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龍緯汶之亂 — 為甚麼戀童都有人沉默或轉移視線?論意識形態的威力】
其實多年前我在 facebook 上就有加龍緯汶。去年他被捕之前,早已看過一些他上載的童女合照。龍緯汶被捕的時候,香港示威新聞最多,一般人似乎無從消化;界別內則多數噤聲,突然「無罪推定」起來,跟 metoo 話題「先相信女人」的取態完全不一樣。
當時甚至有個別左翼人士應聲撲出,說無證無據不要亂說;或者退後一步,支援者性侵受助人當然不對,但是要擴闊大家對戀童的想像,然後又說起激進性解放論述,甚麼兒童性主權性自主;「跨年戀」被妖魔化;社會對戀童需要更多聲音云云,不要散播「戀童恐慌」。
進步的末端 — 對戀童也要「更多想像」
我回想以前看到龍緯汶和南亞女童的親密合照,內心是有一刻覺得異樣,但手指一掃又過去了。大概這便是說明,社會和我們不是對戀童問題太過恐慌,不是太過不恐慌,而是太過欠缺敏度感。如果我們任何一個人早一點介入,也許這件事就會早點完結。
對龍的事情,為何會有這種怪論?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解構浪潮下的產物。在古代,沒有「兒童」這個概念。以前中國人也是十幾歲就結婚,很多南亞中東地區則盛行童婚 — 怪叔叔與女童的組合。後來大家將某個年齡之下的人類,定義為「兒童」,認為他們需要有特殊需求和保護。鐘擺了一次,後來鐘又往回擺。戰後「人權」概念高唱入雲,大人開始覺得「兒童」需要更多人權、更多自主。論述慢慢又將「兒童」的特殊性瓦解,例如兒童也要有性權 — 為甚麼你們說兒童就沒有自主能力?為甚麼兒童不能真心誠意覺得喜歡那個怪叔叔?弔詭的鐘擺就是如此,「兒童」概念一開始是以「人權」的觀念設定,但在近代又因為「人權」的觀念而遭到瓦解。
戀童鼓吹者的論述進路
戀童亦然,在前現代社會,一開始並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和生死相關的概念。中國的文人雅士就有一個系統化的戀童習俗,視為一個社會時尚。因為某些時代,政府提出了公務員不能嫖女娼,於是京城的妓寨就換上年輕男子,穿女裝應客。這個時候究竟是尤如監獄的「境遇性同性戀」、真正的同性戀,還是童戀,似乎很難分別;
日本的武士階級就充滿童戀味道,既是同袍和保鑣,也發展出性色關係;年紀輕的小姓長大之後,就可能離開主人自立門戶。到了德川幕府的中後期,才有地方政府開始取締「眾道」,甚至設置死刑。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各種異樣的情色關係,跟男人和女人傳宗接代、組織家庭的社會建制,楚河漢界,平行發展。到了現代,很多事情都開始「罪行化」,包括戀童。於是又有一班人會爭取各種事情的除罪化,包括戀童。
美國在 70 年代就有人成立爭取戀童合法化的組織,叫做「北美男人男童戀愛協會」(The North American Man/Boy Love Association, NAMBLA)。該會主張,任何年齡的人都有性自主權利(Sexual freeom for all),要求除去性行為年齡限制法律,並高喊「釋放戀童犯」。他們的論述進路是將人權概念無限擴展,創造出「兒童性自主」的講法,因此他們和男童性交也就屬於合意和有共識。NAMBLA 除了自身很想實踐戀童的男人之外,也有一些普通外圍人支持,可想而知他們也被「人權至上」的講法說服了。
NAMBLA 也曾經有意識地將自己捲入北美的同志運動以增取更加支持,他們認為,男童愛和同性戀其實都是一樣備受剝削,都應該有一樣人權:正如同性戀,戀童都是一種「性傾向」,應該受包容。很快的,同志運動的組織也開始割席,而 NAMBLA 則反駁戀童人爭取人權,都是同性戀運動一部份。雙方爆發口水戰。NAMBLA 本來是「國際男女同性戀聯合會」(ILGA)的會員組織之一,後來 ILGA 在聯合國得到了諮詢機構地位,這使 NAMBLA 也等於跟聯合國官方有了關係。於是當年有共和黨人提案,要美國不交聯合國會費,直至聯合國和 NAMBLA 沒有關係為止。ILGA 後來也投票將 NAMBLA 逐出組織。
從歷史可見,戀童者組織起來,並且利用人權、進步思潮來爭取自己性剝削兒童的權利,有悠久歷史。而極端的進步主義者又會傻傻的被吸引過去,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左翼較容易被戀童者「忽悠」。
