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開新分店啦! 仲有4大優惠呀!
🇯🇵 餐廳: #一幻拉麵 #ichigenhk
▫▫▫▫▫
🍽菜式介紹:
❝ 濃厚豚骨味噌蝦湯拉麵 $88 ❞ 🔸5/5
❝ 黑椒叉燒蝦湯拉麵 $78 + 叉燒$30❞ 🔸3.8/5
❝ 香辣甜蝦椰菜沙律 $38 ❞ 🔸5/5
❝ 餃子 $35 ❞ 🔸4.5/5
❝ 蝦味飯團 $20❞ 🔸3/5
▫▫▫▫▫
📍餐廳地址:
#尖沙咀 海港城 Harbour City海運大廈地下OT G59號舖
#灣仔 皇后大道東119-121號欣景閣地下B號舖
#中環 威靈頓街50號華威大廈地下A號舖
#屯門 tmtplaza 屯門市廣場一期2樓2319號
#荃灣 Citywalk 荃新天地一期UG02號鋪
▫▫▫▫▫
🔻菜式分類:
#foodieyanyan日本菜
#foodieyanyanramen
▫▫▫▫▫
🔻地區分類:
#foodieyanyantst
#foodieyanyanwanchai
#foodieyanyancentral
#foodieyanyantuenmun
#foodieyanyantsuenwan
▫▫▫▫▫
🔴Yanyan食評:
來自日本北海道的 一幻拉麵 Ebisoba Ichigen Hong Kong🔸,又有新店開張啦! 最新一間店在荃灣的荃新天地,作為品牌的小粉絲,聽到這個消息真的很開心唷~
一幻主打蝦湯拉麵🦐,湯頭每日新鮮熬製,不會留過夜😏。每次會使用60kg的北海道🇯🇵甜蝦頭熬煮,再加上蝦油、豬油、蒜蓉和薑蓉炮製而成,每一碗都是充滿蝦香的完美拉麵呀~
濃厚豚骨味噌蝦湯拉麵 ◢
這個拉麵可以由客人自行配搭湯底、口味和麵條🥰,客製化的服務,深得我歡心。我選擇濃厚豚骨味噌蝦湯配粗麵,配搭起來非常完美🤣,真的要配服我自己的能力呀~
傳來濃郁蝦香的鮮艷湯頭🥰,令人口水直流! 湯底非常稠密,蝦香和豚骨香同時沖擊口腔,鹹鮮惹味,美味到不行~彈牙煙靭的粗麵,掛湯力十足,即使放久也未有變腍的跡象,質素相當不錯呀! 叉燒肥美軟腍,入口甘香不已。整碗拉麵完全合我口味😍,值得大力推介~
黑椒叉燒蝦湯拉麵 ◢
這碗黑椒叉燒蝦湯拉麵🍜,是荃灣分店限定口味。湯底加入濃濃甜甜的黑蒜油,比原味更有層次感。期間限定的款式,大家也要試試呀~
▫▫▫▫▫
為慶祝新店開幕🥳,店家推出四個大優惠!
第一彈🌟: 7月8日至12日,所有拉麵可享「得一賞二」買一送一優惠。
第二彈🌟: 7月13日至31日,拉麵二人套餐只需$238(自選兩款拉麵或拌麵、自選兩款小食、兩款指定飲品 和 贈送限量版摺疊式環保飯盒1個)。
第三彈🌟: 8月1日至31日,推出「食滿$100,送您$100」優惠。只要消費滿$100,即可獲贈$100現金劵,如此類推。
第四彈🌟: 9月1日至31日,店家與日本遊戲機中心NAMCO合作,推出「食玩祭」,優惠詳情稍後公布。
▫▫▫▫▫
🔺相同餐廳食評: #foodieyanyan一幻
▫▫▫▫▫
👧🏻 我的飲食&旅遊&美容生活分享平台:
💖 Media Get Ready 香港: [ Foodieyanyannn ]
💛 OpenRice Hong Kong : [ Lokyanyan ]
❤️ Instagram: [ Foodieyanyannn ]
🧡 Facebook Page : [ Foodieyanyannn ]
💜 Dianping : [ Foodieyanyannn ]
💙 Google & Tripadvisor : [ Lokyanyan ]
💚 Blog : [ Japanholicc日本旅遊美食情報 ]
https://foodieyanyan.wixsite.com/japanholicc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地下 疊式 月 台 在 台中城 Taich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目前正在綜合規劃及環評階段的中捷藍線,全長24.8公里,並設有20座車站(地下12站、高架8站),其中月台型式可分為高架島式月台、高架側式月台、地下島式月台、地下疊式月台共4種型式,於是小編把它整理成圖表讓大家了解🚇
.
