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Sama親愛的莎瑪 (Waad al-Kateab, 2019)
Country : Syria
Score : 8/10
費時5年完成,2019年已陸續奪下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眼睛獎、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以及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及最佳剪輯等4項大獎。2020年入圍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時,導演Waad al-Kateab :「在我致詞同時,敘利亞慘況依舊,350萬民眾飽受轟炸之苦,他們需要各位的聲援」。導演以身為女性和一位母親的視角出發,從她跟醫生好友Hamza一同加入抗爭、結婚並生下女兒莎瑪,到最後不得已離開家鄉Aleppo的過程,透過這些角色彼此之間的互動、深受戰亂影響的心理狀態,還有這些日子以來她們在醫院的所見所聞,讓我們清楚明白一場戰爭將會帶給人們生活多麼劇烈的衝擊和改變。「妳會因為我必須留在這裡,或者直到現在才離開這裡而怪罪我嗎?」因爲把女兒生於此,在戰火中長大而道歉,但也一點不後悔,憑的就是希望能對這個世界有所交代的執著,還有那一份對女兒的愛,此乃是這個世代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上的今天 1928-MAY-30 安妮華達出生 有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安妮華達,在1928年5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的電影,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她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專注於現實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議題,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具有實驗風格的紀錄片,對全世界的電影圈有著相當重...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光點華山電影館- 坎城影展得獎作品上映速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憂鬱之島》台灣版正式預告 的評價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轟炸這一刻,我多希望自己未曾生下你…」她在烽火中結婚,卻懊悔將女兒生於戰亂,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親愛的莎瑪》是一個年輕母親給女兒的家書,也是罕見以女性生活視角記錄敘利亞內戰的作品。很親密、很私人,卻比任何大場面的戰爭片都還震撼
影片最後看到醫院內都被轟炸
媽媽奔跑著哭泣說「我女兒還在裡面」
#心揪到都碎了
還好..
原本看到後面,夫妻倆落淚的情況,以為Sama發生了什麼事。不過還好"After fleeing Aleppo in December 2016, Al-Kateab, her husband, and their two daughters reside in the United Kingdom." 而且這裡還有她跟父母在頒獎典禮會場的模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OTlX03akQ)。
全文介紹:
最揪心敘利亞紀錄片《親愛的莎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272&fbclid=IwAR20niTeTzskLDwGECHJbevLPpHdlmFq7PjES5LHsam0e0kkYSOnS0Hfjp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ES2_JL2ME&feature=youtu.be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ForSama
#親愛的莎瑪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2019
超震撼的紀錄片,她是敘利亞一位女記者所拍攝,紀錄敘利亞百姓在首都阿勒坡(Aleppo)抗爭者獨裁政權總統阿薩德,五年的烽火青春。烽火中,她拍片,和留守醫生結婚結婚、生子。不幸的是,阿勒坡最後被當權者圍城、轟炸,甚至不惜引進俄國軍力,壓迫對抗百姓!
這位女記者深怕自己和先生最後得面對死亡,她以寫給女兒莎瑪情書方式,每天記錄當地慘烈實況與充滿愛的老百姓的哀愁。
留守醫生在最後20天,每天為超過300位頭破血流,頻臨死亡邊緣的人搶救,當中包含許多小小孩,醫生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失去生命!百姓何其無辜⋯。
敘利亞內戰已持續9年,導致超過37萬人傷亡,是21世紀死亡人數第二高的戰爭。
#https://youtu.be/ymES2_JL2ME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28-MAY-30 安妮華達出生
有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安妮華達,在1928年5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的電影,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她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專注於現實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議題,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具有實驗風格的紀錄片,對全世界的電影圈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tma56ua26q087346bzfp9l
