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人問我,不帶導覽的時候,都在幹嘛?
嗯哼,很多事情可以做呀!首先呢,沙漠生活條件不佳,每完成一件小事,都得花上更多時間與勞力呀,例如光是一個洗熱水澡,我就得從燒柴開始,過一段時間還得找人去幫忙撿柴呢!再者,找我們帶導覽的客人前來之前,不免得雙方多次溝通,才能確定行程預約,另外還要跟包車司機與帳篷業者溝通等,工作量本來就不少.
若有空閒,當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唷,人生不正該如此的嘛!或者與貝桑外出小旅行,持續探索北非大地的自然與人文,或者在家閱讀、上午查資料,持續學習.
近來,我人生最大的願望堪稱與黃建忠老師率領的星球團前往阿爾及利亞一探究竟了,顆顆!但因時間與簽證等因素,不知啥時才能成行?但,也無妨,我就是持續做著出發的準備.
在星球的阿爾及利亞行程中,有一段是走訪撒哈拉,前往 Tassili n'Ajjer ,親探極為知名的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
這兩天,我完全沉浸在撒哈拉史前時代考古資料中!不問俗事!
很偶然地發現法國考古學者針對撒哈拉的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的相關研究,如獲至寶!藉由網路,聽著他們的學術研討會,真的是超精彩的!讓我彷彿暫時離開撒哈拉,回巴黎上課呢!撒哈拉史前史至今仍有許多謎題,對於無法確認之事,這些治學嚴謹的研究者從不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啥,而是持續探索、鑽研,提出各種可能性解答,然而說起那些散落在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的史前藝術,又是如此充滿情感.帶給我極大學習與啟發的更在於他們的研究方法,從地質、氣候、遺址、器具、田野調查、科學儀器與電腦軟體,層層面面地努力建構更完善確實的撒哈拉史前史,也慢慢理解為什麼法國學者在多年研究撒哈拉史前藝術之後,會轉入神話學的建構.
差不多有一年多了吧,我慢慢重讀史前史,舊石器時代啊,新石器時代啊,諸如此類,幾乎是從零開始學習的勢態.在三葉蟲化石的啟發下,近來還加上一些些地質學與地球生命演變史啥的,這兩天,沉浸在撒哈拉史前壁畫的研究資料裡,確實感覺到前陣子讀得懵懵懂懂的地質學書籍,多少有助於我多理解撒哈拉一些些什麼,有時那個滋養甚至就只是在於,當我看到那樣壯闊瑰麗的撒哈拉地貌時,心裡多了些明白與熟悉,而當資料說起氣候變遷如何帶來地貌與人文影響,稍較能理解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當然,此時找到這些法國考古學者的研究資料,之所以能讓我欣喜若狂,原因之一也是在於我已自己走訪過撒哈拉深處,抽絲剝繭地親自找過那些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而且是以類似探險的方式找尋,知道那些岩刻畫與壁畫藏在什麼樣的地形裡,長什麼樣子,鄰近一帶有著什麼樣的植被,此時手邊這些資料幾乎是回應了我心裡的疑問,當然讀得很開心!說來詫異,但其實相當合理,雖然法國考古資料多半著重在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的史前藝術,但那個研究方法與成果用在我在摩洛哥所發現的史前遺址,基本上是吻合的.
呵!希望很快就能有那機緣跟黃老師與星球走一趟阿爾及利亞!
星球的阿爾及利亞團在此,本人強力推薦唷:http://site.cp.com.tw/eweb/GO/V_GO_Detail.asp…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說, 讀書不成就去耕田吧!直至近年不少本地人推動復耕,農夫工作變得現代化及科學化,不再是低學歷的工作。」楊愷恩(Agnes)和吳家欣(Karen)去年9月,雙雙辭去正職工作,成立Grow Something,為城市人提供上門安裝種植箱服務,實行自己菜自己種。肺炎影響下,大眾關注個人...
「地質學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滅火器 Fire E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EarthScie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普通地質學用書請益-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商周出版- #新書推薦#贈書活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地質學書 在 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第1集 的評價
地質學書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偶爾有人問我,不帶導覽的時候,都在幹嘛?
