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住西倫敦的朋友即將離開倫敦,在離開英國前,抓緊最後時間相約。
因為教會聚會認識的我們,原來在台灣生活時,同時期在外商藥廠待過,那年我們可能在台大馬偕醫院擦身而過,最後卻在倫敦才認識彼此。人與人之間的際遇是如此奇妙。
她從外商藥廠業務,到PM,再跳到另外一個國際外商藥廠,曾經在某個人生節點交錯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遭遇,一年半前她有了外派英國的機會,外商公司福利清晰明確,依造家庭人口數給家庭津貼,房屋津貼,交通津貼,配偶的保險,孩子的私校費用。這些在台灣沒想到的高額費用,來英國前公司都安頓好了,讓一家人無後顧之憂,另一半也為了孩子的教育以及一家人未來的生活發展全力支持,來到英國開始新生活,也因為有著另外一半的支持,她可以心無旁騖地向前衝。
即將到新的國家,即將面對更大挑戰帶領更大的團隊,除了適時的機會,她的努力和毅力更是一路朝著企業頂端直線上升的原因。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希望年輕的自己可以早點知道,那會是甚麼呢?
希望早點知道,家庭幸福和事業有成是不相衝突的,傳統價值下,還有過去的自己覺得要維持家庭和諧,必須要放低身段,職場上不需要出色,因為女性終究會犧牲自己的職涯發展,直到遇到了互補的另外一半,兩人就像一個團隊般的彼此協調,找到最適合家庭的發展方向,分工合作。如果早一點知道,自己可以不必做選擇,可以像現在一樣,年輕時候的自己肯定會更努力。就算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單身也會過得非常充實,單身也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
公主的故事不知道誤了多少傑出女性,好像幸福只有一條路,應該在那裏默默地等著比自己強壯的另外一半,能夠照顧自己,殊不知你可能才是王子,可能公主是武林高手體質,卻因為小時候的暗示而被埋沒了。
以前覺得那外派的太太生活好舒服,不用上班沒家務有司機,平日就是上些才藝課,和姊妹淘上美容院下午茶,一般人忙得焦頭爛額,她們的日子卻優雅清閒,堪稱夢想中的生活。
某天,烏拉圭的人事部為了明年的計畫詢問,未來外派其他國家,是否有另一半陪同,他們會做相對一的準備還有配套,這才發現以前我羨慕的太太生活,現在靠自己也可以讓其他人有太太生活!這樣有另一半來享受好像也不賴,暫時沒有另外一半,真是太便宜公司了!
不約而同的覺得,這一年防疫在家工作的日子,無論是家庭或單身,是鍛鍊我們的時間分配和自制能
力,有機會更好利用自我實現,大家周一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的溝通,有效嗎? 工作越久,才漸漸發現「溝通」才是職場生活中,是否順利的最主要的關鍵! ▷ 溝通只是單純講話而已嗎? ▷ 為什麼我明明說了,但對方卻聽不懂? ▷ 或者我該怎麼判斷,哪個時機點說話才是對的? 五位學員們的課後真實心得 ➜ 科技業 業務經理 ➜ 科技業 主任工程師 ➜ 重工業 業...
「外商藥廠業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smit採購協會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Fw: [感想] 淺談外商藥廠前景pharmacy in Taiwan -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藥廠工作(下) 薪水多少、美日台藥商差異、軟實力| 好好先生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藥廠業務~~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有人做過藥廠業務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靠北生科1485 本人不才,也在外商藥廠待了幾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問題] 外商藥廠sales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感想】 外商藥廠業務- 生醫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外商藥廠業務薪水ptt的推薦與評價 -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感想] [分享]外商業務面試分享- 看板Bioindustr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感想] 外商藥廠業務面試心得- 看板Bioindustry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問題] 外商醫藥業務專員工作內容? -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感想] 外商藥廠業務面試心得- 看板Bioindust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外商藥廠業務 在 外商業務Ptt 的評價
外商藥廠業務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封編劇寫給觀眾的情書。
嗨,親愛的《未來媽媽》的觀眾:
故事到了最後,也許你想聽聽,最初,這個故事是怎麼孕育的。
生第一胎的時候,我是高齡產婦、新手媽咪、產後憂鬱,不知道生個孩子,怎麼會把自己搞得苦不堪言?
產後,我受邀授課,對象是社會人士,我告訴大家,今天是我產後四個月第一次出來授課,而這些日子,我天天都在哭。
授課結束,有個清秀的女學員走到我面前,她說:「恭喜老師孩子四個月大了,而我…..也已經流產四個月了。」原來她不孕多年,試管多次,最後都是留不住。
當下我十分羞愧,我擁有別人的求之不得,我竟然還憂鬱?
