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白米甕地區,是一個與基隆港發展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地方。今天在太白里社區工作坊將討論這個過去曾經為基隆碼頭工人文化,付出年輕歲月的人們,在面對歷史場景再現計畫,如何思考社區文化傳承與再生宜居社區的想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王拓故居 1.王拓原名王紘久,1944年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也是漁家子弟,就在八斗子長大。基 隆中學畢業後,王拓考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後到花蓮女中任教;之後,又回到台北,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任政治大學及光武工專中 文系講師。王拓一路都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學...
基隆碼頭工人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間福報專欄《小黑與小黃》
1973年,我三歲時,父親終於考上基隆碼頭工人,擺脫了全台打零工謀生,經濟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我們舉家從花蓮搬到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一處山丘聚落,租一間四坪大的分租房,與其他二戶人家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一年。這個充滿簡陋違章屋房的社區,沒有自來水,當時已懷孕的母親,還必須去山上一口公井排隊打水挑回。夏季時山丘多見蜈蚣、毒蛇,經常爬進屋子,造成驚嚇,直到母親生下妹妹後,父親從實習工人升為正式工人,手頭也寬裕許多,我們才又搬到居仁里,這是另一座小山丘的社區,但有自來水,相較於太白里,居仁里區的衛生環境要好得多了。
居仁里的房子多半是木造,屋頂鋪了一層柏油防雨,但每來一次颱風,家家戶戶總要被掀掉一次屋頂,而我們這次租得是一房一廳的木造房,對比先前住得分租窄房,簡直是雲泥之別,已令兒時的我感覺特別興奮了。
居仁里住著的大多是碼頭工人,因此同學、朋友之間,也特別能融入彼此的家庭,兒時和玩伴打彈珠、抓螢火蟲、玩官兵捉強盜的記憶,幾乎都是在居仁里渡過的,在那個沒有手機、電玩的年代,唯一的3C產品,就是父親終於狠下心,耗費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台黑白電視,哥哥和我簡直開心極了,每天吃完晚飯最期待的事,就是打開電視看大力水手千篇一律地吃菠菜、救奧麗薇。這台電視除了螢幕有小門可以開閤之外,還送一個大同寶寶的公仔,我經常抱著大同寶寶跑進跑出,向玩伴炫耀這是我的大同寶寶,很多年後,我都彷彿還聞得到橡膠製作的大同寶寶的橡皮味。
小黑、小黃是我和哥哥從山區撿來的小狗,哥哥懇求母親能夠收容可憐的小狗,但母親素有潔癖,根本不會容許家裡養寵物,我們只好偷偷養在外面。依稀記得我們還發揮巧思,用木頭、紙箱、雜草,替小狗做了一個簡陋、但還能遮風避雨的狗屋,每天傍晚放學回家,弄一點剩飯剩菜拿去餵狗,甚至連電視卡通也能捨得不看了,就蹲在小狗身邊,撫摸牠們滑順的細毛。母親雖嫌狗髒,但也制止無效,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小狗養成大狗,有時還會跟著我們回家,甚至跟著我們上學,最後母親不得不接受狗狗成為羅家的寵物身分,只要狗狗不要進來家裡就好。
我們和狗狗共渡好些年的快樂歲月,小黃是母狗,曾經生過一窩小狗,在一次風雨之夜,小黃的狗窩淹水,小黃竟將小狗一隻隻叼來我家屋簷下,用嗚咽的聲音在門口求救,我和哥哥苦苦哀求母親收容一晚,母親終於破例同意,但也只把小黃一家安置在父親搭建的廚房裡,直到天氣放晴,小黃一家依舊得回去牠們的狗窩。有一天放學回家,跑去小黃的狗窩,發現小狗都不見了,小黃顯得落寞感傷,嗚嗚哀鳴,只是至今仍不清楚是誰抱走了小黃的所有小狗。
