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實在不太想譴責時代力量,畢竟是太陽花以來,萌生的政黨,也算是第三勢力中,較為清楚、乾淨的那一塊.
不過將「撐香港」的議題如此運用,來譴責中國目前最棘手的敵人和欲打壓的對象,想必是發生了什麼路線上嚴重的問題.
時代力量稱「自今年以來,這項議題幾乎從蔡總統的公開發言中消失,甚至在最重要的就職演說中也隻字未見『香港』.香港,就這樣成了蔡總統心中最隱形的一塊,還是說香港議題只是選舉工具嗎?」
又說,「撐香港」對時代力量而言,「不是口號,而是信念!」
並下了hashtags「#撐香港 #執政黨說說而已 #連說都懶 #蒼白無力」
首先,這是在說謊,蔡英文今年一月,便發聲「全世界都會看到,台灣人守住了這座民主堡壘.香港的朋友,你們看到了嗎?」今年四月,銅鑼灣書店開張,游錫堃與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在當天親自現身表達支持.
如果時代力量撐香港,只是為了怒罵執政黨說說而已、連說都懶,那不如不要撐,因為你們並不是在撐香港,而是在阻止其他人聲援香港-任何聲援過香港的人,只要不如時代力量的意,沒辦法達到他們要求的標準,都可能變成只是說說而已-而說的沒他們快,或者沒有無時無刻的去說,就會變成連說都懶,只是一種口號,一種工具.
如此一來,每個撐過香港的人,在撐之前,無形之中都像簽訂了契約,必須確保十年內都如今日一般,嘶吼吶喊的政治正確,否則,你就是有罪的.
我撐香港,不但沒有好處,只有壞處,這壞處就是,看似衝在前頭的人,掌握了我的把柄,隨時都能回過頭來,檢驗我的忠誠,我的聲援變成了一種義務,我的幫助變成了一種工作,這個工作是血汗的,我一日沒做,就是怠職,而沒有被支付薪水,某些人代言了香港,他要我嘴邊無時無刻都掛著香港,我主張台灣,不能沒有香港,我主張反對一國兩制,沒有提到香港就不行.
當一場運動使人無法自主,那麼,支持的人就會越來越少,被驅離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時代力量這番言論,就是把香港議題變成這副模樣,堪稱最佳的豬隊友.
諷刺的是,反送中運動,就是香港人為了爭取自己的自主.
有什麼比在爭取自主的人之下,讓其他聲援者無法自主更具有破壞性的事情?
而這場運動,時代力量根本就無法代表香港,卻急著支解它,標誌自己的正確性,更可笑的,時代力量應該是外圍聲援的角色,卻忙著利用香港人的光環,教訓其他人,發布命令,這就是典型的反客為主.
「要就要全支持,否則就是打假球」,這是一種簡單思維,操著這種簡單思維,只會得到一種結果,「那就全不要支持,以免變成自己的負擔」,如果我支持他人卻成為被譴責的標的,那我還有支持的必要性嗎?如此一來,就是要人不要去支持而已.時代力量這篇文章,看不出有譴責中國的意圖,反而是在譴責幫助者居多,這種思維,這樣子顯著的公正世界觀偏誤,對任何運動都沒有幫助.
這不叫做信念,叫做自我中心,藉由打壓別人來墊高自己,使幫助者變得蒼白無力,加害者變得孔武有力.他只要一對香港施暴,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有一群人會代替他們譴責其他人,聲援的不夠,不夠有力聲援,如我是中國,必然樂得對香港更加殘酷,這樣子,一邊打壓香港,一邊攻擊我的敵人.
這不是在為香港,而是在為自己,其他人是假的,只有我是真正的蘇格蘭人.
時代力量發這廢文的時候,黃國昌還在聊他的獨董,邱顯智還停留在關心重大經濟罪犯,若照他們的簡單邏輯,他們先前喊的是不是口號而已?現在是不是連說都懶?是不是把香港議題當作選舉工具?
