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肥的有機蘋果梨 是草的功勞🌿】
👉https://bit.ly/32oG0z8
「梨子做到有機已屬不易,更多人驚訝我連肥也不用!」祥志得意的說到是草的功勞😎。
捨棄肥料種綠肥,可增加土壤透氣性、團粒狀態、改良土質,而豆科的固氮作用可供給樹體氮素!祥志的策略就是不主動給吃的,樹根才會強壯健康。
而看似無為卻充滿智慧的農耕,讓祥志蘋果梨風味多層次,輕咬一口溢出蘋果清香🍎!成功的實作經驗也帶動當地農夫一同加入友善行列,我們相信打造一處祥志夢想中的有機山村不會是夢。
👉https://bit.ly/32oG0z8
土壤透氣 在 有機誌-有機生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土壤有機質被認為是土壤結構的基石,他同時影響土壤透氣度、保水與涵養力。2015年的研究顯示從事有機農業的土壤有機質,不論在畜牧業或是蔬菜種植上都比慣行農業還要高出27.9%。有機農業不但減少化學肥料使用、保護水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生物多樣性。少了化學農藥與殺蟲劑的使用,加上輪作不同種類的作物,許多研究都支持有機農業增加農業生態系統裡的生物多樣性。
#有機農業保護土壤 #消費有機改變世界 #有機誌 #樂活市lohascity #永續目標有機可循 #你真的有感嗎
土壤透氣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有機質,更進而一步的誤解有機肥料,甚至有些農民都聽信一堆莫名其妙的有機教祖的鬼扯,把有機肥料當成仙丹,什麼問題撒下去就可以解決。
有些農友耕種一輩子,對土壤、肥料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缺乏系統性的認知,有時候就容易受到迷惑。
什麼是土壤?
土壤就是一個生態圈,包含礦物質、水、有機質、空氣和依靠土壤生存的生物等,土壤同時包含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相物質。
三相物質的組成因土壤組成的環境條件的差異而有所變化,種植植物時要適當調節土壤中三相物質的組成比例,以協助植物生長發育。
土壤之所以能夠協助植物生長發育,就是因為土壤具有肥力,土壤能夠讓生長植物是因為土壤具有四大肥力因素:
1. 養分(俗稱肥份)
2. 水分
3. 空氣
4. 熱量
這四個肥力因素又因為土壤的種類、特性不同而產生差異(例如壤土跟砂土的差異),土壤肥力的四個要素是相互連結且影響的。
例如土壤中存在著水分和空氣,在孔隙度不變的情況下,下雨後導致土壤的水分含量的增加,就會使土壤之間的空氣減少,進而導致土壤透氣性下降。
土壤中含水較高時,水的熱容量較高,導致溫度難以上升,就影響到植物蒸發的速度,但溫度低則降低土壤礦質化的速度,肥份則容易在土壤裡保存。
所以土壤的肥力不斷的改變,因此在不同季節跟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能不能把作物種好,就看你能在多少時間內識土,進而依照植物類別使用正確的肥料。
肥料是指在作物生產過程中能夠直接或間接為植物提供養分的物品,按照肥料的作用可將肥料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直接肥料首先是用來滿足植物生長中所需要的養分,例如三要素氮磷鉀NPK的供應,以化學肥料為主,間接肥料則是用於土壤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改善,以有機質肥料為主。
因此有機質肥料主要的功用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施用有機質肥料是為了增加土壤的有機質為主,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殘體等土壤有機質的來源,所以溫室內的天然有機質來源的補充較露天少,每年進入土壤表層的有機質數量有一定的限度,而人們從事種植活動大多不會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還會減少含量,因此必須施用有機肥料來維持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台灣多數的農地有機質含量低於3%,有機質的不足的情況下,土壤的肥力就不好,施用化學肥料效果不好又造成浪費,所以才需要施用有機質肥料,補充有機質。
因為台灣大部分的耕地都有有機質不足的問題,所以大部分的耕地施用有機質肥料都有效,而有機質又有難分解的、易分解的就要從他的類別來看了,禽畜糞肥也是有機質肥料,榨完油後的植物渣粕也是有機質肥料,但這兩個類肥料用起來效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