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植物誌 #社區設計】最近新蒲崗有個「植物圖書館」,以植物連結社區。細看街坊與植物的故事:https://bit.ly/3tHCUjr
雖名叫圖書館,但沒有書本,也沒有實體店,那其實是由南豐集團「世界之約」 世界之約 In Time Of - 南豐集團 Nan Fung Group 和 One Bite Design Studio 合作的社區項目,向公眾徵集植物,再轉送有意種植的二十間新蒲崗地舖店主,設計師更為每個店主度身訂造適合的盆栽架,望以植物連結社區,形成一個種植網絡。「城市由人和事組成,不應只有高樓,植物正好是連結社區的媒介。」設計師Carmen和Chloe說。
街坊自發種植,「游擊式」地美化街道,「城市的建築物大部分都是硬梆梆的直線、幾何、鋼筋水泥,但大自然世界不存在直線,街上種植是把人與自己接通,並為城市增加不同質感和層次。」
---
延伸閱讀:
從自然農耕地,到一個農業園的規劃
https://bit.ly/3b82yHV
從社區出發 二陂坊遊樂場給香港公園設計的啟示
https://bit.ly/3fiKgov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植物圖書館-新蒲崗 Community Plant Library #植物圖書館 #新蒲崗 #社區設計 #OneBiteDesign #世界之約 #路邊植物 #種植 #路邊觀察學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隱世荔枝窩—大廚獨守荒村炮製私房菜 非常父母帶4歲仔隱居荔枝窩過自由童年 復耕義工變狗奴餵養絕育救村狗 城市人煙稠密,假日當然希望遠離繁囂,只是當不少離島已被大量遊客佔據,逛沙灘逛得像中環商場,香港哪裏仍尚餘一片淨土?一直傳說新界有片世外桃源:人煙稀少、依山傍水、山高林密,久不久還會傳出客家菜的香...
城市農耕香港 在 祖嘉大娘 Joker Rit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CJokerRita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全城有機線上FUN享
-
感謝 中心總監 黃煥忠教授 MH JP 同 #歐羅有機農場 @歐羅有機農場 大家姐 卿姐 同我地分享 悠閒農場除了種植優質有機蔬菜水果,點樣歡迎 城市人一家大小親臨體驗農耕生活、即摘即食 甚至乎 參加有機工作坊,除了支持本地有機農業發展,更加令我地明白到放在眼前的有機蔬菜,係經過幾多人的努力先可以完整地放在我地面前,食得安心又安全🥰🍒🍅
-
鳴謝 第13集 嘉賓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總監 黃煥忠教授 MH JP
#歐羅有機農場 大家姐 卿姐
-
#全城有機日 #有機
#無動物測試 #CrueltyFree #有機美容 #永續護膚 #永續時裝 #永續彩妝 #可持續生活 #公平貿易 #HKinsta #BeautyHK #SustainableSkinCare #Organic #SustainableLiving #SustainableFashion #SustainableBeauty
#FairTrade
城市農耕香港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年三十晚,在迎接明天牛年到臨之時,除了準備牛氣充沛的拜年祝福語,也讓人想起那些曾經是農耕生活重要夥伴,現下卻只能在鄉郊邊緣浪蕩徘徊的牛牛。
自七十年代香港農業開始蕭條,農夫棄耕,辛勞工作的耕牛也開始流離失所,只能在陸續發展起來的郊野和村落間徘徊覓食,也因而引起了一些人與牛之間的衝突,各有損傷。漁護署在 2013年時曾用衞星定位全港牛隻數量,當時為數約有1,110頭黃牛及120頭水牛,分布於大嶼山、西貢及馬鞍山、新界中部及東北部。這個數字隨著牛隻被絕育及自然老去而逐年下降,但香港鄉郊仍不乏牛的蹤影,而昔日處處都是農田的大嶼山村落尤其多。流浪的牛,其實也見證了香港歷史發展重要一部分。
多年來,民間爭取保育牛隻的聲音斷斷續續,社區中也不乏有心人自發去照顧這些再沒有自顧能力的牛牛。居於大嶼山芝麻灣、年近七十的梁韶華婆婆(Jean),在過去12年由早到晏,年中無休,每天獨自開著車,裝滿了馬草和水果,以及各類消炎藥物,前往拾塱村、貝澳、老圍等不同地方餵飼百多頭牛牛,並替受傷的牛敷藥,以免因為傷口沾上蒼蠅蛋而感染發炎。被稱為「牛媽媽」的她,挺著嬌小瘦削但矯捷的身體,不但記得每一頭牛牛的名字和樣子,也十分了解牠們各自的脾性,餵飼牛牛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細心。