安妮華達出生於帶有希臘血統的法國移民家庭,二戰後的安妮華達進入索邦神學院攻讀文學和心理學學士,但也因為對於神學課程毫無興趣的關係,轉至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研讀攝影,並在法國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及攝影,讓她開始在攝影以及影像創作上展露頭角。
她首先透過攝影展開自己的藝術創作事業,在家庭、婚禮或是一般商業攝影上取得了不錯成績,並在友人的推薦下進入了新聞攝影圈;而她在從事新聞攝影工作期間,啟發了他不少對於這個現實世界的創作想法,並開始著手她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短角情事》的創作。
《短角情事》的故事描述了在法國南部城市賽特,一對夫妻面臨婚姻危機,並針對婚姻與愛情等議題做了相當深刻的探討;縱使是安妮華達的導演處女作品,卻展現了驚人的敘事與攝影技巧,被許多電影評論家視為是法國新浪潮的先驅之作。就在1955年推出《短角情事》之後,安妮華達到2019年去世之間,不間斷的創作也足以看得出這位對電影充滿熱情的藝術家,其人生和藝術的態度。
若對於安妮華達的電影有興趣,但對黑白電影較難入門的朋友,不妨參考2017年安妮華達與影像創作家JR的共同作品《最酷的旅伴》,是一部相當平易近人、溫馨可愛、且輕鬆幽默的紀錄片;電影記錄了安妮華達與JR兩人遊歷法國各地,並透過一輛具有大型輸出功能的卡車,在鄉間各地透過影像創作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片中除了看到人們對於藝術作品的互動,同時也能夠看到兩位忘年之交對於藝術創作的態度,以及對於藝術本質的探討;這或許正式我們每一個藝術創作者在追求精進、不斷追求更炫、更吸睛的創作形式同時,可能會迷失或是缺少的靈魂。
《最酷的旅伴》在201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最佳紀錄長片的獎項;雖然最終沒有得獎,但安妮華達以高齡89歲的年紀,成為該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年長的入圍者。
2019年3月29日,安妮華達因為乳癌在家中過世,享年90歲;坎城影展更以她在拍攝《短角情事》的照片,作為影展主視覺,以紀念她為這個世界的貢獻。她精彩的一生,對於藝術創作的執著,對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都是值得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學習和反思的地方。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法國 #新浪潮 #安妮華達 #短角情事 #最酷的旅伴 #visagesvillages #agnesvarda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傅榆,近來獲得極大矚目。訪談時,她提到以前朋友幫她做過抽牌心理測驗,傅榆拿到的牌是叢林,意味雜亂,但朋友說,不該害怕自身的雜亂,因為會有許多可能性發生。
家庭背景是鐵藍(國民黨)陣營的傅榆,因為種種事件,包含小學時因不懂台語被排擠的心理創傷,大學時期不加思索地隨口批評陳水扁而與好友爭吵,還有319槍擊案後在系上BBS回應嘲笑集聚總統府前抗議的泛藍選民的學長,而被歸類為藍蛆蛆,乃至於研究所時讀到靈魂偶像郭立昕撰文質疑,為何至今沒有人拍攝政治議題紀錄片等等,而逐漸走向獨立思索與政治、社會運動探索的道路上。
傅榆表示,得金馬獎時的獎致詞,並非表達立場,是希望讓不同邊的人也能聽見自己的感受,不是制約式認定與想像,如此或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對話。她最大的理想與追求是,讓不同立場的人對話,進而理解彼此,甚至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在318太陽花運動崛起、宛如救世主的陳為廷,以及憑著《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而聞名、孤狼也似地投身於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國來台學生蔡博藝,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主要紀錄對象。
傅榆認為她像陳為廷、蔡博藝的母姊。陳為廷總是對他人介紹,傅榆是他的專屬攝影師。當她集中大部分心力拍攝蔡博藝紀錄短片時,陳為廷坦言有失落、類似吃醋的感覺,反之亦然,蔡博藝也有同樣的感覺。
前者後來因為性騷擾事件黯然退選,後者則是因為國籍身份在競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遭受各種刁難而失利。兩位社運明星企圖進入體制的挫敗,也就讓他們光芒頓失,再加上原來蓬勃開花的各種運動風氣,赫然緊縮,力量被切斷,預期造成巨大改變的希望,轉眼落空,傅榆於是大受打擊,陷入低潮。不同背景、但都在社運裡找到歸屬感、且希望讓對話與理解發生的他們,儼然孤兒,流浪在現實的震盪之間,無所適從。
既是知名紀錄片導演、也是七日印象電影負責人的沈可尚認為,不管是什麼樣議題的紀錄片,最終都是在處理作者自身的問題。他強烈地建議傅榆必須誠實面對自身,重要的不是關注陳為廷與蔡博藝何去何從,而是傅榆自己想要何去何從。
傅榆也就被逼得要誠實面對心理的狀態、往自己的內在方向探問,而不止是凝視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驚覺,原來令自己一蹶不振的落空,是由於自己把關於問題跟對答案的想像跟期待,都放在他們身上。一旦意識到自己過度依存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就明白,她必須回到自身,必須跟他們道別,切斷臍帶也似的精神連結,必須自己出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答案。
