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新聞] 共軍軍演打持續戰外交部:懸崖勒馬、後-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何志偉全英文質詢!外交部長吳釗燮1秒霸氣神切換網讚翻 的評價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EP174] 明天給我答覆ft.吳釗燮本集節目由 ... 的評價
- 關於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現任外交部長、歷任部長、外交部發言人在PTT、社群 的評價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美衛福部長來訪的回顧與短評】
又是新聞數目發爐的一週,尤其台灣外交單位應該超忙的。我們來整理一下近期大事,同時加上一些簡短評論。
1、美國衛福部長阿札爾Azar來訪,他搭乘美國空軍行政專機前來,同一時間還有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來訪,專程來弔念李前總統。
回顧一下Azar一行人的訪問:他除了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內閣官員來訪之外,他們在台灣的CDC簽署備忘錄,而且是部長對部長、在台大發表演說、弔念李前總統、參觀口罩工廠等等。
這裡幫大家畫重點(很多人畫錯重點):Azar一再強調他是代表川普總統而來,強調中國在國際上不斷打壓台灣,幾乎每個公開場合都要強調這些點,這都是和美國政府內閣官員近期發言的論調是一致的。同時他也有提到李登輝前總統推動台灣民主的貢獻。這些發言都與美國國務院近期的發言相符合。後續的新聞稿也特別再強調台灣在全球公共衛生事務上應該要有發言權,也特別講說台灣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應該受到表彰等等。
部長對部長的備忘錄簽署這個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重點在於Azar於訪問中談到的此行目的之一:「建立美國國內戰略物資供應鏈,台灣企業將扮演要角」。醫療物資的生產,台灣已經證明了自己打世界盃的實力,那麼接下來參與到這樣子供應鏈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 中央社專訪Azar:https://pse.is/UP4CZ
➤ 中央社新聞:https://pse.is/V2TLE
2、同一時間,台灣的在野黨們可說是荒腔走版。
在外交特使來之前,許多人們大力質疑外交使節怎麼可以不隔離14天,同時質疑我們的外交部怎麼可以講說他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訪問使節。事實上,外交特使本來就會有禮遇,而且「層級最高」這是美國AIT新聞稿講的,因此幾乎所有國際媒體都是這樣子講,然後也都會提到中國非常生氣。看來,我們的在野黨對於台灣的外交進展也是相當生氣。
這邊可以注意一點,幾年前國際媒體講說「中國會生氣」那個語氣比較偏向「我們還是不要惹中國不開心比較好吧」,但現在的語氣已經偏向「中國就是玻璃心,什麼都要氣」。不過我們還是希望國際媒體不需要這麼在乎中國,他們真的什麼都要氣啊!而且國台辦和外交部出來講的話內容都一樣(大家應該都可以幫忙寫聲明了),只是排列組合的問題而已。
3、台灣有許多人對於Azar的發音口誤感到如獲至寶,政客們和媒體們拚命炒作了兩天,甚至Azar本人還需要特別出來回應說只是發音錯誤。其實,在AIT公布的新聞稿、以及Azar本人的談話當中,所有談到蔡總統的地方都是對的,這就是一個小失誤而已。反對黨們可以把這樣的事情炒作到連法新社這樣的國際通訊社都報導,實在是台灣之光(?)。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Nicola Smith也在推特上表示:「在台美高層會談及共機繞台之際,國民黨想從一個發音錯誤事件來製造醜聞,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形象。」(https://pse.is/UDD2X)
然後,強調自己親美的政黨,除了特別剪輯口誤影片上傳之外,還特別用英文推特去描述「美國沒帶來疫苗、陳時中生氣」,看了只覺得滿滿問號。
應該是美方派來特使談合作,國民黨感到很生氣吧?
其實,如果在美國待過就知道,Tsai這個姓氏,美國人通常不是念「泰」就是念「賽」,音標上去把/Ts-eye/不小心看成/ts-ee/就會打結了。說真的,念錯名字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美國各式各樣發音的姓名都有,台灣又有幾個人念對Azar這個姓氏呢?
4、特別提醒大家,現在美國官方已經不再稱呼習近平為「President」。
原因是,人家不是的東西,不要亂叫。更多詳細的說明大家可以參考 菜市場政治學 這篇〈不要稱呼習近平「主席」(President)〉(https://pse.is/U9M9L)的說明。請正確地稱呼他:習總書記 Secretary General Xi,不是President Xi。
5、在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內,中共解放軍可沒閒著,派出軍機再來度來繞。同一時間大舉索逮捕香港蘋果日報總部人員,以及社會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周庭。毫不意外的是,台灣有許多統媒和中國人政客,譴責的對象是台灣自己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中共會打來、美國會見死不救。一直以來,怪罪自己人、唱衰台灣國防,是這群人慣性的主張。
關於這點,請見我們先前的分析:〈重磅打臉:台灣孤立無援?〉
➤ FB版:https://pse.is/V2YDQ
➤ 網頁版: https://pse.is/UXSS4
在美國方面,國務卿蓬佩奧也回應了中共的玻璃。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Azar部長去台灣訪問的目的很清楚:和台灣合作共同調查武漢病毒,了解台灣如何成功地防止疫情爆發。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派衛福部長出去訪問,會被視為一個威脅。」(白話:我派部長出訪,你派戰機過來亂,是在?)
