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地震這麼大,為什麼我都沒有收到警報?
氣象局前幾天的有獎徵答,剛好可以解決大家的疑惑!一起來抽全聯禮券吧!
________________
【有獎徵答】請問哪個情境下,你才會收到國家級警報?
#單選題 #留言答題抽好禮 #全聯禮券
留言正確的答案(A、B 或 C),我們會從中抽出 6 位,贈出「全聯禮券500元(1名)、200元(5名)」✨
歡迎分享貼文或@親朋好友,邀請他們一起來挑戰!
✍️趕快留下你的答案吧!
📌活動方式:留言正確答案(A、 B 或 C),即可參加抽獎囉!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9/8(三) 止
📌活動獎品:全聯禮券500元(1名)、200元(5名)
📌開獎時間:9/10(五) ,將於留言區公告
📌給獎方式:得獎人私訊提供收件資料,贈品於活動結束次月統一寄送。
📌注意事項:
1. 得獎人之收件地址不得為郵政信箱
2. 得獎人不得使用不同帳號領獎但收件地址相同
3. 不提供開立之扣繳憑單所須之個人資訊,或有其他影響活動公平性之行為將取消得獎資格。
4. 逾期回覆收件資料視同放棄領獎權利
5. 本單位保留調整活動與獎項細節之權利及最終解釋權
6. 參加活動者必須遵守活動規範及其他有關規定,如未遵守者,本單位得拒絕其參與或取消其得獎資格。
#110年國家防災日 #國家防災報你知
________________
不確定答案嗎?讓雲寶來提示你~
俗稱的國家級警報,也就是「災防告警細胞廣播(PWS)」,只有符合 #特定條件 你的手機才會收到!
根據氣象局的規範,地震必須符合下面 2 個 #發布條件 才會發送警報:
✅預估地震規模 5.0 以上
✅預估震度達 4 級以上
符合發布條件的縣市民眾才會收到警報哦!
因此,圖中三個選項的發布狀況會是這樣:
A. 不會發布地震速報,你也不會收到地震速報
B. 會發布地震速報,你也收得到地震速報
C. 會發布地震速報,但你不會收到地震速報
現在,大家成功解開國家級警報的秘密了嗎?
延伸閱讀: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PWS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https://reurl.cc/XWo7Og
為了台灣,一直走在最前面的地震預警- PanSci 泛科學
https://reurl.cc/Q90z1M
臺灣的新地震震度分級制度 – 台灣網路科教館
https://reurl.cc/Gm77ZZ
地震規模 8 是 幾 級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61照片補充:關於阿拉斯加地震,阿留申群島的火山地景與自然生態
記得前幾天才跟大家回顧阿拉斯加位於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上的位置,誰知道才沒過幾天,就真的發生大地震啦 😱
這次的震央位在安克拉治西南邊800公里的海域,芮氏規模8.2,距離多數聚落非常遙遠,因此並沒有造成大太影響,除了少數靠海的城鎮有發布海嘯警報,但並沒有造成任何災情,在安克拉治(震度2級)幾乎沒有感覺,連我都是看了新聞才知道有地震的 😂 過去一天來收到了非常多朋友的私訊和留言關心,在這裡衷心感謝大家~ 😭😭😭
這次地震受到的關注度很高,主要是因為它已經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最大規模,而前一次正是造成131人喪生的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規模9.2)。該次地震與後續的海嘯造成嚴重損失,有些聚落幾乎全毀,是阿拉斯加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不過在那之後,阿拉斯加的地震防護措施提升非常多,也有完善的應變計劃,整個州比起當年來說已經變得堅韌不少。
話說回來,也就是因為有如此旺盛的地層活動,才創造出阿留申群島豐富而壯麗的地景!因此這次的圖片分享,就讓我們來看看被火山活動加上各種自然營力塑造的阿留申地景和生態吧~!
