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生命安全,你不能不知的HAZMAT緊急應變卡!
工廠製程中,偶爾會使用大量的化學品、有機溶劑甚至是毒性氣體,這些有害物可能因為疏忽或處理不當,進而逸散到工作環境中,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為了防止重大災損,面對搶救現場,需具備相關訓練及知識人員進行指揮搶救,今天就要來帶大家認識,國際上對危險物品或化學物質的災害搶救訂定地SOP──「🚨#HAZMAT」(緊急應變卡)!
📍H辨認危害物質(Hazard identification):
先確認何種「危害物」導致災害。
📍A擬定行動方案(Action plan):
搶救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採取行動前,應了解會有哪些危險?需要什麼裝備?
📍Z劃定管制區(Zoning):
建立禁區、除汙區、支援區等管制區。
📍M建立應變組織(Managing the accident):
為使現場搶救各項任務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必需建立指揮管理系統。
📍A請求外部支援(Assistance):
遇有較大規模危害性化學品災害,且搶救超出當地消防單位能力者,得向相關單位請求支援。
📍T除汙、善後處理(Termination):
為保障人員、設備及車輛不被汙染,需在離開事故現場前,完成除汙程序。
💁♂️提醒您,應研訂相關緊急應變計畫,並實施必要訓練,「處置正確」比「處置快速」更重要,明確的提供災害現場資訊,不僅是第一線消防人員的安全基礎,更能守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緊急應變措施技術指引👉https://reurl.cc/Kxxlpn
國際 重大化學災害 在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盤後〉波音航空股狂奔 標普連四漲止步
週四 (4 日) 華爾街對重啟經濟的樂觀情緒持續,航空旅行回溫帶動航空類股和波音大漲,美債殖利率走揚,金融股隨之攀升。
然而,科技股午盤後賣壓湧現,四大指數終場漲跌互見,道瓊微幅收高 0.05%,連續四個交易日收紅,標普自三個月來的高點回落,結束為期四天的上漲行情。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低於預期,連續九週下滑,但續領救濟金人數意外較前一周的 2080 萬增至 2150 萬,顯示勞動力市場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流感大流行中反彈。
外媒引述消息人數透露,投資者正在等待美國新一輪經濟刺激計畫,但川普政府推遲了原定本周舉行的討論。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650 萬例,死亡數突破 38.8 萬例,美國迄今累計確診數超過 181 萬,死亡人數至少 10.7 萬。
週四 (4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11.93 點,或 0.05%,收 26,281.82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0.52 點,或 0.34%,收 3,112.35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67.10 點,或 0.69%,收 9,615.81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6.00 點,或 0.83%,收 1,953.47 點。
標普 11 大板塊中,僅 3 大板塊收漲,分別是金融、工業、材料板塊;公用事業、房地產和資訊科技領跌。
科技五大巨擎全跌。亞馬遜 (AMZN-US) 下跌 0.72%;蘋果 (AAPL-US) 下跌 0.86%;臉書 (FB-US) 下跌 1.68%;Alphabet (GOOGL-US) 下跌 1.73%;微軟 (MSFT-US) 下跌 1.32%。
道瓊 30 檔成分股周四再度以波音領漲 (6.43%)。旅行家 (TRV-US) 上漲 3.08%;Nike (NKE-US) 下跌 2.72%;陶氏化學 (DOW-US) 上漲 2.59%;卡特彼勒 (CAT-US) 上漲 1.47%;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2.08%;高盛 (GS-US) 上漲 2.02%。
費半成份股表現不錯。萬機儀器 (MKSI-US) 上漲 3.57%;艾司摩爾 (ASML-US) 上漲 0.73%;
美光 (MU-US) 上漲 4.70%;英特爾 (INTC-US) 上漲 1.68%;高通 (QCOM-US) 上漲 2.29%;NVIDIA (NVDA-US) 上漲 0.01%; AMD (AMD-US) 下跌 0.19%。
台股 ADR 僅台積電獨強。聯電 ADR (UMC-US) 下跌 3.93%;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2.30%;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1.25%;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下跌 0.05%。
焦點個股消息
國際航空產業研究機構 OAG 統計,美國四大航空公司 6 月份的航班數較 5 月提高 27%,提振航空業的情緒。美國航空 (AAL-US) 領先其他航空公司,宣布提高七月夏季境內航班,激勵其股價暴漲逾 41% 至每股 16.72%。
由於旅行反彈速度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挑戰華爾街原先對商務航空業悲觀的假設,激勵波音週四股價大漲 6.43% 至每股 184.30 美元。
繼新冠疫情爆發後,首支科技股 ZoomInfo 週四赴美掛牌,將其 IPO 定價敲定為每股 21 美元,股票代碼為「ZI」,掛牌首日 ZoomInfo 就廣受華爾街熱捧,股價一度狂飆 100%,收漲逾 60%,報每股 34 美元。