中國宣布將制定香港國安法,是在5月21日晚上,突然而來的消息,蔡英文如何能未卜先知?當時聚焦的主要議題,不是在防疫和拒絕一國兩制嗎?時代力量當時有針對演說中「沒有香港」而提出批評嗎?泛看他們的臉書,針對520演說的回應,都在說居住正義和囤房稅,請問時代力量,這是不是在打假球?
面對中國的突襲,在此之前,即有紅媒在4月時攻擊本土派,「棄香港論」,稱台灣本土派對於香港「大逮捕」視若無睹,520就職時,又有新黨議員跳針「不提香港,是在吸人血饅頭」,事件爆發後,又有Kofan在呼籲「蔡英文應宣布香港是中華民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人,與這些口徑,顯然早有鋪陳,打著撐香港的名目,反對香港,要人們進行遷怒,做賊的喊捉賊.
只要中國打壓香港,他們就趁機移轉責任,攻擊其他幫助者無能,削弱支持香港的力道,中國多打壓個幾次,多虐待香港人,他們的喉舌就得到更多的理由,用更多的謬論去打擊其他聲援香港的人.
如此相敗的邏輯,簡單的思維,不但香港日益淪落,聲援者也日漸凋蔽,對於香港,對於台灣,好處又在哪裏?
時代力量為何連這點都察覺不到?反而跟隨進入強暴者的邏輯?這些人真的支持香港嗎?發這種文章的人有判斷能力嗎?時代力量的黨中央有腦嗎?這是時代力量支持者希望你們去做的事情嗎?
「就如同紅色媒體拿你這篇文章『民進黨人用港人鮮血換選票』,去攻擊民進黨一樣,他們不支持難民法,也不支持反送中,他們的用意,就是去打擊香港和台灣本土派,讓親中候選人和親中政黨上台,統治台灣,讓台灣失去民主.」
「這就是華人社會特有的簡單思維,吃掉你的論點,為反對而反對,『一樣爛』的思維,站在你的塔上推翻你全部,打著民主反民主,喊著我有自由要你放棄自由,正是因為中華民國人有許多為反而反的人,嘲諷台灣價值的人,習慣用過程、部份去否定整體,無論是支持某個法,反對某個法,只要挑起這種簡單思維,我比你贊成的還要贊成,然後不分是非的框住所有一起反對,敵人就會樂於站在反對的立場上,去反對全部-因為他們沒有要守護的東西,所以也沒有任何顧忌,他們支持一件事情,只是為了反對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只是為了要取得另一件事的正當性,他們可以擴大反對你不會去反對的事物,只不過想要遂行自己的目的,他們鼓吹你的情緒,去破壞你們根本不想破壞的東西.」
「因為在自我中心的想像中,所有的一切,你們,他們,都是應該被破壞的對象.」
請時代力量去譴責那些想破壞一切的混帳,否則就是打假球,brother.
墊高塊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羅文嘉此人,也算是一時的逸才.
他在民進黨大敗之後,引進了林飛帆擔任副秘書長,使他加入民進黨,又獨排眾議,讓一干青年如吳怡農、謝佩芬、蔡沐霖、李問、賴品妤,成為選戰主軸,為民進黨注入了年輕的活水,選前的陰霾,彷彿不再存在,這些年輕人,重拾了民進黨的信度,不只象徵著政治大門為年輕人敞開,不再是老舊的派閥觥籌交錯的產物,更樹立起一座道標,不同於老邁國民黨的腐朽,即使標誌年輕人符號的政黨,時力、台民等等,也黯然失色,相比時力不成熟、喜好鬥爭的印象,或是台民葷素不忌,素質低劣,重視浮誇的外表、言行,而無內涵的利益集合體,他們的目的性明確,沒有國家定位,統獨都是假議題,專注於當下的享受,和眼前的前途,蔡璧如狂言,排入不分區名單人選,只是為了吸引肥宅票,簡直是對於「年輕人」這個名詞的侮辱.
他們提名年輕人,只是為了注重實質效果,年輕人最膚淺、重視感官刺激的那一塊,他們汲汲營營的「不能自主」的那一塊,只是為了選票,而利用年輕人而已.
