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紐約時報
*【五角大樓領導人對與塔利班合作持謹慎態度】
美軍完全撤離阿富汗後,國防部表示,他們對繼續與塔利班領導人合作持謹慎態度。塔利班領導人幫助12.4萬多人安全撤離阿富汗。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不會對更廣泛的問題做出任何邏輯上的引申。對於塔利班來說,很難預測這將在未來走向何方。” 當被問及美國軍方是否會與塔利班合作打擊ISIS-K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ark A. Milley將軍稱“有可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us/politics/taliban.html
*【塔利班提名其宗教領袖為新政府最高領袖】
阿胡恩札達將成為這個新伊斯蘭政府的最高領導人,塔利班聯合創始人巴拉達爾預計將作為政府首腦負責日常事務。新政府將面臨巨大挑戰,包括日益嚴重的人道主義和經濟危機。由於美國和國際貸款機構切斷了資金來源,外國政府也在討論是否承認塔利班,阿富汗將面臨資金短缺的局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world/taliban-government-afghanistan.html
*【解析:美國在阿富汗面臨新挑戰:如何與塔利班政府打交道】
塔利班已向美國尋求經濟和外交支持。儘管塔利班聲名狼藉,但為了遏制恐怖主義,避免阿富汗經濟崩潰,再加上地緣政治考量,拜登可能不會再對該國施壓。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901/taliban-usa/
*【逃離塔利班後,阿富汗難民面臨未知的命運】
在艱難搭上離開喀布爾的飛機後,難民被送往卡達的中轉中心等待安置。絕大多數人將陷入漫長的等待,許多人甚至沒有資格入境美國。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擔憂。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901/afghan-refugees-future/
*【觀點:我曾與美國人一起工作,我以為我會得救】
曾為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專案工作三年的阿富汗人Rasheed在時報撰文寫道:最後一架飛機已起飛,撤離的希望已破滅。成千上萬像我這樣的阿富汗人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我們知道,美國撤軍後,我們將沒有好日子。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01/afghanistan-taliban-allies/
*【觀點:美國軍事霸權的失敗】
對軍事力量的依賴一再使美國捲入代價高昂、結果適得其反的長期衝突。軍事主導地位對美國利益起反作用,而且削弱了國內外的民主價值觀。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01/american-military-afghanistan/
*【美國商界敦促拜登推進對華貿易政策】
拜登上臺七個多月後,美國企業表示,他們對白宮對中國的做法感到失望。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之間的關係仍然嚴重破裂,拜登甚至放大了前任政府的一些懲罰性措施。企業家希望取消特朗普時代的對華關稅,但拜登幾乎沒有釋放明確資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business/economy/biden-china-trade-policy.html
*【拜登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譴責“俄羅斯侵略”】
會面前,美國就承諾向烏克蘭提供6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以抵禦俄羅斯。拜登在會面時表示,美烏兩國擁有“相似的價值體系”,其中包括對“完整、自由和和平”的歐洲的承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us/politics/biden-ukraine-zelensky-russia.html
*【德國大選即將拉開帷幕,但候選人都缺乏魅力】
在競選活動中,兩位主要候選人:來自梅克爾所在政黨基民盟的北威州州長阿明·拉舍特以及梅克爾的副總理、社會民主黨人奧拉夫·肖爾茨,他們都在強調自己與梅克爾的相似之處。但一些德國人抱怨這場選舉枯燥乏味,但選民們想要的是穩定和可靠。梅克爾已主導德國和歐洲政壇16年。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world/europe/germany-election-scholz-laschet-baerbock-merkel.html
*【Ida為大西洋中部和東北部帶來風雨】
