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上這影片: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586350224.A.EFA.html
讓我想到圖一這個 #幫我做ㄍ海報
雖然大部分工程師看到會很幹啦,我相信大家也理解站在 #商業思維 角度看同一件事,#不可能 之前應該提出幾個可能可以的方案,所以就不贅述了。
我想多談一點的是,「為什麼大部分工程師都會有這樣的反應?」
如果你曾經跟工程師合作(交手),你的回答是:「阿他們就是這樣啊,什麼都做不到、不可能,可是別公司的工程師都可以。」
那你跟那工程師沒啥兩樣,你覺得他們沒站在公司或你的角色來看這件事,事實上你也沒去了解為什麼他們做不到。
“As A Team”, 最後公司的交付物是大家一起協作出來交付到市場給使用者用,進而增加市佔率或替公司帶來收入。
但大家的目標是同一個嗎?績效評核在同一點上嗎?榮耀、績效、責任、風險成本是一體的嗎?
這也是為何到大規模 scrum 我們會把 #系統思考 看成重要的核心概念,局部最佳化(可能是行銷部門最佳化,或工程部門最佳化)未必能替整體(系統)或最終目標帶來正面效應。
甚至只要迴路中有個負面因子,正向增強迴路就會變負面增強迴路。
更甚至是 #意外之敵 的 archetype, 原本 A 跟 B 的合作很成功,A跟B都想更好,他們自己的更好卻連動影響了另一方變差。而變差的一方想改善,又把另一方拉下來。
兩個單位從原本兩個都是加分,因為局部最佳化忽略全局(常見的是錯誤的KPI),導致整體價值下滑。公司從賺錢,提供績效獎金跟更高的目標,員工也更拼命,交付速度、品質卻不斷下滑,工時更長,使用者更不滿意,這種情況是每個經營者都該避免的情況。
而且沒什麼能苛責的,每個部屬都為了改善、最佳化而盡心盡力,錯誤的點在沒有全局思考、以終為始、穀倉跟本位主義、合約遊戲。
高階主管不要輕忽底下不同角色或不同部門彼此的競合關係,搞到大家都只想先釐清責任,保護自己(本能),這樣的文化跟協作,就是組織中的癌細胞,你有再多再對的細胞,終究撐不住癌細胞的攻擊的。
#圖2來自呂毅的在組織輔導中認識系統模式
意外之敵,非常有趣,卻也血淋淋的一直發生在各個大型組織中。
#有時候一條龍的問題少很多_因為責任榮耀都是自己的_當然團結
圖2來自呂毅的在組織輔導中認識系統模式 在 第二章文獻探討 的相關結果
隨著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及知識經濟與資訊科技高度 ... 詢診斷輔導. • 電腦化/資訊化推 ... 遠距學習畫上等號,但由圖2-2 中可看出其實這四種學習模式的共通. ... <看更多>
圖2來自呂毅的在組織輔導中認識系統模式 在 KIST 教育理念與內涵 的相關結果
三所學校的加入,除擴大KIST 學校規模與影響力,更促發了原有運營模式的新方向,在協助三校轉型過程中逐步建構系統性輔導轉型模組,讓轉型工程與營運過程得以順利轉軌, ... ... <看更多>
圖2來自呂毅的在組織輔導中認識系統模式 在 建構臺灣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2010 的相關結果
其中,在「健全教育體制與厚植教育資源」之發展策略上,主張. 「建立K-12課程與教學輔導及支持系統」;在「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之發展策略. 上,主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