民進黨的人選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吳怡農的「下架吳斯懷」猶言在耳,他們是真正能代表年輕人在意的東西,台灣的前途,國家的未來,性別平等、轉型正義....而毫無疑問,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比誰都更在乎台灣的這件事.
年輕人不是不支持民進黨,只是需要一個「理由」,這些人,恰巧成為那個「理由」,在1124之前,被各項議題壓垮的民進黨,一例一休、同婚、年改,轉型正義,可以說是非戰之罪,明明是議題的發起者,理當受到年輕人的支持,卻在那不得不經歷的迂迴之中被投以欺騙的標籤,或者,任由民主進步黨及其支持者支付龐大的代價,守舊勢力的反撲、杯葛,挑起的一股厭憎,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一些現象,應該屬於贊成方的人,卻與反對方一起共同譴責,雖說再怎樣的法案都能挑出一堆瑕疵,但也不至於,成為否定主軸,或否定即將實現的機會的理由.
其實這就是人性,就像一群人展露出討厭的態度,另一群人也不得不礙於那樣的厭憎,確保自己的安全-或者進行區別,恩,那不是我贊同的那樣,我贊同的是更好的,那個被「反對到底」的不算,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將理想付諸現實實現就是這個光景-被一群人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著,認為那動搖他們的公正世界.
而應該支持的人,他們面對的困境是,不想承認那個代價屬於自己,責怪對方搞砸了,會比較輕鬆,寧願切割屬於自己一塊完美的花園,這樣子,火燒光了民進黨,但我的花園依舊在,他絲毫無損,但事實上,人們都全然明白,那些燒毀外圍樹木的人,不只是在焚燒辦事不力的樹,也正在焚燒整座花園.
所以民進黨就成為兩面不是人,或者,「覺得不夠好」的人跟「徹底反對」的人,一起共同表達「反對」的窘境.
對於民進黨的支持者來說,他們發現樹不見了,而沒人來救火,他們或許不是打從心底的支持這些議題和政策,甚至有些和他們的想像和利益,相牴觸,他們在乎台灣的前途,也無法對自己選出來的總統,象徵台灣價值的本土派,日漸傾頹的模樣,坐視不理,於是令人難忘的景象發生了,對於花的美麗有崇高想像的人,不在花園裡面,反倒是對花的種種,不甚了解的人們,孤獨地站在那裏,拼命灑水,他們水桶中的水,所剩無幾.
而那些自詡頭號軍師的人,熱衷妥協的藝術,向著那些添柴放火的人,稱兄道弟,以為在計算什麼高明的生意,嶄露高超的政治手腕,事實上,對方做的生意是無本的,他只要多扔幾塊柴,就能多換幾張笑臉,多圈幾塊地,多找幾個人賠不是,在燒焦的土地上面,點名幾個「戰犯」,要他們離開,騰出位置來,好用來成為自己的肥料.
殺敵,0,自損,無數.
你可以為自己的無奈找各種解釋,但不用把割讓與逃避,當作一種功績.
羅文嘉若真的做了點什麼,就是找回年輕人,試著擺低著姿態,讓人從他身上跨過去,這成為一種橋梁,他唯一的敗筆,大概是薦舉了高嘉瑜,短視近利,摧毀了黨內的公正性,明知她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是當初那個跟著踐踏民進黨、蔡英文,或吳音寧,「這個政府,不夠真誠」、「如果我們現在心裡想的是說,鞏固我們現在的領導,不管府院黨的人士都還是換湯不換藥,還是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上,我覺得對民進黨而言,2020根本是緣木求魚」
「像柯文哲、韓國瑜,他們也是常常失言,但人民要感受的是說,你是不是用真誠的態度,你講的是不是真話,如果說總統出現在鏡頭前面都是照稿念,看不到總統背後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當初為什麼力挺吳音寧,而如今又為何換掉吳音寧,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這個政府,不夠真誠,沒有告訴人民真相是什麼」
如果照著她的「真誠」,像著柯文哲或韓國瑜那樣,服膺於那種感受,搭乘著那股風向,說著親中的話語,卻不准他人用親中的眼光看他,說那是「愛台灣的」,說別人是「抹紅」、「搞意識形態」,反過來加諸別人的罪,若民進黨,或蔡英文,走那樣的路線,必然萬劫不復,別說2020,恐怕影響台灣的存續.
