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處、公車處業務報告|基隆捷運、停車問題、公車營運改革】
5月7日(五)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交通單位:交通處與公車處的業務報告,我也特別針對 #基隆捷運 規劃進度、 #停車問題與停車管理基金 以及 #公車處營運改革方向(要降低虧損才能永續經營!),並也特別建議太陽能板智慧站牌的設置。
🖥交通處與公車處業務報告D-live
上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0.mp4
下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1.mp4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通勤族影響如何評估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也就是去年好不容易進入綜合規劃階段的基隆捷運全名,然而基隆捷運規劃的進度從去年北北基軌道政策溝通平台後(四長會議)定調八堵-南港段的規劃、運量增加並與民生汐止現整合。目前基隆-八堵間在技術層次還沒定案,可能會是增建第三軌的三軌方案(捷運運行兩軌、台鐵運行一軌減少每小時班次)或「四軌」甚至「換路廊」等方案的討論。
我不論是在議會上、在相關記者會上都強調,基隆捷運之計畫目標之一為改善「通勤便利」,但從輕軌道捷運整個規劃階段沒有相關資訊來跟使用者說明,並沒有嚴謹的通勤族起訖調查並明確點出受影響使用者,來考慮他們的需求,就更不可能讓計畫更完善。在去年四長會議定調後,這半年多來,我們仍沒有看到任何資訊說明,也沒有看到比當時可行性評估更完整的使用者調查。
因此,上個月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鐵道局要求捷運規劃與進度等資訊公開,並要求通勤族相關資料。而後從鐵道局提供的簡略資料來看,從台鐵基隆、三坑站上車後,南下出站的比例以台北站最高,南港站第二高,第三高是松山站,也有一定比例是從萬華站、板橋站及樹林站出站。
從這些數據看起來,捷運的路線選擇,會影響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南下使用者的轉乘次數和搭乘習慣,然而由於資料太過簡略,相關的轉乘資料無法整握,確切的狀況還需要更嚴謹的調查。因此,在這次交通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市府是否可以協助輔以實際使用經驗需求調查來讓分析更貼近市民需求?也有利於未來在溝通平台討論時,市府可以為基隆市民發聲,評估最符合效益、使用需求、未來發展的捷運方案。
👨💼交通處長回覆說:目前捷運規劃皆由鐵道局規劃,基隆市政府也很難有經費與能力來協助相關的調查。
🚕 #停車問題及停車管理基金
整個基隆的停車問題非常嚴重,市府近幾年投入心力於市中心周遭增建停車空間,但在住宅區、如安樂區的大武崙地區,以及國家新城、安和一街、崇德路、麥金路周遭等沒有設置地下停車場的老公寓,停車問題也非常嚴重。
根據交通部2019年的統計,基隆平均每戶持有小客車數量達1.3輛,家裡有一台車的家戶比例則超過七成,但是因為私人住宅設置停車空間相當少,自有停車格和租用停車格的比例仍遠低於持有的狀況。因此,我特別在議會上詢問交通處,在市區、觀光重點改善區以外,尤其在住宅區的停車問題改善規劃是什麼?