專制是所有聲音不得大於上位者聲音,民主則是讓對話有最大可能性的機制。是以,縱使感覺失落與挫敗,傅榆仍然相信,沒有誰應該是敵人,所有人都活在共通的處境。而民主本就是遠久思維與堆積細微改變的長路,從來無法快速、立即。
小檔案
傅榆,1982年生於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該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父親為馬來西亞華人,來台求學、定居,即所謂僑生;母為印尼華僑,9歲已隨家人移民台灣,父母婚後都定居台灣,並生下傅榆。父母認同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雖非嚴格定義上的外省人,但自我認同極其相似;傅榆亦曾自謂,長於外省家庭中,家人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其作品有《蘇格拉底草莓論》(2006)、《大家一起照鏡子》(2008)、《百萬格子小富翁》(2011)、《123。草莓人》(2011)、《藍綠對話實驗室》(2012)、《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3)、《太陽・不遠─不小心變成總指揮》(2014)、《完美墜地》(2015)、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不曾消失的台灣省》(2018)。
沈可尚,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知名紀錄片導演,現為台北電影節總監。
1999年曾以大學的畢業製作《與山》入圍法國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但此時他陷入低潮,因而轉至廣告界發展。在廣告界工作一段時間後,偶然有機會參與國家地理頻道「綻放真台灣」的紀錄片徵案製作,因而開啟紀錄片拍攝之路。
沈可尚陸續拍攝《野球孩子》、《賽鴿風雲》等作品,2013年以《築巢人》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2017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試圖為影展找出新的定位與各種可能。深度探討婚姻機制的《幸福定格》於2018年上映,備受矚目。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臺灣青年導演的未來想像 《十年台灣》 府中15特映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
【記者周貞伶、王志誠/新北報導】
2019年1月21日
府中十五「亞洲連線」主題影展,選映獲得香港金像獎的話題電影《十年》,配合影展於昨(二十)日特別邀請即將上映的《十年台灣》舉辦特映會,文化局副局長于玟、監製劉嘉明出席參與,並邀請本片五位新導演及劇組團隊,蒞臨府中十五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
《十年台灣》五位導演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包括阿美族原住民、臺菲新住民二代、馬來西亞華僑及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勒嘎.舒米曾與鄭有傑導演共同執導《太陽的孩子》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鄒隆娜作品《阿尼》則曾入圍二○一五年坎城影展,呂柏勳短片《野潮》獲得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謝沛如以短片企劃《TheLonelyHopper》入圍二○一七東京國際短片電影節Short Film Pitch Competition決選,廖克發則以紀錄片《不即不離》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華人紀錄片獎」首獎,也成為今年度府中十五紀錄片駐館導師之一。
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年輕影像創作導演最需要展演平臺,不論是劇情片、紀錄片還是動畫片,府中十五鼓勵年輕創作者不遺餘力,長期提供音像創作者放映空間,透過音像作品發表計畫,年輕導演的多元觀點及創作精神可直接傳遞訊息給觀眾。
她非常認同《十年台灣》電影中五位年輕導演勇於表達對臺灣現況的批評與觀察,也鼓勵年輕影像創作者盡量展現其創作能量,促進多元觀點的對話。
監製劉嘉明表示,十年系列電影拍攝計畫讓臺灣新導演各自展現特色,也讓年輕導演有更多國際交流機會及經驗,對於《十年台灣》所聚焦的面向,他認為,臺灣最寶貴的價值就是多元,「因為有各種聲音穿透出來,人人皆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擔監製,五位導演為鄒隆娜、 廖克發、呂柏勳、謝沛如和勒嘎舒米。五支影片風格各異,但主題都跟台灣緊緊相扣,承載了對台灣不遠未來十年台灣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憂鬱之島》台灣版正式預告 的推薦與評價
過去、現在、未來 我們就只能擁有這座島劇情大綱三位不同年代的真實人物,走過1966年「文化大革命」、1967年「六七暴動」、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 ... ... <看更多>
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 在 光點華山電影館- 坎城影展得獎作品上映速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坎城影展 得獎作品上映速報 恭喜奉俊昊導演《#寄生上流》榮獲本屆坎城影展最高榮耀金棕櫚大獎! ... 兩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蕭菊貞深情新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