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壽司🍣🍣🍣
跟前一天晚上吃到的鹿羣日本料理在差不多的位置,
都是在新生北路一段跟南京東路的交口這邊,
兩間店分別位在新生北路的兩側邊。
話說這個附近的日本料理店真的很多,
隨便在google的地圖上一查,就出現有好幾十間,
真的是讓人既羨慕又忌妒,
能夠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地方生存下去,
只能說野壽司真的不簡單,
或是說台北的壽司店很多都很不簡單。
補充一下野壽司的歷史,
野壽司是日本逸喜優的海外分店,
店主也是日本東西逸喜優的老闆兼店主兼師傅 荻原龍也師傅,
從網路上的資料來看野壽司應該是在2005年左右開業,
不過這也是網路上看來的資訊,不保證正確,
歷經四位板前長,
第一代板前長 藤永大介師傅,
目前在日本開業,
第二代板前長 野村裕二師傅,
目前是野村壽司(米其林一星)的板前長,
第三代板前長 橋本和弘師傅,
目前任職於台北的「壽司芳」,
第四代板前長 佐藤隆治師傅,
目前是野壽司的板前長。
野壽司的歷史不查還不會怎麼樣,一查突然覺得...
有一種查到萬神殿的感覺,並不是要神話野壽司的意思,
而是原來野壽司是一間這麼有歷史的壽司店。
也因為板前長換過不少人,
所以還是以這一次的板前長 佐藤師傅來替代這一次的野壽司吧。
佐藤師傅的魚料應該大多是有熟成過的,
所以味道都會比較重一些,魚味也會比較足,
如果平常沒有接受過比較強烈味道的刺激,
可能不會這麼習慣佐藤師傅的風格,
更不要說醋飯的味道也偏重。
或許這樣的味道會更接近日本江戶前握壽司的感覺,
而且壽司羊也覺得滿喜歡的,
至少在台北,這樣1000元的無菜單料理,
已經是很難找到競爭的對手了,
但是也很難保證會有多少人會喜歡這種味道。
因為去台北吃壽司散心也不是第一次了,
佐藤師傅的調味相對是味道比較重的,
或許也可以說是味道最重的了。
台北很多無菜單日本料理的調味都是比較輕柔,
撒上一些檸檬皮,一些酸桔的皮,再擠上檸檬汁等等,
比較像是春天或是夏天的年輕味道,
如果要說佐藤師傅的調味,會給人有一種冬天的厚重感,
這不是種貶意,而是純粹味道走向的不同。
去之前可能要先有心理準備,
這樣比較極端的味道通常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很難會有一種中庸的感覺。
店名:野壽司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2巷27號1樓
電話:02 2581 7577
營業時間:12:00~14:30 / 18:00~23:00(週日公休)
圖文好讀版:https://lintzuyang79.pixnet.net/blog/post/352877573
#台北 #壽司羊 #美食 #日式料理 #日本料理 #好吃 #握壽司 #無菜單料理 #板前料理 #美味 #商業午餐 #午間套餐 #野壽司 #黑鮪魚 #紫海膽 #紅甘 #鮭魚卵 #干瓢卷 #有故事的老店 #第四代板前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介紹 訪問編輯:王育涵 內容簡介: 其他地方比不上的江戶美食,美味歷史的真心款待。 蒲燒鰻魚的十種香穿過鼻子, 讓閻羅王在六道的叉路口徘徊。 天婦羅的滋味讓苦行僧無法斷食。 吉野的櫻花再美也比不上肚子...