而我更加震撼的是,為什麼生得出來跟生不出來的女人,都那麼痛苦?
女人,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這個問題在我心中思索了七、八年……
社會傳統規畫了一條理想航線,求學、就業、年齡到了就結婚、結了婚就生孩子,就像隱形的自動飛行系統,從台北出發,經過安格拉治跟芝加哥,就能在紐約完美落地。這條航線上,結婚生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三十歲以前,我們都覺得人生只要努力沒什麼做不到,三十歲以後才發現不是這樣的,想結婚可是沒有對象,想生孩子可是生不出來,或是生了孩子發現小孩根本不受控,或是請了育嬰假,老闆說不用去上班了…….人生迷航,該怎麼辦?
人生就不是理所當然的啊!
那天,製作人湯哥帶著企劃案找上我,一股使命感湧上。
湯哥最初想談的主題是不孕,但我希望這題材能更深入,不孕、懷孕、凍卵、結婚、生子、媽媽的定義、家的樣貌、婚姻的基礎,甚至是生命為何而來?愛的選擇與詮釋……
我問湯哥,如果我來寫,我會把整個企劃案打掉重來,可以嗎?感謝湯哥給了我全然的信任與交托。
又,我內心想要寫的結局是領養,不知道這個方向商業電視台可以接受嗎?(不行我就翻桌不想寫了啦!)
又,我喔,還想要劇本寫完再開拍,可以嗎?(這編劇很盧耶!)
沒想到電視台都OK,有沒有騙我……(嗚,感動捏)。
好,綁上頭巾,上路吧!
一開始我們主創三人就有共識,從人物到劇情到心情都要非常寫實,有偶像劇的拍攝質感,但不走偶像劇的故事套路。湯哥與監製Sonia有切身經驗,他們是我第一手田調對象,劇本中男女雙方的立場都要呈現。我長期潛水在各大女人心事、不孕社團,窺見赤裸裸的心境,不孕療程上有相關院所讓我盡情田調,無比加分。
劇中我設定郭沁是外商藥廠業務,直覺這是最適合故事架構的職業,可我真不熟悉這產業(幹嘛給自己找麻煩),我把相關影視作品看完,再把網路上能搜尋到的報導、採訪、論文都瀏覽一遍,還是不踏實,再買線上課程自修,又田調了台商、外商不同的業務,熟悉整個業務行銷策略、研討會、進藥流程、行話稱謂,有時劇本並未呈現,但做足功課,下筆不心虛。
這個議題很大,實在無法包山包海,我們決定減法,找出最想探討的。第一輪田調完很快就決定高家妃是不孕症諮詢師,這是一個因應不孕症才新興的職業,本身就充滿故事。
家妃這條線設定為國民夫妻,經歷從婚前恐懼、意外懷孕、流產、不孕等等完整過程,她對人生的得與失,「媽媽」的定義,勢必要有深刻的體悟。柏謙就是一個大男孩經由婚姻的摩擦,轉變成男人的過程。
郭沁這條線想探討大齡女子凍卵議題,晚婚社會中,凍卵人數漸增,有人說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妳凍卵了,妳就擁有選擇權,就生育自由了,真是如此嗎?論述還不多,可現實已經發生,教育趕不上的地方,靠戲劇吧!我希望藉由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帶出不同觀點。
立芳這條線,想反應社會上的傳統思維容易把不孕苗頭指向女性,擁有子宮似乎是一種原罪,其實男人不孕佔有一半機率,萬萬不能輕忽啊!
至於婆媳關係,呃,一但進入婚姻,就不能不考量進去,在東方社會中,這是多麼微妙的親情。兩種婆婆,各自表述,各有她們的生命脈絡與苦衷。對守寡的杜媽來說,孩子是她堅強活著的理由,對嚴母來說,孩子是她在外遇婚姻中還願意努力的理由。
創作上,三條線交錯的時間軸最讓我頭痛,在家妃進入不孕療程時劇本卡關了,不孕療程是有步驟、時程的,每次取卵就是一個月,還要兼顧另外兩條線的時間合理性,一本筆記本被我畫得亂七八糟。沒有經歷過的人實在難以理解療程的繁瑣,既使我來回研讀醫學資料,也把田調錄音反覆聽,可還是常錯亂。
沒關係,關關難過關關過,有監製Sonia陪我一起過,她不厭其煩地陪我耙梳那些昏頭的細節,還有從人工到試管心境的幽微轉變。我也經由田調搞清楚排卵針、破卵針、AMH、PGS、ERA、D3、D5……劇本中其實有許多醫療部分,但礙於戲劇節奏,最後割捨了(泣)。此外,劇本完成後,任何一個醫療相關的細節,我都再度確認,同時備註在劇本中,希望能幫助演員理解現在怎麼了?