#颶風“Ida”殘餘的威力週三晚上進入紐約市地區,仍帶來狂風暴雨,不但淹沒了地鐵線路,摧毀了紐澤西州的房屋,布朗克斯區發出了龍捲風警報,雨水從側面進入體育場,於是皇后區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因此推遲。
#颶風艾達席捲路易斯安那州後,目前已第三天大面積停電,另外,水和天然氣同樣短缺。路易斯安那州有近100萬用戶電,Ida摧毀了紐奧爾良的輸電線路,部分地區大排長龍只為取得飲用水。GasBuddy的石油分析主管Patrick De Haan說,該州近三分之一的加油站的汽油用完了無法配送。
#因斷電無法供應氧氣,路易斯安那醫院裡的病患急於找尋發電機。
#一間被颶風Ida摧毀的化肥廠,釋放了含有劇毒的無水氨,兩條受損的天然氣管道洩漏了異丁烷和丙烯,這都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易燃化學品。另有一間停電的塑膠廠,排放二氯乙烯。聯邦當局提交的早期事件報告開始更清楚地描述颶風對路易斯安那州工業走廊造成的破壞,這使救援工作複雜化,並加劇了居民返回家園的危險。
#因艾達颶風而被迫下線的輸電線路和發電廠已使紐奧爾良和周邊大部分地區失去電力服務,維修工作可能需要數週時間才能完成。居民和企業轉而使用備用發電機,但自備電源可能會帶來一氧化碳中毒等風險。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1/us/hurricane-ida-updates
*【普度製藥公司解散,薩克勒支付45億美元解決鴉片類藥物索賠】
美國聯邦法官批准一項和解協議,同意美國普度製藥公司解散。此前該公司因出售鴉片類藥物而受到外界指責,普度製藥公司隨後向聯邦法院提交和解協議,放棄公司所有權並重組一家致力於解決鴉片類藥物成癮的新公司,同時出資45億美元設立賠償基金,支付毒癮受害者每人3500美元至48000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1/health/purdue-sacklers-opioids-settlement.html
*【Covid-19 實時更新】
#研究人員在一份關於英國成年人的大型新報告中說,在完全接種疫苗後經歷冠狀病毒突破性感染的人比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低約 50% 。該研究 於週三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還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兩次注射的輝瑞 BioNTech、Moderna 和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對有症狀和嚴重的疾病提供了強大的保護。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說,未接種疫苗的人應避免在勞動節假期期間旅行。
由於 Covid 住院人數,自去年冬天激增以來首次達到日均 100,000人次,CDC 主任Rochelle P. Walensky博士將疫苗接種和戴口罩確定為防止病毒傳播的關鍵因素。
#紐約成為第一個反對美國最高法院終止拜登延長禁令的州。紐約州立法者周三晚間同意將針對驅逐的全面保護措施延長至明年,以將數十萬因疫情遭受重創的人留在家中。
#Joe Rogan是一位對疫苗接種不屑一顧的知名播客,他感染了 Covid。
#紐約市市長白思豪指示目前在家工作的所有紐約市僱員,兩週內開始全職返回辦公室。
#世衛組織在柏林設立流行病和流行病情報中心,以便共享信息以幫助世界為下一次全球健康危機做好準備。該中心將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並在國際上共享,以加緊努力使衛生當局,能夠在疾病發生時識別疾病趨勢,並開發新的分析和建模世衛組織在其網站上表示,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製定抗擊疫情的戰略。
#印度疫情有所緩解,該國正在恢復工作。經濟學家預測,從書面上看,下半年的增長可能會激增。儘管如此,遭受的損害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消除。根據信用評級機構印度評級的數據,今年4月至6月期間的經濟產出比 2019 年同期低 9.2%。
#據路透社報導,泰國允許曼谷的購物中心於週三重新開放,餐館以一半的容量營業。
#西班牙衛生部周三宣布,已為70%以上的居民接種了針對 Covid-19 的全面疫苗。
#儘管超過五分之四的員工接種了疫苗,但南加州一家醫院系統的員工今年夏天冠狀病毒感染率略有回升。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呼籲Covid-19 疫苗過剩的國家,加快向免疫接種進展緩慢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捐贈疫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周末尋樓熱 》節目逢周六早上九點,40分鐘的精彩內容,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著名地產博客 脫苦海 本期嘉賓:亞洲地產創辦人 蔡志忠 先生 【新CBD冇競爭力?共享Office冇錢賺?工商物業應該點投資?】 ——————————————————— 本...