嗯哼,很多事情可以做呀!首先呢,沙漠生活條件不佳,每完成一件小事,都得花上更多時間與勞力呀,例如光是一個洗熱水澡,我就得從燒柴開始,過一段時間還得找人去幫忙撿柴呢!再者,找我們帶導覽的客人前來之前,不免得雙方多次溝通,才能確定行程預約,另外還要跟包車司機與帳篷業者溝通等,工作量本來就不少.
若有空閒,當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唷,人生不正該如此的嘛!或者與貝桑外出小旅行,持續探索北非大地的自然與人文,或者在家閱讀、上午查資料,持續學習.
近來,我人生最大的願望堪稱與黃建忠老師率領的星球團前往阿爾及利亞一探究竟了,顆顆!但因時間與簽證等因素,不知啥時才能成行?但,也無妨,我就是持續做著出發的準備.
在星球的阿爾及利亞行程中,有一段是走訪撒哈拉,前往 Tassili n'Ajjer ,親探極為知名的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
這兩天,我完全沉浸在撒哈拉史前時代考古資料中!不問俗事!
很偶然地發現法國考古學者針對撒哈拉的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的相關研究,如獲至寶!藉由網路,聽著他們的學術研討會,真的是超精彩的!讓我彷彿暫時離開撒哈拉,回巴黎上課呢!撒哈拉史前史至今仍有許多謎題,對於無法確認之事,這些治學嚴謹的研究者從不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啥,而是持續探索、鑽研,提出各種可能性解答,然而說起那些散落在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的史前藝術,又是如此充滿情感.帶給我極大學習與啟發的更在於他們的研究方法,從地質、氣候、遺址、器具、田野調查、科學儀器與電腦軟體,層層面面地努力建構更完善確實的撒哈拉史前史,也慢慢理解為什麼法國學者在多年研究撒哈拉史前藝術之後,會轉入神話學的建構.
差不多有一年多了吧,我慢慢重讀史前史,舊石器時代啊,新石器時代啊,諸如此類,幾乎是從零開始學習的勢態.在三葉蟲化石的啟發下,近來還加上一些些地質學與地球生命演變史啥的,這兩天,沉浸在撒哈拉史前壁畫的研究資料裡,確實感覺到前陣子讀得懵懵懂懂的地質學書籍,多少有助於我多理解撒哈拉一些些什麼,有時那個滋養甚至就只是在於,當我看到那樣壯闊瑰麗的撒哈拉地貌時,心裡多了些明白與熟悉,而當資料說起氣候變遷如何帶來地貌與人文影響,稍較能理解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當然,此時找到這些法國考古學者的研究資料,之所以能讓我欣喜若狂,原因之一也是在於我已自己走訪過撒哈拉深處,抽絲剝繭地親自找過那些史前岩刻畫與史前壁畫,而且是以類似探險的方式找尋,知道那些岩刻畫與壁畫藏在什麼樣的地形裡,長什麼樣子,鄰近一帶有著什麼樣的植被,此時手邊這些資料幾乎是回應了我心裡的疑問,當然讀得很開心!說來詫異,但其實相當合理,雖然法國考古資料多半著重在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的史前藝術,但那個研究方法與成果用在我在摩洛哥所發現的史前遺址,基本上是吻合的.
呵!希望很快就能有那機緣跟黃老師與星球走一趟阿爾及利亞!
星球的阿爾及利亞團在此,本人強力推薦唷:http://site.cp.com.tw/eweb/GO/V_GO_Detail.asp…
地質學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說, 讀書不成就去耕田吧!直至近年不少本地人推動復耕,農夫工作變得現代化及科學化,不再是低學歷的工作。」楊愷恩(Agnes)和吳家欣(Karen)去年9月,雙雙辭去正職工作,成立Grow Something,為城市人提供上門安裝種植箱服務,實行自己菜自己種。肺炎影響下,大眾關注個人健康,加上長時間在家工作,究竟上門種菜的生意能否在逆市下殺出新血路呢?
