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只要完成三步驟,有機會獲得好書喔】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是一本讓父母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未來生存能力的書。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巢,從生活開始為自己負責。如果我們把孩子保護得太好,反倒讓他失去了為自己負責的機會,也會產生對我們的過度依賴。想像一下,這樣的孩子,到了20歲的成人時,有辦法生存嗎?甚至到了那時,會反過來責怪我們。
如果希望我們的孩子,到了20-30歲,是個獨立自主、有想法的人,從現在開始,也要開始培育他這方面的能力。
--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的作者是工藤勇一,曾任千代田區立麴町國中校長,現為横濱創英國中・高中校長。
歷任職務:教育再生實行會議委員、經濟產業省「未來教室」和EdTech研究會委員、教育長‧校長平台的發起人等。因為執行了許多不像公立國中會出現教育改革,所以受到各界矚目。
著有《不要再做學校「理所當然」的事──學生和老師都要改變!公立名門國中校長的改革》(暫譯)(時事通信社)、《麴町國中打破常規的校長 脫離常規的教導》(暫譯)(SB Creative Corp)等。
--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是工藤勇一認為要生存在這樣的時代,最重要的能力,就是 #獨立思考、 #自行判斷 與 #自主,他把這三種能力定義為「自律」。然而,過去學校重視的是禮節、容忍與合群,總是告訴孩子「去做那個」、「那個不能做」,這些是在剝奪孩子的主體性,而非自律的養成。
工藤勇一他回顧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整理成37則教養觀,希望帶領大家一同思考「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1. 按下孩子的「自主」開關: 孩子的自我探索變得比以前更重要,父母不能為孩子撰寫人生劇本,孩子必須為自己做出重要決定。
- 讓孩子實際體驗受挫,要讓孩子能夠自己跨越眼前的高牆。
- 鼓勵孩子嘗試,找出適合自己方式的機會。
- 給予情緒上的支持,幫助孩子自行建立內心的安全感。
2. 育兒的眞正目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能在社會中生存,這點並非取決於孩童時期的能力或成績,而是擴展孩子的視野
3. 四大面向,教出不被時代淘汰的孩子
- 放下必須成為理想父母的自我要求
- 孩子間衝突時,不需馬上介入調停,孩子有能力自己解決紛爭!
- 以提問的方式訓練孩子能夠自我承擔、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勇氣。
- 比起一味阻止,不如思考將此轉變成有益孩子的經驗。
--
出版社很窩心的準備了三本《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要送給澤爸粉絲團的好朋友們。
----------
贈書方式:
✅ 在『澤爸:親職教育講師』粉專上按讚
✅ 將此篇文章”公開”分享
✅ 在此篇文章底下留言『我想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寫下希望孩子在未來能擁有什麼能力呢?
有符合以上三個動作者,將隨機抽出三名,各獲得《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一本.
活動期限:即日起到5/06(四)23:59 。於5/07(五)公布得獎名單,請得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地址、電話與收件者。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贈書活動... - 心理師的 ... 的評價
- 關於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面對考試父母必須比孩子更坦然!考試只是人生一個過程 - 媽媽經 的評價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面上教人如何養出傑出小孩的書,多如牛毛。當我想完這篇貼文之後,可能已經又出版一本了。
不過,我個性搞怪,不理常規,不愛變乖,讀了之後,經常不以為然。
我知道孩子千萬種,何必硬把孩子都教成同一種樣子!這世界會無聊透頂!
出版社寄給我這本書「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是一位資深日本國中校長寫的。
這位校長是個奇葩。
他取消家庭作業,也沒有段考,並且廢除班級的專責導師制,讓每一位教課的老師,都是班上的導師。
這自然是天大的革命!