士 林 共享 辦公室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擘劃雲林新未來
#施政總報告
昨天在議會進行第五次定期會施政報告,並針對近期施政情形向鄉親報告,現階段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縣府超前佈署,在今年寒假前發放460萬片醫療等級口罩,與師長肩並肩站在教育最前線,守護國家小樹苗。在疫情進入高峰三級警戒,針對縣內熱區開設 #快篩站,並為了防堵任何移動風險,在高鐵、火車站設置,就是希望透過快篩站篩檢,盡早阻斷傳播鏈。在疫情持續延燒下,縣府也輔導各企業做好疫情預防措施,在經濟生活受到影響下,我們更在5/24率先推出 #雲林縣紓困8大措施,藉此降低各行各業的重大損失。
為了減少民眾外出增加染疫風險,率先全國首創運用 #雲林良品 電商平台,推出 #防疫蔬果箱,讓民眾免出門在家輕鬆購物;若非必要須外出採買民生物品,我們也在傳統市場,運用 #智慧科技 進行 #人流分析偵測,分析現場擁擠狀況,減少群聚感染風險。更有鑑於新冠肺炎引發的「#快樂缺氧」,縣府全國首創準備200隻 #雲林D+安心血氧量測手錶,提供居家隔離者配戴,避免錯失黃金救援時間。
隨著疫苗陸續分配到地方,我們在全縣20鄉鎮市設立快打站,讓鄉親能夠就近接種,盡早透過疫苗施打達到全體免疫;在這場抗疫戰爭,感謝來自善心人士及企業所捐贈的 #新冠肺炎專案善款,不只補充我們醫療量能外,我們也善用款項擬定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副作用之住院及生活救助,及慰助因協助防疫工作而染疫之第一線防疫人員,透過慰助方案鼓勵並消除鄉親施打疑慮。
這一年多來我們持續抗疫情,但睽違34年的 #全中運,在今年重返雲林盛大辦理,雲林代表隊破去年成績,拿下22金23銀26銅,特別是我們麥寮高中楊睿萱,400公尺跨欄打破29年大會紀錄;斗六高中張騰仁跳高也打破18年的大會紀錄,不只孩子們在成績上表現亮眼,這場全中運,也讓全台看見雲林。
除了全中運的亮眼表現,今年的排球甲級聯賽以及全國小學籃球錦標賽,雲林代表隊皆表現出色,我們對於體育項目相當重視,縣府更積極推動體育三級銜接,甚至到四級銜接的部分,就是為了留住體育人才;同時積極爭取海上運動,「#雲林國際風箏衝浪學校」在去年12月獲國際風箏衝浪組織IKO認證通過,成為全台唯一經IKO認證通過的據點,甚至連教練資格、環境與設備及保險等,都是經過國際風箏衝浪組織認證,更打造為雲林另一觀光亮點。
隨著疫苗開打,近期疫情趨緩,微解封有譜,有望帶動觀光,說到旅遊,雲林去年 #觀光首度破千萬 人次,今年1至4月再傳捷報,觀光人次來到668萬,不僅躍居六都外第一,首度超越六都-台南市。雲林縣不再只是農業大縣,更是觀光大縣,透過縣府與地方的努力,斗六市及口湖鄉獲選交通部觀光局的台灣經典小鎮3.0外,輔導商圈也紛紛展現成效,在經濟部2020特色商圈評選,虎尾鎮魅力商圈獲選魅力特色獎第一名、西螺延平老街商圈獲選發掘潛力獎第三名。
縣府在去年底向 #文化部 提出的 #雲林歷史再造現場2.0 ,針對「#北港糖廠」、「#虎尾建國眷村」、「虎尾央廣」及「雲林縣治-斗六舊城」4案活化計畫,其中提報三案獲文化部補助,透過經費的挹注為地方帶來繁榮發展,待疫情解封後,觀光量能將再創新高!