6、川普總統接受保守派媒體訪問時,被問說會不會在年底前訪問台灣,他回答說不會。
我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是陷阱。
十一月就要選舉了,這個時候川普當然不可能出國訪問;再說,現在全球疫情仍然大爆發當中,本來就會將所有外交行程頻率降到最低。
當然,因為這個非常時期,我們的確很可能會錯過一些高層的互訪機會。很可惜但也沒關係,如果台灣對外關係可以持續穩健前進,那也不急於一時。
7、看完忙碌的外交活動之後,我們要再重複一次先前大概講過一百遍的事情:台美關係正在一步步地「正常化」。我們很希望像這類部長級的訪問、公開會面,都可以常態化,不要再講什麼國會立法沒有用這種話。
《台灣旅行法》生效後已有不少高階官員陸續訪台,而近幾年的國防授權法中也可見到《台灣旅行法》為之後雙方高階官員的互訪建立了正式的法律依據,國會立法是可以提供行政部門更多做事情的準則以及後盾的。
因此,台美雙方之間的各種合作當然是愈多愈好,畢竟沒有人會嫌朋友合作太多,也沒有人會嫌自己的敵人太少太安全,會嫌棄的真不知道存何居心。也因此,如果觀察「等邊三角形理論」、台灣不要挑釁中國、要與中國和美國維持「等距」的這類說法,不難發現這些所謂中間路線背後暗藏的意思是希望台灣能夠遠美親中,而使用這類話術的人通常都對中國越來越有侵略性的行為和兩岸軍力失衡的困境視而不見。(參考閱讀:【美中等距思想的謬誤】https://pse.is/USVN4)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美衛福部長來訪的回顧與短評】
又是新聞數目發爐的一週,尤其台灣外交單位應該超忙的。我們來整理一下近期大事,同時加上一些簡短評論。
1、美國衛福部長阿札爾Azar來訪,他搭乘美國空軍行政專機前來,同一時間還有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來訪,專程來弔念李前總統。
回顧一下Azar一行人的訪問:他除了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內閣官員來訪之外,他們在台灣的CDC簽署備忘錄,而且是部長對部長、在台大發表演說、弔念李前總統、參觀口罩工廠等等。
這裡幫大家畫重點(很多人畫錯重點):Azar一再強調他是代表川普總統而來,強調中國在國際上不斷打壓台灣,幾乎每個公開場合都要強調這些點,這都是和美國政府內閣官員近期發言的論調是一致的。同時他也有提到李登輝前總統推動台灣民主的貢獻。這些發言都與美國國務院近期的發言相符合。後續的新聞稿也特別再強調台灣在全球公共衛生事務上應該要有發言權,也特別講說台灣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應該受到表彰等等。
部長對部長的備忘錄簽署這個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重點在於Azar於訪問中談到的此行目的之一:「建立美國國內戰略物資供應鏈,台灣企業將扮演要角」。醫療物資的生產,台灣已經證明了自己打世界盃的實力,那麼接下來參與到這樣子供應鏈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 中央社專訪Azar:https://pse.is/UP4CZ
➤ 中央社新聞:https://pse.is/V2TLE
2、同一時間,台灣的在野黨們可說是荒腔走版。
在外交特使來之前,許多人們大力質疑外交使節怎麼可以不隔離14天,同時質疑我們的外交部怎麼可以講說他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訪問使節。事實上,外交特使本來就會有禮遇,而且「層級最高」這是美國AIT新聞稿講的,因此幾乎所有國際媒體都是這樣子講,然後也都會提到中國非常生氣。看來,我們的在野黨對於台灣的外交進展也是相當生氣。
這邊可以注意一點,幾年前國際媒體講說「中國會生氣」那個語氣比較偏向「我們還是不要惹中國不開心比較好吧」,但現在的語氣已經偏向「中國就是玻璃心,什麼都要氣」。不過我們還是希望國際媒體不需要這麼在乎中國,他們真的什麼都要氣啊!而且國台辦和外交部出來講的話內容都一樣(大家應該都可以幫忙寫聲明了),只是排列組合的問題而已。
3、台灣有許多人對於Azar的發音口誤感到如獲至寶,政客們和媒體們拚命炒作了兩天,甚至Azar本人還需要特別出來回應說只是發音錯誤。其實,在AIT公布的新聞稿、以及Azar本人的談話當中,所有談到蔡總統的地方都是對的,這就是一個小失誤而已。反對黨們可以把這樣的事情炒作到連法新社這樣的國際通訊社都報導,實在是台灣之光(?)。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Nicola Smith也在推特上表示:「在台美高層會談及共機繞台之際,國民黨想從一個發音錯誤事件來製造醜聞,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形象。」(https://pse.is/UDD2X)
然後,強調自己親美的政黨,除了特別剪輯口誤影片上傳之外,還特別用英文推特去描述「美國沒帶來疫苗、陳時中生氣」,看了只覺得滿滿問號。
應該是美方派來特使談合作,國民黨感到很生氣吧?