「小時候希望參加園藝學會,但媽媽反對,覺得女孩子玩泥很污糟。一直覺得非常抑壓,長大後自己跑去粉嶺租田種菜,尋回昔日的樂趣。」Karen在英國修讀市場管理,回港後從事市場管理相關工作,有4至5年農務經驗。而大學主修地質學的Agnes,在社企農場打滾,至今有6至7年農務經驗。對她們而言,種植的滿足感,往往在於看到整個成長過程,由一粒芝麻般大的種子到果腹的蔬菜,那一碟蔬菜總是特別美味。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種植箱 #種菜 #農夫 #英國 #露台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GmCZvG5km8/hqdefault.jpg)
地質學書 在 滅火器 Fire E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會冒險的台灣,永遠無懼!」
文:K2 Project 發起團隊
.
2019年,兩位台灣年輕登山家阿果與元植發起的世界第二高峰K2挑戰攀登計畫,是台灣最石破天驚的冒險行動。原因之一,當然是海拔8611的K2是一座比聖母峰更困難上許多的艱難山峰,台灣人迄今還沒有人成功登頂;原因之二,則是從計畫、訓練到執行攀登,皆由阿果與元植獨力完成,體現了台灣年輕世代強大的主體性;原因之三,是這趟冒險的計畫,吸引了一群自發性募資團隊與2300位贊助者的支持,讓「K2 Project」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樁啟蒙社會冒險意識的微型運動。
原名〈K2 We2〉的〈海島冒險王〉是這場運動的主題曲,從未登過高山的大正,與阿果、元植一齊爬上海拔3886的雪山山頂,在劇烈的頭痛和視覺震撼中萌生第一段創作意念;而接著再看到阿果、元植母親對他們冒險活動的訪問,完成最終全曲的創作。
在年輕的島嶼上成長的青年,先來認識自己的山岳與大海吧,然後帶著情感與好奇,往著更巨大的世界去探索。海島上的冒險王是這麼相信:冒險,讓自己的靈魂變大,也讓國家的基盤茁壯,會冒險的台灣,永遠無懼!
.
台灣,是最年輕的地球成員。如果以地質學上最常用的「百萬年一單元」來計算,地球已經4600歲,北美的落磯山脈是220歲,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60歲,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是20歲,而台灣才僅有6歲。大約1000~600萬年前,台灣在一場地球最激烈的地殼板塊錯動中,於西太平洋的浪濤中拔高而起。
照理說,年輕島嶼的身世,以其山高水深,以其魅惑的生物多樣性,會孕育出在地住民好奇心旺盛的冒險靈魂,但台灣曲折的殖民過往、光復後封山禁海的戒嚴體制、冷戰中發展謹小慎微的代工經濟,造就台灣成為最拒斥冒險的保守社會。
然而,現代人類最典型的精神象徵,卻也正是冒險。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1962年發表的登月宣言〈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中,援引1924年三度攀登聖母峰最終並為之隕命的英國登山家George Mallory故事舉例,解釋美國發展國家級冒險計畫的初衷,在於「並非它很容易,而正在於它由衷地困難。」
近代文明史就是一部冒險史,向陌生的未知領域進行探險,人類可以獲得知識、技術、自信,積累成就,而最重要的,是讓國民在日常生活中常保想像力,讓創新在各個角落中,永不間斷地發生。
.
導演 程紀皓
剪接 劉芸芸、程紀晧
攝影 張元植 呂忠翰 陳德政
.
【滅火器《無名英雄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專輯巡迴】
2/07 (五)|台中| Legacy Taichung
2/08 (六)|台北| 永豐 Legacy Taipei 音樂展演空間 #SoldOut
2/14 (五)|高雄| LIVE WAREHOUSE #SoldOut
我欲站起來單人預售票 NTD.1200
二月的你現場票 NTD.1500
購票請洽iNDIEVOX: http://bit.ly/2020FireExLMSULT
.
《無名英雄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 現在就去聽:https://lnk.to/fesulatWE
.
🔥 全台通路購買連結:
▸ 火氣商鋪:http://bit.ly/35yaRYd
▸ 博客來:http://bit.ly/2XINl89
▸ 玫瑰大眾:http://bit.ly/2DdSOdJ
▸ 佳佳唱片:http://bit.ly/35tQNWQ
▸ 5大唱片:http://bit.ly/37Ai5wz
▸ 誠品網路書店:http://bit.ly/2qH5PK9
▸ 光南大批發:http://bit.ly/2XHBCXz
.