當然,施政報告不只這些,在 #環境保護 #濁水溪揚塵防制 顯見改善效果,109年揚塵日降至僅9日,比106年減少50日;在 #公共工程,我上任以來想盡辦法,努力要打通在921後斷了20年的草嶺149甲線,預計今年9月將完工通行,除了重振古坑草嶺觀光,更還給受災戶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而這項工程,也獲得 #109年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 #優等,暨 #新虎尾溪橋樑工程首獲金安獎優等 後,第二年獲勞動部金安獎好成績。另外,雲林雖然危橋數是全台最多,但在縣府團隊努力下,現在是修橋效率全台第一!在全國工程評比部分,「#平和滯洪池工程併辦土石標售」獲得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水利類佳作。
在 #教育方面,不能苦到孩子,縣府爭取「班班有冷氣,學習更給力」外,營養午餐提升到『#全國平均金額』 以上,讓全縣國中小學生營養升級不打折,同時跟台北市政府團隊合作,利用智慧科技方面的成熟技術共享資源、縮短城鄉差距、打造智慧城市;另外在預防子宮頸癌方面,縣府獨步全台加碼讓縣內國一女學生都能免費施打9價HPV疫苗。
縣府也非常重視 #社會福利政策,積極整修斗六市衛生所,設立長照服務大樓外;上任至今更增加84處長青食堂據點,全縣總共有150處提供長者用餐地,另外今年將加碼「#重陽敬老禮金」,除門檻修訂為65歲外,並特別加碼90歲以上長者及百歲人瑞禮金;針對高齡者、身障者及公寓大廈使用的電梯,今年七月起實施免加徵房屋稅;還有率先全國唯一由縣府及公所全額補助,針對低收、中低收入戶火化費用及納骨塔費用全免。
針對地方創生業務,我上任後隨即推動,不只領先全國各縣市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積極輔導與協助縣內20鄉(鎮、市)申請地方創生提案計畫,至今已有7個通過地方創生的鄉鎮,為全國地方創生案通過最多縣市;也積極輔導在地藝術家、業者發展文創產業,讓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再活化、強化,我們更成立雲林創意設計中心(YCDC),將雲林豐富的工藝、文化能量,在地文化特色的魅力帶向國際。
雲林是 #農業首都,我們一直都與農民朋友站在同一陣線!不論年初受疫情、氣候或中國大陸停止進口台灣鳳梨影響,衝擊農產品滯銷,縣府積極找尋國、內外市場管道,與網路直播主合作銷售,啟動一系列行銷消化產量,並整合產官學力量,建構未來農業發展策略,不打口水戰,用行動協助農民;雲林除了生產農作物,還是全國最大的養豬縣市,所以面對含瘦肉精的豬肉「萊」勢洶洶,我們沒有妥協空間,從飼養到屠宰,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確保雲林縣出產的每一塊豬肉都是安全的,所以去年9月結合縣內源頭端的飼料廠、畜牧場,到後端的肉品廠、餐廳業者,組成「零瘦肉精聯盟」並推動「零瘦肉精牧場」標章及「零瘦肉精商店」標章,讓消費者安心享用雲林優質豬肉。
縣民有感的政策,還有 #稅務便民服務措施 #草嶺遠距視訊服務 #低收入戶房屋稅主動續免等;今年5月再加碼 #生育津貼,並規劃以「結婚」、「生育」及「教養」三大面向,推動雲林「幸福成家三部曲」。在 #守護縣民安全,持續推動 #住警器安裝率,從107全國最低17%,至6月達67.86%,目前獨居長輩、低收及中低收入戶裝設率更達100%、身心障礙者住家的裝設率達93.4%。
今年是雲林上場的第三年,我們將以一心、二軸、三業(葉)、四力、五大目標及六大價值,奠定雲林未來十年的願景工程基礎,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擘劃2030雲林願景!雲林不一樣了,讓雲林不在只是農業大縣,而是農工商並進、觀光大縣,更是將邁向智慧、宜居城市。
詳閱全文:https://reurl.cc/W38ydx
0705 縣長施政報告(1)
https://reurl.cc/eEVaWR
0705 縣長施政報告(2)
https://reurl.cc/mLkX0Y
0705 縣長施政報告(3)
https://reurl.cc/NrNDbn
0705 縣長施政報告(4)
https://reurl.cc/ZGlM4A
0705 縣長施政報告(5)
https://reurl.cc/83b7Eb
士 林 共享 辦公室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芒果佬總算肯公開痛批蔡英文對港人「口蜜腹劍」。
食港人人血饅頭的燒山+喪寶+沈某人,食屎啦!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毓民橫議》台灣「聲援港人」竟成口蜜腹劍
2021-06-16 07:00:00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毓民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曾幾何時與大陸咫尺之遙的香港,是中國人逃避惡政治的一塊乾淨土,如今卻因「黨國體制,極權統治」取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暴政肆虐,萬馬齊喑,乃出現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第二次移民潮。高舉民主人權大纛的西方國家言行一致,紛紛中門大開,歡迎港人避秦;一水之隔的台灣寶島,民進黨政府口蜜腹劍,過去兩年來曾不斷對面臨困境的「香港地區」居民表示伸出援手,實相卻是為港人申請居留定居設置重重路障。
在國安惡法在香港出台之後一個半月,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依據《港澳關係條例》(第十一條第二項及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之《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版本正式頒布施行。修正上述《辦法》旨在反滲透:第二十二條第一項「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許可」,其中第十款是「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之後,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必須在申報書「據實申報」,再經移民署聯同陸委會、國安局、調查局等政府機關「聯審」批准,才予許可居留定居。
去年底香港情勢惡化,行政院陸委會曾表示「將跨部會朝三方向放寬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的制度及法規」。異哉,所謂「放寬」,原來與「收緊」同義!