一例一休,政府管太多,柯糞吹捧他是為了勞工,很有趣吧,底下坐著的,全都是資方老闆.
同婚,「我投票時投反對,但我允許12萬5000人上街遊行」,奉行著「不表態的自由」,柯糞們,拿台北市政府有聲請釋憲,友善性平廁所,吹噓同婚都是柯文哲的功績.
年改,「確實有失信於民的問題」,轉型正義「現在好好的管他過去幹什麼」.
若蔡英文,像他這樣「真誠」,告知人民這樣的「真相」,乃至於跟著一起獵巫吳音寧,如今,她應該是被罷免的對象.
事實證明,她所有選擇是對的,她當初支持吳音寧,也是對的.
羅文嘉選出這樣的人選,不惜替其背書,顯然對民進黨而言,沒有賺到淨利,反而是負資產,而她的負面效應仍然在持續,無論是跑票稱按錯,還是把黨團罰單po在臉書,都證明了,她只是在為自己的政治利益做打算而已.
功過不能相抵,但整體而言,羅文嘉對於民進黨帶來的影響,好的影響持續,遠遠多過於負面的,而負面的影響原本就在,沒有他,她也會在那裏,而高嘉瑜之所以往危險親中候選人靠攏,而得不到任何教訓,是因為當初有許多人也犯了相同的錯誤,制定了錯誤的策略,走了錯誤的路線,只不過,沒人像她那樣,站在加害者的那方,譴責被害者,用相反的道理,去攻擊堅持正確的事的人,哪怕是黨主席、總統、北農經理,黨內同志.
打壓別人墊高自己,這樣的行為,跟柯文哲,並無不同.
與柯妥協,是一個層次,向柯文哲低頭,尋求合作,是另一個,跟著柯文哲一起,把錯誤當成正確,對著自己人,動則要脅,或者情緒勒索,除了違背政治倫理,更辜負了選民的期待,這是最下作的層次.
因為強盜過於凶狠,不得不低頭,獻上自己養的牛,期盼以他的肉換取家戶的平安,這是一個層次;把這當作理所當然的,跟著強盜一起搶自己的家門,恥笑牛的愚笨,在他身上踩踏,把他的肉丟在水溝裡,向強盜說,「我還可以幫你拿走更多」這是另一個層次.
仗恃著其他人曾選擇低頭,所以合理化自己的錯誤,綑綁彼此的利害關係,知道他人害怕回想起自己低頭,所以就以他們的畏罪,包覆自己踐踏他人的惡行,而為所欲為,絲毫不以為杵,要知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層裹著一層,當初發生了什麼,哪一層是不可饒恕的,哪一層是腥臭而不可聞問,人們清清楚楚,哪怕是上了高位,佔據了多少的視野,那樣惡意的記憶,都揮之不去.
羅文嘉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大概就是民進黨初選時扮演的角色.
他以一個淡出政壇的身分,在卓榮泰的邀約下,重回經歷敗選的民進黨,理當沒有什麼雄厚的政治勢力,不幸的,他又遇到了民進黨百年來未曾經歷的難題,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連任,爭取黨內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為什麼說是百年來難得一見,台灣總統選舉史上,很少尋求連任的總統,被挑戰連任的機會,「被挑戰」也就意味著,他可能會被剝奪選舉的資格,換句話說,連被人民選票驗證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他先前是多麼大的權力者.
但在國外的選舉,也不過就是尋常的景象,台灣的民主史非常年輕,解嚴以來,不過30年矣,綜看民進黨的歷史,也只有陳水扁一人,有挑戰連任的經歷.