另外,在都市規劃的各種研究中,都顯示不管蓋再多停車場、畫再多停車格,如果市民的私人運具持有成本很低(不像日本要求買車需要有嚴格的審核且需要有停車位且違停的罰金非常高)、車輛持有數量沒有下降,甚至可能因為停車場興建、公有停車場低廉的停車成本,而變相鼓勵市民添購、使用私人運具,更加劇停車空間需求遠大過於供給的問題。
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體透過提升市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捷運要等九到十年了),來降低私人運具的使用與持有,目前這部分的規劃,我也請交通處說明。
而在平等的交通規劃中,會提到提升佔用道路容量卻無法有效運輸的私人運具成本應該提升,並藉由政府的相關規劃,將公有停車費、違規費用等挹注到大眾運輸的改善上。過去中華大學進行的「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裡面,也是基於公平的交通政策規劃提出大眾運輸永續財源的建議——成立本市「停車管理基金」來收取私人運具佔用公共建設的成本並挹注大眾運輸發展,讓大眾運輸的品質能提升,我也跟前處長提過無數次,但始終沒有得到過正面回應,這次特別希望新任處長可以針對此進行回應。
👨💼交通處長回覆:住宅區持有車輛的議題會透過都市計畫與都審會來把關、要求新建案須提供每戶1輛或每戶1.3輛的停車空間。而市府先前已透過基礎的停車調查掌握住宅區的停車議題(但沒有提到要怎麼改善)。市府目前已有爭取許多中央補助興建停車場,停車收取的費用大多都納入大眾運輸的補助,成立基金還是會有稅收的議題,不一定需要這樣做。
🚌 #基隆市公車營運改革的規劃進度
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的議題,在我和議會幾位議員的關心下,終於在去年市長提到會來檢討無限制的社福卡制度、檢討重複路線、研討跨區公車的可行性並成立與議會一起討論的「公車營運改革小組」,將公車營運議題定期檢討。(我參加的議會民政小組是由在議會坐我隔壁、同樣也很認真厚話的王醒之議員代表本組進行討論。)
根據公車處回應我的業務詢問,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研議的改革方向包括「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
然而公車處的營運成本是否能確實反映在收入(票價)甚至討論票差補助符合實際狀況,就得透過運價來進行實際討論,而如雙北都有運價評議委員會,我特別提問運價與票價的計算與改革是否可以列入營運改革小組討論議程中?
而在公車營運改革小組的討論中: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這三項檢討改善,其實都需要有精準的上下車刷卡資料來進行分析,也就是必須加裝上下車刷卡機,我也特別請交通處說明加裝下車刷卡機的評估如何?
接下來,針對社福卡使用規範調整的部分,牽涉到社會福利相關業務,除了法規調整外,還有點數制是否需要結合其他公共服務或場館設施等,都需要與社會處和其他單位討論合作,我在議會上問了非常多次,但目前都沒有看到相關相關的研議進度,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也沒有回應去年市長的宣示,我除了詢問社福卡的點數制度,更建議除了市府和議會的改革小組會議外,希望能夠建立起局處間的討論平台,儘速研議改善的方向。
👨💼👨💼交通處和公車處回覆:目前基隆市公車如中華大學的研究提到,成本每公里達76元,運價要到36元,這是由於公車處還得協助站點維護更新或政策支援等非一般業者的業務使得成本相當高。針對精確旅運資料,不論是自籌或向中央爭取,會朝向下車刷卡機安裝的方向來努力。另外在社福卡檢討與點數制還在討論中。
☀太陽能板智慧站牌設置規劃
每年公車處都會和中央爭取智慧站牌之設置,而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需要較大的腹地且工程需要挖掘人行道已安裝電線與網路管線。目前許多縣市使用的太陽能板智慧站牌可以在白天時儲存太陽能並用於電子紙顯示各路線公車的到站時間,其相關資訊也可以使用wifi來連線,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成本、並可以便利更換與利用腹地,希望公車處可以納入新技術,加速智慧站牌的設置並減少行政與時間成本。
另外我也特別提醒,其實有設置「太陽能智慧站牌」的台北市,從2012年到2020年,只有一年的平均日照時數高於基隆,整體來說,基隆的平均日照時數是高於台北市的,因此基隆真的可以來評估使用這樣節能又方便的新技術。
👨💼公車處回覆:會來了解相關的技術並來評估可行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演說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伙伴們,我剛剛從北門邊下車,穿過北門,走過北門的廣場,來到這個臺上,內心非常的激動。
1884 年,北門城就蓋好了,134 年來,經過滿清、日本、中華民國三個時期,北門見證了臺北城的發展。
但是,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也是柯文哲改革臺北市政的起點。2014 年,12 月 25 日我就任臺北市長,當天晚上我就把那一條完工 8 年從來沒有用過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從此,「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不再是政治宣傳口號,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它了,我們用一個晚上把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以六天的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天日;我們拆掉了國光客運,重現臺北行旅廣場。
現在,從北門到臺北火車站,它是一個視野遼闊的公園;我們為了保存歷史文化,把三井倉庫重新遷建,在上個月也已經開幕了;我們重建北門廣場,路型也重整了,交通還是維持順暢。
現在,北門是我們臺灣的國門,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我們臺灣的臺北有北門,臺北燈節連續兩年在西門町舉辦,從北門到西門町在 9 天的時間,有 350 萬的人潮在這裡,在未來的時間,郵政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雙子星會陸續開幕,北門在未來的時間,還是會繼續見證臺北的發展。
北門會是臺北人覺得驕傲的地方,臺灣在 20 年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現在幾乎都快保不住。可以存留在亞洲四小龍,2014 年我以推倒藍綠的高牆為號召,也在大家的支持下進入臺北市政府,我當臺北市長這 4 年來,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在這過去 20 年當中,臺灣逐漸地落後?