#K2Project團隊大家辛苦了
#2020開工首日也要過的像場冒險
#台中的朋友給點力把票買光光讓我們過個好年好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Df-e7S6kw/hqdefault.jpg)
地質學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應該是通往地心世界的完結篇,那很多人還是堅信地球是實心的,因為地震儀所得到的數據是實心的,那大家先來了解地震儀是怎樣運作的。那大家知道最早的地震儀是那個國家發明的嗎?答案是中國,在東漢時期,張衡,東漢時期的最偉大的天文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他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渾天儀就是來觀查天象的儀器,而地動儀則是觀察地震的儀器,這個地動儀叫侯風地動儀,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都有一個含著龍珠的龍頭,而每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個蟾蜍在接應,如果龍珠掉進蟾蜍口裡,那就意味著那個方位有可能有地震的發生。
那麼現在的地震儀要怎樣探測地球是實心呢?
地質學家認為,在你腳下可能隱藏著數以千噸的鑽石,在多深之下呢?答案是160千尺下面的克拉通根處,克拉通,來自希臘文的Kratos,這個不是戰神的名字嗎?意思是強度,或是指古大陸,穩定地塊,大陸核心等等。是在五億年裡面沒有變化過的大陸地塊,有些甚至在20億年前已經存在的。
那麼他們是如何知道我們地底裡面這個克拉通根處有著大量的鑽石呢?答案是地震波,那地震波有兩種,一種叫面波,就是大量摧毀地面上建築物的罪魁禍首,另外一種叫體波,則是在地球內部散播,體波有兩種,一種叫P波,一種叫S波,P波則非常的快,而且擴散得非常的快,而S波則慢條斯理的慢慢擴散。P波可以通過固體和液體傳開,但是遇到液體會有折射的現象,而S波則只能在固體中傳開,而遇到液體則會反射回來。
到了這裡,大家應該猜到他們是如何測量地球內部吧,打個比方,如果在地球12點的地方發生地震,那麼大概在三點半到五點這個地方是測量不到P波,是因為p波經過了有液體性的物體,而發生折射的現象,所以在三點半到五點,還有六點半到八點半之間測量不到P波,而S波遇到液體則會反射,因此在11,12,1,2點之間會偵測到S波的反射。那麼用這種方式就可以證明地球是實心嗎?
非也。
在1929年,新西蘭發生大地震,世界各地的地震儀都有記載這次7.3級的大地震,但是奇怪的是原本不應該會測量到P波的影子區,竟然也偵測到微弱的P波,那又要如何解釋呢?
他們就猜測地球中心是液體性,但是中間是有核心,而核心是固體的。那就是說地心可能是有兩層,液體性的一層還有固體性的核心。
如果地心空心的外殼是液體包裹著,而核心是巨大的蓋亞核心,那地震波偵測到的是否不能分辨他是空心和實心呢?
那我們來看世界各地海域的無底洞,什麼?海洋也有無底洞,那麼這些一天高達三萬多噸的水流去哪裡呢?
在印度洋有個海底黑洞,位於北緯5°13′,東經69°27′,半徑大約三個海里,這裡的洋流屬於熱帶洋流,受熱帶的季候風所影響,一年會有兩次流向相反的洋流,而這片海域被偵測到有著異常的振動還有電磁的反應,造成很多船隻在這裡沉沒。在1992年,澳大利亞的探測船哥倫布號在這裡進行探測,證明這是新發現的海底黑洞,它的振動頻率較低但是波長,因此推測它是由中心往外輻射的巨大引力場,到現在為止還沒解開的謎。而在希臘也有發現海底黑洞,每天有將近三萬噸的海水流向無底洞,他們就想偵測那些海水究竟流向哪裡,就用130公斤的塑膠粒子倒進這片海域裡面,他們在想,如果可以發現一些塑膠粒子的行踪,就可以解開海底黑洞的謎,結果他們找了一年都無法找到,據了解,那個海底的無底洞是流向地心裡面,然後消失在裡面,好像一個巨大的漏斗一樣。
莫非這些海水流向地心世界裡面?
