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153篇
《年節習俗甜點》篇之24【七夕】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台灣的「情人節」
「七夕」是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俗稱「天橋會」
傳說玉皇大帝有七個女兒,小女兒織女最聰明可愛、手藝又巧。
玉皇大帝把一群牛,交給一位年輕的牛郎管理。
兩人情投意合、熱戀,甚至把原本的工作都荒廢。
玉皇大帝知道後很生氣,叫喜鵲告訴兩人要節制,七日見一次面即可。
沒想到喜鵲傳錯話,把七天傳成一天,
變成每天都可以見面,他們高興無比,更把工作完全拋在腦後。
因此觸怒玉皇大帝,降旨他們每年僅能在農曆七月七日才能見面。
後來織女被王母娘娘帶回天庭,拆散他們美好的婚姻。
牛郎追上天庭,被王母娘娘的天河所隔。
後來,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
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
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
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
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當天通常都會下著毛毛雨,象徵兩人傾訴相思的淚水。
#七夕又稱「乞巧」節,
未婚少女祈求牛郎織女保佑嫁個如意郎君,
已婚少婦祈求早生貴子,
中年婦女則祈求家庭平安。
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夜晚設下香案,
擺上水果、花粉,針線祝織女星,
進行各種的乞巧活動。
臺灣民間在七夕當天,
會在床上擺設麻油雞、油飯、刈金和婆姐衣等祭拜婆姐。
另外,凡是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
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 ,
準備麻油雞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和婆姐衣等祭品,
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錢」
以後每年七夕都要祭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線,直至十六歲為止。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的節日。
但不少習俗活動均已弱化或消失,
惟有象徵愛情的牛郎織女傳說,
一直流傳民間,逐漸也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圖片來源取自高雄至德堂的演出海報(2016 8/5)
#故事來源摘自民間傳說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