以前,我們國民所得比南韓多 4 千美金;現在,我們是輸給南韓 6 千美金,也就是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我們被南韓逆轉了將近 1 萬塊美金。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要跟大家講,其實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臺灣的政黨政治已經變成了幫派政治。
因為,只要你是跟我同一黨的,不管你做什麼壞事,我都要 cover 你,反過來,只要你跟我不是同一黨的,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我就要杯葛你。
臺灣的現況,就是個人的利益大於派系的利益,派系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政黨的利益大於國家的利益。我以前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難道有病人送到急診處,我就要先問他說,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沒有呀,他們就是病人。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每一位市民不管他是民進黨的、國民黨的,他就是臺北市民,就是我服務的對象。
我們臺北市政府的首長,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我對議會不管是藍綠的議員,只要你講的有道理,我都會去幫忙去做,其實,如果能夠把人民的福祉當做是最重要的,其實,中央跟地方不應當有矛盾,藍綠兩黨之間,也不應當有這麼強烈的鬥爭。
我當這市長這四年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工作到晚上十點,禮拜六、禮拜天繼續到各地方去走。我都去拜訪里長、商圈、企業,我都問他們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幫忙的?我自詡我們是一個服務的團隊,而不是管理的團隊,因為人民繳稅金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不是叫政府來管他的。
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的政治理念,我進入臺北市政府秉持這個概念,我們有 i-Voting、有參與式預算、有各種公私協力的平台,我們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我們有公民參與委員會、廉政透明委員,我們讓市民可以直接進來參與市政,也監督我們的市政。
我問大家,在 2014 年上一次選舉那一年,每天晚上 call-in 節目,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三創、三中案、國發院案,每天晚上疑雲重重。我問大家,柯文哲當臺北市長,過去這四年來,我們有哪一個重大工程上過晚上 call-in 節目?其實,藍綠兩黨不是拿顯微鏡,不是拿放大鏡,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還是查不到。
過去四年,臺北市政府的一級首長有因為弊案而下台的嗎?你們去看看其他的縣市,有多少首長是因為弊案下台?我當臺北市長用人唯才,我們建立了文官的遴選制度,也因為有這種公平的升遷制度,臺北市的公務員開始相信,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有機會升遷。
在以前,聽說都是市長室一通電話,說這次科長是升誰。現在沒有這種問題了,每一個文官都開始相信,他們不用只看首長的臉色,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會升官,這是重建中國的文官制度。
我們尊重專業,其實今年的颱風假就是典型的照妖鏡。如果氣象團隊都跟你講,明天早上最大陣風是 7 級,我們要最大陣風 10 級才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整個北台灣只有臺北市跟基隆市是正常上班,其他的縣市都在放颱風假,你想想看,像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你如何要求公務員可以秉持專業做事,很困難。