兒童青少年是不是完全沒有自主能力?一定會有自主力和心智的千萬種高低;但最有趣的是,你永遠只見大人幫兒童爭取性權,這代表了似乎是某些大人希望兒童有性自主,而遠多於兒童自己本身覺得有需要。
遍地遊行 尋找可以吞吃的羊
而聯合國又是甚麼東西呢?其實以提倡人權為宗旨而成立的聯合國,可能也是「性剝削是人權」的散播源頭之一。「性權」就被定義為兒童人權的一部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近年就有一個重量級領袖 Peter Newell 被發現曾性剝削兒童,他承認在 1960 年代曾五度性侵一個 16 歲以下的兒童。更妙的是,Peter Newell 本身就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版的《兒童的權利》(Rights of Child)的作者之一。
聯合國的維和部隊、各種知名的慈善機構,在世界上的人間地獄執行慈善和維和任務時,近年終於出現有人用物資換小孩、高層開戀童性愛派對的新聞;真實情況一定嚴重得多,這些新聞可想而知是被淡化的。因為國際組織、慈善組織,與各國政府有關,可能是有合作、或者有撥款關係;這些組織幫國家和政府解決問題,雙方是非神聖同盟。所以香港去年至今出現人道災難,大家發現為甚麼每年伸手向自己拿錢的慈善機構,對香港事情絕口不提,中間便都是這一層利益考慮。
政府又跟傳媒有合作關係,於是政府、慈善、傳媒之間形成的相隱關係,便是用常識和邏輯都可以想到的事情。這都是高層大茶飯,而本地的那些相隱者、沉默者,其實都是實際考慮。龍緯汶是社福機構的人,他本身是輔導者服務者,他服務的對象包括受害女童一家。女童家人據報與他十分相熟,相熟到讓女兒長期跟龍單獨相處。女童的家人究竟是否知情?是否因為需要服務和援助,而放任龍的行為?這些事情抖出來,完全跟慈善組織用物資換性服務一樣。是有組織的剝削、利用弱勢社群的弱勢,其實更加值得關注和憤怒;但有一些人想到的,卻是人們會因此抗拒社工、服務機構,也就是他們的權威和位置會受損。影響 case,就是影響捐款和撥款。道德很重要,但產業鏈更是生死利害。
所以你們總是看到,人權、性權、兒童性自主、瓦解傳統家族觀念,總是一套打出來的拳法。因為普天之下,只有家庭和血親較有可能告訴兒童一些傳統智慧:不要相信隨便陌生人、如果有人觸碰自己某些位置是不正常。由官僚、傳媒、社福產業鏈組成的官僚社會,雖然打著保護弱勢的旗號,但弱勢還是永遠裸命。因為產業鏈和弱勢要保持永遠的依存。你不裸命,我還有甚麼存在價值和操作槓桿?
所以你最後還是會同意,傳統家庭雖然很多問題,但是重要的,因為社會只靠官僚、教育機構操持,弱勢只會更加弱勢。教育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他們就像世衛一樣,擁有權威和影響力,說戴口罩沒有證據顯示有助防疫,白人就傻傻的信了。教育傾向鬆動主流的意識形態,方便掠奪者掠奪,加劇「性的貧富懸殊」,甚至令一些保守派相信,全球的統治階級是有計劃有意識地推行性解放,因為這個風潮最後受益的是他們。現在開戀童派對的意識形態阻力,肯定少過「兒童性自主論」未發明出來的那個時代。
龍的 case,是他用機構刺穿了那個弱勢的家庭,用援助買起家庭的保護。在一般情況,如果你是一個戀童犯,你樂於看見兒童管理機構較大控制權的社會,而多於家庭較大控制權的社會。因為你可以混進去社福機構、你可以混進教會、你可以買下機構或成為大金主,但你較不可能混進他的家族。
地獄浪潮位置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龍緯汶之亂 — 為甚麼戀童都有人沉默或轉移視線?論意識形態的威力】
其實多年前我在 facebook 上就有加龍緯汶。去年他被捕之前,早已看過一些他上載的童女合照。龍緯汶被捕的時候,香港示威新聞最多,一般人似乎無從消化;界別內則多數噤聲,突然「無罪推定」起來,跟 metoo 話題「先相信女人」的取態完全不一樣。
當時甚至有個別左翼人士應聲撲出,說無證無據不要亂說;或者退後一步,支援者性侵受助人當然不對,但是要擴闊大家對戀童的想像,然後又說起激進性解放論述,甚麼兒童性主權性自主;「跨年戀」被妖魔化;社會對戀童需要更多聲音云云,不要散播「戀童恐慌」。
進步的末端 — 對戀童也要「更多想像」
