留不住,國外學生也不來,削減名額難解問題,政府應提出全盤國家高階人才的培育政策。
少子化衝擊 教研工作緊縮
在高等教育系統中,碩博班相較大學部而言,目標放在取得更高知識,在追求與學術訓練過程,學科研究理應更深也更專精,然而這些受過高等學術訓練的人才,取得學位後的生涯規畫,大多陷入另一場焦慮與茫然。
台灣的大學近年深受少子化衝擊,大學教研工作機會不斷緊縮,面對國內教職不斷減少,國內取得高學歷文憑的碩博士生,如果想取得教研工作,更需要有能力與擁有海外文憑者競爭本土教研工作。
薪資條件差 大量出走海外
就在國內科研環境不斷壓縮下,更受到國內薪資條件不理想的現實問題,本土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取得學歷後,大多擔心自己在國內教育圈或職場「卡位」,即在國內難以尋得理想工作機會,因此大量流往海外工作,而鄰近台灣的大陸與香港,因此成為不少台青與台師就業優先考量。
學歷無用論 造成惡性循環
面對國內科研與高教環境,一方面優秀人才留不住,一方面社會又瀰漫學歷無用論氛圍,投注大量金錢與時間成本在取得高學歷,畢業後卻無法獲得相當待遇,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國內碩博士班招生越來越困難,教育部卻大刀一揮,精簡高教資源,直接裁定部分碩博士班招生員額為0人,根本是抓錯藥方。
相較國外對高階人才培育,都設計有產學合作計畫,國家型計畫與實驗室也有很好的人才流通及保障機制,國內卻任由博士生單打獨鬥、自生自滅,攬才與育才難同步進行,但除教育部外,國科會及科技部彷若置身事外,國家資源沒整合挹注,要會說如何重視高教,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柏霖認為,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尤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教育更需要有穩定的政策,才能看出成效。
如今,面對國內少子化所衍生的諸多問題,政府應該有跨部會的思維,與國際化接軌的做法,才可能有突破。
學用合一是各方都期待的目標,但需要有遠見的政策配合,而不是一堆急就章的作法,畢竟我們在實驗性的教育政策中已經出現許多的謬誤,是到了應該集思廣益,誠心面對問題的時候了!
國科會博士後薪資 在 運動解密 Fitness Lea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棒的建議!
跳躍力聖經 Vertical Training Society
【我所看見的未來】 by 阿駿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在年前的最後一天,想跟即將進職場的教練、防護員、醫生,想開始運動的朋友與開始想新研究主題的研究生們分享這段時間我看到的事情與心得。
一、給開始想運動的人:
1.別輕易相信不經任何努力就會變瘦/變壯的方法:
若真的有,一定不會出現在第四台廣告,而是時代雜誌頭條
2.別隨意相信藝人或名嘴在電視上跟你講的節食方法或毛巾操
通常他們多數私下有經過教練指導,然後在打書期上電視唬爛唬爛。要知道術業有專攻,相信專業人士,對症下藥才能少走冤望路
3.剛開始接觸Cross fit 的人
請一名專業教練,教你正確動作,後續你可以自己多練習,此舉可讓你減少受傷風險,尤其是甩壺玲、Snatch、跳跳箱的時候..
二、給復健科醫生:
1.你應該至少要懂點運動
台灣絕大多數的醫生是經過良好訓練的,但有極少部分的醫生,他的訓練過程就是不斷的讀書,對,死讀書…..導致他不了解運動。這會造成病患若說膝蓋痛,給予消炎藥等消極治療,但對於蹲有沒有蹲對,屁股或腳踝有沒有功能正常等等影響膝蓋的因素不一定有概念,造成一個病人好不了,健保賺爽爽的情況
2.在你的醫學院七年中,除了診所實習,也應該來實際帶領病人復健
我說的不是機器治療,而是預防性肌力訓練、肌肉伸展放鬆等等最直接但病人最需要的,如此你才會了解一個病痛產生的起承轉合,並且會更有同理心
三、給正在求學的體育系學生、防護系學生
1.學校會教給你很多專業知識,千萬別睡覺
體能/體適能訓練產業,解剖學、肌動學、運動生理學等學科,你每天都會用到,所以當你能學的時候,千萬別睡覺!當你出社會想進修,每一次的講座都要花你萬把塊!