人類以為他們解開了一個謎團,但是謎團後面又有另外一個更大的謎團。
那在這裡也回答大家的一些問題。雖然不能全部回答,只能選一部分的來回答。
1. 那地底人會魔法、超能力嗎?
沒有魔法,一些超能力是通過基因編碼所獲得的。
2. 現在還有人魚嗎?而人魚是在海底還是地底裡面呢?
有,在海底,在以色列附近的海域。
3. 能問問他知道伏尼契手稿的用意嗎?
一本草藥書
4. 道西戰爭 費城實驗 蒙托克計劃 彩虹計劃是真的嗎??
真
5. 地底人有無可能幫暖化的地球表面降溫呢?
Maybe
6. 關於伏尼契手稿是不是地底下的植物? 還有為什麽不來帶領或指引我們進入下一個緯度呢?
不是, 是一本草藥書。上面的字母是簡化的希臘字母, 羅馬時期各地開始簡化字母的書寫, 但是沒有完全統一簡化, 有的地方簡化出來的字母和現在使用的羅馬字母不太一樣, 就比如現在俄羅斯使用的希臘字母與希臘現在使用的字母也不完全一樣. 比如波蘭語字母中有 ć ś ż ł ę ,意大利字母沒有 J K W X Y,德語字母中有ß. 部分國家的手寫體與印刷體不一樣,但這些國家都曾經在羅馬帝國版圖中,手稿中使用的是手寫體,部分字母類似現在的法語手寫體.
7. 蜥蜴人不殺戮人類在地心吃什麼!?
通過光明會的人口販賣舉行儀式與克隆。
8. 遽聞蜥蜴人以前是食人的,後來轉變成可以吸食人類的負面能量而存活,又有人說,因為地球昇華了,所以蜥蜴人現在也不食人或吸食負能量(恐懼、恐慌、憤怒、抱怨...等),請問現在的蜥蜴人主要是以什麼能量來存活?
還在食人,吃之前利用儀式讓受害者恐懼釋放出負面能量.
9. 有再講講泰樂斯(桃樂市)城,或者布達拉宮的下面,…………幾個通往地心的入口,地心有多少種族在裏面包括蜥蜴人
主要就兩個,南極北極.種族多少之前說了.
10. 昴宿星人是指利莫理亞嗎 我有時侯會感覺和夢見到玉石神殿和亞特蘭提斯的水晶龍石殿,跟祭司有關嗎? 祂們說的語言是古德語嗎 但是溝通用心靈意識,我有片面的記憶,有時還跟認識的人會有點交流,很神奇到說不出來
雅利安人的語言大部分繼承於lyra,所以德國日爾曼部落的雅利安人的語言類似於lyra,但只有一些日常用語差不多,延伸出來的專業術語不一樣.
11. 新人類(地球人)之前說是有十二個類人族的基因組成,請問是那十二個呢
記不清了.只記得主體.
12. 那個鐵球發出光的原理是什麼 地心裡面用什麼發電的
意識能量自然凝結而成的能量水晶,. 用水晶配合蓋亞核心的光發電.
13. 此外 關於納粹 納粹當年先進的科技是否跟進入地心跟外星人接觸有關呢 網上貌似有一張外星人跟希特勒的握手照片 不過那個好像是小灰人 個子比較矮
那是齊塔灰人,飛行器技術方面的東西和他們有點關系.
14. 漏了一點 德國曾經有一只專門隊伍 主要負責搜索古代文明的文物 比如約櫃什麽的 聽說也到過西藏 至於是不是那兒進入的 就不得而知 不過德國二戰後消失了很多科學家 而南北極德國很早就進入了 至今還有南極基地的傳言 南極也發現過金字塔
南極基地名字似乎叫新柏林,二戰結束後媒體報紙都在宣傳戰爭結束了,實際上沒有結束.美國在南極繼續與希特勒開戰, 還投放了三顆原子彈到南極, 但是在空中就被德軍擊毀了, 這是造成南極臭氧層空洞的真正原因, 並不是表面教科書所說的因為人類使用空調產生的氟利昂造成的.
他們誰勝誰敗這不清楚.在南極的大多數都是希特勒精挑細選出來的雅利安A級人種, 基因高度純種, 為了建設他理想的民族型國家, 他在昴宿星極端主義那裏得知了每個不同人種的基因起源, 因此他的堅決反對跨種混血的,他也恨自己體內有猶太人的基因.
