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有時,女人有時》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慶幸我家裡的女人在我小小的腦袋中塑造了一個堅毅的形象。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抱著尊重的心態去面對女人,長大後就換了另一個姿態,我覺得女人不只是應該受到尊重,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護他們,不讓他們受到傷害。
這並非大男人主義作祟,而是當發現女人付出太多但卻受到忽視時,我們男人最好不要添亂,反而應該更了解這個世界需要陰陽調和才能趨向美好的願景,一旦偏差,失去平衡,男女關係出現紊亂,這個世界也不會好過。
其實,這些年我一直都往這一個陰陽調和的中性思想前進,我欣賞女性溫柔且具有力量的那一分剛柔兼容,女人的心思細膩和遇到挫折時的逆襲力令男人鞭長莫及,而男人行事乾脆爽快和寬大心懷也是令女人望塵莫及。
因此,我突發奇想,如果我能將男人和女人的美好一面都融為一體,我取兩者之美,捨敗壞之處,我豈不是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所謂的中性,我覺得不必拘泥於世俗眼光,即使讓別人譏笑成不男不女,也不必跟膚淺的人一般見識。當你懂得掌握男女思維並善用在日常生活中,你看人看事的目光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都豁然開朗,如魚得水,我覺得這是二十一世紀該有的新思維,陰陽之道,也是天地之道,凡對立矛盾的兩方結為一體時,一片和諧的水乳交融將形成更大的驅動力。
正如羽球男女混雙,當一柔一剛配合得宜,就真的可以天下無敵。
我這幾年都過得稱心如意,不只在待人處事上,當工作遇見難題時,腦袋裡自動切換,如果站在女人的角度看待這難題該如何解決,站在男人的立場又有何對策?簡而言之,我看事情時會看得更加透徹,解決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
我記得我唸小學時,我的姐姐患上重病,醫院和家裡兩頭住,有一天她的同學前來探病,談到學校大考即將到來,我的姐姐竟然堅持要回校考試,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姐姐如此堅定,抱病也要上考場。
唸中學時,金融風暴來襲,經濟不景氣,大大影響爸爸的生意,媽媽二話不說,馬上拜師學做糕餅,學成後就推著檔口去巴剎擺賣,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媽媽如此偉大,她扛上負擔,為這個家默默付出。
在壓迫和限制更大時,反而更能激發女人的潛力,像在疫情期間,不難發現很多主婦都在網上開店賣美食,這就是山窮水盡疑無路後的變則通,可能男人還要顧及自尊,但女人已經付諸於行動,放下自尊,反而贏得尊嚴。
女人的好,我們男人不只要尊重、珍惜和愛護,我覺得更要好好學習,同樣地,女人也應該放大男人的優點,當男人和女人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同時也懂得互相尊重、珍惜和愛護,那該是人間最大美事,男人和女人才不枉為人。
#原文刊登在都會佳人九月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55.性與夫婦之道。原本中國人的性態度是怎樣的? 表面上,中國人強調「存天理,去人欲」,對性有所壓抑;事實上,中國人並非如中古的西方般,以性為污穢;中國人重視倫理秩序多於性壓抑,所以《中庸》說:「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婦」。血緣結構的農業社會最重視家,家是倫常的基本單位,而夫婦一倫就是血緣社會秩序的基...
地之道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易經》認為人類的道德來自宇宙,但哪些道德屬性具有絕對價值?】#精選書摘
對於《易經》背後的構思者來說,道德宇宙是人類道德屬性的來源,給予我們道德行為的啟發。人類在道德上所當做的事,就是「效法」天地之道德屬性。
人想成為道德人,即是要能夠自己內在擁有這些德性。但是,哪些道德屬性具有絕對的價值?我們可以將《易經》中最基本的德性總結如下:
#中國哲學導論 #易經 #道德 #人類 #宇宙
地之道 在 林海陽開運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親愛的好友們:大家早安!
~~談談..陰陽天地之道~~
一個家庭的好壊,取決於女人的包容,@女人太強,好景不長@
女人太強,尤如母雞司晨,男人也會不長進,除非這個男人本性不好!
天地之道,人事哲理,男人要剛健自強不息,凡事擔當,女人要陰柔,厚德載物,包容慈愛,善體人意。
女人爭強好勝,是自己的災難,夫妻之道也就是陰陽之道,女人不柔,家財不旺。
追逐名利的女人,家庭不旺,女人個性應當如水,和五色調五味,和十色調百味,可高可低,如水能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女人性如水,知足常樂,和顏悅色能圓滿家,女人意為根,拖滿家,為一家的福星,一個家是否興旺,女人至為重要!
古有明訓:娶一賢妻,旺三代。
現在的女人雖辛苦,要做強女人,內藴強大能量,要心沁而柔,而不做女強人「不與男人爭鋒相對」。
當然也有倒外:所嫁男人品性不好除外,啥事不做,靠女人吃軟飯,只知吃喝玩樂,又好賭,動不動就霸凌女人。這種男人就不是女人需要忍耐的.!!~海陽~
地之道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55.性與夫婦之道。原本中國人的性態度是怎樣的?
表面上,中國人強調「存天理,去人欲」,對性有所壓抑;事實上,中國人並非如中古的西方般,以性為污穢;中國人重視倫理秩序多於性壓抑,所以《中庸》說:「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婦」。血緣結構的農業社會最重視家,家是倫常的基本單位,而夫婦一倫就是血緣社會秩序的基礎。又中國社會以性為陰陽調和之道,過度謂之淫,是故戒淫亂以害生。當然後來理學興起,性才變成禁忌。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張燦輝(前中文大學通識部主任)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