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來臨有主同享平安
福音見證/馮康華
我於主後1999年得救,受浸至今22年。因為我的姊妹被主恢復後,非常希望我也能信主,也因著結婚後便去大陸創業,聚少離多,內心感覺虧欠,以及愛的緣故,就答應受浸。
受浸之後,生活、行事為人並沒有什麼改變,僅僅是在宗教裏,做一個名義上的基督徒,就像以色列人在摩西律法下的曠野生活,雖然也讀經、聚會,但主對我來卻是十分客觀的。
直到五年後,我姊妹的一次生病,在無助的情況中,跪在牀前,從內心深處呼求主向祂禱告,有一種說不出的平安湧上心頭,這是我與主第一次的契合。這事之後,原本可有可無的召會生活,成了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隔年,發生了視網膜剝離,由於眼睛打入空氣,試圖把視網膜頂回去,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低著頭,連睡覺也只能趴在桌上,整個人的心思被驚恐消極的情緒籠罩,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不斷的呼求主,全人轉向祂,日復一日時而平靜,時而焦慮,白天泡透在弟兄送的有聲聖經和生命讀經裏,晚上姊妹下班後就抓著她讀書報給我聽。此時,我極切慕主的話和祂同在的安息。我想起主的話「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林後四16~17)這正是我主觀經歷主作生命和生命的供應。
人生就像航行在海上的船,有風暴來臨時我們當如何?在約翰福音那裏說,主能克服人生一切的困擾。祂能行走在人生困擾的波濤上,將一切的困擾踏在腳下。我們必須將主接到我們的「船上」(我們的婚姻生活、家庭、事業等)好在人生的旅途中與祂同享平安。
#水深之處
#福音見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Milk&Honey Worshi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首歌於2019年的夏季完成。記載了我們的呼聲。當進入心靈的曠野,在寂靜中等候,在寂靜中遇見神。 =============== 【課金造歌】 邀請你與我們同行。我們的歌可以在網上免費收聽及聯絡我們索譜,供大公教會使用。但一切製作是有成本的,盼望有感動的你,支持我們今次的製作。今次這個錄音一共大約需...
基督徒的曠野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夜成名的苗族唱詩班 #在信仰和身分中迷惘 #他們的獲得與失去
⠀
亞萍,是這個村寨的村花,也是唱詩班的主力。她生性活潑大膽,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她從小與大山荒野為伴,大山就是她的舞臺,經常在山裡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
⠀
隨著唱詩班的成名,為村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利益,村寨開始迎來蜂擁而至的遊客。他們被亞萍的美貌深深吸引,爭相給她拍照。亞萍享受著閃光燈下的歡呼,嚮往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某一次在城裡表演時,她第一次接觸到了網路,隨後便墜入網戀...
那個男人是一名黨員,所在的村裡沒有基督徒,卻許諾亞萍會為她在那裡建造一座教堂...亞萍將如何選擇她的未來? ...導演紀錄了兩個苗族青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外面世界,如何在欲望和誘惑中權衡對信仰、身份和愛情的追求。
⠀⠀
⠀
【曠野歌聲】𝑺𝒊𝒏𝒈𝒊𝒏𝒈 𝒊𝒏 𝒕𝒉𝒆 𝑾𝒊𝒍𝒅𝒆𝒓𝒏𝒆𝒔𝒔
📺公視13 台┃8/19 (四) 22:00┃紀錄觀點
📺本片 #無網路直播❗
🈶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lihi1.cc/H5ftB (8/19-8/26)
🎬導演:陳東楠
.
.
#觀點播出版本為電視版
《曠野歌聲》有電影版(長版)以及電視版兩個版本。台灣公視目前只有電視版播映權,所以部分文字訊息,可能會與影片內容有落差。我們會將電視版未透露的訊息寫在貼文中,希望有助於粉絲們理解影片。
⠀
.
.
#一個苗族山村唱詩班
#遇見了外面的世界...⠀
#苗族 #文化傳承 #信仰 #基督教
#自我價值 #開發
▍《曠野歌聲》影評
「我們早已記不起先輩的歌,如今從小唱的歌曲也改變了」
https://lihi1.cc/16Odt
▍Screendaily影評: 陳東楠導演《曠野歌聲》
生動地紀錄,來自中國農村的基督教合唱團
https://lihi1.cc/QDWcH
⠀
.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0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基督徒的曠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約書亞對約瑟家,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說:「你是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不可僅有一鬮之地, 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約書亞記17:17-18 )
約書亞好不容易
帶領百姓進入迦南地,
就是他們從出埃及後、曠野中
朝思暮想的應許地,
在「想像中」劇情應該:
從此以後,王子跟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來,乖,跟旁邊說:童話故事都是騙人der)
約書亞開始
為各支派抽籤分地,
很多支派開始抱怨分配不均、
我的太小、他的太大….