壽司的歷史 在 沙米旅日手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atreon文章︳不做失禮的旅人﹗來學學日本人簡單的餐桌文化-壽司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882831 (最底有節錄內容)
早前已跟大家說過,我會開Pateron寫一些深度的文章,第一篇就是大家喜歡的壽司﹗文內我介紹了壽司的歷史,也會有關於吃壽司的禮儀哦﹗
在Pateron內,我會多寫一點文化的東西,也會有餐廳介紹,好讓大家可以筆記我介紹過的餐廳、咖啡店等等地方,也有其他國家的旅遊文章。希望喜歡看美食和深度文章的朋友都會加入,因為這種文章寫一篇花的時間真的很多。‼️8月份優惠訂閱是USD4/月‼️(是$31港幣或118台幣)。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吧﹗因為臉書現在不好經營呢﹗很多文化題材出版社又沒有興趣出版﹗同時我也會放一些免費文章,沒有決定或者想先看看的,可以followe我的Pateron哦﹗
我暫時未開通其他的訂閱項目,很快應該會開通「鳥取旅遊指南」,把我之前去過鳥取的地方一次上載,大家可以選擇你想去的地方,或者整篇copy到你的筆記本,因為實體書的成本很高,所以出此下策吧﹗
//壽司本來其不是日本的東西,老實說日本有許多飲食文化,都是從外地傳入,中國當然特別多,因為古時兩國有頻繁的交往。據說壽司是在2000多-3000年前從東南亞一帶開始形成,那時東南亞流行發酵食品,因為加入乳酸菌發酵的食物可以保存得比較久,當時也只會用在魚片上,因為米飯碰上乳酸菌後會變成粥的狀態,大多都會棄掉。滋賀縣有種「鯽魚熟壽司(日文:鮒鮨funazushi)」便跟這種發酵方法做出來的食物很相似。//
壽司的歷史 在 Yuz draw cooking 動物繪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插畫案
四月執行這個美國廚師的案子,主要是幫客戶Melissa繪製她的社群分享平台Cooking Beautiful Lee網站插圖。
這個有趣的專案製作了一系列的插圖,介紹了亞洲菜小歷史,例如:
泡菜相關料理的歷史、各式餃子演進的歷史、韓式雜醬麵的歷史、豆皮壽司的歷史...等。
這有趣的專案,過程畫了超多不同的亞洲食物,一路看這些菜色的歷史,發現菜傳來傳去到了一個地區又會混出一道當地人喜歡的口味,成為一道新菜色!
繪製的時候,發現很多菜其實就是A+B創造出來的,像是Spicy Pork Kimchi Tacos,就是一道泡菜豬+墨西哥夾餅的一道創意菜。
從這些創意菜色啟發,Melissa也創了一些獨特的菜色,融合這些大家熟悉的食材。有些菜真的是突發奇想,例如,她竟然嘗試將布朗尼跟炸天婦羅的構想綜合在一起,做炸布朗尼。
這一系列食譜規劃了很多這種很意想不到的料理,繪製中真的很想吃吃看味道🤣 (會突破我的味覺宇宙嗎?)
🥘———————————-🥘
Cooking Beautiful Lee是一個學習食譜之餘又能長知識的平台,有興趣可以追蹤她喔。
🍱Melissa的Cooking Beautiful Lee:
https://linktr.ee/CookingBeautifulLee
#cookingbeautifullee
#yuzdrawcooking
#插畫作品
#食物插畫
壽司的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介紹
訪問編輯:王育涵
內容簡介:
其他地方比不上的江戶美食,美味歷史的真心款待。
蒲燒鰻魚的十種香穿過鼻子,
讓閻羅王在六道的叉路口徘徊。
天婦羅的滋味讓苦行僧無法斷食。
吉野的櫻花再美也比不上肚子空空時的一串菖蒲糰子。
楊貴妃和小野小町等絕世美女,
遠遠不如飢腸轆轆時的夜鷹蕎麥麵。
正所謂「賞花不如吃糰子,俊男美女輸美食」……
江戶,我要開動囉!
「江戶美食四大天王」: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從江戶時代培育至今的美味故事──
蕎麥麵以瀟灑的形象與清爽的滋味,奪下最符合江戶人口味的王座;
鰻魚以類似情人節與巧克力的成功行銷,創下了鰻魚日的風潮;
天婦羅藉由免費白蘿蔔泥的助攻,化開油膩的藩籬直攻味蕾;
壽司則以店家數最多的優勢,維持聲勢不墜;
本書以四大美食的商業活動為中心,回溯其發展,探討四大美食出現的時間與成為江戶美食的歷程。
【以下關於江戶四大美食的說明,您知道哪幾項是錯的嗎?】
.蕎麥麵、蒲燒鰻魚、天婦羅與壽司都源自攤販。
.早期的蕎麥麵醬汁是味噌口味。
.江戶前特產在江戶時代是以鰻魚為代表。
.蒲燒鰻魚店原本沒賣鰻魚雜湯。
.蒲燒鰻魚一開始就是以鰻魚蓋飯聲名大噪。
.天婦羅攤提供白蘿蔔泥是因為江戶人不喜歡太油膩的食物。
.特別的天婦羅叫做「金婦羅」。
.握壽司原本不佐薑片。
.散壽司比握壽司高級。
.四大美食中以壽司的歷史最悠久。
正確答案就留待閱讀本書時尋找吧!