1. 前往埃達克島路上見到的Isanotski Volcano,海拔2,471公尺,位在Unimak島上。阿留申群島的火山屬於層狀火山(Stratovolcano),由黏著度較高的岩漿層層疊上,形成極度霸氣、不可一世的圓錐山體,頂上終年積雪,是群島中辨識度最高的地標。不過也因為這裡天氣詭譎,想要見到完整的山頭真的得看運氣。
2. Loran Station附近號稱全島最美秘境的海灣,以及背後全島最高峰 Mt Moffett 火山(高1196公尺)。Mt Moffett山頂大多時間雲霧縹緲,在我停留的四天期間從來沒有現身過,整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但據說少數訪客有攻頂過)。
3. 羽扇豆(Lupine),因為鍾肇政小說以及衍生電影歌曲的影響,在華人世界裡以「魯冰花」之名廣為人知。在阿拉斯加屬於原生種,生命力非常強,尤其能在沙地上生長,因此在埃達克島上到處都能見到,也為逐漸凋零成廢墟的島上海軍宿舍區(背景)增添一些柔美。
4. 另一個地點看到的魯冰花,真的是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當攝影作品的前景使用!
5. Kuluk Bay(前景),島上主要的設施都位於此區,擁有(天氣好的時候)優美的沙灘,往北延伸則轉為沿岸,一路到島上北端的Clam Lagoon與Mt. Adagdak。
6. 白頭海鵰(Bald Eagle,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不只在埃達克島上常見,在美國的國徽、鈔票與文宣品上也都能見到,號稱是美國的「國鳥」。埃達克島上的白頭海鵰們,可以說是資源利用的專家,不但常常守在溪流出口等待又大又肥的鮭魚出現,還會撿拾海豹們沒吃完的蛤蜊。
7. 從Loran Station(右側)看島上第一高峰Mt Moffett,照片中的貨車是民宿老闆帶我逛島使用的交通工具,一般的小客車在崎嶇的島上很難行駛。
8. 比較典型的阿留申群島風景,山頭往往被雲霧深鎖著,陰鬱而且罕有人跡。
9. 日漸破敗的Quonset Hut,以及周圍典型的島上植被。埃達克島風大加上土壤生產力低,美軍在此種植聖誕樹之前,島上並沒有喬木生長,幾乎所有地方都是被灌木覆蓋著,林相非常單一。
10. 帝王一般的存在、阿留申群島第一高峰,Shishaldin volcano,海拔2857公尺,位在Unimak島上。記得離開那天沿路幾乎都是多雲,本來不指望能看到山頭便決定小睡一番,後來是被空服員叫醒,才得以拍下Shishaldin volcano突出於雲表之上的英姿。
【EP61 冰火齊發、臨危受命的北美最前線:阿留申群島】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第二次世界大戰 #太平洋戰爭 #山本五十六 #日軍佔領 #阿留申戰役 #海軍航空基地 #冷戰軍備競賽 #核子武器 #羽扇豆 #阿留申盾蕨 #白頭海鵰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拉斯加 #美國
地震規模 8 是 幾 級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大地震的破壞力眾所皆知,而台灣連16個月地震偏少 壓力沒釋放成警訊,這是非常值得大家警戒的一個現像。★★
台灣連16個月地震偏少 壓力沒釋放成警訊!!(01/09/2020 蘋果日報)
“..... 根據氣象局統計資料,從前年9月到去年12月為止,已經連續16個月「顯著+小區域」有感地震總次數低於50起,其中有14個月的顯著有感地震次數低於平均值。更特別的是,去年7月份顯著有感地震次數竟然掛零,創下2000年有統計紀錄以來的首例。
由於上述情況少見,氣象局在前年12月的地震測報分析報告中提及:「已連續4個月少於歷年平均,須持續提高警覺。」在去年7月的地震測報分析報告中,因為顯著有感地震次數0次,更提及「必須密切觀察其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過去921大地震前,曾有連續2年地震次數低於平均值;2009年12月19日花蓮近海規模6.9地震,地震前曾連續10個月地震次數偏少;2018年0206地震發生前,大約有一年半地震平均次數偏少。上述統計顯示,地震次數連續長時間偏少,「壓力沒有獲得釋放」,後續可能出現大地震的機率大幅增加。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前主任郭鎧紋指出,從過去歷史資料推算,因為碰撞擠壓的能量,每年約有11顆原子彈能量;規模6.0地震釋放能量只有半顆原子彈,規模6.9地震釋放約11顆原子彈,所以,就算每年都出現平均2到3起規模6以上地震,但規模6.0與6.9的差異就很大。