小黑是公狗,經常像個不可一世的戰士,在我們當時瘦小的身軀看來,特別高大威武,直到有一年冬天,小黑被幾個鄰居大人綁住吊起,準備殺了烹煮,因為是在一處小廣場公開進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孩子都跑去圍觀,整個過程令我怵目驚心,哥哥比較勇敢,向其中主事者、一位姓潘的伯伯抗議:「這是我們的狗!」
在幾個大人之間,一個孩子的抗爭,顯得像剛出生的小鹿一樣的虛弱,大人們彷彿沒聽見似的,繼續他們冬令進補的儀式。
那天晚上,我不斷夢見小黑被剝皮時血淋淋的模樣,小黑看著我的眼神,透露著無助和哀傷,而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至今記憶猶新。
又有一天的早晨,我和哥哥蹲在家門前刷牙,準備上學去,忽見一個大人用繩子拉著一具黃狗的屍體走過我的眼前,哥哥急忙追上去,連口腔的牙膏泡沬都來不及吐掉,仔細一看,果然是我們的小黃!我們非常難過,卻也無可奈何,哥哥並不甘心,花了幾天到處打聽小黃的死因,最後哥哥告訴我,小黃是被一位鄰居故意毒死的。
我並不清楚哥哥怎麼打聽出來鄰居毒死小黃的事,鄰居又為什麼要毒死一隻善解人意的狗狗,畢竟牠生活在我們這個里區也很多年了,有好長一段時間,想起狗狗的死,都讓我非常傷心。
無論如何,這世上不會再有人記得小黒、小黃這兩隻狗狗了,但牠們靜靜蝸居在我記憶的某個角落,與我兒時的一段歲月相互依偎,成為永恆。
基隆碼頭工人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間福報專欄《小黑與小黃》
1973年,我三歲時,父親終於考上基隆碼頭工人,擺脫了全台打零工謀生,經濟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我們舉家從花蓮搬到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一處山丘聚落,租一間四坪大的分租房,與其他二戶人家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一年。這個充滿簡陋違章屋房的社區,沒有自來水,當時已懷孕的母親,還必須去山上一口公井排隊打水挑回。夏季時山丘多見蜈蚣、毒蛇,經常爬進屋子,造成驚嚇,直到母親生下妹妹後,父親從實習工人升為正式工人,手頭也寬裕許多,我們才又搬到居仁里,這是另一座小山丘的社區,但有自來水,相較於太白里,居仁里區的衛生環境要好得多了。
居仁里的房子多半是木造,屋頂鋪了一層柏油防雨,但每來一次颱風,家家戶戶總要被掀掉一次屋頂,而我們這次租得是一房一廳的木造房,對比先前住得分租窄房,簡直是雲泥之別,已令兒時的我感覺特別興奮了。
居仁里住著的大多是碼頭工人,因此同學、朋友之間,也特別能融入彼此的家庭,兒時和玩伴打彈珠、抓螢火蟲、玩官兵捉強盜的記憶,幾乎都是在居仁里渡過的,在那個沒有手機、電玩的年代,唯一的3C產品,就是父親終於狠下心,耗費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台黑白電視,哥哥和我簡直開心極了,每天吃完晚飯最期待的事,就是打開電視看大力水手千篇一律地吃菠菜、救奧麗薇。這台電視除了螢幕有小門可以開閤之外,還送一個大同寶寶的公仔,我經常抱著大同寶寶跑進跑出,向玩伴炫耀這是我的大同寶寶,很多年後,我都彷彿還聞得到橡膠製作的大同寶寶的橡皮味。
小黑、小黃是我和哥哥從山區撿來的小狗,哥哥懇求母親能夠收容可憐的小狗,但母親素有潔癖,根本不會容許家裡養寵物,我們只好偷偷養在外面。依稀記得我們還發揮巧思,用木頭、紙箱、雜草,替小狗做了一個簡陋、但還能遮風避雨的狗屋,每天傍晚放學回家,弄一點剩飯剩菜拿去餵狗,甚至連電視卡通也能捨得不看了,就蹲在小狗身邊,撫摸牠們滑順的細毛。母親雖嫌狗髒,但也制止無效,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小狗養成大狗,有時還會跟著我們回家,甚至跟著我們上學,最後母親不得不接受狗狗成為羅家的寵物身分,只要狗狗不要進來家裡就好。