蔡英文方面,無論如何也不會容許一絲危機存在的可能,她是面臨高風險的,如同矗立在一條看似平坦的路,然,道路的兩旁,都是深崖絕谷.
至於賴清德,除了壓倒性的不利因素,公家資源,政治權力,或者說黨權,都不在他手裡,甚至他的同志們也早早選邊站了,賴所賴者,只有自己死忠的支持者而已.
當然,還有前頭所說的,那些孤單恪守花園的人,累積的不滿.
雖然在周玉蔻的專訪中,質問他「有沒有賭上政治生命結束的覺悟」,但事實上,眾所皆知,真正賭上全部政治生命的人,是蔡英文,如果她無法連任,更精確地說,連連任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民進黨人自己淘汰,先前苦盡甘來的堅持,都會白費,包括一例一休、同婚、年改,轉型正義,或許這些政策會延續,但那會奪去她的冠冕,她執行了,承擔痛苦的那一段,但被否定,連連任的機會都沒有,歷史上的評價,就只是令人同情的失敗者.
她的政治生命,會真的結束,她不可能再去選立委或者縣市首長,因為她已經當過最高的職位,總統,而一個總統在自己任期中,因為政策的代價而失勢,即使事後證明她是對的,但無法連任也證明了,她連捍衛自己施政正當性的能力也沒有,不算是無能,卻是失能的領導人.
至於賴清德,在這樣渴切的願望中被逼迫,他也只是卑微的爭取對自己最後一點的公平性罷了.
卓和羅的角色就很有趣.
基本上,這兩方的斡旋是處於零和遊戲,一個是追求自己的完整,另一個是爭取一絲尊嚴,但那一點尊嚴出現,就會使另一方無法完整,不論怎麼做,結局都不可能是圓滿的,都不會有任何一方滿意.
在兩股強烈的意識之中,卓羅更顯得渺小,沒什麼政治實力,賴有來自民間的底氣支持,蔡則有年輕人和絕對優勢的政治實力.
他們一個勁兒的往「中立」裏頭鑽,神父必須說,這是正確的路線,要倒向蔡英文很容易,甚至是沒收初選,但是世人會怎麼說呢,蔡英文用不正當的方式,阻止了民主選舉,蔡英文破壞了民主,即使贏得初選,也會成為對手操作的目標,即使贏得勝選,也會成為她往後的陰霾.
最重要的是,破壞了民進黨內的公正,不管是善良的權力者,邪惡的權力者,都是權力者,在制度面前,權力者沒有善惡之分,若自認是善的,便可毀棄制度,那麼當惡的上去,他就會得到相應的理由,如此制度便不再是制度,而是成為權力者的工具,我們當然可以暫時相信善的人不會帶來危害,但若惡的人上去,他會得到無窮無盡為惡的權柄,而制度,沒有一點制衡的能力.
聽過最古老的美國謊言嗎?權力可以是純真的.
所以蔡英文無論如何都要通過初選的話,又不能為民進黨留下永恆的缺口,最好的辦法是,你必須讓制度的職掌者保有一點自主性.
證明,我是可以被制衡的,我是可以被選擇的,我仍然存在在制度之下,而不是制度之上-因為那上面什麼也沒有,我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
一個無責任的領導者,如果蔡英文走到這一步,那她不配當個政治人物.
這就是所謂「與惡的距離」.
在還沒走到之前,還不算是「惡」,還有回身的餘地,正直的人也有被迫必須接近惡的時候,只要你確信自己是對的話,你可以走到惡前面拿一點什麼然後趕快跑回來,但如果跨過去,所謂「正直」,就不存在了,不能稱之為正直.
卓榮泰和羅文嘉,就是在扮演這個角色,哪怕他們勢單力薄,但仍可作為一些什麼,求取平衡點,這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披上無知之幕,你會看得更清楚的多,就像兩個小矮人,在巨人的拔河前,做一點什麼,試圖編織一條繩子,以免他們拔斷彼此的手臂.