我回想以前看到龍緯汶和南亞女童的親密合照,內心是有一刻覺得異樣,但手指一掃又過去了。大概這便是說明,社會和我們不是對戀童問題太過恐慌,不是太過不恐慌,而是太過欠缺敏度感。如果我們任何一個人早一點介入,也許這件事就會早點完結。
對龍的事情,為何會有這種怪論?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解構浪潮下的產物。在古代,沒有「兒童」這個概念。以前中國人也是十幾歲就結婚,很多南亞中東地區則盛行童婚 — 怪叔叔與女童的組合。後來大家將某個年齡之下的人類,定義為「兒童」,認為他們需要有特殊需求和保護。鐘擺了一次,後來鐘又往回擺。戰後「人權」概念高唱入雲,大人開始覺得「兒童」需要更多人權、更多自主。論述慢慢又將「兒童」的特殊性瓦解,例如兒童也要有性權 — 為甚麼你們說兒童就沒有自主能力?為甚麼兒童不能真心誠意覺得喜歡那個怪叔叔?弔詭的鐘擺就是如此,「兒童」概念一開始是以「人權」的觀念設定,但在近代又因為「人權」的觀念而遭到瓦解。
戀童鼓吹者的論述進路
戀童亦然,在前現代社會,一開始並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和生死相關的概念。中國的文人雅士就有一個系統化的戀童習俗,視為一個社會時尚。因為某些時代,政府提出了公務員不能嫖女娼,於是京城的妓寨就換上年輕男子,穿女裝應客。這個時候究竟是尤如監獄的「境遇性同性戀」、真正的同性戀,還是童戀,似乎很難分別;
日本的武士階級就充滿童戀味道,既是同袍和保鑣,也發展出性色關係;年紀輕的小姓長大之後,就可能離開主人自立門戶。到了德川幕府的中後期,才有地方政府開始取締「眾道」,甚至設置死刑。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各種異樣的情色關係,跟男人和女人傳宗接代、組織家庭的社會建制,楚河漢界,平行發展。到了現代,很多事情都開始「罪行化」,包括戀童。於是又有一班人會爭取各種事情的除罪化,包括戀童。
美國在 70 年代就有人成立爭取戀童合法化的組織,叫做「北美男人男童戀愛協會」(The North American Man/Boy Love Association, NAMBLA)。該會主張,任何年齡的人都有性自主權利(Sexual freeom for all),要求除去性行為年齡限制法律,並高喊「釋放戀童犯」。他們的論述進路是將人權概念無限擴展,創造出「兒童性自主」的講法,因此他們和男童性交也就屬於合意和有共識。NAMBLA 除了自身很想實踐戀童的男人之外,也有一些普通外圍人支持,可想而知他們也被「人權至上」的講法說服了。
NAMBLA 也曾經有意識地將自己捲入北美的同志運動以增取更加支持,他們認為,男童愛和同性戀其實都是一樣備受剝削,都應該有一樣人權:正如同性戀,戀童都是一種「性傾向」,應該受包容。很快的,同志運動的組織也開始割席,而 NAMBLA 則反駁戀童人爭取人權,都是同性戀運動一部份。雙方爆發口水戰。NAMBLA 本來是「國際男女同性戀聯合會」(ILGA)的會員組織之一,後來 ILGA 在聯合國得到了諮詢機構地位,這使 NAMBLA 也等於跟聯合國官方有了關係。於是當年有共和黨人提案,要美國不交聯合國會費,直至聯合國和 NAMBLA 沒有關係為止。ILGA 後來也投票將 NAMBLA 逐出組織。
從歷史可見,戀童者組織起來,並且利用人權、進步思潮來爭取自己性剝削兒童的權利,有悠久歷史。而極端的進步主義者又會傻傻的被吸引過去,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左翼較容易被戀童者「忽悠」。
兒童青少年是不是完全沒有自主能力?一定會有自主力和心智的千萬種高低;但最有趣的是,你永遠只見大人幫兒童爭取性權,這代表了似乎是某些大人希望兒童有性自主,而遠多於兒童自己本身覺得有需要。
遍地遊行 尋找可以吞吃的羊
而聯合國又是甚麼東西呢?其實以提倡人權為宗旨而成立的聯合國,可能也是「性剝削是人權」的散播源頭之一。「性權」就被定義為兒童人權的一部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近年就有一個重量級領袖 Peter Newell 被發現曾性剝削兒童,他承認在 1960 年代曾五度性侵一個 16 歲以下的兒童。更妙的是,Peter Newell 本身就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版的《兒童的權利》(Rights of Child)的作者之一。
