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時,看了韓國總統文在寅與韓國偶像團體BTS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影片。
文在寅和BTS講韓文,聯合國的官方頻道影片則是以英文即席翻譯配音播出。
他們當然會講英文,也可以用英文演講。但他們仍然選擇使用最能表現自我的語言,面向世界。
這就是多元的世界,平等溝通的理想方式:
發言者可以選擇講最有把握、最自信、最想使用的語言,主辦單位提供各種可靠的翻譯,讓全部的人都能聽懂。
在這樣的情境裡,沒有人會因為語言能力不佳而被看輕(大家講自己常用的、喜歡的),也沒有人會因為語言能力不佳而被排斥(有可靠的翻譯,聽得懂)
這樣理想的世界,是值得我們追求的。
我的父親是戰後移民二代,母親家族世居雲林。爸爸的母語是粵語,媽媽的母語是臺灣閩南語(臺語)。父母親跟家中長輩和兄弟姊妹講話時,也都能流利使用母語。
在自然而然使用母語的環境裡,我應該自幼就通曉三種語言(和媽媽講臺語、和爸爸講粵語、在學校學華語)
很可惜,在罷黜多語、獨尊華語的教育體制下,我的父親母親為了讓孩子「學好華語、發音標準」,就捨棄了流利的母語,採用全華語教育
到現在,我的華語雖然還不錯,但粵語和臺語都只能閒暇時自學,聽力勉強八成、口說只剩三成。
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如果我可以決定,我會希望我的父母放心在家說母語,放膽教我母語,讓我體驗三語生活的多采多姿。
臺灣是個多語言的社會,只是我們的教育長期獨尊華語,讓許多人沒發現臺灣國家語言的多采多姿。
201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把「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都列為「國家語言」
並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
罰錢掛狗牌「我愛說國語」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是各式各樣的國家語言多元發展的時代。
很高興看到近年來政府機關的努力,從公部門開始推動「國家語言平等」。
包括防疫記者會、國會、市府施政報告等,都看得到辛苦的手語老師,努力地讓使用手語的朋友們也能參與公共事務。
立法院也跟上國際級會議的腳步,為各種國家語言提供即時翻譯。各族群的民意代表使用客語、臺語、原住民語等各種國家語言問政時,若政府官員語言不通,都可以透過即時翻譯,同步了解。
這項措施,達成多元、平等、相互尊重,又節省翻譯時間,真的要給立法院大大的鼓勵。
臺灣要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國家,對「多語環境」的建構是必要的。
建立多語環境,必須有良好的翻譯,也必須有健康的心態。
消除「華語至上」的心態,就是臺灣邁向多語環境的關鍵。
就像聯合國大會,官員不會要求BTS「你們會講英文,就用英文吧,比較節省時間,語言只是一種工具,用大家共用的工具就好」
不管你要講什麼語,官方提供可靠的翻譯,大家都OK。
在代表多元民意的國會殿堂,每個人可以講自己最順暢、最想用的語言,讓美麗的國家語言在生活中綻放多元的光彩,這不就是我們好國好民、向前進步的理想嗎。
大家放下防備和成見,一起體驗多語言社會的美好吧。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滿一年,這一年世界經過很多痛苦,我猜以後在歷史課本上也會讀得到。從很多大國宵禁到鎖國,全世界蔓延的疫情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因為我們在台灣,所以幸好沒有真實感受到大恐懼或失去愛的人,但是國外的人這一年實在是不像我們一樣那麼的幸運。 前陣子我訪問來自四個不同國家的外...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的推薦目錄: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雙語教學以及國際化成為台灣教育機構以至於台灣社會上談論未來與競爭力時的主要論述,這中間隱含著(或明顯的)語言價值與意識形態,是否需要被提到公共領域的討論中,經過正反意見的辯論來得到結論呢?目前看來,關於雙語教學以及國際化在教育場域中,並沒有經過上述的過程,也不是只被設定為是未來目標而已,而是已經成為了執行以及經費補助的指標。忽視教學以及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不管是對將來的學術發展或一般性的文化認同,都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使用哪一種或哪幾種語言一方面都需要務實的面對溝通以及協調整合的問題,可以另一方面也要認真的面對語言價值以及語言意識形態的問題,而不是將務實的需求順理成章的轉化成為意識形態,來要求人們應該接受某一種語言或某幾種語言。
————————————
2030年的元旦,中華民國總統在電視上發表文告談話,用的會是哪一個語言?