其實,如果在美國待過就知道,Tsai這個姓氏,美國人通常不是念「泰」就是念「賽」,音標上去把/Ts-eye/不小心看成/ts-ee/就會打結了。說真的,念錯名字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美國各式各樣發音的姓名都有,台灣又有幾個人念對Azar這個姓氏呢?
4、特別提醒大家,現在美國官方已經不再稱呼習近平為「President」。
原因是,人家不是的東西,不要亂叫。更多詳細的說明大家可以參考 菜市場政治學 這篇〈不要稱呼習近平「主席」(President)〉(https://pse.is/U9M9L)的說明。請正確地稱呼他:習總書記 Secretary General Xi,不是President Xi。
5、在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內,中共解放軍可沒閒著,派出軍機再來度來繞。同一時間大舉索逮捕香港蘋果日報總部人員,以及社會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周庭。毫不意外的是,台灣有許多統媒和中國人政客,譴責的對象是台灣自己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中共會打來、美國會見死不救。一直以來,怪罪自己人、唱衰台灣國防,是這群人慣性的主張。
關於這點,請見我們先前的分析:〈重磅打臉:台灣孤立無援?〉
➤ FB版:https://pse.is/V2YDQ
➤ 網頁版: https://pse.is/UXSS4
在美國方面,國務卿蓬佩奧也回應了中共的玻璃。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Azar部長去台灣訪問的目的很清楚:和台灣合作共同調查武漢病毒,了解台灣如何成功地防止疫情爆發。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派衛福部長出去訪問,會被視為一個威脅。」(白話:我派部長出訪,你派戰機過來亂,是在?)
6、川普總統接受保守派媒體訪問時,被問說會不會在年底前訪問台灣,他回答說不會。
我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是陷阱。
十一月就要選舉了,這個時候川普當然不可能出國訪問;再說,現在全球疫情仍然大爆發當中,本來就會將所有外交行程頻率降到最低。
當然,因為這個非常時期,我們的確很可能會錯過一些高層的互訪機會。很可惜但也沒關係,如果台灣對外關係可以持續穩健前進,那也不急於一時。
7、看完忙碌的外交活動之後,我們要再重複一次先前大概講過一百遍的事情:台美關係正在一步步地「正常化」。我們很希望像這類部長級的訪問、公開會面,都可以常態化,不要再講什麼國會立法沒有用這種話。
《台灣旅行法》生效後已有不少高階官員陸續訪台,而近幾年的國防授權法中也可見到《台灣旅行法》為之後雙方高階官員的互訪建立了正式的法律依據,國會立法是可以提供行政部門更多做事情的準則以及後盾的。
因此,台美雙方之間的各種合作當然是愈多愈好,畢竟沒有人會嫌朋友合作太多,也沒有人會嫌自己的敵人太少太安全,會嫌棄的真不知道存何居心。也因此,如果觀察「等邊三角形理論」、台灣不要挑釁中國、要與中國和美國維持「等距」的這類說法,不難發現這些所謂中間路線背後暗藏的意思是希望台灣能夠遠美親中,而使用這類話術的人通常都對中國越來越有侵略性的行為和兩岸軍力失衡的困境視而不見。(參考閱讀:【美中等距思想的謬誤】https://pse.is/USVN4)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Cbm1jKiJeA/hqdefault.jpg)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何志偉全英文質詢!外交部長吳釗燮1秒霸氣神切換網讚翻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觀看【三立即時新聞】最新訊息搶先看:http://bit.ly/36jnhEA◎按讚【三立新聞FB】重大快訊一手掌握:http://bit.ly/2JDZ7c7◎下載【三立新聞網APP】 ... ... <看更多>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EP174] 明天給我答覆ft.吳釗燮本集節目由 ... 的推薦與評價
部長 說靠腰跟林北時我整個被圈粉 . 10 mos Report ... 外交部小編在這邊回留言回得比版主認真 小編該加薪了吧 ... 想知道何欸會不會念部長名字. 11 mos Report. ... <看更多>
外交部部長名字怎麼念 在 [新聞] 共軍軍演打持續戰外交部:懸崖勒馬、後-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