聯合國的維和部隊、各種知名的慈善機構,在世界上的人間地獄執行慈善和維和任務時,近年終於出現有人用物資換小孩、高層開戀童性愛派對的新聞;真實情況一定嚴重得多,這些新聞可想而知是被淡化的。因為國際組織、慈善組織,與各國政府有關,可能是有合作、或者有撥款關係;這些組織幫國家和政府解決問題,雙方是非神聖同盟。所以香港去年至今出現人道災難,大家發現為甚麼每年伸手向自己拿錢的慈善機構,對香港事情絕口不提,中間便都是這一層利益考慮。
政府又跟傳媒有合作關係,於是政府、慈善、傳媒之間形成的相隱關係,便是用常識和邏輯都可以想到的事情。這都是高層大茶飯,而本地的那些相隱者、沉默者,其實都是實際考慮。龍緯汶是社福機構的人,他本身是輔導者服務者,他服務的對象包括受害女童一家。女童家人據報與他十分相熟,相熟到讓女兒長期跟龍單獨相處。女童的家人究竟是否知情?是否因為需要服務和援助,而放任龍的行為?這些事情抖出來,完全跟慈善組織用物資換性服務一樣。是有組織的剝削、利用弱勢社群的弱勢,其實更加值得關注和憤怒;但有一些人想到的,卻是人們會因此抗拒社工、服務機構,也就是他們的權威和位置會受損。影響 case,就是影響捐款和撥款。道德很重要,但產業鏈更是生死利害。
所以你們總是看到,人權、性權、兒童性自主、瓦解傳統家族觀念,總是一套打出來的拳法。因為普天之下,只有家庭和血親較有可能告訴兒童一些傳統智慧:不要相信隨便陌生人、如果有人觸碰自己某些位置是不正常。由官僚、傳媒、社福產業鏈組成的官僚社會,雖然打著保護弱勢的旗號,但弱勢還是永遠裸命。因為產業鏈和弱勢要保持永遠的依存。你不裸命,我還有甚麼存在價值和操作槓桿?
所以你最後還是會同意,傳統家庭雖然很多問題,但是重要的,因為社會只靠官僚、教育機構操持,弱勢只會更加弱勢。教育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他們就像世衛一樣,擁有權威和影響力,說戴口罩沒有證據顯示有助防疫,白人就傻傻的信了。教育傾向鬆動主流的意識形態,方便掠奪者掠奪,加劇「性的貧富懸殊」,甚至令一些保守派相信,全球的統治階級是有計劃有意識地推行性解放,因為這個風潮最後受益的是他們。現在開戀童派對的意識形態阻力,肯定少過「兒童性自主論」未發明出來的那個時代。
龍的 case,是他用機構刺穿了那個弱勢的家庭,用援助買起家庭的保護。在一般情況,如果你是一個戀童犯,你樂於看見兒童管理機構較大控制權的社會,而多於家庭較大控制權的社會。因為你可以混進去社福機構、你可以混進教會、你可以買下機構或成為大金主,但你較不可能混進他的家族。
地獄浪潮位置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89.03.21 佐藤健 】
現在已全面進入,只要放佐藤健的圖就會集體按讚的天堂醫生浪潮,每一句抖S台詞或是電到令人發麻的眼神,彷彿你不認識佐藤健,就失去身為哈日族的資格,神奇的是,連平常不看日劇的人,也不小心跌入這片砂糖之海。
相較於太陽,佐藤健有如一輪明月,冷靜與孤高的形象深植人心,卻又不至於刺眼到難以直視,那種不燙手的炙熱感,源自於他那份打從心底的謙虛與責任感,「自己的演技如實地反映在大銀幕,因此會左右整部電影的好壞,演不好的話,電影也不會好。正因為如此,拍攝的每一天我都是抱著覺悟度過,如果全力以赴演出後仍失敗的話,那我也失去身為演員的資格。」
長相之外的魅力,才是佐藤健會令人喜歡到不可自拔的原因吧。
他曾是一個沒有夢想的男孩,即便長年位居學年第一、第二名,考上當地的菁英升學高中,卻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直到高二時被星探挖掘,抱著好奇的心態加入Amuse事務所,在一個個課程中逐漸感受到演戲的樂趣,直到高三的升學考試前兩週,仍不知道要念什麼科系與大學,佐藤健收到確定由他主演《假面騎士-電王》的通知。
家人一句「你不用逼自己一定要升學,之後想去的話再去就好了」,讓佐藤健毅然決然地投入演藝圈,在《假面騎士-電王》至少分飾八個角色,展現一鳴驚人的爆發力,「深思熟慮與否會決定一個人的聰明程度。花點時間思考『現在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直到找到最佳的道路。一旦決定之後,再行動也不遲也不會有所迷茫。」