#中捷藍線 #月台配置圖 #僅供參考尚未定案 #假日待在家來畫圖
台中城ig instagram.com/taichungdiary
地下 疊式 月 台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過日考察系列:從北捷環狀線看黃線會遇到的問題】
圖文:李雨蓁 Lí Ú-chin
最近有許多時間都在台北,因此有時間多看看台北的公共建設,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台北捷運最新的一條路線:環狀線第一階段。這條路線為中運量捷運,設計規格和我們高雄捷運黃線相近,因此有些問題也可以作為未來黃線的借鏡。
👉車廂與機電系統
首先在車輛方面,雖然同樣是中運量無人駕駛系統,但環狀線的日立軌道義大利(原Ansaldo)列車,搭乘起來比文湖線的馬特拉或龐巴迪列車都寬敞舒服,雖然寬度2.65公尺,比高運量捷運少了45~55公分,也只比文湖線列車寬了10公分左右,但並不會像文湖線有坐下來快碰到對面的腳之侷促感,四個車箱也都互相連通,鋼輪鋼軌的搖晃程度也小於膠輪系統,整體搭乘體感不錯。
高捷黃線同樣是中運量、無人駕駛、鋼輪鋼軌系統,長度大約等於環狀線日立軌道列車的三節,載客數略少在500人左右,已能滿足目前的設計運量需求,未來的搭乘體驗應該較類似於環狀線。而環狀線列車和台灣車輛合作之類似模式,應該也能運用在未來黃線上,要求拉高列車自製比例,扶植國內軌道產業。
👉高架或地下
環狀線一階共有14站,除了大坪林站以外,均是高架車站。但由於環狀線不在北捷早期計劃路網內,而需遷就道路線型,還有跟64號快速道路並行部分,因此路線高低起伏,變化較大。
環狀線從興建到完工,周邊居民也曾質疑高架橋的景觀與噪音等問題。環狀線行經部分路段狹窄,採用疊式軌道興建,但最近處靠近民宅僅有約6公尺。而在最高的車站部分離地有31公尺,約十層樓高,對地面採光遮蔽性較大。而由於幾乎全線都是隔音牆,甚至有3/4罩式隔音牆,也使得列車行駛時基本上看不到什麼風景。
雖然環狀線靠近民宅處均有隔音牆,但剛通車時,沿線民生路社區噪音測量可達85分貝,引發居民抗議。在加裝自動潤滑設備、吸音板、拋光軌道與切削整圓車輪後,噪音值下降到71.3分貝至76.9分貝,平均73.3分貝,但也讓列車降速而造成營運耗時增加。整體而言仍對居住品質有較大衝擊,大於路面輕軌或地下捷運。
環狀線採取高架興建,主要還是基於經費考量和施工難度,然而,後續南北環段就改採地下興建,北環段人口密度還相對較低。這也讓列車在環狀線上必須陡升陡降,而在新北產業園區站後轉為地下的這段,也因接續口工程抵觸周邊道路,並可能引起較大震動,而導致周邊工業區業主的抗議。
為減低對都市景觀的衝擊,新北市府邀請艾曼紐.莫侯建築師設計,將全線梁柱、排水管、隔音牆與車廂內外都納入公共藝術範圍,用採用大膽活潑的色彩搭配藝術車廂,打造一條「移動的藝術品」,也讓環狀線看起來較為鮮豔。
👉車站轉乘距離
環狀線的好處,是大量增加轉乘站點,例如高雄環狀輕軌成圓後,就能增加8個站,除非城市真的已經朝環狀發展,否則中短程的聯絡或轉乘,會是環狀線的最大好處。然而北捷環狀線興建較晚,且一階為興建在道路上的高架站體,和原本多為地下之北捷車站,轉乘距離頗長。
以最嚴重的板橋站為例,從板南線或台鐵、高鐵轉乘環狀線,必須從地下2樓爬到地上4樓,步行約需10分鐘。而或許因經費與後續開發考量,環狀線板橋站的大廳開口背對板橋車站,而不是位在車站同側,導致轉乘時還需從天橋繞道另一邊,相當費時。也因此環狀線在板橋等站引進了國內首創的20分鐘內完成站外轉乘,視同同一段票機制來鼓勵民眾使用。
然而,這樣的轉乘距離,還是在通車後被許多民眾反應不便搭乘,或許是環狀線初期運量偏低的另一個因素。
👉運量與財務困境
過去高雄捷運財務問題,常被台北政客如馬英九、毛治國、葉匡時等人嘲笑,甚至表示高雄不應蓋捷運。然而,現在環狀線也遇到類似問題。
環狀線長度約15.4公里,略長於高捷橘線,但造價700億,以比率換算,還高過高捷地下化橘線。通車前,環狀線運量預估10萬人,但在試營運優惠結束後,八月日運量約4.02萬人,大約也僅等於高捷橘線,造成今年預計虧損4億以上,對新北市府造成一定負擔。
當然,環狀線後續路線興建完成後,將長達49公里,運量一定會有所改善。但光是一條環狀線造價就超過3000億,相當於高捷紅橘線加輕軌的總和再多1000億,這樣的鉅額投資,已經出現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對高捷黃線的啟示
黃線前一陣子傳出,有審查委員要求五甲段改高架化,但市府立場仍決定以地下化興建。實際從黃線狀況來看,高架化顯然會引起居民更多反彈與後續不確定的政治風險,另外也會面臨線型高低起伏過大,交會站轉乘距離拉遠等等問題。若財務分析在合理範圍內,仍應以地下化興建為優先。
黃線採用類似環狀線列車,機電系統和紅橘線不相容,但機廠設施與軌道養護車輛等方面,是否能具一定共通性,並拉高列車零組件自製比,都可以減少未來營運成本與重置費用。
在列車運行上,因長度較短,且高度自動化,黃線的站體大小與營運人力成本應該都可下降。但不能省的是「#轉乘便利性」這點。在目前設計中,除了三多商圈站設計良好外,其他交會站都要行走250-400公尺,甚至可能站外轉乘。根據運輸學,每增加轉乘負擔,都會嚴重影響搭乘意願。若黃線要能達到運量目標,將轉乘介面與出口位置最佳化,是設計上最應優先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