對於某些蔡英文的支持者來說,他們可能是不討喜的,不過英團隊普遍有一個盲點,作為制度的競爭者,你理所當然可以盡情為自己做些什麼,以爭取勝利,但如果你要的是百分之百的勝利,那麼代價就很明顯,你也正在摧毀自己.
當你要做到完全的勝利,必然會侵蝕到制度的本質,把籃框調矮一點,罰球線加近一些,或者乾脆制定我一球等於五分,當你完全侵蝕掉比賽的話,雖然那球員不費吹灰之力可以得到勝利,但出了場外,最終背負代價的仍然是球員,那些出主意或善於動歪腦筋的人,他們在當下是有用的,但是他們的決定並不是考慮球員的將來.
誠如球員不會只打一場比賽而已,打球不是她人生的唯一,當她不再拿球的時候,最終承擔所有的都是她自己.
蔡英文不會一直是個總統,政治生涯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在此留下一個話柄或汙點,當她退出政治的時候,卸下權力的盔甲,當初的老謀深算,都會成為她的百口莫辯.
能替她說話的是,裁判.
我們當初確實舉行了一場選舉,而我們盡力維持公正,不惜與她衝突,而我們的行為證明了這場選舉,具有公信力.
而不是她的經理,或者秘書.
卓榮泰和羅文嘉,確實守住了黨魂,也確保了最好的選項可以面臨最少的風險,只要他們的自主在那裏,我們就不能說,這場比賽沒有一點公正可言.
他們守住了理想性,也保有了現實的不得不然,我相信民進黨全黨上下,沒有人,可以在那個時候做得更好,或者敢上去做,那動輒得咎的事.
一個每個人都不滿意,但卻能接受的結果.
所以,我請各位brother,要明白這份衝突的意義.
這兩人的作為,明白地揭示了,民進黨不是一言堂,民進黨仍保有那份衝突的傳統,衝突並不是要消滅誰或使誰陷入萬劫不復,而是確保這個黨,無論面臨什麼困境,有些東西仍然一如往常.
未來大於現在,主體大於個體,就算是一個單純沒有實力的個體,也能保有他的自主性,沒有人可以侵害任何人的意志,每個人最後都能全身而退.
若多年過後,回過頭來,會發現這兩個小卒,做的是多麼艱難而且偉大的任務,不讓這個黨分崩離析.
所以神父說,羅文嘉是個人才.
倘若民進黨陷入危機,依然可以再度試著讓他上場救援,卓榮泰和羅文嘉,這是一個可以解除爭議,逆勢上揚的模式.
當然,因著責任政治,蔡英文既然當了黨魁,那麼就應該任用她屬意的秘書長,這除了能讓她完全發揮,也可以讓她完全負責,若任用的人不是她屬意的,那麼,這個責任就不能釐清了,好比說,秘書長做了她不同意的事,或者是,出了事,秘書長不能共同承擔責任.
不過神父仍然必須提醒蔡英文,莫忘了初衷,也別忘了當初面臨的險惡,那個險惡並不全然是險惡而已,也伴隨著能周全自己的曙光.
而那個險惡的來臨,是必然的,那是對領袖的試煉,那個試煉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指引你更加無私,往更為他人著想的路途邁進,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Julia_Lee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揮灑敢言的五彩筆】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墊高塊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資訊量比較大但是內容非常重要.....
