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最低工資凍薪 維持每月4630元】
政府今日(9月30日)宣布,本港外籍家庭傭工的「規定最低工資」將維持在每月4,630元。
此外,根據聘用外傭的「標準僱傭合約」,僱主必須為外傭提供免費膳食。現時絕大部分僱主均為外傭提供免費膳食,但僱主亦可選擇以膳食津貼代替。該膳食津貼將由現時每月不少於1,121元增加52元至不少於1,173元。
新的膳食津貼水平將適用於明日(10月1日)起簽訂的所有外傭合約。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30-2021/76836
#外傭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的推薦目錄: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評論討論區的三大職場價值觀
=====
上討論區,對你來說可能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有時上討論區,我會覺得自己進入了平行時空。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分享,對於討論區常見三大職場價值觀的想法。
價值觀一: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兩個分別以年青人及媽媽為主要對象的討論區,雖然網友的價值觀截然不同,但對於職場薪金看法卻如出一轍:持脫離普遍現實的標準。
新畢業生人工要$50K或以上,否則都是垃圾工或者「伏工」,是「唔係人做」的;文員的薪酬應該要達到$30K,並且工作量不高。這都是網友的價值觀。
但當你參考政府統計處2021年第二季的統計報告,你會發現15至24歲年齡組別,男女合計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是港幣$13,000;25至34歲年齡組別,是港幣$20,000;而收入最高的年齡組別,即35至44歲,也只是港幣$24,000。
數據反映什麼?就是新畢業生月入$50K不是無可能,但那些都是人中龍鳳,佔勞工市場極少數。大部分人只是月入萬多元而已。
而另一方面,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男女合計),「文書支援人員」收入中位數是港幣$16,000。
至於較高層的「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呢?收入分別是港幣$45,000和$50,000。
那麼一個文員是否有可能月入港幣$30K呢?都是那一句,可能性是有的,只不過頗低,也絕非主流。
價值觀二:「伏工」處處
「伏」這一個字有相當的主觀成份,但也並不代表網民所認為的「伏工」實質上都是好工。問題出於期望落差。
年青人初投入職場,未摸清楚職場隱藏規則,故此自然認為聘用條件所寫的工時就是真實的工時。
而與此同時,職場新鮮人未完全擺脫學生心態,誤以為上班「學嘢」的意思是有專人在身旁開一個課程面授,卻發現原來要邊做邊學,靠自己領悟,自然覺得孤單難耐。
那麼在職場打滾了一段日子的人,又會否遇到「伏工」呢?其實他們一樣要超時工作,靠自己邊做邊學,但卻因為「睇化了」,接受了現實(也可以說是被現實磨蝕),自然主觀的認為這是「正常工」,而不是「伏工」。
價值觀三:崇尚辭職
當你多上討論區,你會發現辭職彷彿是一種尋回自我,擺脫束縛,甚至值得崇尚和爭相仿效的行為。
原因何在?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打工仔在職場上找不到希望。辭職離開無希望的地方,便代表有機會找到新希望。
而我所親身接觸的年青人,不少都認為工作不能帶給他們希望,於是尋找另外的出路,例如創立副業。
當然,年長一代會因此而批評年青人不安定、無耐性。但從另一角度看,這究竟是上幾代的人所設計出的「超穩定結構」(令既得利益者穩定地獲益),令年青一代感到窒息、氣餒、無希望。