我們和狗狗共渡好些年的快樂歲月,小黃是母狗,曾經生過一窩小狗,在一次風雨之夜,小黃的狗窩淹水,小黃竟將小狗一隻隻叼來我家屋簷下,用嗚咽的聲音在門口求救,我和哥哥苦苦哀求母親收容一晚,母親終於破例同意,但也只把小黃一家安置在父親搭建的廚房裡,直到天氣放晴,小黃一家依舊得回去牠們的狗窩。有一天放學回家,跑去小黃的狗窩,發現小狗都不見了,小黃顯得落寞感傷,嗚嗚哀鳴,只是至今仍不清楚是誰抱走了小黃的所有小狗。
小黑是公狗,經常像個不可一世的戰士,在我們當時瘦小的身軀看來,特別高大威武,直到有一年冬天,小黑被幾個鄰居大人綁住吊起,準備殺了烹煮,因為是在一處小廣場公開進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孩子都跑去圍觀,整個過程令我怵目驚心,哥哥比較勇敢,向其中主事者、一位姓潘的伯伯抗議:「這是我們的狗!」
在幾個大人之間,一個孩子的抗爭,顯得像剛出生的小鹿一樣的虛弱,大人們彷彿沒聽見似的,繼續他們冬令進補的儀式。
那天晚上,我不斷夢見小黑被剝皮時血淋淋的模樣,小黑看著我的眼神,透露著無助和哀傷,而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至今記憶猶新。
又有一天的早晨,我和哥哥蹲在家門前刷牙,準備上學去,忽見一個大人用繩子拉著一具黃狗的屍體走過我的眼前,哥哥急忙追上去,連口腔的牙膏泡沬都來不及吐掉,仔細一看,果然是我們的小黃!我們非常難過,卻也無可奈何,哥哥並不甘心,花了幾天到處打聽小黃的死因,最後哥哥告訴我,小黃是被一位鄰居故意毒死的。
我並不清楚哥哥怎麼打聽出來鄰居毒死小黃的事,鄰居又為什麼要毒死一隻善解人意的狗狗,畢竟牠生活在我們這個里區也很多年了,有好長一段時間,想起狗狗的死,都讓我非常傷心。
無論如何,這世上不會再有人記得小黒、小黃這兩隻狗狗了,但牠們靜靜蝸居在我記憶的某個角落,與我兒時的一段歲月相互依偎,成為永恆。
基隆碼頭工人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王拓故居
1.王拓原名王紘久,1944年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也是漁家子弟,就在八斗子長大。基 隆中學畢業後,王拓考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後到花蓮女中任教;之後,又回到台北,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任政治大學及光武工專中
文系講師。王拓一路都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學業,甚至曾經從事基隆碼頭挑煤工、造船廠 油漆工、煤炭工人與漁夫的工作。他在回憶童年貧困的生活時說,每逢颱風,睡覺的床幾乎沒有一塊是完整的乾燥的地方,棉被上不是放了臉盆接水,就是以蓑衣、膠布擋雨。
年長的哥哥們,還度過以炒鹽巴配稀飯過活的日子。
2.1970年,王拓開始發表小說,多為描寫社會底層人物的困境和遭遇的寫實文學。
1979年,王拓參與《美麗島雜誌》。
1980年,王拓因參與美麗島事件被捕,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1984年,王拓假釋出獄。
1989年,加入民主進步黨,並代表民進黨參選基隆市長,但敗給國民黨提名的林水木。
小說創作開始於任教中學教師的時期。早期的小說有〈吊人樹〉、〈墳地鐘聲〉、〈海葬〉、〈炸〉、〈金水嬸〉;第一本小說集《金水嬸》裡的八篇作品中,有七篇都是以他出生成
長的八斗子為背景,寫八斗子的人與事。八斗子是王拓文學的原鄉。
出身漁村的王拓,可以說是成功地從漁村脫困破繭而出的知識分子,從討海人的子弟逃離 漁村進入大都會、躋身大學殿堂當講師。然而,當他以「文學」去省思他的來時路和他存在的世界時,八斗子漁村的人與事,不但是他生命養分的主要來源,恐怕也是他魂牽夢繞、 最真實不過的人間。王拓筆下的八斗子和八斗子居民,除了是他童年世界的寫照之外,也是他對故鄉的無限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