經過這些改革,減少給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們反而更有學習動機。
這位校長是在擔任教職的三十多年來,不斷思考學校存在的目的時,發覺現在的學校已經迷失了「初衷」。
書中強調大人的介入越少越好,越不介入,孩子才有機會產生自律的能力。
關於「說謊」、「沈迷電玩」、「說髒話」、「孤僻」……許多在教育現場,我們覺得「不當」,務必改過的行為,校長有其他的理解,以及「又何妨」的轉念。
這本書,每一篇都很短。專心讀,一天就讀完了。每一篇是各自獨立的。校長針對孩子的一種行為或現象,做「另類說明」。經常讀到深獲我心的見解。
遺憾的是因為每一篇都短短的,讀起來不夠深入,很不過癮。
讀了,我都有很想幫他再多寫一點的衝動~
同時,我也想起已經退休的嘉義楊校長。楊校長也可以寫一本書,談另類的教育理念,一定更是生動。
(荒廢已久,我也應該好好再寫一本書了……)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覺得怎樣才是理想的親子關係呢?我想答案大概因人而異。
雖然每個人描繪出的理想型都不盡相同,但是一般所謂的理想,應該就像是無話不談、好好聽父母的話這樣,對親密的親子關係有著堅定的信仰吧!
或許有很多父母聽到「今後的孩子必須要有自律能力」時,會開始調查什麼東西有助於培養孩子自律,在嘗試各種方式之後,反而變成過度干涉(結果離自律越來越遠……)。
我實際觀察到的狀況是,幾乎沒有父母因此成功按下孩子的自律開關。當然,家庭可以創造出培養自律的環境,但大多無法成為孩子開始自律的契機。
舉例來說,印象中我家的次男,國中之前的在校成績都比長男低。我因為有點擔心,所以曾經表示要教他功課,但他馬上回我一句「不用。」(笑)
當時我心想這孩子應該對讀書沒興趣吧?如果他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所以就決定不和他提起成績的事,好好地觀察他的狀況。
但是在某一天,他的自律開關突然打開了。
似乎是因為總是一起打鬧玩樂的好友得到了高爾夫大賽優勝,他發現這位好友正以職業高爾夫選手為目標,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耕耘這件事,因此覺得自己很丟臉,便開始積極主動地用功學習。
即使在家,我也不太會常跟孩子講話,孩子來諮詢煩惱的次數也屈指可數。就連兒子離家獨立後,我也很不喜歡他們定期回老家(笑)(畢竟我白天很忙,必須珍惜和內人相處的時間)。
有些父母可能會煩惱「我家的孩子什麼話都不跟我們說。」但我都會回答「不需要在意。」
因為親子關係不密切並不是什麼壞事。
當然,這並不表示親密的關係不好,而是培養孩子和這件事沒什麼太大的關聯。
反而,如果孩子的狀況是「無論父母說什麼都很聽話」,父母或許就要有點危機感會比較好。
在今後的環境中,孩子必須要養成質疑「理所當然」的習慣。
不是直接遵守父母和老師說的話,而是要有「為什麼要做那種事?」「沒有更有效率的方法嗎?」等的探知能力。
然而,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並不具有那樣子的觀點。
這並不表示會無畏反抗的孩子比較好,擁有看淸事物本質的寬廣視野,對孩子來說是有其必要性的。
.
摘錄自《#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作者:工藤勇一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贈書直播談到,「無為而治」的教養可以讓孩子充分探索自己。無為,不是真的什麼都沒做,而是要回到根本,注重身教,提供安全成長的環境,讓孩子有空間認識自己。
「只有讓孩子撞破頭的時候,他才會真實地感覺牆是硬的,否則,他永遠摸不透牆的脾氣。當然,在他撞牆之前,父母的職責是一定要提醒他牆是硬的,否則就是失職!」
這段話是從網路上找來的,我不確定最原始的出處。但這段話的概念,大家都耳熟能詳。要能讓孩子自律,要給孩子足夠的嘗試機會,要經過孩子自己多次實驗之後,會比較走得出屬於自己的路。
摘文所提到的「親密」,我猜可能是日文譯成中文有些落差。以內文來說,比較接近「緊密」。也就是緊密的親子關係,未必幸福。
有些緊密的親子關係,是父母鼓勵孩子依賴,所培養出來的互動模式。那麼,即便親子互動頻繁,但在關係品質上,就會有難以避免的焦慮—一個無法獨立的人,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很難不緊張恐懼。
祝願您,能在經濟上、生活上、情感上獨立,體會獨立所帶來的自由與寧靜!
.
ps. 一起在直播時體驗地震,也是蠻有趣的事情,感謝大家不離不棄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現代人對於關係的困擾,有很大的程度都源自於跟「家人」的關係,假如你也想要舒服的跟家人相處,就一定要鎖定今天的節目。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論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還是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跟大家聊聊「家人關係」這個主題。
我想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我們都是從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長大,小時候爸爸媽媽照顧我們,長大了想多跟爸媽親近,這是很自然的事~
家庭會傷人?
