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Farm 使用感測器來監測水和養分的運動、土壤狀況和濕度水平。這些感測器提供的數據,與外部數據(如天氣資訊和衛星圖像)一起在雲端處理。然後,農民可以透過安裝在智慧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查看結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其邁:學習荷蘭經驗,發展智慧農業 參訪的第五天,來到荷蘭的Aalsmeer鮮花拍賣市場。一大早到市場,就已經有許多運送花卉的小貨車來來去去,相當忙碌,令人印象深刻。Aalsmeer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也是目前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農作物交易市場,一年鮮花拍賣量高達35億朵,佔荷蘭花卉貿易的90...
土壤濕度感測器 在 3S Markets「全球科技智慧應用」市場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什麼是智慧農場?
智慧農業 是一個新興概念,指的是使用現代資訊和通信技術管理農場,以增加產品的數量和品質,同時優化所需的人力。
當今農民可用的技術包括:
感測器:土壤、水、光、濕度、溫度管理
軟體:針對特定農場類型或與應用無關的物聯網平台的專業軟體解決方案
連接:蜂窩,LORA,等等。
位置:GPS、衛星等。
機器人:自動拖拉機、加工設施等。
數據分析:獨立分析解決方案、下游解決方案的數據管道等……
土壤濕度感測器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推動數位農業,以達成 2030 年糧食自給率 45% 目標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6 日 8:00 |
全球主要經濟體裡,日本糧食自給率可說敬陪末座,目前僅 40%,日本政府長年視為國安危機,然而日本土地與人工昂貴,日本農產品只能走精緻路線,實在無法與進口糧食競爭,日本也只敢訂下 2030 年達成 45% 糧食自給率的卑微目標,加上農業人口老化的迫切危機,連這目標都岌岌可危。現在日本決定,要以數位農業突破。
日本國土有三分之二為山地,農民老化情況嚴重,目前平均年齡高達 67 歲,還在持續增加,要靠這樣的勞動力增加農產,只有科技化輔助一途。日本政府 2016 年提出農業升級計畫,打算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發展農業改革,農林水產省發表智慧農業科技藍圖,產官學合作下,如今日本有超過 121 項應用智慧農業的計畫,稱為數位農業。
數位農業應用感測器、通訊網路、無人機、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各種物聯網技術,並分析資料、管理、協助決策與執行。包括應用氣候衛星、雷達、地球觀測感測器取得氣候、溫濕度資料。衛星影像與 GPS 用來監測農地,即時了解土壤情況,調整施肥與灌溉。人工智慧建議農民最佳作物與種子品種,以及協助決定最佳收成時間等等。
日本政府認為智慧農業有助於克服某些障礙,使糧食生產有機會擴大,人力方面,透過智慧農業系統人工智慧的建議,缺乏經驗的年輕一代想務農,可很快就上手,不用經歷困苦的摸索期;土地方面,透過智慧農業精準施肥與澆灌,需要的灌溉水量與肥料量大為減少,過去水源不足無法耕種的土地也可能成為優良的產地,土地污染也能減輕。
日本各大企業投入智慧農業,初期結果並不理想,許多初期計畫的成本還比慣行農業更高,但隨感測器、無人機等科技逐漸成熟降價,以及經驗累積,如今日本數位農業逐漸來到起跑階段。據矢野經濟研究所預估,日本智慧農業市場,總營收將從 2019 年 158.7 億日圓(台幣 40 億元),至 2025 年成長至 442.8 億日圓(台幣 111.3 億元)。
數位農業不只日本,中國、中東也已開始
日本數位農業想法,只是全球農業發展往更進步精密控制演進的一部分。荷蘭的新創公司如 FoodVentures 等,發展室內農業一樣應用大量感測器、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各種物聯網技術,也同樣使用精密灌溉,高度控制環境,高自動化生產。FoodVentures 於 2021 年 5 月更利用全球疫情商機,進軍中國市場,登陸上海門戶崇明島。
FoodVentures 表示,疫情前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農產品供應由慣行農業自千里之外的農產區運來,但疫情期間面臨人流物流管制,供應受干擾,都市人也警覺,不能對千里之外的農產習以為常,體會到就近供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都市中產階級覺醒,願意付更多錢,消費不受河川污染影響、使用更少農藥的農產品,成為 FoodVentures 的主打客層。