「共匪謀我之心未死」,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五日頒布之《反滲透法》就是為了「防範境外敵對勢力之滲透干預,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香港已經淪為「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豈可不防?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講一套做一套」,台港的「鐵粉」還是會以「國家安全」為其緩頰。不過,那些志切「投奔自由」及正在苦等居留定居許可審批結果的香港人,便會感到十分焦慮了。
二、
日前香港媒體報導,台灣駐港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中的《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六月一日有新修正版本,除必須「確實申報是否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另新增第三項:「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
陸委會回覆媒體查詢時指出,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移民署這項有關「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必須「確實申報」的新規定語焉不詳,而且並非「事實陳述」。
在這裡,我要稍為說明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及效忠」的事實背景 :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香港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二0一六年十月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多名反對派議員因修改誓詞內容及在宣誓期間的言語和行為遭到質疑,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同年十一月七日通過的對《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說明宣誓是出任《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列公職的法定條件和必經程序,並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解釋」也明確宣誓人如作虚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高等法院於是根據「人大釋法」,褫奪六名立法會議員資格。
除《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涵蓋的五類公職人員外,二〇二〇年七月頒布施行的《港區國安法》第六條也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行政區政府據此制定《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提交立法會首讀和二讀,並於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翌(廿一)日刊憲公布,正式生效。特首林鄭月娥在法例通過後說:「明確規定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對特區公職人員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也是參選或出任該公職人士的根本義務和責任。條例為公職人員的宣誓首次訂立非常明確的法定標准,為維護『愛國者治港』原則踏出重要一步。」
於是,「區議員就職必須作出宣誓的規定,明確宣誓要求,統一監誓人的安排,完善處理違反誓言情況的機制,以及就相關情況在公共選舉中加入參選限制。」在此之前,區議會作為諮詢機構,議員就職不須宣誓「擁護及效忠」。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控制全港十八個區議會的其中十七個,在惡法卵翼底下,特區專權政府「輸打贏要」,除在「新選舉法」取消區議會推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一百一十七個席位,及立法會功能組別「區議會二」五個席位,更要通過宣誓「擁護及效忠」,把部分本土派年輕議員掃地出門。
至於政府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今年一月十五日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已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通告,公布為二〇二〇年七月一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訂立簽署聲明或宣誓的要求。聲明或誓言的內容是:「我謹此聲明,本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移民署在《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新增必須確實申報「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的規定,顯然是「因應」港府最近對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的要求,但為什麼把「效忠特區」變成「效忠政府」?申請居留定居的港人如曾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是不是可以填「否」?抑或在移民署眼中「效忠特區」等於「效忠政府」?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特別註明: 「如未據實填寫,應自負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責任」,然而,移民署在申報書上的「效忠港澳政府」的指涉不就正是「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嗎?