郭鎧紋說,台灣從2017年起開始地震活動的確偏少,現進入平靜期,目前至少累積19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若以上世紀經驗來看,最快9年、最慢64年,類似921等級的大地震可能再度重創台灣。
郭鎧紋強調,他不是在做大地震預測,因為目前科技無法做地震預測,然而台灣的確處在一個地震比較活躍的地區,且過去3年地震情況的確比較平靜。他也提醒民眾與政府加強地震準備,例如處於活動斷層兩側的老房子應加速都更、民眾則要注意自家住宅的耐震度等等。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坦言,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最大裂縫處,也是最長斷層,地震活動本來就頻繁,「目前地震次數明顯偏少不是那麼好」,尤其大地震發生前通常先有平靜期,接著中小型地震異常增多,隨後就會有大地震,目前狀況代表台灣將進入另一個活躍期。
李錫堤指出,台灣與西南日本同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根據日本歷史記載,西南日本每隔90至150年發生一次海溝型大地震,規模都在8以上,而上述海溝型大地震發生前,通常先發生數個陸地上的中大規模地震,之後再發生一系列陸地上的中大規模地震,然後進入平靜期。他說,台灣大地震也有類似週期,例如花蓮外海曾在1920年、也就是100年前,發生過規模8.0的海溝型強震,而這個百年地震周期即將到來,現雖然是平靜期,一旦中小型地震異常變多,可能就是強震的前兆,且海溝型地震將引發海嘯,東半部民眾要特別小心。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坦言,若從前年9月起到去年12月,台灣整體的地震總數的確偏少,但偏少的是規模5以下,反而去年一整年規模5至6的地震總計28起、比歷年平均值24起還高,而且去年也有2起規模6以上的地震,和每年平均值2.3起也是差不多,故若以釋放能量的觀點來看,整體上並沒非常異常的狀況。
至於去年7月顯著有感地震次數竟掛零,創下氣象局2000年至今來單月未發布顯著有感地震報告的首例,陳國昌說,這種情況的確罕見,去年地震活動狀況的確比較特殊,但不代表是大地震前兆。
包括921大地震、前年0206花蓮強震之前,都曾出現地震活動異常平靜狀況,陳國昌指出,以往若地震偏少一段時間,的確可能醞釀大一點地震,但這個理論是在921之前,而過去這20年來這種現象並不明顯,而且地震次數偏少並非地震的唯一前兆,也不應該只由單一現象來判斷或臆測,而是應該有更多現象來加強分析,這部分還需要科學界仔細去研究與探討,現在不宜妄下定論,何況全球的科技能力也無法做到地震預測,現在只能持續再觀察 ....."
(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地震頻繁,平均每個月「顯著有感」及「小區域有感地震」總次數超過50起,但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顯示,從前年9月至去年12月,已連續16個月的地震總次數低於平均值,其中顯著有感地震也幾乎都在平均值之下,去年7月顯著有感地震竟是掛零,創下氣象局2000年至今來單月未發布顯著有感地震報告的首例。
台灣地震活動相當頻繁,根據氣象局統計,若以30年長期平均值計算,台灣每年平均約3.4萬多次地震;近來因為系統更新、靈敏度增加,近5年平均每年地震超過4萬次。台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致災性大地震,時間稍遠的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近期則有2018年0206花蓮大地震。....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20200119/PCWCZUPRBUEGW7HYOGFR7FPTV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