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外送平台市佔率」的推薦目錄:
外送平台市佔率 在 跨境電商服務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境食在有意思✨✨
今晚e特務🕵️♀️我想來點....越南河粉
現在外送平台真的是太方便了
加上疫情期間很多地方都不能內用
促使外送服務需求大增📈
根據數據,越南是目前東南亞外賣服務市場規模最小的國家,但未來發展可期,吸引大型電商平台搶攻,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越南的外賣市場現況。👇👇👇👇👇
🛵 蝦皮在越南也做起了外賣生意🛵
越南外送平台Now在今年八月正式重新命名為ShopeeFood在當地運營,預計可與蝦皮支付(ShopeePay)與蝦皮電商平台的生態系進一步整合。對於ShopeeFood而言,將有機會可以觸及蝦皮廣大的用戶群及一同參與蝦皮的促銷活動,進一步提升其銷量。除了在越南之外,ShopeeFood也有在印尼及馬來西亞進行運營,這次在越南開啟的外賣服務,是蝦皮持續進軍東南亞外賣市場的下一步動作。🦶🦶
✅Now打下的江山可助蝦皮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Now的母公司Foody Corporation早在2017年就被蝦皮母公司Sea以美金6千4百萬元收購。這次Now更名為ShopeeFood,蝦皮可以擴大在外賣市場上版圖。根據Statista的調研報告,2020年越南外賣服務市場的市佔率中,Now以42%位居第一,第二為GrabFood(40%)及第三為GOjek(9%),目前越南的外賣市場的整體競爭壓力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要來的小,ShopeeFood可以利用蝦皮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龍頭地位,穩固其在越南外賣市場的市占率。📈
✅電商的外賣服務策略
電商業者進軍外賣服務,蝦皮並非第一家企業,中國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同樣也擁有中國大陸外賣平台「餓了麼」,藉由更多的生活服務應用,阿里巴巴將可壯大其生態系的資源及服務。相信蝦皮進軍外賣市場,勢必也是為了擴大其在消費者的生活服務應用上的影響力,也可以做為未來提供會員更多加值服務的一個策略選項。同樣的,越南外賣市場的競爭者GrabFood及GOjek,一樣也是從原本的業務叫車服務開始延伸額外更多的生活服務應用,朝著超級App的策略發展。
🎯可以預見蝦皮東南亞將會持續朝著從電商應用走向更多消費者日常生活應用的方向前進。
參考來源:
1.ShopeeFood to be officially launched in Vietnam on August 18 tx.ag/JBuJJ87
2.Market share of leading food delivery services in Vietnam in 2020 tx.ag/nWYQObX
#九月跨境食在有意思 #跨境電商服務網 #跨境電商 #e特務 #越南 #外送 #外賣 #蝦皮 #
外送平台市佔率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餐飲產業」版圖變動
3個2020台灣「餐飲版圖變動」新情報news!
💡平價餐飲IPO新勢力成長強勁,帶領台灣餐飲市場走向連鎖化與資本化
💡日本餐飲品牌來台展店橫跨多業態,建構海外第二營收支柱
💡創新服務結合技術應用,餐飲多元化疫情對策成為長期經營戰略
==============================
台灣為亞洲國家中重要的餐飲IPO市場,近10年來幾乎每年都有餐飲業者在台IPO,孕育出不少活力十足的餐飲新勢力,並快速發展成為帶領整體餐飲產業走向連鎖化與資本化的強勁動能。
然而2020年以來持續壟罩的疫情影響,對台灣餐飲業形成龐大衝擊。企業在疫情下分歧的營運表現更直接牽動著台灣餐飲業劇烈的版圖變動。
因此,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彙整台灣餐飲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0台灣「餐飲版圖變動」產業地圖,除區分不同餐飲服務型態外,並以緊扣規模經濟效益、品牌影響力與營收市佔率的門店數為劃分指標,搭配年度門店增減數量,透過資訊圖象呈現主要餐飲業者在疫情下的經營情勢變化,並歸納3項觀察重點,做為分析台灣餐飲產業的重要參考佐證。
📣平價餐飲IPO新勢力成長強勁,帶領台灣餐飲市場走向連鎖化與資本化
近年台灣餐飲產業擴張重點在於平價連鎖餐飲業態,主因除了強大的疫情抗性外,更關鍵的是平價連鎖餐飲具備的「高度標準化商品」及「可快速複製擴大」特質。藉助於資本挹注與疫情消費型態的推波助瀾,路易莎、cama、八方雲集、麥味登等平價餐飲IPO新勢力,已快速發展成為所屬次產業別中門店數量顯著領先的品牌,並且在站穩高店數規模經濟與市佔優勢後,向上建構自有供應鏈護城河,再以自建供應鏈基礎支撐品牌規模的快速擴張,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日本餐飲品牌來台展店橫跨多業態,建構海外第二營收支柱
日本餐飲品牌在台布局廣泛,其中又以擁有資本市場奧援、以及易於複製擴張特性的平價連鎖餐飲業者為主要輸出箭頭。2020年不少日系餐飲品牌在台仍維持穩定的展店腳步,雖與本土企業仍有一段差距,但相對於日本國內因疫情而掀起的大規模餐飲閉店潮,台灣市場的穩定發展與持續拉高的營收貢獻度,無疑成為日本餐飲集團疫情下重要的第二營收支柱。
📣創新服務結合技術應用,餐飲多元化疫情對策成為長期經營戰略
疫情大幅提高台灣餐飲業導入新式服務組合與應用各項科技工具的速度與意願。部分原本僅定位為短期求生對策的服務模式,例如建立雲端廚房、架設線上網站、銷售PB商品等,不少已發展成為企業長期經營的策略方向。業者擴大資本投入較高的基礎設施建置、產品改良研發方面的資源規模,不僅加快了餐飲企業本身的轉型速度,也帶動關聯供應商蓬勃發展,使台灣餐飲科技生態圈能見度大幅提高。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0台灣「餐飲版圖變動」產業地圖:https://reurl.cc/ze4qE6
-----------------------------------------------------
關聯閱讀:
2021【投資評價圖解】2020中日台平價餐飲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https://reurl.cc/zeXrVk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7rnOGy
2020【產業地圖圖解】舌尖上的戰場:一張圖看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 https://reurl.cc/bXq163
2020【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外送平台產業版圖: https://reurl.cc/lRl88A
2020【商業數據圖解】解析台灣餐飲外送平台關鍵數據的商業意涵: https://reurl.cc/xGodze
2020【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連鎖餐飲&旅遊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83zQrg
2020【商業數據圖解】亞洲兩大餐飲IPO市場:台日連鎖餐飲獲利能力PK: https://reurl.cc/xGozxV
#產業地圖圖解
#餐飲產業
外送平台市佔率 在 台灣外送平台市佔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台灣外送平台市佔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台灣外送平台排名- 職涯貼文懶人包提供外送平台有哪幾家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外 ... ... <看更多>
外送平台市佔率 在 台灣外送平台市佔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台灣外送平台市佔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台灣外送平台排名- 職涯貼文懶人包提供外送平台有哪幾家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外 ... ... <看更多>
外送平台市佔率 在 【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 ... 的推薦與評價
其中擁有強大資本力量支撐的外資品牌foodpanda與Uber Eats先佔優勢顯著,遙遙領先的高覆蓋率使兩大品牌得以形成高選擇多元性、短配送時間的供給端優勢,並轉化成為高市佔率 ... ... <看更多>