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我都鼓勵公務員創新,我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管是臺北燈節、世大運就是這樣成功的。我當臺北市長,也讓臺北市的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公平的執政,你想想看,我是現任的臺北市長,我的競選辦公室才開幕 2 個禮拜就被建管處抄掉了,這才是我的驕傲,因為我們臺北市的公務員,真的可以開始依法行政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還不到 4 年,我已經還債 530 億,我當市長的前一年,我們臺北市的利息一年是 29 億,到去年已經降到 7 億。
在這個地方,我要跟市民朋友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我要跟大家講兩個觀念,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向你借;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所以我們嚴守財政紀律,絕不債留子孫,因為國家的錢都是來自人民,我們用他們的錢要當自己的錢一樣謹慎小心。
其實政治很簡單,三個原則;對的事情做、不對事情不要做、認真做,講完了。
但是,它需要很大毅力去堅持,其實臺灣政壇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也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我們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我當市長這段時間,其實我對臺灣政治是有憂心的。各政黨不應當以仇恨當作政黨動力。坦白講,統獨是個假議題。因為美國現階段不可能讓臺灣跟中國統一,造成太平洋防線的缺口;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同意臺灣真的搞台獨,去激怒中國。統獨是個假議題,可是兩個黨假戲真做,用仇恨驅動他們的政治。
同樣的,坦白講,從 2014 太陽花學運,我就發現臺灣的確是有世代衝突,我們要試著要建立世代共融社會。我當市長常常在講說,如何讓不同世代可以和諧在社會生存。所以比方說陽明老人公寓,我還開放一些空間,讓文化大學學生可以進去住,只要求他們能夠陪老人講講話,或帶老人出去玩,這叫做青銀共居,就是讓年輕人跟老人可以一起生活。
同樣的,現在小學有餘裕空間,我們有祖孫共學、樂齡學堂,就是阿公阿嬤帶孫子去上小學時候,他的孫子去上課,他們老人在旁邊也開一班,大家也在上課,這叫做祖孫共學、樂齡學堂。
同樣的,我們文山區智慧老人養老院,我也在裡面弄了一個小小小幼稚園,讓老人跟小 Baby 可以一起生活。其實我們應該建立和諧世代共融的社會,可是還是有些政黨用重陽敬老金,引發世代仇恨,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在這場選舉當中,我也秉持不要打負面選舉的精神,其實我要告訴各政黨,不要再口水了,因為講別人壞話,你自己不會變好。在這場選舉過程當中,抹黑、抹黃、抹紅各種手段還是跑出來,坦白講,我還蠻驚訝,怎麼跑出一個葛特曼出來。更奇怪,四年前國民黨打這個題目,四年後民進黨也打這個題目,坦白講,我還真的蠻驚訝,其實我們臺灣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我們不需要在製造問題的人。
我在這裡要問各位市民朋友,社子島禁建 48 年,是誰讓它通過都市計畫審議?柯文哲。
環南市場拖了 18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永春都更案拖了16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內湖合家歡海砂屋拖了 16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躺在臺北市政府抽屜裡面 20 年,是誰讓忠孝橋引道可以拆掉的?柯文哲。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完工 8 年,從來沒用過,是誰把它拆掉的?柯文哲。大龍國宅海砂屋講了那麼多年,是誰把它改建的?柯文哲。
但是,各位市民朋友,真正完成這些的,是 2014 年,你們投票給柯文哲,讓他當臺北市長,這些才可能完成的!