三、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北京「全國人大」全票通過《港區國安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隨即發布新聞稿指出:「北京背棄對港承諾,香港的核心價值漸失,國際地位也受到衝擊,台灣依『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所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明天(七月一日)正式營運,提供港人來台就學、就業、投資創業、移民定居等專案諮詢與協處服務。」陸委會又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為台港共享的普世價值,台灣朝野均非常關注及支持香港人民的民主訴求,政府也持續密切關注香港的情勢發展,並提供國人及港人必要的協助。在兼顧國家安全前提下,依據既有法律規範及公私協力的方式,務實處理港人的人道援助及關懷事宜。」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根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台灣當局將香港定位為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而上述條例第十八條清楚規定:「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如今卻是,《港澳關係條例》仍在,但不再把香港視為「特別區域」,「十八條」當然也就「備而不用」了!
令人感慨的是,台港兩地同樣面對中共的打壓,前者倘若朝野一心,尚可抗衡一時,後者卻是肉隨砧板上,任由宰割;二者「地異心同,精神一貫」,互相奧援,本是應有之義,奈何政治是「勢傾則絕,利窮則散」的權力遊戲,形勢比人強,真的是沒有什麼是非可言!
作者簡介
黃毓民,1951年出生於香港。以新聞傳播及新聞教育工作為終身志業,歷任報社採訪主任、編輯、主筆、社長及各大報社專欄作者;八十年代初曾任《美洲中國時報》港聞版編輯;九十年代中創辦《癲狗日報》、《癲狗周刊》及《癲狗馬經》。八十年代中曾任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九十年代末,投身資訊科技領域,建立互聯網內容供應平台Hong Kong Cyber,二千年在創業版上市。
黃毓民亦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歷任各大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以評論尖銳、敢言著稱,深受歡迎。
二〇〇六年開始從政,是「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曾任兩屆立法會議員,八年議會生涯,堅持「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的政治理念,不畏權貴,批判中共及港共政權,政治抗爭形象深入人心。
二〇一七年四月宣告退出政壇,回歸文化傳訊及教育工作,現任普羅政治學苑主席、網台MyRadio創辦人及《癲狗日報》電子版社長。
http://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106160630018875&fbclid=IwAR3cLy-kTUIfwaZp4cjA3go47AsiUBUmZ5xOHfCpAyyuTHk1oUm-7zQiwO4#202106160630018875
士 林 共享 辦公室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周末尋樓熱 》節目逢周六早上九點,40分鐘的精彩內容,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著名地產博客 脫苦海
本期嘉賓:亞洲地產創辦人 蔡志忠 先生
【新CBD冇競爭力?共享Office冇錢賺?工商物業應該點投資?】
———————————————————
本期內容:
#專家暢談
投資工商物業要考慮的因素通常會多過投資住宅樓,要結合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等各方面考量。新CBD計劃的提出,是否會將香港的經濟中心轉移?共享辦公室等新興產業是否會有經濟效應?
#區區尋樓 29:35
處處有寶藏,區區有商機,剖析香港本地有哪些值得投資的樓盤
本期主題:半山篇
#梁隼有計 36:25
地產博客梁隼每周一個買樓小貼士
本期主題:麗港城
———————————————————
相關閱讀:
脫苦海《智取筍盤 – 68個樓市大勢關鍵詞》
實體書http://bit.ly/2NSZ8iQ
google電子書及試讀http://bit.ly/2FoYT9m
梁準《買樓有計》
實體書購買http://bit.ly/2Y34YC0
電子書及試讀http://bit.ly/2IuGiMs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KD659IZb4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