約書亞只是悠悠的說:
分地的意思是:
這塊是你的,
但是敵人自己打,
打贏了這塊地就是你的,
要大,就自己想辦法。
基督徒通常神本來就應許我們
有一個得勝人生
但最後為什麼會失敗收場
的二個觀察:
1,忘記我們本來就在戰場上,
天真以為人生以享樂為主,
遇困難頓時亂了陣腳,
壓力、挫折在戰場上充其量
就是小菜,連正餐都稱不上。
2,忽略靈界力量,
輕看屬靈操練,
讀經禱告敬拜有一搭沒一搭,
身上沒軍裝,戰時被打趴。
在面對應許地,
牧師溫馨小提醒:
1,單純相信但要靈巧機靈。
2,身處世界但不屬於這裡。
3,平靜安穩但卻操練警醒。
4,外表無害但是內在剛強。
5,對人和氣但對仇敵霸氣。
6,學會身處豐富同時卑賤。
7,享受美食但是努力減肥。
(呃,對不起,最後一個是給我自己的)
但是你會問,
這種人生不會搞得很分裂嗎?
一下這樣、一下又要那樣,
到底怎麼辦?
其實,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傳道書12:13)
學習謙卑的與神同行,
倚靠祂的智慧(話)
過一個得勝的人生,
山地也是你的、
草原也都是你的。
#牧師心裡話
#子是駿了點
#駿信息
#照片的意思是
#現在出門領貨也是要全副軍裝
#戴好戴滿
#爭戰人生也是如此
基督徒的曠野 在 Milk&Honey Worshi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首歌於2019年的夏季完成。記載了我們的呼聲。當進入心靈的曠野,在寂靜中等候,在寂靜中遇見神。
===============
【課金造歌】
邀請你與我們同行。我們的歌可以在網上免費收聽及聯絡我們索譜,供大公教會使用。但一切製作是有成本的,盼望有感動的你,支持我們今次的製作。今次這個錄音一共大約需要$9000,編曲、錄音及後製,都與專職的基督徒音樂人合作,盡力將這首歌的意境透過製作來呈現。如果這首歌感動過你,歡迎inbox或電郵向我們查詢。
Spotify: 【即將開通】
Apple Music: 【即將開通】
===============
《退到曠野為要看到祢》
曲詞:劉頌賢 Alex, 麥濬思 Matches
編曲 / 混音:石仲文
主唱:劉頌賢 Alex
錄音工程師:Ki Mak @KM PRODUCTION
伴唱及和音: Ki Mak @KM PRODUCTION
MV:麥濬思 Matches
監製:麥濬思 Matches
Verse
世間紛擾不休 我要靜候
永生的主是我的拯救
壓傷的心默然無聲 專一的等候
唯獨祢是我的盼望
PreChorus
願我心灰燼中興起
願我可從荊棘中仰望祢
不再屬血氣 只盼屬於祢
求在靜默裡重新認識祢
原來退到曠野為要看到祢
發現異象一剎 神同在記號
是畢生 難忘
用一生 念記
求祢用慈愛 拯救我
Chorus
原來退到曠野為要聽到祢
抹去舊日束縛 存留祢恩典
像花朵落下
我俯身奉獻
是祢叫我 重新的有力氣
Bridge
我要休息 知道祢是神
讓我安穩 呼喊祢名字
我要休息 知道祢是神
唯獨祢是愛 是盼望
我要收手 知道祢是神
讓我安穩 呼喊祢名字
我要收手 知道祢是神
唯獨祢是愛 是盼望
更多粵語詩歌,請訂閱同follow我們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lkandhoneyhk
FB : https://www.facebook.com/milkandhoneyworship/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ilkandhoneyworship/
歡迎 Share & Like
►►索譜、使用申請或出隊邀請,請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我們的原創粵語詩歌◥
http://bit.ly/2EWaRUL
◣我們的粵語Cover詩歌◥
http://bit.ly/2EUBIQO
基督徒的曠野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按照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上帝將摩西埋葬在這座山上,登上海拔約817米的尼波山,可清晰地眺望約旦河流入死海之美景,聖經上所提的「迦南美地」儘在眼前。2000年3月19日,教皇保羅二世在其朝聖之旅期間,參觀了這一遺址(尼泊山是約旦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在拜占庭式教堂旁種植一棵橄欖樹,作為和平的象徵。2009年5月9日,教宗本篤十六世來此參觀,發表了演講,並從山頂眺望耶路撒冷的方向。站在尼波山被封侵蝕的懸崖上,可眺望死海、約旦河谷、耶利哥、耶路撒冷的群山,以及當年先知摩西也看過但始終沒能進入的聖地迦南(Canaan)。在申命記最後一章,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觀看以色列全地。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摩西被安葬在尼波山,雖然沒有指定他的埋葬地點是。一些伊斯蘭傳統也表示同樣的,雖然在耶利哥以南11公里、耶路撒冷以東20公里處的曠野有摩西的墳墓。1933年,在尼波山的最高峰發現了4世紀教堂和修道院的遺址。山上的銅蛇雕塑是義大利藝術家喬瓦尼•凡托尼的作品。馬達巴位於約旦首都安曼西南33公里處,在尼波山東南約10公里,也是在古代君王大道上。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人類就已在此定居。現今,這裡是約旦的基督教徒(主要是東正教)重要聚居地;基督教徒佔約旦的總人口8%。馬達巴是世界上馬賽克鑲嵌製品種類最多的城市,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當地最著名的古蹟是聖喬治東正教教堂(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St. George)的地面上用馬賽克鑲嵌的古中東地圖。
佩特拉古城Petra in Jordan(西元前9年—西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古城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佩特拉為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國首都,西元前 1 世紀時極其繁榮,西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為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長的峽谷通道。進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廣場正面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裏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樑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城牆天然而成。當然現在已經風化瓦解所剩無幾了。(多謝觀賞,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