過去四年,改變成真,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們在巷弄內劃綠色人行通道,我們逐漸在建立臺北市安全人行路網。有進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第一年車禍傷亡就降了 47%,到第三年下降了 60%。我要告訴各位,2017 年,也就是去年,是 50 年來臺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我有看到何國榮里長,這個計畫,是何國榮里長跟我講的,然後我把它推行下去。
1280 交通月票,讓住在較遠地區的人,交通費可以節省。以前他們住在郊區,交通費已經多了,時間又花得多,這是雙重剝削。我們用 1280 制度,也鼓勵大家改用公共運輸。
西區門戶計畫,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大致完成;以南港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開工。對手說,我們預算執行率低,但是我告訴大家,世大運他們原來編列的預算是 198 億,我 152 億就完成了,省下 46 億。少了 46 億,世大運還是成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
文山區治水計畫原來編列 23 億,我們 8 億就把它完成。文山區從臺北市易淹水地區除名的,如果當年換別人當市長,我告訴你,世大運一定追加預算。當年如果換別人當市長,現在興隆路二、三段,下雨還是會淹水。對手說我們招商不力,但是我跟大家講,2017 年臺北市招商金額 299 億,佔全臺灣 30%,我們還去財政部接受頒獎,說我們是第一名;今年到現在已經 398 億,應該還是會第一名,明年因為有雙子星,應該會超過 600 億,還是會第一名。這就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正正當當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可以賺錢,這才是臺灣真正的新文化。
各位市民朋友,其實臺北需要的是一個認真工作,追求公平正義的市長;過去四年,臺北已經改變成真,新的政治文化已經建立;未來四年,改變必須持續發生,臺灣必須向前走,臺灣必須擺脫藍綠惡鬥的泥淖。我們要以市民自覺取代藍綠的對決!
各位市民朋友,11 月 24 號,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拜託大家,懇請大家支持,改變成真,持續發生,謝謝大家,我們繼續努力!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在 林右昌UChange - 基隆輕軌捷運來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獨家》蔡英文宣布將建南港到基隆線輕軌-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 我個人覺現在建輕軌捷運沒有意義,80億不如拿來好好整理基隆,例如火車站何時才能像規劃設計圖樣呢 ... ... <看更多>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在 捷運、輕軌、火車大亂鬥的基隆新建設|企鵝交通手札【探奇 ... 的推薦與評價
可以爭執20年還沒有個結論乾脆把 捷運 、輕軌、火車做成撒尿牛丸算了 本片由銨鉑行車紀錄器贊助輸入「AMBERGUIN」的專屬 ... 沒到 基隆 的 基隆捷運 ? ... <看更多>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在 Re: [閒聊] 基隆捷運?? 還是快鐵?? - 看板M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恕刪,請見諒。
幫忙摘錄一些重點(天藍字),順便分享一些個人淺見,孰是孰非就請自行感覺了~
01:31 北捷局曾考慮初期路網延伸基隆
確實81年北捷局曾做過藍、棕線東延進基隆的可行性研究,兩方案皆僅設7站。藍線汐止僅
設2站,出市區直達五堵、百福社區,接下來為七堵、八堵、基隆;八堵過後於丘陵處下地
,再沿南榮路走地下進市區至火車站與臺鐵會合,沒有拔臺鐵的問題。在這個條件下若定
線滿足規劃手冊,理論上並不會慢到哪裡去。但,隔2年的83年又提延伸汐止的可研報告,
縮短規模,想必初期路網延伸基隆在當時不太可行。
01:35 南港線高架改地下導致延宕10年
原始南港線規劃以高架跨越臺鐵、貨場轉至鐵路北側於南興公園南港地面站房西側隔避設
地面車站,並規劃聯開大樓商場及公車轉運站。爾後81年鐵路地下化延伸南港順應民意,
由原先不可行變為可行,且82年核定高鐵整備站由松山最底層改至南港B1,基於與鐵路地
下化界面及綜合昆陽忠孝東路一帶民意問題,南港線昆陽段CN259標範圍改為地下化,但
最終仍在2000年通車;而原屬於初期路網的南港站雖改納東延段,卻也有於2008年通車並
無額外耽擱,何來高架改地下延宕十年?
05:35 基隆往來臺北直達車由30班減少為6班
對號車!=直達車,請問是在何年何月基隆有開過每日30班「直達」臺北的班次?
實際上,臺鐵自捷運化起,基隆臺北間不分車種行駛時間都差不多,除了109及其前身、
112以外究竟是多少幾班車停站特別少的?