FoodVentures 以線上銷售為主要通路,避開傳統市場的複雜物流與銷售結構,在疫情期間,線上買菜大行其道,而都市中產階級購買農產也傾向辨認品牌,更讓 FoodVentures 搭上順風車。
中國市場其他同業也同樣受惠,中國本土北京極星農業表示,2020 年 6 越時第二波新冠疫情來襲,北京各大批發市場關閉,使業績大增 30%。
中東為克服原本的沙漠環境,室內農業與智慧農業更不可或缺,沙烏地阿拉伯新創企業紅海農場(Red Sea Farms)成立於 2018 年,發展高度控制環境的室內農業,利用海水為溫室降溫,珍貴的淡水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灌溉,原型溫室設置於阿布都拉國王大學,已在供應番茄給沙國超市。
2021 年 6 月紅海農場進行最新一輪募資,募得 1,000 萬美元,累計總募資金額達 1,190 萬美元,紅海農場規劃在沙烏地阿拉伯中西部,以及阿布達比,共 6 公頃的土地設置 4~8 座農業基地,供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超市。
當前智慧農業、數位農業、室內農業,尚只能在農業成本最高的地方發展,例如日本及中東等沙漠國家,但中產階級的新需求及全球氣候變遷、疫情意外風險,使連農產廉價的中國都能產生利基市場。隨著技術進一步成熟及規模化,人類農業朝更高度控制化的腳步將逐漸加快。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7/06/how-japan-is-using-digital-farming/?fbclid=IwAR2uAaef906nSOdF2ihs5ZkqZ-5_lmRHJpm0IRq__ELJlNzjbMRJxh0rvY8
土壤濕度感測器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其邁:學習荷蘭經驗,發展智慧農業
參訪的第五天,來到荷蘭的Aalsmeer鮮花拍賣市場。一大早到市場,就已經有許多運送花卉的小貨車來來去去,相當忙碌,令人印象深刻。Aalsmeer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也是目前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農作物交易市場,一年鮮花拍賣量高達35億朵,佔荷蘭花卉貿易的90%,也是世界60%的切花市場的中心點,被稱為「鮮花世界的華爾街」。
荷蘭先天不是一個適合發展農業的國家,國土面積有限,且緯度高、氣溫低、日照少,自然資源不足,但荷蘭卻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出口值高達940億歐元,每戶農戶的平均收入高達6萬歐元。荷蘭如何透過思維、技術上的革新,克服先天的困境,搖身一變成為農業大國,其中的經驗值得高雄借鏡。
荷蘭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農業學院,作為荷蘭農業研發的堅實後盾。在育種改良上,並且到各地蒐集種子資源,大量雜交育種,培育出各種不同特性的植株,再選擇性狀優良,具有市場潛力的新品種進行推廣。此外,荷蘭有大半農產都在溫室中生產。荷蘭藉由研發玻璃溫室技術,進而大幅降低能耗,克服了先天日照少,氣溫低的問題。同時,荷蘭也發展智慧農業,運用無人機、感測器,隨時監控分析土壤、濕度、光線、溫度等,保持整體環境維持在最適合農作生長的環境,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及穩定性,讓農民可以以更少的資源,更好的控制生產。
除了生產外,荷蘭也精於農產的物流銷售。以Aalsmeer市場為例,有效縮短花卉拍賣競標過程及快速進行花卉搬運是Aalsmeer市場成功的兩項關鍵因素。Aalsmeer的花卉競標已全面電子化,使用電子拍賣鐘取代人工遞單,縮短競標過程。全場搬運軌道電子化控制,節省分貨、包裝、運載等搬運時間;在離市場最近的Schiphol機場之間,興建長達16公里的自動運輸軌道,可直通Schiphol機場。所有的產品自拍賣會場送到出貨點只需要10分鐘,大量節省了中間搬貨、運貨的零碎時間,讓花卉可以保持新鮮送到顧客手中。
高雄也有許多具有競爭力、品質優良的農產,高雄的氣候環境也比荷蘭更適合作物生長,但在生產管理和品質控管上,仍無法做到和荷蘭同樣的精準。生產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導致了去年香蕉產量過剩,蕉價暴跌的情形。未來,我將會推動智慧農業,協助農民掌握作物生產情形,同時優化農產品質,提升高雄農產競爭力;並參考Aalsmeer市場物流效率經驗,設置農特產品物流中心。提升農產銷售效率,提高農民收入。
土壤濕度感測器 在 LASS-開源公益環境感測網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從最近玩土壤濕度感測器,順道談感測器驗證哈爸花了不少時間在FBTUG ( FarmBot Taiwan User Group) 努力,希望給開源農業一點幫忙問題在於,哈爸不懂農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