網路銷售平台 eBay (EBAY-US) 調高第二季收入與盈利預測,其股價應聲上揚 6.26% 至每股 49.36 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截至 5/30 當週初請失業金 (萬人) 報 187.7,預估 180,前值 212.3
美國截至 5/30 當週初請失業金四週均值 (萬人) 報 228.4 ,前值 260.8
美國 4 月貿易帳 (億美元) 報 - 494,前值 - 444
華爾街分析
美國 4 月份失業率升至 14.7%,創戰後新高,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預估,5 月份的失業率將進一步攀升逼近 20% 左右。
ADP 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Ahu Yildirmaz 稱,隨著美國多州重啟經濟活動,失業人數或許已在 4 月觸頂。
PNC 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Gus Faucher 提到,經歷兩個月的重大損失後,美國就業可能會在 6 月恢復增長,儘管幅度不大。
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 的投資長 Chris Zaccarelli 表示,本週市場過熱,今天出現回調並不奇怪。
自 3 月 23 日以來,標普指數已飆升逾 42%,道瓊上漲超過 43%,那指已上漲逾 46%。
Yardeni Research 總裁兼首席投資策略師 Ed Yardeni 表示,受聯準會寬鬆政策影響,市場正關注復工帶來的經濟復甦,將新冠疫情視作自然災害,而非嚴重的經濟衰退。
Ladenburg Thalmann Asset Management 首席執行長 Phil Blancato 表示:「市場正以我從未見過的極端樂觀態度進行交易。在沒有真實數據支持的情況下,此景我前所未見。」
聯邦金融網絡首席投資長 Brad McMillan 認為:「6 月市場將告訴趨勢是否繼續下去。但是現在?事情看起來比我們一個月前的預期要好得多。」
https://m.cnyes.com/news/id/4486301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0-06-04(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
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
https://reurl.cc/0ov9ob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國際 重大化學災害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地理 #臺灣生態 #國家治理 #國土保育
#地球科學 #環境科學 #氣候變遷 #人類文明
🇹🇼臺灣143名科學家連署 籲重視氣候緊急狀態
(學術界的大團結,向政府呼籲與建議)
『本次連署由7名長期關心氣候變遷專家發起,回應「生物科學」期刊去年底刊登的《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獲得國內82個學研單位、143名專家連署響應。』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指出,自2018年起國際研究無不指出,氣候變遷是現今人類急需處理的重大威脅,尤其台灣就環境與地理位置上屬於脆弱國家,需立即反應才能應對氣候緊急狀態的急迫威脅。」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林俊全也表示,台灣海岸地帶的環境污染、土地資源使用衝突、海岸地形破壞問題嚴重,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引發的暴潮、海水倒灌將嚴重衝擊民生;國際學界陸續推動永續海岸管理策略,台灣應立刻跟上國際步伐。」
「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指出,暴潮與巨浪等極端海水面災害,使海水更靠近海岸防線;極端氣候也可能導致紅樹林、溼地消失,代表抗寒、抗風、抗災的生態系就會消失,甚至造成地下水鹽化,百年都無法恢復;若氣溫上升2度C,最極端的情況可能嘉南平原都會消失。」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許正一表示,土壤作為地球的皮膚,好的土壤可以增加碳的儲存量,過度破壞反而會加速碳排,而喪失固碳的功能;應實施有機、有善土地的耕作,不當使用反而會有負面影響。」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幸助指出,海洋是碳捕捉與儲存的重要場域,被稱之為「藍碳」,存在於紅樹林、海草床及鹽沼等區域,占海洋面積不到2%,卻累積高達50%海洋儲碳量,是近10年科學界研究的重點。』
科學家們向政府提出六點呼籲,分別是:
一、快速且大規模的改善能源效率,推動節能措施,致力減少能源部門排碳。
二、大量減少生存週期短、暖化潛勢強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三、致力保護和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特別是可大量封存二氧化碳的動植物,落實自然氣候解決方案。
四、改變浪費食物與以肉食為主的飲食習慣。
五、應迅速減少對材料與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經濟,以維持生態永續,減少不平等取代追求GDP與財富增長的人類福祉目標。
六、加強人權,並透過行之有年的政策持續降低生育率,減少全球人口排放的溫室氣體與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照片來源:取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50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