再看同期政府統計處的失業數字,你會發現男女合計,15至19歲,以及20至24歲的失業比率,分別高達18.4%和13.3%,遠高於5.5%的整體失業率。
就此,我有一個觀察。年輕人之所以(選擇)失業,或多或少是受到脫離現實期望的引導:大家看看各大專院校的招生章程(某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廣告),都強調畢業生如何找到理想工作,實現夢想。而對於大部分年青人都要由小薯做起這一個事實,卻著墨極少。
在這種引導之下,年青人自然相信鴻鵠將至,好工即將降臨。
結語
最後不得不提討論區的特色:大部分討論區的本質並不是嚴謹的知識交流,更多是情感上的宣洩,或者圍爐取暖。當然偶爾有高質素的交流,但也不難發現同一account在不同日子的留言,有自相矛盾的情況。
留言當中多少是反映全面的事實,多少是對現實的宣洩,多少是對夢想生活的投射,實在不得而知。
原文刊於《香港01》專欄
#創業 #副業 #創業家 #企業家 #網店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靈脆弱者迴避 :(
#入息中位數 #網民熱話 #經濟一週 #ED_A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是離你我生活最親近,在家提供家務、長照服務的幫傭與看護的「 #社福移工 」,
來源國以印尼最多(19萬人)、越南與菲律賓次之(約各3萬人),
性別比例以女性為主,占比高達99%,年齡大多分布在34-44歲。
👉 由於本國籍工作者費用高昂,台灣在看護與幫傭的勞力需求,絕大多數都是 #外籍移工 來負擔
大家的家中是否也有位社福移工呢?另外一大類則是從事漁業與營建業為主的產業移工。
【😫 在台工作的困境】
離鄉背井到台灣打拼,除了語言與文化差異,社福移工還會遇到哪些普遍的難題呢?
💰 → 隨時待命卻領不到最低工資
社福移工又可分為 #家庭幫傭 #家庭看護 及 #機構看護,
目前,只有「機構看護」受《勞基法》保障最低薪資,
「家庭幫傭/看護」歸在《就業服務法》規範中,薪資由勞雇雙方協商,
多數家庭移工的月薪約在2萬元上下,但工時往往都是一天10小時起跳,
擔任看護的移工,更容易因受看護者的作息調整、日夜不分地執行照護工作。
🙅♀️ → 超出職責的工作內容
家庭內移工分成幫傭與看護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幫傭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家務、準備伙食等與家事服務有關的工作
看護則是負責照顧生病的受看護人
但由於都是在雇主家中服務,許多人容易混淆兩者,
讓移工從事其實是超出職責 的工作,像是請看護照料其他家人吃飯起居、讓幫傭陪失能者就醫等等。
🌧 → 不友善的社會風氣
台灣雖開放移工來台30年,但由於移工從事產業特定、平均薪資低,許多人對移工抱有刻板印象,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移工入境確診時有案例,社會對移工的偏見加深,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政府禁止移工入境,讓移工處境變得比以往更加艱難。
【🧧 歡度農曆新年,也別忘了家中的移工!】
以社福移工主要的來源國印尼為例,印尼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並不慶祝台灣的農曆新年。
但是在新年期間,他們仍在我們家中持續勞動、協助雇主籌辦各式各樣的年節活動,
這些移工們人在異鄉,不但工作辛勞,下班後也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與自己的家人團聚,
在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也許年夜飯多付碗筷、包個小紅包、邀請移工一起出門走春,
讓溫暖的年節氣息,感染到家庭中的每一個人 吧!
-
圖文不符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愛與關懷下,度過平安的新年,
並請時時刻刻保持健康,一起加油吧~!