只是當家裡發生一些紛紛擾擾的時候,受到東方文化影響的台灣,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畢竟同在屋簷下,能夠和諧相處是最重要的事!
然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上,「息事寧人」這樣的思維,卻是辛苦的開始,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而且情緒每天都在波動、變化;要是一昧的強調「家和萬事興」,反而容易壓抑過多的情緒。
導致家人關係太糾結,到最後養育的恩情、陳年往事、甚至於是生活、情緒、財務,全部糾纏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學生的家庭困擾,他的情形是這樣子的~
我的學生是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畢業後有了工作,也曾想過搬離開家,不過考量到房價物價,掂掂自己有限的薪水,自己獨立生活實在太辛苦。
加上母親過幾年也會退休,怕媽媽一個人生活太寂寞,留在家裡跟母親作伴,還有人幫忙打理生活瑣事,想想也挺好的。於是她就選擇繼續住在家裡。
一開始還相安無事,可是隨著她工作越來越忙碌,母親對她的擔心就越來越多。怕她太忙沒時間吃飯、纖維質攝取不夠,每天都準備一大盆水果要她帶到公司去。
即使她表示整天的行程都在外頭,帶水果不方便,媽媽還是堅持。有的時候加班晚回家,媽媽也堅持一定要等門,不管她怎麼勸,要媽媽早點睡,都沒用。
她覺得兩個人住在一起很有壓力,想要搬出去,不願意自己變成媽媽的負擔,可是又放不下母親,怕媽媽一個人太寂寞,當然錢的問題也是一個考量。
這三方面的矛盾,一直在她心裡打架,讓她很糾結、為難,就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講不聽,怎麼辦?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不過這倒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在對家人關係的衝突上面,他的面對和回應方式,非常經典,於是我跟我的學生說了一個諮商界前輩的例子~
這位前輩有兩個女兒,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有天晚上,兩姊妹吵了架,妹妹先哭著跑到我朋友的房間告姊姊的狀;沒多久之後,姊姊也到朋友的房間,說妹妹的不是。
照常理來說,當父母親面對孩子吵架的時候,會很直覺的說「不要吵架!」或是會問「到底在吵什麼?」這一類想要介入排解,擔任調停者的角色。
不過我的前輩非常有智慧,他關注的焦點不是兩姊妹吵架的細節,而是跟兩姊妹說了一個「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森林裡啊有兩隻猴子,叫做『呵呵』和『癢癢』。呵呵和癢癢很喜歡一起 玩,玩得好開心的時候,都會哈哈哈一直笑,好開心好高興好興奮!
可是啊…有時候,呵呵和癢癢會吵架,一吵架,就會很難受,不舒服,不高興,很想要把對方推開,推得遠遠的…。
在一起的時候,會開心,會吵架,可是如果呵呵不在,只有癢癢一個,就會好無聊好無聊......」
這兩個小女孩在前輩的懷裡聽得很起勁,忘了哭,後來前輩接著說:
「森林裡啊,另一個角落,有一隻小河馬,牠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小河馬波波,小河馬波波有一天遇到小鱷魚赫赫,小鱷魚赫赫有看起來好可怕的牙齒,牙齒好尖好尖看起來就好可怕…
小河馬波波看著小鱷魚赫赫,說:『我要來數一數你有幾隻尖尖的牙齒!嗯∼∼∼一,二,三,四,五......哎唷喂呀,怎麼那麼多啊......』
小鱷魚赫赫,看到小河馬波波沒有被牠尖尖的牙齒給嚇到,忽然也開心的想要數小河馬波波的牙齒。
小河馬波波也有很多很多牙齒,而且啊,小河馬波波的牙齒圓圓的,好可愛喔!『一二三四五,哇∼好多可愛的小牙齒喔!』。」
小河馬波波和小鱷魚赫赫,後來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下次把拔再跟你們說喔!」
前輩刻意賣關子,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個小女孩聽完故事,不約而同的翻下床,走到客廳,然後姊姊就跟妹妹說:「來,姊姊說個故事給妳聽。」
五分鐘前還吵的不可開交的姊妹,一下子又變得相親相愛了。
故事說到這裡,那位坐在我面前的年輕朋友,原本皺得很緊的眉頭鬆開了,嘆了口氣,笑了笑跟我說:「老師謝謝,我懂了~」
聽到這裡,不曉得你的感受是什麼呢?