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要先設想一下2030年中華民國是否還存在。樂觀的假設是,在美國的支持下,「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維持現狀。那麼2030年元旦那一天是哪一黨執政?我問了一位選舉賭盤的大組頭,他說,
「教授啊,你哪會遮戇,問這款問題,當然嘛是民進黨!」
「阿彼个時陣總統是啥人?」我繼續追問。
「應該是燦哥胖周瑜。」他從台語轉成了華語。
「Really? Why him?」(台灣的詐騙集團很國際化,英語沒在怕的啦。)
「阿就蔡英文上佮意伊啊!」於是我理解了燦哥為什麼要努力減肥。
「阿William Lai咧,伊敢無機會?」(我想的是力推英語為官方語而且最受獨派青睞的賴清德。)
「伊嘔,機會是有啦,fat chance!」
我當場Orz,但也因為頭撞到地,夢就醒了。
所以我們開場白的問題就更明確了:「2030年的元旦,中華民國台灣總統鄭文燦在電視上發表文告談話,用的是哪一個語言?」如今蔡賴政府如火如荼推動「2030雙語國家」,在2030年到來的那一天,台灣會成為「雙語國家」嗎?燦哥總統會用英語對國人發表談話嗎?
簡答題,台灣的現狀是幾語國家?台灣人最喜歡考試,尤其喜歡考選擇題,所以大學英檢畢業門檻都只考選擇題。好吧,四選一:
(A)單語國家
(B)雙語國家
(C)三語國家
(D)多語國家
我在一門通識課中問過4、5百個大學生,得到的答案以D最多,但也有少數同學選A跟B。選A的人認為台灣只有一個官方語,是單語國家,這似乎合理,但事實是台灣從沒有法定的官方語。選B的理由是國台語是台灣人最常使用的兩個語言,其他的語言很少聽到,這當然不是正當理由。
台灣是多語國家,有數據為證。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有83.5%的人在家中會說「國語」(華語)、81.9%說台語、6.6%說客語、1.4%說原住民族語、2.0%為其他。各語言的加總為175.4%,顯示平均每人會使用1.75種語言。
台灣是多語國家,且有法律為證:《國家語言發展法》!法定的國家語言目前確定的有19種:台、客、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鄒、賽夏、雅美、邵、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以及台灣手語。馬祖地區所使用的「閩東語」尚待確認,而「國語」是不是國家語言的一種,是極具爭議的。
「雙」就是「二」,「一雙筷子」只可能是兩支。所以,「雙語國家」沒有絲毫含糊,就是「二語國家」,不是「多語國家」,也不是「單語國家」。那麼蔡賴政府想要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而且2030就要實現,台灣人要問的第一個問題難道不應該是:請問,這「雙語國家」的「雙語」,指的是哪兩個語言?
政府高喊「雙語國家Bilingual Nation」,卻沒有人提問:「Excuse me, what two languages are you referring to?」這清楚的反映了英語和華語的霸權地位,在台灣人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直覺:台灣若要成為「雙語國家」,唯一可能的「雙語」就是英語和華語!
然而,這個直覺可能只對了一半,因為在「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中,唯一確定的只有英語。2019年1月11日行政院公告的重要政策是:「2030 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厚植國人英語力 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樣的,從蔡英文、賴清德以及潘文忠的政策談話中,提到的語言只有「英語」和「英文」,絕對聽不到「國語」、「華語」或是「中文」這些字眼,更別提「本土語言」或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台灣手語」。
這個政策的執行,教育部負起了「雙語教育」這個最重要的使命,在「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畫」的政策說明中,「英語」出現了60次,「雙語」出現11次;「中英文」0次、「中文」、「國文」、「國語」、「華文」、「華語」通通0次。
既然是獨尊英語,何需欲蓋彌彰,為什麼不能提出誠實一點的口號?例如,「2030厚植台灣英語力」、「2030台灣人說英語」、「2030英語讚讚讚」、「2030英語強強滾」。因為台灣人對於一件又一件「國王的新衣」早已麻木無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1/article/10793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資策會-數位人才培育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訊人才培育春風化雨四十載,
「資策會」交棒「資展國際」,
i Span引領台灣迎向數位人才發展新世紀。
小編訊:
「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i Span宣布成立,將傳承「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長期領導台灣產業人才培訓發展的工作,邁出台灣數位人才訓練嶄新的里程碑。
1979年資策會成立,次年為協助彌補資訊產業快速發展下的人才需求,正式成立教育訓練中心,並分別於1985年改制為教育訓練處、2005年擴展為數位教育研究所,四十幾年來資策會已為國內培育各領域之數位人才超過五十萬人次,為社會與產業的資訊化推動提供豐沛人才資源。緣於資策會教研所已達成人才培育之階段典範任務,並轉型國家人培智庫的角色,因此將需求仍舊龐大的產業人才培訓任務,交由原團隊移轉衍生為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承續社會發展責任,以民營企業機制的創新能量接棒,提供產業對資通訊及數位科技多元人才更大的需求服務和滿足市場迅速、機動性的變化,繼續領航台灣培訓市場發展,以快速、專業、多元與國際化為目標,打造數位人才推動的國家隊,迎向我國數位人才發展的新世紀!