每朝早,牛牛都會散步到拾塱村的草地,等待牛媽媽前來,秋冬季節草地沒有長草,牛牛更只能靠著牛媽媽的糧食充饑。12年的持續積累,牛牛也記住了牛媽媽的住處和聲音氣味,不時會聚集在牛媽媽的家門外等候餵糧。當十多頭牛一字排開進食時,那門外空地儼如一個牛牛花園,自是壯觀。而步入牛媽媽屋裡,更令人體會到她對牛牛滿溢的愛惜——六個大冰箱內,全都塞滿了鮮橙和南瓜等蔬果,原來牛牛雖有四個胃,但進食時經常會噎氣,食橙可以幫助消化; 另一間屋子的地下,一打開門便傳來由外國運來、新鮮馬草的香氣。每月,牛媽媽都會花上萬元為牛牛購買糧草,雖然間中會得到有心人的捐助,但大部分資源仍是由她獨力承擔。
願意花錢去保育牛牛,固然難得,但像牛媽媽般,長年花時間花心思在牛牛身上,持續去做且風雨不改,大抵沒有多少個。「停不下來」的原因,因為一旦開始照顧牛牛,就像對待親人一樣,一天不去顧看,也無法放心。這份與牛牛的緣,源來自「牛牛」——那頭在12年前無意中闖到她家門外,受了重傷無法活動的水牛。雖然沒有照料牛隻的經驗,但在惻隱之心下,牛媽媽不但將牠的傷勢醫好,更承諾照顧牠的一生,並取名「牛牛」。「牛牛」也在被牛媽媽照顧的百多頭牛當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由農夫的best friend,變成無處依靠的「流浪牛」,即使身軀看來龐大,但在城市和鄉郊的轉型和過渡之間,牛永遠都處於被動的位置。唯有將牠們納入社區的一分子,才能找到人與動物之間更好的平衡。
#大嶼山水牛 #社區 #動物保育 #香港農業
城市農耕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隱世荔枝窩—大廚獨守荒村炮製私房菜 非常父母帶4歲仔隱居荔枝窩過自由童年 復耕義工變狗奴餵養絕育救村狗
城市人煙稠密,假日當然希望遠離繁囂,只是當不少離島已被大量遊客佔據,逛沙灘逛得像中環商場,香港哪裏仍尚餘一片淨土?一直傳說新界有片世外桃源:人煙稀少、依山傍水、山高林密,久不久還會傳出客家菜的香味和農夫的吆喝聲,豈不是回到數百年前的農耕社會?的確,走進沙頭角兩條客家村—三椏村與荔枝窩村,時間像靜止了一般,沒有馬路、沒有多餘的建設,有的只是無盡的樹林、屹立不搖的祖屋,就地取材的廚子和自給自足的農戶們。即使「隱世」如此,記者仍打聽到三椏村有深山客家私房菜,荔枝窩村則正在舉辦一月一度的農墟。於是立即擇定吉日,趁好天從烏蛟騰出發,經九擔租、三椏涌行兩個半小時入三椏村,先嘆客家菜,再行去荔枝窩趕農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13/EPUT4MIBYVR5JPYFBNAVEYLAV4/
城市人呀,你為何不想住在城市?住沙頭角荔枝窩有一家三口則說:「有了小朋友後,開始去想他的將來。」 安穩、快樂、將來。奇怪了,他們的身軀明明不大,偏偏不能躋身都市中?曾卓謙(Adley)自小便想環遊世界了,原本打算自己一個去旅行,永遠不回來。直到某日,他遇上尹子欣(Maria)。「然後我就說服她辭工,一齊去旅行。」一旁的Maria補充:「他的說法是,當時馬雅月曆指將世界末日,你想工作OT時,對住電腦,還是對住伊瓜蘇瀑布好呢?」最後世界依舊,數年後的6月某天,我坐在他們對面,聽着二人娓娓道來一家三口定居荔枝窩三年的故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707/KTZ4RVOIPEAAJ6ILXWCECKF32M/
荔枝窩村位處新界東北沙頭角附近,大部份村民早在七、八十年代遷出,遺下二百多所房子、多塊田地、還有數十隻為村民看守家門的村狗。一群參與首輪復耕計劃的義工,眼見村狗自生自滅,遂成立「荔記狗奴會」,開始照顧村狗。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324/VOM3WDEAPSCJKDLAIKAK4IAJW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隱世 #荔枝窩 #私房菜 #狗狗 #絕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城市農耕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遊籽:浪迹遊蹤】
有人說,在瑞士做隻牛,好過在香港做被生活掏空了的螻蟻。
這也許是對的,當我踏足瑞士山區,望着遍野無拘無束的牛羊,我這空虛的城市人,也有做隻牛的嚮往。走訪Bussalp山區農莊,遇上兩個瑞士牛郎,一個是留守山峯半世紀的傳統農夫,一個是從城市重返農耕的牧牛人,每天擠牛奶、放牧、製芝士,別人眼中像夢一般的生活,其實苦悶又尋常,他們卻滿足現狀,只因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時空,生活仍有選擇權。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