好了,這個通往地心世界的系列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會說靈界幽靈邪靈這些無形的世界,敬請期待,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I_XZ92Z_Q/hqdefault.jpg)
地質學書 在 普通地質學用書請益-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普通地質學有兩種版本,一種是五南出版何春蓀,另一種是台大出版的作者群,台大出版的我有了但要買何春蓀那本之前,想請問這兩本內容有何差異? ... <看更多>
地質學書 在 商周出版- #新書推薦#贈書活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本將地質學知識變得容易理解的精湛之作!】 「本書的作者,也是位說故事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演說或是撰文,不只引經據典,也擅用流行文化來為事物作出最貼切的譬喻 ... ... <看更多>
地質學書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EarthScie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裡再把英文的地質類書列出來
近來比較懶,有很多新書並未列入
就給學弟妹們補充吧
An introduction to rock-forming minerals Deer et al. (1992) 民全
(註:本書為世界地質學家公認書架必備的參考書)
Holme's principles of physical geology Duff(1993) 民全
(本書為英國愛丁堡大學結集專家對各門地質學的綜合介紹)
Fundamental geochemistry 貞觀
(對基礎地球化學有淺易的介紹)
Isotope geology Faure(1985) 歐亞
(國內使用長達十年的放射性地球化學課本)
Basics of principal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1989) 歐亞
(對地層學及沈積學的概說)
Principles of geochemistry Mason(1982翻印) 歐亞
(頗受歡迎的地球化學課本,稍嫌年代久遠)
The dynamic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logy Skinner(1992) 歐亞
(普地級的教科書)
(這本書應該有新版,目前台大地理系的普通地質學是用這本教科書,而台大
地質科學系也一度使用此本書,值得買)
Manual of mineralogy Klein(1985) 歐亞
(礦物學標準課本)
(台大地質科學系礦物學教科書,目前已經有中文版,黃怡禛譯,地球科學文
教基金會出版)
Physical and chemical hydrogeology Domenico(199-) 歐亞
(台大水文地質學課本)
Economic mineral deposit Jensen and Bateman(1985)歐亞
(著名的礦床學課本)
Physical geology Skinner(1987) 茂昌
(普地級的教科書,現可能以落伍了)
Ore microscope and ore petrography Craig(1981) 茂昌
(現已有新版,由民全進口) 民全
Longman English-Chines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GEOLOGY 茂昌
簡易的地質字典
(若要使用地質字典,建議用1987年第三版的Glossary,
最少也應使用Oxford1991年版的字典或Happer-Collins1991年版的字典,
這些都是原文的。
Atlas of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textures MacKenzie 茂昌
Atlas of rock-forming minerals in thin
sections MacKenzie 茂昌
Atlas of sedmentary rocks and their textures MacKenzie 茂昌
(歐亞也有)
上述三本圖鑑對光性礦物鑑定非常有用,值得收藏(不過差不多賣完了)
Optical mineralogy Nesse(1991) 民全
(光礦基礎課本)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organic geochemistry Faure(1991) 良宜
(無機地球化學的課本)
Structural Geology: Principles, concepts and
problems Hatcher(1995) 歐亞
(觀念蠻新穎的構造地質學課本)
Structural geology(3rd ed.) Davis(1996) 歐亞
(台大地質現用的構地課本)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 under the 黎明西
microscope Shelley(1993) 書部
(不錯的岩相學課本)
Using geochemical data: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黎明西
interpretation Rollinson(1992) 書部
(地球化學資料解釋的參考書)
Petrography to Petrogenesis Hibbard(1995) 黎明西
書部
(相當深度的岩石學課本,國外價超過3000元台幣,今年地質年會時
黎明賣900元)
Environmental Science: Earth as a living planet Botkin & Keller(1995) 民全
(關心環境地質的人應讀,適合大一學完普地者)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140.112.56.133 ] [Login: 66] [Post: 11]
> -------------------------------------------------------------------------- <
W.S. MacKenzie A.E. Adams 著
一本不錯的礦物岩石顯微鏡參考書,又薄又便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