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與中鋼
每次中國塵霾會吹入台灣時,環保署常會開記者會提醒民眾防範。以今年境外影響較大之2017/12/05來看,的確環保署之預報相當準確,也值得嘉許。
但我事後之分析,以汚染最嚴重之高屏地區,如小港站。在境外影響最嚴重之12/05而言,影響雖達16 ug/m3,佔比也不到三成,為28%,略高於中鋼対小港之影響。但這星期之其他六天,中鋼対小港之影響皆遠大於境外的影響。而其他幾天高雄之汚染也相當嚴重,每天PM2.5皆超過空氣品質標準35 ug/m3,而中鋼之影響平均達11 ug/m3,而同期境外之影響平均為7 ug/m3。
環保署真的不用常開記者會強調境外之影響。反而應好好強調境內之影響及改善之道。以12/05而言,我的分析対PM2.5之汚染佔比,工廠佔比最高達56%,交通含船舶16%,溢散源為10%,而境外為28%。其它幾日境外之影響約15%。
工廠中全台前二十大以外之中小工廠影響佔14ug/m3,佔25%。這些中小工廠多燃燒重油,成本已高過使用天然氣作燃料,應該優先來改進。
而前二十工廠在12/05対PM2.5之影響佔比達31%。而這前二十大工廠,多是國營事業如中鋼、台電、中油及中龍。及民間的台塑集團及水泥業者。國營事業真的要深自檢討,是否有任何改進之空間。而民間之部分可能只有靠大幅調高空汚費約100倍,使燃煤產汽、產熱之成本與天然氣相當,才能產生經濟誘因,促其改善。
交通汚染源之部分的確主要是老舊柴油車及船舶汚染,老舊柴油車部分,也從增加汽油每公升之空汚費0.2元,柴油0.4元之空汚費來補助加速淘汰。船舶汚染主要就看我們是否能仿效歐洲要求船舶必需改用天然氣為燃料,才允許進港。
溢散源部份看到環保局貼出幾乎每日都在加強掃洗街,相信已控制到非常好的狀況了。
我一直相信,讓高屏可以常見初冬藍是可能的,但除了高雄要努力外,上風處台灣西部所有縣市都要努力,才有可能。方案也都清楚,只要如上面建議,3年內一定可以讓高屏民眾常見初冬藍。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