有時候我覺得我在書寫如何面對遺憾。
我們常常在意自己的「沒有」。
不孕的,遺憾自己自己沒有孩子。有小孩的,遺憾自己沒有自由。
有事業的,遺憾自己沒有婚姻。家庭主婦,又遺憾自己沒有事業。
看到缺憾很容易,懂得珍惜是智慧。
「求不得」很苦,但轉念就是天堂。
我真心覺得,有孩子不見得比較幸福,沒孩子也不見得就是悲劇。
有孩子、沒孩子,妳就是一個完整的妳,都值得很幸福。
所以,女人的未來一定是媽媽嗎?
媽媽的定義一定要是親生的嗎?
希望這齣戲可以帶給大家一些思考。
其實,我自己生了兩個孩子,偏偏我天生不會當媽媽,也許我不自覺要活成別人眼中的好媽媽,所以倍感挫折。書寫《未來媽媽》的過程中,我同時療癒了自己,終究要接納真實的自己,內省覺察,而不是去迎合社會期待的樣子。
這齣戲開播到現在屢屢成為Netflix排行榜第一,這讓整個團隊驚喜(我是驚呆了)。製作過程中,曾經有人質疑,沒有不孕困擾的人不會關注這作品。
其實故事切入點是不孕,但我想探討的是愛與接納,是關係與生命。
我理解的愛,應該是越愛越遼闊,不是越愛越狹隘。
感謝我的兩個爸爸跟三個媽媽教會我這個道理。
謝謝忍受我龜毛碎嘴的湯哥跟Sonia,還有讓我一直問蠢問題的田調對象。
謝謝阿福導演的加入,導演的視角讓故事更有立體感,我也在討論中獲益良多。
謝謝豐哥,豐富的製作經驗讓這齣戲質感真的好優。
謝謝優秀的演員,讓每個角色活了起來。
謝謝整個劇組,劇本是一個工作手冊,規劃了故事的藍圖,需要許多專業的工作伙伴,才能讓白紙黑字有了靈魂,抵達文字到不了的地方。
謝謝千千萬萬的妳,成為我筆下的女人。
還有,謝謝看戲的你。
你們讓製作團隊相信,只要用心,只要故事能夠打動自己,就可以感動你!
我喜歡立芳的台詞:「一塊木頭會歷經千百次刀刻、捶打,每剝落一層外衣,都令它痛苦不堪,最後才能成為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
也喜歡郭沁的台詞:「女人最強大的靠山,不是婚姻,也不是男人,更不是小孩,是我自己。 」
也喜歡家妃的台詞:「失去的,會再回來。只要你真心想要,屬於你的,會用各種方式回到你身邊。」
故事的最後,我寫了一個三角:家妃漾起微笑,這個笑容,充滿對生命的理解,充滿釋然與感謝(這種意象式的三角太考驗演員了吧?我是不知道這要怎麼笑……)。
最後最後,用家妃劇終的話送給大家:「未來,是誰也猜不到的,可能有時很幸運、有時很不幸,當我搞不懂老天爺在想什麼的時候,我會看看眼前的一切……晴朗的天空,和煦的陽光,充滿綠意的草原。
當然當然,還有難喝的濃湯、破掉的汽球、臭呼呼的尿布,以及那些哭著笑著都愛著我的人。
我不要懊惱過去,也不再對未來不安,當下就是最好的禮物,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一天。」
全劇終。
#未來媽媽
#謝謝大家
外商藥廠業務 在 smit採購協會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採購必知的商業英文用語~
外商藥廠業務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的溝通,有效嗎? 工作越久,才漸漸發現「溝通」才是職場生活中,是否順利的最主要的關鍵!
▷ 溝通只是單純講話而已嗎?
▷ 為什麼我明明說了,但對方卻聽不懂?
▷ 或者我該怎麼判斷,哪個時機點說話才是對的?
五位學員們的課後真實心得
➜ 科技業 業務經理
➜ 科技業 主任工程師
➜ 重工業 業務經理
➜ 外商藥廠 資深醫藥專員
➜ 資訊業 專案經理
想瞭解他們在課程之後有什麼轉變呢?
快看影片分享吧!