--
製作團隊
Creative & Script:(企劃腳本)呂貽雯 Wendy Lu
Director:(導演)呂貽雯 Wendy Lu
Storyboard:(分鏡)曾敏雅 Mia Zeng
Design:(設計)曾敏雅 Mia Zeng
Animation:(動畫)周柏彤 Ichiten Chou
Sound Design & Mixing:(音效)洪立 Jimmy Hung
Produced by 簡訊設計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在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佈賠償方案。在西方人發現新大陸和開拓南亞殖民地之後,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開採殖民地的資源,從非洲引進黑奴。1800年代初,英國等殖民者禁止非洲奴隸貿易後,轉從印度和中國引進豬仔。賣豬仔一詞,是中國人的自嘲之稱,西方人稱「苦力」Coolie Labor。最早的「豬仔」是去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豬仔的本質上是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契約(合同)載明工作期限和工資待遇。期限一般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等三種。待遇根據合同長短而定。十年期的「豬仔」預付安家費二十銀元,五年的十五元,三年的十三元,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1849年之前,美國華人人數很少,只有區區325人,他們大多是官員,商人,也有少量學生和馬戲演員。1848年1月,美國舊金山(舊金山)發現金礦,同年3月小道消息傳開,各地淘金者蜂擁而至。1849年消息傳到中國,隨即有323個廣東人前往淘金。1849年又有450人達到舊金山,1852年有兩萬人到達。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臺山、開平和恩平地區,比如1854年寧陽會館就接待臺山籍人8349人。雖然金礦在法律上歸美國聯邦政府所有,但當時民間金礦開採通行規矩是打樁劃界,誰有效開發,歸誰所有。1850年加州政府開始徵收每月20美元的開礦稅。1852年改徵每月3美元/人的外籍礦工稅。到1860年代,河床表面金礦大部分被淘走,唯有實力大公司才有能力繼續開採,當時礦工工資在1-3美元/天之間。淘金發財機會大大減少,一些中國人打道回府,一些人轉道去澳大利亞或加拿大溫哥華繼續淘金,一些人轉行開洗衣店和中餐館,還有一些人去修鐵路。1863年開工的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工程開工,吸引了大量華工。鐵路華工月薪為30美元,食宿基本自理,鐵路公司也會提供一些生活幫助。和歐洲移民攜全家定居不同,華工前往美洲的目的是賺錢回鄉買田置產,所以85%以上為單身青壯年文盲男性,少量女性基本上作為性服務提供者存在。1862年《反苦力法》生效,不鼓勵外籍勞工入境,並向外籍勞工徵收每月2.5美元的「人頭稅」。到1870年,雖然中國人佔加州總人口比例只有8.6%,但佔勞動力的比例高達25%。到1880年,舊金山地區,華工佔總勞動力的1/3。19世紀中葉以後,社會主義傳入美國,美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的罷工活動此起彼伏。但每當歐洲移民勞工罷工,華工就「乘虛而入」。歐洲白人移民將勞工工資大幅下降歸咎於中國「苦力」,針對華工的暴行屢有發生。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任何華工入境(但官員、商人、學者和學生等其他人員不受影響),而且規定已經在美的中國「苦力」需要在離境前事先申請「回美證」才能返回美國,意圖減少中國「豬仔」的數量。在1900年前,到達加州的中國人高達30萬人,留下來的大約為10.7萬人。1862年美國《反苦力法》生效後,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又譯合同工)獲得自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僱主。但舊金山中國六大公司(The Chinese Six Companies,中華總會的前身)宣稱,他們早在1853年就停止輸入契約勞工,改用「信用票」制度(Credit-ticket System)。當時,從香港到美國加州需要2-3個月的海上航行時間,中途可能遭遇海盜和風暴,風險極大。而且勞務公司(中國六大公司)一般需要替赴美華工預支三筆費用:給華工父母的寬慰金(20美元左右,一般家庭選擇不要),船票(40-50美元)和路途開銷(20美元)左右。運送一名華工,成本在60-90美元之間。華工可以自由選擇僱主,只要按照合同每月償還這筆「貸款」就行。這樣的系統理論上符合美國法律。但中國放貸公司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常會和華工的工頭勾結,讓他們每月代扣工資用於還貸,還會對華工本人和其在中國的家人採取威脅手段,脅迫盡快還貸。還款總額依還貸期的長短而不同,一般來說,華工需要為他們的美國之行付出200-300美元的代價。一些華工,選擇向親友借錢,或等待哥哥從美國寄錢回來成行。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有的村莊幾乎家家有人出洋謀生,比如1877年有200多人跟隨海宴沙欄村華工李仍去了美國。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日,菲律賓政府突然發出禁令,由11月13日起至下月1日,暫停發出海外工作證明(OEC),預計本港有逾千個家庭受影響。
甚麼時候開始,對某些家庭來說,外傭變得這麼重要?定其實外傭,在香港一直飾演重要卻不起眼的角色?