06:46 核心目標-大家都想更快進臺北
這倒沒什麼問題,通勤就是要嘛便宜、要嘛快速,若新建設沒辦法滿足的兩項要件,那主
要旅次轉移的效果應不會太好。
07:35 基捷由TT/LRT改為LRRT避免大同路龐大結構量體
一方面確實是大同路廊結構物量體問題;另一方面其實是TT法源依據、營運單位、介面整
合搞不定,另一方面是避免重複投資臺鐵捷運化設施,改採深入市區方案脫離臺鐵路廊,
才定調成完整2軌、獨立路權、適用大捷法的捷運系統。
08:20 基隆捷運降級?
首先,這條從最開始本是朝輕軌的方向規劃。民生汐止線綜合規劃報告構想的規格和環狀
線相似,雖仍稱選LRRT,但姑且當作相同;單就基隆捷運而言,根本沒有任何文獻資料、
會議紀錄能夠佐證最開始是要用較高階的GoA4鐵路捷運車輛好嗎。109年10月首長會議出來
就是採LRRT了,且國產化政策早在TT、可研時期就已宣示,並非新聞,何來降等之說?
另,為何沒閘門會降低大家的使用意願?這我很好奇,懇請高人指點賜教。
09:15 黑皮修正版基捷路廊
按民92年基市府方案,但改從港區下地潛盾至長庚,再穿越丘陵進入七堵市區。七堵以後
至汐止區公所同原基捷路線。汐止區公所以西則拆分汐東線及至「新汐止」兩條,保留直
通民汐/汐東線的可能,並於新汐止轉乘板南線延伸或臺鐵。
系統型式改採北捷高運量系統,但土建規格精省,月台僅做3節長度,預留未來延伸或直通
高運量路網。
七堵~汐止區公所沿用原基捷路廊,必有多處急彎不符合高運量R200平面線形最低標準,另
北五堵、茄苳腳、新台五路的高低差造成>4%縱坡,也超過高運量規範,除非重新定線,否
則直接換系統完全不可行。
12:18 黑皮修正版營運模式
採緩急分離提供直達車,直達車僅停基隆、長庚、新汐止。基隆~新汐止12min、長庚~新汐
止9min。參考機捷A3~A8只需11min時間。
機場捷運土建速限110kph、實際速度碼最高100kph,北捷高運量系統土建速限僅90kph、速
度碼最高80kph,平時以PL2-72kph居多,不同標準下怎麼能拿來相提並論。再者,承前所
述沿用現基捷的定線會遭遇許多急彎,先不論合不合高運量規範,就算達最低標R200,速
限僅有65kph,要怎麼達到機捷的水準?這12分、9分完全沒有可靠的論述支持。
14:25 南港路施工將引起交通黑暗期
這方面小弟在去年6月南港場環評說明會有請教過,當局表示南港路在研究院路口以西仍有
市民大道、忠孝東路七段可作為橫向替代道路,因此施工期間仍有分流通過性車潮的對策
可採行,也因此基捷南展站由藍、棕線之間西移至二館前方,避開無替代道路的區域。
15:08 基隆河谷廊帶難以支撐高運量標準
這個敘述在20年來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按照現行捷運審查作業要點,運量密度達4500人/
公里即可作為高運量潛力路廊、9000/人即可略達高運量收支平衡。若南展~基隆約19公里
而言,新系統的總日運量能夠達到171000;或至汐止約4.5公里那2~3站總日運量目標年能
達到40500人,或許確實有評估採高運量系統的機會。
15:20 基隆~南展站站停捷運(不分LRRT或高運量)需50分鐘
50分鐘怎麼來的?並無交待明確背景,只說捷運站站停要這麼久,難道高運量也是?