江戶是東京的古稱,經過德川幕府大力整建之後,在十八世紀,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人,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可與同時代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匹敵。
江戶時代因外食需求激增,誕生了獨特的江戶屋台(路邊攤)文化。江戶街頭林立各類小吃攤,每個攤子都生意興隆,而其中又以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這四種料理特別受到歡迎。因此本書所要探索的四大美食: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共同點便是「都由路邊攤起家」。我們將追蹤這四大美食在兩百年前的江戶是如何崛起並持續一路發光發熱,以及為何直到今日都仍是日本國內外美食排行榜的前段班。
這四種料理雖然更早之前就有人食用,但至今仍受歡迎的料理方式卻是定型於江戶時代,所以有人說:「想要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起源,必得從江戶時代看起。」
我們將跟著本書一起穿越時空,回到江戶時代,從歷史、文化著眼,搭配大量圖畫與詩歌,在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中,見證江戶人熱愛美食、追求美食的極致,深刻感受江戶美食四大天王的魅力。
作者簡介:飯野亮一
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畢業、明治大學文學部史學地理學科畢業,飲食文化史研究專家,著有《壽司、天婦羅、蕎麥麵、鰻魚飯: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壽司的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壽司物語:內行人才知道的壽司美味與文化」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潘彥捷
內容簡介:
蘊含文化故事與美味關鍵的壽司知識大全
讓你學會品嚐壽司的極致美味
要怎麼吃才能嘗到壽司的醍醐味?
魚要怎麼切?哪些部位適合做什麼壽司?
怎樣的海苔才是頂級的上品?
吃壽司應該配什麼茶?
哪裡產的山葵才是上品,不僅夠嗆,
又具備濃厚的高雅甘甜,散發獨特香氣?
壽司的浮世繪述說著什麼故事?
俳句詩人如何描寫壽司?
稻荷壽司跟狐仙有關?
古時候還有水上壽司攤販?
看了這本書,才算真正會吃壽司!
壽司,人人會吃,但怎麼吃,才能達到最和諧的美味?
宮尾重男說:
坐到「付台」前,從置於台上的握壽司中,
用兩根手指拿起靠近自己的這一個,
若尺寸較大,就再輕輕添上中指。
以這樣的感覺拿好壽司向左傾,
讓魚料的一側稍微蘸上備好的醬油。
米飯儘量不要碰到醬油……
然後,讓舌頭第一時間同時品嚐到魚料的甘甜與米飯的美味,
才能品嚐壽司的醍醐味。
單單〈壽司的吃法〉,作者就花了大篇幅仔細描述,
並介紹壽司的歷史,捏製壽司的訣竅與知識,
包括相關食材、捏製手法、營養價值、各地的魚肉等等。
他更帶領讀者一一細看浮世繪中的壽司世界,
從壽司師傅的手勢、擺盤、招牌,到客人的穿著等等,都蘊藏著有趣的故事。
不僅賣壽司的人與買壽司的人都有故事,
連壽司師傅的性情都列入他探討的內容中,
最後甚至聊到跟壽司有關的怪談……
在他的筆下,壽司極簡而純粹,卻具有讓人鑽研一生的深度,
舉凡與壽司有關的一切,都在本書中。
作者簡介:宮尾重男(宮尾しげを)
一九○二(明治三十五)年出生於東京淺草。江戶風俗研究家。曾任日本近世文學會委員、日本風俗史學會理事、日本浮世繪協會理事、文化廳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專門委員、國立劇場專門委員等。著作有《文樂人偶圖譜》(文楽人形図譜)、《江戶庶民街藝風俗誌》(江戸庶民街芸風俗誌)、《東京過往》(東京そのむかし)、《東京今昔》(東京 昔と今)、《江戶笑話集》(江戸小咄集)、《江戶川柳鑑賞指南》(江戸川柳の味わい方)、《日本戲畫》(日本の戯画)、《日本鄉土表演藝術》(日本の民俗芸能)、《鄉土玩具》(郷土玩具はなし)、《彩色中國商牌圖譜》(彩色中国看板図譜)等。一九八二(昭和五十七)年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