「隱喻」是什麼?
會不會有種模糊的感覺,好像懂了一點點,又好像沒全懂呢?
事實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並沒有提供我的學生,任何實質上的解決方案,而是跟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能讓他主觀感受上的挫折、痛苦等等情緒,減輕了很多,那麼到底為什麼「說故事」會有用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故事裡有「隱喻」!
而所謂的「隱喻」,它是一種繞過表意識,直接跟潛意識溝通的語言。要是你對心理學有點概念,你就會知道,在心理學裡,人的意識層面分為表意識跟潛意識。
表意識的理智思維無法控制潛意識,不過潛意識卻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表意識的行為和選擇。
這就是我的諮商前輩~哈克,在面對女兒糾紛時的策略!
他不是直接調解女兒們吵架的「表面事情」,而是說了「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就能繞過表意識,讓兩個女兒領悟到更重要的事情是「彼此的陪伴」,於是女兒們不吵了。
這就像是《孫子兵法》,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用武力解決問題。但其實《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請大家要多想想如何「不戰而勝」?不用流血、殺傷就能弭平衝突,才是更高境界~
如何啟動「潛意識」?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隱喻」這麼神奇?
其實這個答案也不難,因為凡是有「隱喻」出現的時刻,它就意謂著在人們的心裡打開了「新的空間」,於是表面上過不去的事情,也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哈克兩個女兒,她們在聽「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同時,她們的表意識就跳脫出吵架的情緒,全心全意置身在森林裡,跟呵呵與癢癢在一起。
跟呵呵癢癢一起笑、一起開心、一起森77、一起失去呵呵,然後發現了會好無聊、好無聊!
透過這樣的過程,兩個小女孩的潛意識,不知不覺吸收了「呵呵跟癢癢」的故事結局;知道失去彼此會很無聊。
於是哈克不必為兩個女兒調停和仲裁,兩個女兒的紛爭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這就是隱喻的妙用所在!
同樣的,回到我的學生身上,雖然我沒有直接處理她和媽媽的關係,也沒有花時間協助學生細數她母親的好。
但透過隱喻和故事,她卻重新發現和媽媽的關係,不只有爭吵,其實還有滿滿的愛,他們都是相互在意的,誰缺了誰都不開心。
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心思會被一些小細節給佔據,覺得對方好討厭,好想討一個公道,證明自己是對的。
卻忘了,只要有任何一方願意先釋出善意,不被表象兇惡或憤怒的模樣給限制住,主動靠近,就能看到對方身上還有很多優點。
也正是因為這份善意,幫助自己長出更多心裡空間,看見美好。
事情不一定都能解決,可是心情很快有了出口~
那麼要是你也跟我一樣,很佩服哈克的智慧,很想跟他學習潛意識的語言,我會很鼓勵你,加入我們最新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哈克~黃士鈞博士,精心打磨一整年,在華人地區推出他個人的第一個有聲課程。
在【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裡,我們會隨著哈克的聲音,進入潛意識的世界,遇見全新的自己!
今年年初蔓延開的新冠疫情,對我們的世界造成許多經濟、交通、關係的破壞,而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這次疫情或許也在警惕我們。
當我們一昧追求成長、追求改變的時候,很可能是在傷害身邊的資源;就像人類之於環境的過度開墾、對生態的掠奪,這些都需要休生養息,才能恢復環境的健康!
同樣的道理,回到你身上,「表意識」為了生存而不斷擴張的人際關係,可能讓你感到疲憊或受傷,這也需要「潛意識」來幫你找回內在平衡。
我們在這個時刻,推出哈克的線上課程,是因為這個世界需要重新建立人與人的信任網絡,而【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就是能為世界、為家人重新找回愛與溫暖的課程,歡迎你的加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類或動物的演化過程當中,「模仿」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生存策略。行為生態學家在很多動物身上,都觀察到這些模仿是怎麼樣影響著這個物種的存續。
所以呀,今天給你補充一點知識,談一個動物;看看這個動物的群聚行為,跟模仿行為是怎麼影響到他們的生存?