15:40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沒說死系統,所以改變內容不會影響程序
這應該是誤解?重新跑可研有無必要這點有待商榷,但現行綜規改深入市區案、改LRRT中
運量系統的確造成多次契約變更,至少綜規需不斷重做、補做、修改、重新審議及開會,
一樣大幅影響計畫進程。
15:59 基隆快鐵升級構想
基隆汐止8min、基隆臺北25min。採臺鐵規格1067mm、25kV-OCS,最高速度160kph,以臺鐵
七調或中華貨櫃作為車輛基地,保長坑後打短隧道繞丘陵直達新汐止,平行轉板南線。
基隆汐止均速105kph,然同前述,七堵~保長坑山岳隧道口仍沿用基捷定線,要如何才能達
到160kph的規格?這段的急彎連臺鐵R300都達不到了,想必不用繼續討論。
P.S. 南港專案也曾經研擬過自UK7+500(七堵隧道南側)直接打一座單孔單線長山岳隧道繞
過汐止、五堵市區不設任何站,至UK11+300(樟樹彎西側光復街一帶)地下銜接汐止山
岳隧道的構想,當作北二高~七調由二線擴建三線的新第三線方案之一,讓不停汐止
迴送七堵的快車或東線快車使用。這倒是可以當作另闢新線截彎取直優化線形的一個
參考方向。
19:56 改線不用重辦環評,就算環評過了也只需環差
依據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
第一項第一款,計畫產能、規模或路線擴增10%以上。現階段基捷環評範圍只有南港~八堵共
16.05km的範圍,走長庚到基隆至少多3km,已超過16.05的10%即1.605公里;另原案LRRT運
能為530人/列車,新案採高運量列車運能為1110人/列車,隨隨便便都會超過原始運能的10
%,依法需重新辦理環評。
第一項第二款,土地使用變更涉及原規劃之保護區。新汐止不就在現階段公告的保護區?
20:31 板南線延伸不用另建機廠
拿黑皮版本的路線,南展~新汐止約3.5km,平均車速算鬆一點34kph、最小班距3分:
[(3.5*2/34)*60+3]/3=5.11,5.11取高斯=6,6*(1+10%)取高斯=7
和北捷局估的需增最少7列車差不多,在南港機廠難以擴建、土城機廠不確定的條件下,請
問多7列車不需擴建機廠的論述是哪來的?就算尾軌儲4、新汐止月台儲2,多的1呢?這還
沒算南港、土城兩廠的一二三級檢修能量及設備是否充足,及捷運公司其他營運需求。
21:50 松山線東延至潭美、三總與汐東直通,汐東升級高運量系統
松山線延伸是否符合R200?就算符合,試問內湖區要穿越多少民宅?再進一步提,既有汐
東線已存在非常多處R<200的急彎,如何在不變更核定版綜規及基設成果的前提下讓高運量
系統開進去?
22:40 東區可以新汐止為門戶,設一座轉乘超級大站
以汐止的都市計畫容額、腹地面積、轄內道路系統而言,這算是見仁見智,但我認為以軌
道運輸不連貫、無法續接、要多次轉乘而將東區門戶南港廢掉改成汐止,論述很牽強。港
口需要腹地,地方轉運中心,尤其號稱發展TOD也需要一定腹地才能順暢吞吐人流。汐止
還是把轄內人行環境做周全、社區/免費巴士路線整合好,減少居民使用汽機車接駁大眾
運輸,作為短期目標比較要緊,否則以當地的街道環境,塞越多系統問題只會越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3.1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80268527.A.749.html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3/31/2023 21:29:38
討論了,如果今天秀的是其他版本或許還有機會。
宜蘭線改善計畫的七堵~暖暖段合併評估還比較實際。
重運能,供給合理、能負擔需求加上安全才是真的,剩下都是奇摩子問題。只要台車做得
出來,實在沒什麼理由反對。
徵收及工程難度,以現在首長的顧慮而言,應該很難負擔。
先不論用地費,舉隧道段40億元/km為例,七堵~長庚~基隆車站約4.5km,假設總經費180億
不含用地、自償率25%,非自償經費中央補助84%(第三級)、地方負擔16%,光這個改線段基
隆市府就需負擔非自償21.6億+自償45億,等於46.6億加未知的用地費,絕對不可能比現行
的53.86億低。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4/01/2023 01:13:20
關。
嗎?還是社會大眾普遍都這麼有正義感,容易造成虧損的運具我不使用,「不要造成政府
財政惡化和負擔」,但反觀死攀著臺鐵的某族群就知道這說法明顯不成立。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4/02/2023 03:03: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