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i Span就是取自數位人才發展的設計,總經理 呂理華 (前身為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表示,資展團隊於數位教育研究所期間連續五度榮獲勞動部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訓練機構金牌獎,以及2015年國家人才發展獎和2017年ATD (全球最大人才發展協會)卓越實踐獎(EIP) 、微軟最佳培訓認證合作夥伴獎、年度最佳夥伴、Cisco教澤廣被獎、教學卓越獎、教育部優良研習機構等國內外人才培訓獎項,本團隊堅強的創新人才培育能量深獲政府及國內外企業肯定,相信未來i Span能夠更進一步協助臺灣企業解決數位轉型人才缺口、學用落差,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資展成立初期主要業務為跨域人才養成訓練、數位人才在職訓練、量身打造企業包班等前瞻加值線上與實體多元培訓解決方案,培訓領域涵蓋系統開發、雲端網路、智慧應用與科技管理等企業數位轉型關鍵領域,包括AI、BigData、IOT、Java、App、5G、系統、資安、網路、軟體工程、專案管理、數位行銷、智慧綠能…等,擁有台北、中壢、台中、台南、高雄等全台據點。由資策會及原執行資策會人培訓練團隊共同集資成立,並順利獲得業界投資,資本額約一億五千萬,在原有的培訓場地及新擴展的就業養成基地繼續提供人才培訓的服務,現有規模下全年營業額預計可達兩億元整。
透過資展國際深耕數位資訊與智慧科技人才培育,佈署台灣未來數位領袖養成,並傳承資策會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經驗,開創嶄新的人才創新加值服務,傳播多元知識與技能,為客戶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石。呂理華 總經理在談到資展國際新創的願景時表示,非常期待i Span(資展)能成為全球華人地區最具競爭力的人才發展機構,也能藉由資展的發展同步打造我國新世代人才的數位競爭實力,推動臺灣成為國際數位科技創新的領先社會。
資展國際官方新聞稿,銘謝相關媒體發佈,歡迎引用分享
媒體連絡Johnny@ispan.com.tw(劉總監洽)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年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滿一年,這一年世界經過很多痛苦,我猜以後在歷史課本上也會讀得到。從很多大國宵禁到鎖國,全世界蔓延的疫情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因為我們在台灣,所以幸好沒有真實感受到大恐懼或失去愛的人,但是國外的人這一年實在是不像我們一樣那麼的幸運。
前陣子我訪問來自四個不同國家的外國朋友,她們分享這一年的心得跟自己家鄉的狀況。她們都認為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天都要感恩。像德國來的朋友,他們在德國連最愛的美食都沒辦法吃,很多以前再簡單不過的事都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從英國回來的朋友已經放棄倫敦的夢想,印度的朋友特別感謝防疫人員的付出,來自中南美洲的運動員認為台灣是最好的榜樣。
我想要把這支影片獻給所有防疫人員、台灣人、跟喜歡台灣的外國朋友。接下來只希望疫情趕快結束,因為世界真的很懷念過去熱鬧、有許多旅行故事的日子❤️
#吳鳳 #台灣 #外國人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趙氏讀書生活 x O Chef Lab食物研究所
推出限量版中秋月餅禮盒及茗茶系列
現接受訂購:
⁃ 雙黃白蓮蓉月餅(一盒4個),八月早鳥優惠價$298 (原價$328)
⁃ 雲南普洱茶(50克)$68
⁃ 安溪鐵觀音(50克)$68
⁃ 套裝:雙黃白蓮蓉月 + 雲南普洱 +安溪鐵觀音 $428
所有月餅,我們會於8月底新鮮製作,可存放兩個月,9月7日起送貨。
送貨安排:
⁃ 8月31日前訂購,9月7日至25日期間送貨(客戶自選送貨地址及送貨日期,只限星期一至六,偏遠地方除外)
⁃ 滿$800免費送貨 (以每個地址計)
⁃ 未滿$800,$60運費 (以每個地址計)
⁃ 海外訂購,請先以whatsapp聯絡 +852 90111661
萬事屋網店:
maxihousehk.shoplineapp.com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蘋果日報
#肥佬黎
#蔡英文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EkWhFFjqro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中美墮入修昔底德陷阱,香港成為「戰場」,很多國家也捲入這場世紀鬥爭漩渦之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發表長文,強調亞太各國不想「被迫歸邊」,呼籲中美放下分歧,避免禍及「亞洲世紀」。國際關係錯綜複雜,實力與利益決定一切,維持地區和平穩定,大國之間需要互相尊重,競爭之餘不損合作,小國與大國打交道,則要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中美短短數年間由合作走向惡鬥,對很多國家及地區來說,都是始料不及的外部環境劇變,牽動長遠定位和發展方向。華府拉幫結派企圖孤立中國,一些有實力的國家不想蹚渾水,有盟友則左右為難,只盼中美鬥爭「適可而止」,給小國留一條生路。
東方正論
官僚臥聽蕭蕭竹,懶理民間疾苦聲。香港飽受黑暴蹂躪復遭疫情打擊,經濟一潭死水,不僅失業率創十年新高,就連港府廢官都要裝模作樣減薪以示共度時艱,房委會居然在此時擬按機制逆市加租,懶理基層死活,令人嘩然。顯而易見,有關機制只加不減,好景的時候可能不算甚麼,逆境的時候卻猶如攞命刀。
根據《房屋條例》,房委會須每兩年檢討公屋租金一次。房署會委託統計處每月抽選二千公屋租戶,要求他們申報入息並計算入息變化,作為釐定租金調整幅度的參考。
蘋果頭條
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台灣成為逃避政治檢控的香港抗爭者避難所。台灣總統蔡英文繼於港版國安法草案於大陸全國人大表決前表明「將由行政院組成香港人道援助行動專案」後,台灣蘋果新聞網昨獨家報道,專案內容下周三(10日)將由陸委會說明,而受救助港人須先進入台灣,並經國安審查。為抗爭者作法律支援的律師黃國桐表示,赴台者最大困難一來是資金,繼而就是身份,「希望台灣加大力度幫助。」據蔡英文上月27日所言,她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並達成共識,將由行政院組成專案,而專案將由陸委會主責,盤整相關資源,對港人居留、安置、照顧進行完整規劃。
星島社論
網易及京東等大型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加上港股近期氣勢如虹五連升共千八點,吸引資金流入,港元匯價連連走強,並觸及七點七五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昨日兩度入市,共承接四十八點五二億港元的買盤,為該局自四月底以來再度入市;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升至九百九十六點四三億港元,距離千億港元水平僅一步之遙。市場人士認為,港匯近期或間歇觸及七點七五,引發更多干預。
本港新股市場有大型中概股回歸,而港美息差雖有所收窄,但仍有一定差距,可支持套息活動,港元匯價步入六月以來節節走強,並於昨日觸及七點七五強方兌換保證。
經濟社評
內地最近催谷地攤經濟,讓過去被取締的小販攤檔湧現,有人質疑是消費倒退,但在疫下就業壓力沉重,當局鬆綁地攤管制,解決部分人就業問題,起穩定社會作用。惟這是權宜之計,還應考慮開放跨省旅遊,加快落實新基建,才是長遠解決就業的方法。
總理李克強本月初在山東煙台視察,大讚地攤經濟是人間煙火,中國的生機,令地攤經濟隨即爆紅,27個城市更鬆綁配合。上海市今天舉行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揚言要打造具時尚感、國際化的夜上海新形象,並支持特色小店擺攤經營;但大連夜市開業一天,因髒亂和交通問題即時叫停。
國際化的社會英文 在 謝謝Michelle的發問^_^: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差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會理事長陳超明教授提醒大家,英語教育已轉而集中關注於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之上,強調非母語人士與母語人士間如何跨越不同文化所產生的文化語言,並精準、明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