2.課本上的知識給你一個公式,但實際上你會遇到更複雜的問題
課本給你養成,但當你出來後,你會發現很多訓練方法、復健方法課本沒教….這時候最可貴了,因為你會遇到很多挫折,但你想辦法解決了後,這些經驗是伴隨你成長的
3.學生生涯中至少需實習一年
我的意思不是實習點數打發打發,而是你真的要下去做點事情,帶人家訓練、自己開課表、自己跟人交流,而不是待實驗室看看文獻或寫寫訓練報告就能獲得實務經驗。如此訓練出來的教練與防務員,是有實務經驗的,而不是高學歷低實務的教練。
研究所是高鐵,學士是台鐵,老闆通常不關心你怎麼來的,而更希望知道你會什麼?若你只有學歷沒有實務能力,博士生領基本薪資是很正常的。
四、 給運動相關研究所的學生:
1.你應該要懂你在做什麼實驗
做運動訓練的研究生,應該要有運動訓練的經驗,被練或練別人。少數研究生做一些只能在實驗室用的到的運動科學,但你問他如何運用,他卻回答不出來……。這情況在一些傳統名校的大學閥身上也會發生,國科會做得多好…但根本不懂運動。
2.別追求.05的顯著
數據,做出來沒顯著,有時候也是一種顯著。當你驗證一種方法效果不如預期,若流程皆正確,你不是去改數據、換統計法,而是去想想,或許這沒有顯著,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3.找最適合的文獻
能看國外文獻,就別看中文論文集,有年份新的,就別看舊的。英文是通往最新研究之訊的必經之路,唯有如此,你的研究背景才會紮實
五、 給業界教練:
1. 證照,一個領域一張就夠了
剛進業界的教練,常有一個情況是到處收集證照,但我必須說一個事實,很多證照都是繳錢就會過的證照,但不一定對你有幫助。我認為,一張證照是否能考必須有幾個標準~(1) 這張證照世界通用且承認 (2)繳錢不一定會過 (3) 沒有永久期限 (4)這個領域最頂尖的一張。透過這個說法,你知道一個領域,一張最好的就夠了!
2. 進修,無時無刻
有些教練,用以往帶過國家隊選手的方法再帶現今的運動員或學員,你要知道,10年前,一個獨門技術能讓你領先5年,但現今世界交流發達的時候,一個獨門技術讓你領先1個月就該偷笑,當你不打算進步,遲早被淘汰。
3. 不擁抱特定門派訓練方法
廣闊接受各路訓練方法,並由全世界的教練來驗證,時間會留下當下最適合的訓練方式。
最後,阿駿也還在學習中,努力想爬到最上面。希望這一篇能給即將踏入訓練領域的朋友一點參考,若有得罪請多包涵。
感謝這段時間的支持,新的一年還請大家多照顧小弟。本篇將是最終回,若想交個朋友的,可以加我好友摟!!
波恩體能祝新年快樂!!!!!!!!!!!!!!
國科會博士後薪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貼給有緣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徵博士後研究員
徵才單位:國立陽明大學
職務名稱:博士後研究員一人
專長與條件:具醫療史、醫療與社會、性別與醫療等相關人文社會領域背景,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
工作性質:協助本校科技與社會領域及中央研究院「衛生與東亞社會計畫」共同建立及發展「醫療史研究群」,實際工作內容包含規劃課程、編輯教材與辦理國內與國際學術活動等相關業務
工作時間:依本校相關規定
工作地點: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薪資與福利:依國科會相關規定
申請截止日期:2013年12月15日
http://web1.nsc.gov.tw/newwp.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