這動物呢叫做「袋鼬」。袋鼬呢是一種活在澳洲的小型有袋的動物,但是牠們的生存受到外來生物,叫做海蟾蜍的威脅。
它的緣由是這樣的哦,在1930年代的時候,甘蔗甲蟲牠大肆破壞甘蔗田。於是呢,在澳洲的人就從美洲引入海蟾蜍來防治甘蔗甲蟲;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麼做,其實是飲鴆止渴啊!
因為袋鼬看到這些海蟾蜍,以為牠們是美味的食物;於是呢把牠們吃下肚,結果我們知道蟾蜍是有毒的嘛,所以只要吃下蟾蜍的袋鼬全部都死掉了,造成袋鼬的數量快速的減少。
這時候行為生態學家,就運用袋鼬的模仿本能,去發展出一套聰明的解決方案;他們怎麼做的呢?他們先訓練一小群袋鼬,透過一種心理學裡面叫做「厭惡療法」的方式,讓袋鼬產生對於海蟾蜍的警覺。
做法是這樣哦,找一些袋鼬去餵牠們一種用蟾蜍做成的香腸,而裡面摻了一些藥,這些藥呢,它對於袋鼬是不會有傷害的;但是會引起袋鼬噁心的反應,讓袋鼬對於這些蟾蜍失去了興趣。
而受過這些厭惡療法的袋鼬,在野放之後,牠就把自己的求生新知,傳授給自己的下一代;而其他的袋鼬則是經由社會學習。
就是看到唉~那裡有幾隻袋鼬怎麼看到海蟾蜍一點反應都沒有,甚至於還會阻止自己的孩子去吃蟾蜍。
於是呢,不管是直接訓練自己的下一代,還是其他個體透過模仿的社會學習來學到,原來海蟾蜍不能吃。
如此這般下來啊,每一隻新出生的袋鼬就會很快的學會,去避開這些有毒的蟾蜍,而個體的存活率,和整體的生存率就因此而增加。
生物學家喔透過袋鼬與生俱來的模仿直覺,讓人類對這件事情的干預降到最低;但是同時也拯救了袋鼬這個族群。
其實如果回到人身上,我們透過模仿學到的事情真的很多,有些是有意識的,但有些是無意識的。
有意識的那些可能是你在學校學的,可能是你為了適應社會所學到的東西;但是無意識的部分呢?這些部分會直接的影響到你的情緒跟行為。在遠古時代就是你在面對野獸的威脅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可是回到現在,當野獸已經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會遇到的事情,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會很直覺的反映出,或反射出我們這些無意識的學習?
其實這個部分往往可以指向那些,最容易引起我們情緒或焦慮反應的事物;這事物很多,然而其中有一個是非常凸顯的,就是我們在面對財務的時候。
有很多人呢,可能不知道怎麼跟別人開口談錢,或者是只要一談到錢,就有一股煩躁;甚至於無意識的學會了自己父母親的花錢模式,或投資模式。
那如果你的父母親跟錢的關係很好,他們的花錢觀念也很正確;那如果不是這樣呢,那麼這樣的你,可能就要透過學習來幫助自己去面對,在此刻文明世界裡,那最真實的挑戰,那就是你與金錢之間的關係。
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跟出發點,很多朋友知道我們有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然而我真正想說的是喔,無論你會不會參與這一門課,我都希望你透過今天的這一段分享,可以好好的去檢視,在自己身上特別是信念的層次,到底從父母親或原生家庭那邊繼承了什麼?
如果你不給自己機會去看看這些的影響,可能啊你會一直在重復發生的事情上面痛苦著,但是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它們。你要知道一件事哦,就連挫折感跟無力感,我們也是經過學習而來的。
所以如果延申來看,假如你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繼承了這樣的想法跟信念;那麼可能就從你開始,有意識的給自己學習跟前進,去重塑自己的信念,去重塑自己跟金錢的關係。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這一門課的最後優惠期限,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你把握最後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面對考試父母必須比孩子更坦然!考試只是人生一個過程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結語:考試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程。 家庭壓力,親職,自我效能 △日本校長打破傳統教育框架!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廢除 ... ... <看更多>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在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贈書活動... - 心理師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作者工藤勇一先生是擔任中學校長多年,提倡也執行了教育改革,他將他身為一位兩位兒子的父親與教育者的心得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