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4日成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基金,期望傳承已逝電子學明師陳龍英教授的畢生教學熱忱與大師典範,每年頒發國內2名電子學教學表現卓越之教師,鼓勵其在電子學領域持續深耕,造福後進學子。
陳龍英教授一生站在課堂上,手把手地將知識傳給一代一代的學生。陳教授是學界公認的電子學名師,於去年2020年12月1日辭世,享壽80歲。春風化雨54載,直到離世前一學期仍站在課堂中講授電子學,將畢生奉獻於教育。教學場域的不斷創新,陳教授仍透過課堂教學、影片教學以及線上教學作育萬千電子產業及半導體人才,造就無數高徒,當今許多科技業龍頭人物都出自其課堂。今日,陳教授的電子學仍是眾多學子最推崇的學習資源。
孔子三千門生,因才施教,陳教授教學亦如是。他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立場出發,54年來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只為讓學生能聽懂深奧的電子學。陳教授曾在專訪中說:「有時候想出了更好的教法,還會覺得有點對不起去年的學生,因為去年教得不夠好。」已經是在知識殿堂的尖端的權威老教授,卻如此謙遜和心繫學生,實具有大教育家典範。陳教授心中永遠將學生擺在第一位,退休後仍持續無私奉獻於最鍾愛的教學志業,直到辭世前的2020年6月18日上完最後一堂電子學。這樣的堅持,是陳教授展現的一生志業典範。
交大校友總會發起募集「#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成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感謝各界師長、陳教授教導過的眾多學子、摯友,以及孺慕老師風範者的共同響應,該計畫目前已募集1200萬元,每年將用於嘉勉電子學領域教師,延續陳教授身教言教之精神
紀念講座評審團包含許多重量級評委,如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施振榮董事長( 施振榮 Stan哥 )、科技部前部長,台大電機陳良基教授、交大前校長吳重雨教授、陽明交大電子系所友會會長吳廣義董事長等。講座將於每年十月份受理全國大學院校電子學教學卓越之專任教師申請,每年頒發國立陽明交大教師1名、校外教師1名,共兩名額,每名20萬元。期望藉由本講座,表彰與傳承陳龍英教授之教學精神。
陳龍英教授生平簡介:
陳龍英教授是臺灣本土培育的工程人才,1963年臺大電機系畢業後,隔年進入臺灣第一個為培育電子專才的研究所「交大電子研究所」攻讀碩士;在196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隨即留在交大擔任講師;1968年電子研究所成立博士班,陳龍英教授成為第一屆博士生,並獲「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學金」赴美進修,受朱蘭成學長的促成與幫助,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並由施敏博士指導博士論文研究,終於於1972年取得博士學位,返回交大任教。歷任交大電子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亦擔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空中大學校長等職。
國立 空中大學 碩士 班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活動已結束,謝謝大家)
【贈書活動】
子良出書了,和他的先生!
當 遠流粉絲團 行銷企劃告知我這則書訊,並且邀請我撰寫推薦文時,那股內心的喜悅真難言喻。一方面,是感動--從事平權運動何等辛苦,可總是有很多很多人持續走在這條路上,吾道不孤的感覺,真好;另一方面,是狂樂--嘿嘿,這本《兩個爸爸》,不就恰好跟我之前出版的《我有兩個媽媽》遙相呼應嗎?(甜笑)
恭喜,同時感謝 陳子良、陳海思鐸和愷樂,用他們一家三口的故事,為這個世界平添更多美麗色彩。
❤️🧡💛贈書活動💚💙💜
1. 寫下一段鼓勵打氣的話,給兩個爸爸&愷樂
2. 標籤兩位朋友
3. 公開分享此貼文
4. 截止時間:6/1(二)22:00
我會抽出三位朋友,由出版社寄贈《兩個爸爸》給您們。
*《兩個爸爸》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OXdG5v
誠 品 https://reurl.cc/DvaaYm
金石堂 https://reurl.cc/8yQ0Dg
momo https://reurl.cc/E2kkWv
🏳🌈🏳🌈🏳🌈小豪老師推薦文🏳🌈🏳🌈🏳🌈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
從獨自一人的住居,到兩人天地,再到三口之家;歷經「非法婚禮」、紐約市「居家伴侶」、紐澤西州「市民結合」,到最後於紐約州合法完成「同志婚姻」;從自我認同、雙人磨合,到悅納孩子的性向認同……每一步走來,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所遭受的苦難折磨,從文字上讀來,若沒有類似經驗,可能僅止於讚佩其勇氣如此強大,但實際上的驚心動魄,真讓人不禁直冒問號:為何只因性傾向不同於主流,成家之路便如此漫漫無盡?
終究是個尚未真正性別平權的世界。
只能繼續奮鬥,懷著一股浪漫卻搆得著邊際的想像,去改變這個世界。感謝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持續走在平權路上,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加入寧靜革命般的出版戰隊,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
🏳🌈🏳🌈🏳🌈感動推薦🏳🌈🏳🌈🏳🌈
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張歆祐(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助理教授兼任健康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許佑生(作家)
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羅毓嘉(詩人)
國立 空中大學 碩士 班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
敬愛的師長及學長大家好
我們敬愛的陳龍英老師於2020年12月1日辭世,交大全體師生深感不捨與哀慟。
陳龍英老師為台灣本土培育之工程人才,於1964年進入「交大電子研究所」就讀,1966年碩士畢業後於交大擔任講師;1968年電子研究所成立博士班,陳龍英老師為第一屆博士生,並獲「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學金」赴美進修,受朱蘭成學長幫助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由施敏博士指導博士論文研究。陳龍英老師與交大感情深厚,是飲水思源的典範,1972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交大任教,歷任交大電子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亦擔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空中大學校長等職。陳龍英老師春風化雨54載,是公認的電子學明師,透過課堂教學、影片教學以及線上教學作育萬千電子產業及半導體人才。在交大師生的眼中,陳龍英老師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謙沖君子,畢生投入教學的志業並專注於提升教育品質,永遠將學生擺在第一位,退休之後仍持續奉獻於最鍾愛的教學志業,直到2020年6月18日上完最後一堂電子學。陳龍英老師的身教言教深受肯定,令人無限敬佩與懷念。
陳龍英老師追思網站;http://longying.ee.nctu.edu.tw/
為表彰陳龍英老師之教學熱忱並傳承大師之典範,交大校友會發起募集【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
1. 設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以表揚於電子學教學領域表現卓越之教師。
2. 提供【獎學金】予於電子學修課成績優異之交大學生,以資鼓勵。
3. 提供【獎學金】予於尖端電子期刊發表論文或參加國外頂尖相關競賽之交大學生,以資鼓勵。
敬請各界師長、陳老師的學子、摯友、工作伙伴,以及孺慕老師風範者,共同響應踴躍捐款,感恩!
本基金由財團法人竹銘教學基金會管理並由國立交通大學執行,詳細辦法待講座及獎學金委員會成立後擬定並公告。
本基金預計規模:新台幣2,000萬元
募款期間:即日起~2021年3月31日止
【國內及美國以外的海外捐款方式】:https://forms.gle/5Zb7aMJTyumysDF97
【美國捐款方式】:https://forms.gle/PZv4zizXi35E68cD7
聯絡人:王美靜小姐
Tel: 886-3-5734558;Fax: 886-3-5721497;
E-mail: alumni@aa.nctu.edu.tw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財團法人竹銘教學基金會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所友會
敬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