來自菲律賓的Leeh Ann Hidalgo,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來香港工作已經四年。
如果有家,誰想流浪?
和大部分外傭一樣,Leeh Ann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即使這樣,父母仍然供她讀完大學,畢業後她亦如願執起教鞭,當上中學老師,雖然薪金不高,每月只有約二千港元,卻享受著用錢也買不到的尊重。
但命運卻總是愛捉弄人,Leeh Ann的爸爸不幸離逝,作為長女的Leeh Ann必須「擔起頭家」。她對下有五個弟妹,二千多元的月薪,當然不夠維繫一家支出,於是,月薪多一倍的外傭工作,就成為Leeh Ann一家的救命稻草。
就是這樣,Leeh Ann放棄喜愛的老師工作,來香港做家傭。
「當人們看著我的時候,他就認為我是外傭,我在菲律賓時所得的尊敬就消失了。」在職業域分貴賤的香港,Leeh Ann覺得自己猶如活在社會最低的一層。
市民看不起她,連僱主也侍她很刻薄:「你係大學畢業生又點呀?睇吓你自己,依家又唔係做賓妹!」四年前第一個僱主對Leeh Ann說的話,她仍言猶在耳,憶述時內心的傷口似乎仍在淌血。
「我相信任何一個媽媽,看到女兒離鄉背井去做外傭,心裡都不好受。」Leeh Ann知道媽媽難過,但就是為了媽媽和弟妹,她必須堅強,她不可以讓家人擔心。
但受傷的心靈和疲憊的身軀,靠甚麼去治癒呢?是攝影。
「攝影調整了我在香港的心態,同一時間它令我更認識香港,探索不同的地方,認識了很多同樣熱愛攝影的外傭朋友。」對攝影的熱愛,令Leeh Ann忘記了生活中的苦,每個假日,她都走進香港的橫街窄巷,尋找在城市中被忽略的人群,為他們拍攝的同時,似乎亦看到自己的身影,亦為悲傷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
每次拍攝完,她都會將自己精選的相片放上網分享,而竟因為這樣,遇到了她的伯樂—一位本地攝影師。他不但教Leeh Ann攝影的技術,更送了一部單反相機給她,令Leeh Ann猶如獲至寶。
就是這樣的一部相機,改變了Leeh Ann的生活,甚至命運。
憑著對攝影的熱情和觸覺,Leeh Ann拍出了不少觸動人心的照片,更在今年六月,回到菲律賓首次舉行相展。
「我想自己未來四十年都做外傭嗎?如果我可以做一些事去改變命運,為甚麼我不去做呢?」攝影似乎正慢慢改變著Leeh Ann的命運,但她希望被改變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外傭。
於是在去年,她加入了為外傭服務的Lensational。
在香港,Lensational集合了一班有心人,義務教外傭攝影,更曾為她們舉行相展,期望她們能學懂一技之長,脫離外傭生涯,他日回國後,亦可以用攝影謀生,而不是一個只懂做家務的婦女。
Leeh Ann在Lensational內,認識了很多重要的人,以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們不只是照顧大家的起居飲食,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貢獻。」
《港。故》帶大家看看,菲傭Leeh Ann如何尋夢。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外籍家庭傭工薪金 在 (公開版) 香港外傭僱主關注組Support Group for HK Employers ... 的推薦與評價
關注組:有見於此,香港惟有拍住亞洲其他國家而釋放某些福利:人工已最高、全包起居飲食、住宿、醫療、保險,不要妄自菲薄,香港根本就是情理包容的城市,有請願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