請大家耐心看完、幫忙分享,一起闢謠喔!! <3
1.長期風電均價將低於3元/度。
2.算溢價才是正確的。
3.每戶每天只多花2.2元。
總統政見發表會,韓國瑜說「花兩兆蓋風力發電」,蔡英文總統本週則用五分鐘清楚闡明,用能源政策來帶動產業轉型的願景,高下立判。
事實上,政府根本沒有花兩兆蓋離岸風電,政府付的是購電電費,兩兆謠言的源頭,來自煤電商人陳立誠寫的《離岸風電大騙局》,其造謠方程式,在參數和公式的兩方面都嚴重錯誤。
1️⃣取5.8最高價,無視於長期風電均價將低於3元
首先,就是高估的老套。陳立誠和核煤幫跟著造謠的諸多衍生評論,都刻意取風電發展初期較高的5.8元,以錯誤的高估,引導直觀上倍數的差距感,無視於風電價格先高後低,長期平均價格大幅下滑的必然趨勢。
我國離岸風電「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策略,2025年裝置容量的5.7GW。
價格分成三個部分:
A. 只有最早上線的示範風場0.238GW是每度電5.8元
B. 其次潛力風場的遴選3.8GW,每度電約5.5元
C. 競價1.7GW,每度電約2.2-2.5元(已低於目前台電售電均價2.6元)。
而尚未招標的區塊風場2026~2035年共10GW,會增加約二倍規模的低價風電,只要低於2元,用簡單加權計算,就可知長期均價會低於3元。
由於規模經濟效果,風場環境等初期摸索的成本遞減,再加上RE100等國際大廠不要核電的綠色供應鏈要求,歐盟可能課徵碳關稅等市場趨勢,開發廠商多了直供綠電的選項,還有額外出售碳權和憑證收入,若出現接近零元競價來搶得風場開發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2️⃣合理溢價=台電購入風電費用-售出所得
國營的台電向風電業購入的電,並不是自己用掉或憑空消失,所以還要扣掉賣出去的售電價格收入,才是真實的合理溢價。
5.7GW的離岸風電,一年約可發200億度的電,以均價5元,減掉近期平均售電價格2.6元、認購綠電均價為3.6~4.8,則一年的溢價為400億元,二十年總計八千億(已是高估)。
以化石燃料價格長期上升趨勢,使售電價格往上,這個溢價會更低;另外,在國內初期再生能源供應不夠的情況下,所謂「昂貴」的綠電就一點也不貴,可能多數被製造業搶購,根本就輪不到一般用戶,如此一來對民生電價的影響,反而不如火力燃料價格的影響。
3️⃣每天2.2元,帶來上兆產值的效益與健康安全的用電
這400億元的溢價,以民生用電佔17.60%,用882萬戶均攤,每天每戶只要2.2元。(再說一次,這是高估的情況)
且這相當於1兆的基礎建設投資,將帶動1.2兆的國內產值,和2萬個綠領就業機會,除了讓科技產業可以穩住蘋果國際大廠訂單,所培植起來的風電產業鏈可進軍國際,使台灣成為亞太離岸風機產業基地。
在能源專業上有法定「迴避成本」的算法,就是台電因為買了再生能源,而不必自己發電或購買其他黑色能源的成本,這是法律所明文規定必須計算的,也是帳面上確實省下來的錢。
今年的法定迴避成本是2.13元,則估算離岸風電相對於傳統黑色能源的溢價約一年600億元,化石燃料價格上揚趨勢,必然墊高迴避成本,未來再生能源的溢價會更低。
這個迴避成本的溢價,相當於每個家戶每天多花2.2元買保險,來避免核電廠運轉時下風處的致癌風險、核災滅國的全面性系統風險,以及減少燃煤發電空汙量的健康增值。
-
-
從兩兆到五兆,亂喊價的詐騙慣犯
陳立誠在2012年出版《能源與氣候的迷思-2兆元的政策失誤》,是第一次喊出兩兆,但當時的兩兆是總括風電、太陽能,以及天然氣取代部分燃煤的成本,單單風電根本不會到兩兆。
今年九月推出這本《離岸風電大騙局》,只計算風電就是花兩兆,跟七年前的算法膨脹好幾倍,接著十月份,就喊出非核家園將使每戶電費增加三萬元,經濟部打臉不知檢討,更提出每戶加稅三萬。十二月初,韓國瑜總部記者會再灌水加碼到非核家園花五兆、每戶增加五萬,王明鉅也和陳立誠一搭一唱、自吹自擂。
幾個月不到的時間,估計數字就可以相差好幾倍,無法令人相信這是有憑有據、認真精算的能源政策。這種隨興亂喊價的估算基礎而推論出的兩兆,就是造謠。
#綠能謠言終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