==============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 粉絲 NT300 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 :「neZVX99q 」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外商藥廠業務 在 藥廠工作(下) 薪水多少、美日台藥商差異、軟實力| 好好先生 的推薦與評價
藥廠 薪水#美日台廠差異# 藥廠 工作能力在前兩集聽完這麼多五花八門的 藥廠 職位,大家對於 藥廠 工作有興趣嗎? (可以留言在地下告訴我喔~) 雖然 藥廠 ... ... <看更多>
外商藥廠業務 在 藥廠業務~~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板上的大家有藥學或想過科系的到(外商/台廠)藥廠上班嗎,如果是業務通常薪水大概多少啊,因為ptt 爬文大多都是很久以前的文章,不知道會不會跟 ... ... <看更多>
外商藥廠業務 在 Fw: [感想] 淺談外商藥廠前景pharmacy in Taiwan -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Bioindustry 看板 #1YfLJB5f ]
作者: bms ( ) 看板: Bioindustry
標題: [感想] 淺談外商藥廠前景pharmacy
時間: Sun Jun 12 10:51:53 2022
造成現今原廠藥商在台灣待不下去的窘境
最重要也是無法改變的因素是 健保
大家都知道每個藥物要在台灣賣除了許可證之外
還要跟健保局申請健保價
目地是醫療院所開藥的時候不用跟民眾收費 而跟健保局請款
經濟學裡這種模型稱之為壟斷市場
因為市場就只有一個買家 他想買多少就多少
不進健保市場就幾乎等於不用在台灣做生意
而最令人詬病的是 健保藥價每年都會調降
美其名曰 為了社會大眾能夠以更便宜價格買到藥品
十幾年下來 每項藥品價格越來越低
廠商沒有利潤就裁撤業務單位 推出台灣市場
健保藥價調降的標準基本上是沒有極限的
能多低就多低
我進藥業一開始是跑Antibotic
經手的藥劑是ICU MICU常用的廣效抗生素(重症病人會用的)
當初進台灣一劑價格破千
十幾二十年下來我接的時候健保價已破百
然後醫院採購價原廠藥是健保價7折至8折
學名藥3折至5折
要離開時這劑抗生素賣價已跌破50元
請問這種價格要怎麼養業務團隊?
最近疫情不是普拿疼Acetaminophen 很夯
https://www.nhi.gov.tw/QueryN/Query1.aspx
知道這個藥物在醫院開一顆健保價不到一元嗎?
連我當初待的學名廠都不做的
現在藥不是比糖果還便宜 是比糖果上的塑膠包裝還便宜了
其實外商藥廠的業務團隊是很優秀的
一個新藥進來台灣 3-5年就可以完全找到潛在病人數量
什麼意思
基本一個藥品有與之相對應的indication
假設這個疾病台灣就是30w人有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況下 幾年內基本上就可以找到這30w人
但是 成長就到這邊了
外商就是看數字 你就算100%市佔明年GM還是要求成長
再加上健保開始砍價 請問這時候怎麼辦
主管就開始調動區域人力 半年一小輪 一年一大換
美其名曰 讓你更加熟悉不同體系醫院的生態
其實就是業績達不了 也沒有位置給你
就換個人換個區域看看會不會有意外的收穫
對上交代他有在‘管理’ 有在’做事‘
事實上這就是個死局 做什麼都是苟延殘喘 最終還是整條pipeline都會被裁
對於新人來說 業界的標竿外商都這樣了 你還能期待有什麼好的發展
對於在業內的人來說 如果轉換成本太高
在經銷台廠的話 真的不如好好待著 佔到位置 穩穩做 爽爽過 至少不會朝不保夕
Sales function如果未滿30歲 我當初規劃是直接去中國唸MBA 畢業之後找當地marketing
職務 年薪基本有200 而且中國市場幅員廣大 老人化且未開發 光吃醫藥紅利就能吃一輩
子
推薦CEIBS
後來發現去新加坡唸MBA目標東南亞APAC也是可以
Marketing function 請好好跟GC APAC的人合作 有regional headcount 甚至local hire
就請他們幫
你內推 這也是最快能離開台灣市場的方式
現在只要工作內容有cross region的都很搶手
以上 大概是我對藥廠的觀察
最後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96.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industry/M.1655002315.A.169.html
進健保才能衝高銷量啊
每個老闆不這樣的話revenue 怎麼爆衝 怎麼promote啊
至於後面接的人怎麼辦 誰管你
不是轉型的問題 是這個市場飽和了成熟了
能治療的病人都被你找到了 是要怎麼成長?
每個藥的indication就很死 每種病症就是固定比例的人口會得
off-label use不在正規討論範圍之內
如果你說的是digital marketing 他所做的很有限
明星產品大家都想去啊 僧多粥少
有跟Hunter聊過 PJP四不像 沒發展性 說好聽是病患parner
其實是叫你Sales、Marketing、Medical的事情全做 給最低的薪水
做再久也轉不了PM、Medical
Marketing比較容易 業務沒機會轉
※ 編輯: bms (1.162.147.115 臺灣), 06/15/2022 09:04:2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bms (1.162.147.115 臺灣), 06/16/2022 19:19: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