雖然演出電王之前,佐藤健的出道作是堪稱黑歷史的《變身公主》,在男校被推舉為必須穿上蘿莉等女裝的「公主」。早年最弱假面騎士(變身前)與長髮花美男的形象,似乎只跟了他一小段時間,轉眼之間就成為《菜鳥總動員》的小混混,並以《#神劍闖江湖》的拔刀齋迅速走紅,一個不注意,這個人就站在一線男星的位置。
為什麼,這個人出演的電影都這麼有趣呢?一篇訪談佐藤健標題,如此寫道。和其他新生代男演員相比,佐藤健的出鏡率其實並不多,一年只會交出一到兩部作品,只因他必須對「佐藤健」這個名字與粉絲負責,每一個演出的作品與角色,都必須成為自己拿得出手的表現,「基本上,我只會挑戰自己能夠克服的困難。因為有『勝算』所以才會有想要嘗試的想法,因此當我決定出演一部作品時,代表那在我心中擁有一定程度的勝算。我知道自己被賦予極大的期待,所以我也必須負有能夠回應大眾的責任。」
他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成為原著漫畫中走出來的真人,甚至是擁有極好的挑片品味,在商業電影當中也不失去最重要的「芯」。從為了夢想而努力成為漫畫家的《#爆漫王》、尋找自身價值的《#何者》《#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億男》、遊走於是非黑白之間《#殺戮重生犬屋敷》《#亞人》、在手足中重拾親情的《#平成地獄兄弟驚驚》《#那一夜》。姑且不論作品好壞,至少在「有趣」這點,佐藤健成了某種選片標準與安心感。
2010年的《#搖滾新樂團》,飾演有著如天使般的歌聲,而成為Beck樂團的新主唱,然而每到他站在台上唱歌時,導演堤幸彥卻總是將鏡頭轉向台下的觀眾,一臉吃驚且陶醉的表情,並且直接「消音」,電影之外的觀眾沒有人知道這「天使般」的歌聲,到底有多好聽。
但我想,至少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佐藤健之所以能令人陷入陶醉之情的魅力為何了吧。
當多數人認為已經爬到此高度的佐藤健,不需要接演這種王道愛情劇,沒想到《戀愛可以持續到天長地久》的高收視與討論度,卻讓佐藤健再次創下演藝高峰,「我原本認為,最好不要做那些看不到『下一步』的工作。偏偏演員是份很難看到成長的工作,每個作品的角色不同,很難和過去做比較。因此,比起去提升地位,不如營造出我仍想繼續在這裡打拼的環境。」
一個壁咚與熱吻,就足以讓觀眾見識到他「電王」般的魅力,身穿醫生白袍的他顯得特別有魅力。難以想像2010年《機器女友Q10》身穿高中制服的佐藤健,八年後在晨間劇《半邊藍色》還能再次駕馭高中生角色。雖然這位火箭大使很快地成為大家心中的天堂醫生。
攝取過多真的會上癮,畢竟砂糖是精煉程度高的糖類,來人啊~給我來點佐藤健吧!
#佐藤健
#生日快樂
地獄浪潮位置 在 【暗黑破壞神4】再也不錯過地獄浪潮的神秘寶箱!超實用網站 ... 的推薦與評價
快速找到神秘寶箱網址:https://helltides.com/ 想來找我討論遊戲↓ Twitch連結:https://www.twitch.tv/youlunliver Discord ... ... <看更多>
地獄浪潮位置 在 [問題] D4 地獄狂潮神秘寶箱位置- DIABLO板- Disp BBS 的推薦與評價
標題 [問題] D4 地獄狂潮神秘寶箱位置 ... 推bibobibo77: 一個地圖區域一個神秘,有時地獄浪潮橫跨兩個地圖區域,就會有2個神秘,一次至少2橙最多4橙 ... ... <看更多>
地獄浪潮位置 在 [問題] 地獄浪潮要怎麼找怪多的地方- 看板DIABLO 的推薦與評價
地獄浪潮怎麼每次找怪刷都很痛苦
有些事件也很托時間很便秘
然後旁邊又有個時鐘一直在倒數
最後還要去找175寶箱
整個玩起來的爽度真的好差
都已經下班想休閒了
結果玩這個和主管催報告一樣機掰
有好幾次來不及湊不到175
整個很賭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4.89.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BLO/M.1686720356.A.29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