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過一千四百萬的機車,相較起約八百萬的汽車,政府對於機車用路環境無論是橋樑道路到路權法規都極為不友善,沒有從機車安全角度出發,遑論將機車族的需求納入考量。
-
這些問題導致從108年十月至109年十二月為止,交通事故機車死亡人數占了6成,#機車受傷更高達87%,這點真的是不能再高了。例如連接雙北橋梁的機車道,許多機車道險象環生,無論是過度彎繞或是需要躲避橋梁柱的危險設計。這不只是青年容易出意外,連機車專業的南投交通隊的簡炯銘小隊長,在重機訓練時都會因為不良道路環境而意外殉職,同路段工程後,一到兩小時內就出了七起車禍。這些都一再再顯示,#我國的道路工程設計明顯未以機車安全作為考量,無論是號誌路權、路面設計、鋪面標線的防滑係數及人孔蓋等,這些的代價就是年輕生命的無辜逝去。
-
比起一般機車族,風險更高的其實是近期蓬勃發展的機車外送員,近年翻倍的成長加上超長工時,交通事故每月平均兩百起,事故發生甚至是一般機車族的1.37倍,其中事故年齡更以青年為主。
-
對於解決這些問題雖然內政部長徐部長搶答,但交通安全教育這點,回答得也沒錯,不只是民眾缺乏、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缺乏,其實對於交通安全的重視也是交通部當前最缺乏,如果今天內政部長都能有這樣的了解,我希望未來交通部所有官員,也都應該要有這樣交通安全的意識與觀念。
#歡迎大家留言提供意見
#據說交通部都會來看喔
外送交通安全訓練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去年在台灣平均每大約3個小時,就會有1個人因為車禍而死亡。
2020年的台灣有2,968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這是自2017年至今 #連續4年的正成長,然而與此同時,台北市的車禍死亡人數則是自107年的137人持續下降至109年的106人,其中A1類的死亡件數與死亡人數分別是60件、60人,創下 #近50年的新低紀錄 ,同時也是 #六都最低 。
交通繁忙的台北,卻能夠讓死亡數持續降低並不是只有單一原因,而是貫徹「政治落實在人民的每一天」的理念,如同柯文哲主席所說的「每天盯一點、盯一點」,長期下來還是會看到顯著的改善。
在地方,台北市推動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強化社會安全網,並盤點多事故地點進行規劃分流指向線、標誌指引、增設告示、增加反光提醒的具體改善的作為,也許沒辦法做到盡善盡美,但「有做有差」。
而近年的外送平台興起成為肇事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台北市訂立「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規範業者應提供交通安訓練課程,並針對交通事故新增「外送平台」特殊註記,進一步研擬防治對策。
在中央,我們也在去年提出「加重平台業者管理責任、加重罰鍰、要求外送員共同負擔部分責任以避免外送員不遵守交通規則」等三點修法,希望能夠藉此將台北的經驗推行全國並改善交通安全,這些都是難以察覺的努力方向,但長期下來終究能夠有所成效。
食衣住行,「行」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每一次車禍的發生,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中央地方一起努力,改善行的安全,讓你我活在更安全的台灣。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手刀訂閱「民眾之聲」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6udSKP
外送交通安全訓練 在 ETtoday筋斗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障外送員(#鋼鐵少女)
👉上網登錄過期票券 現賺1.5倍東森幣
https://m.etmall.com.tw/Login?url=%2Fmember%2FMExchangeECoin%3Fsource%3Dettoda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